陕西是科教大省,但技术供需信息不对称、转化链条衔接不畅、金融支持精准度不足等问题长期制约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解决专利转化过程堵点卡点问题,2024年年底,陕西开展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灵犀计划”,积极构建“需求牵引、匹配增效、对接落地、金融护航”的全链条服务模式,按照“一链一策”“一企一案”的方式,打通“科技—产业—金融”融合循环链路,营造一链群一生态的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生态,为全省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供了新路径。
国家知识产权运营(陕西)先进技术转化平台是“灵犀计划”的具体实施主体。“围绕我省重点产业链,我们开展了氢能、数控机床、钛及钛合金产业、商业航天和区域发展等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系列活动5期,还举办了1期地理标志赋能区域发展专场活动。”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参会企业累计达360余家,已征集3000余家企业质押及其他融资需求,促成专利质押31亿元,专利转化签约金额达2.8亿元;建设钛及钛合金产业专利池,入池专利300余件。
该案例的入选,充分体现了陕西积极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效,也为其他省市强化专利技术供需对接的精准性、配套服务的针对性和产业创新的联动性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记者:陶玉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