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召开“治污降霾 保卫蓝天”全民行动专场新闻发布会
来源: 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17-02-23 21:57
1月20日上午10时,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治污降霾 保卫蓝天”全民行动专场新闻发布会,邀请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正高级工程师张振文先生,陕西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研究员侯建忠先生,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教授金发光先生,陕西省中医医院肺病科主任、教授马战平先生和陕西省疾控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刘峰先生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省委宣传部发言人、副部长李伟主持。
省委宣传部新闻发言人、副部长李伟:
各位记者朋友上午好,入冬以来,全国各地备受雾霾袭扰,我省关中地区也接连出现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数次启动。尽管近些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下了很大功夫,开展了科学有力的治污降霾攻坚战,但是从总体上看,虽然有些收效,但治理难度依然很大,与人民群众的期盼仍有很大差距。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1月12日,省委书记娄勤俭同志专门主持召开全省治污降霾工作会议,要求“科学施策突出重点,铁腕推进治污降霾”;省长胡和平同志在今年省“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也专门指出要“铁腕治霾,保卫蓝天”。
为了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号召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治污降霾,还美丽的三秦大地一片蔚蓝天空,让三秦百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使生态三秦成为陕西追赶超越的响亮“名片”,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决定,联合陕西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陕西省政府新闻办公室、陕西省环境保护厅、陕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陕西省气象局,在关中8个市(区)同步开展“治污降霾 保卫蓝天”全民行动主题宣传活动,同时,向全省人民发出“治污降霾 保卫蓝天”全民行动的倡议。
首先,由我来宣读《“治污降霾 保卫蓝天”全民行动倡议书》。
治污降霾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民生工程和社会系统工程,需要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科技、文化等手段多措并举、综合施策,需要政府、企业、媒体和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共同参与。为了使全社会进一步客观认识雾霾,增强科学治污防霾意识,有效降低雾霾带来的影响和侵害,让三秦大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我们就“治污降霾 保卫蓝天”全民行动向全省人民群众发出如下倡议:
1. 使用清洁能源。
2. 不买过度包装商品,不用一次性用品,不乱扔垃圾。
3. 不进行露天烧烤,不私自焚烧垃圾、秸秆、杂物。
4.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自觉绿色低碳出行。
5. 不开黄标车,不购买高排量车。
6. 自觉遏制扬尘。
7. 不燃放烟花爆竹。
8. 植树养花种草。
9. 戒烟,健身,科学抗霾。卫生热线电话:12320。
10.抵制、举报污染环境行为。环保举报电话12369。
希望大家从我做起,人人动手,共同努力,治污防霾。
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
陕西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陕西省环境保护厅
陕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陕西省气象局
2017年1月20日
大家知道,治污降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任务,短期内雾霾难以根本消除。所以,我们还希望能够做到“攻防兼备”,在强调治理的同时,还要做好防范,把雾霾对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和对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侵害降到最低程度。一方面,政府、企业、媒体和社会各界人士要共同发力发声,打好治污降霾攻坚战;另一方面,要倡导社会公众响应号召,从我做起,认识雾霾,科学治霾,有效防霾。
为此,今天的发布会除了邀请了1位环保专家和1位气象专家外,我们还特别邀请了3位医疗方面的专家,他们将分别就雾霾成因、防治和相关疾病预防进行解读发布。我向各位媒体朋友介绍一下,他们是: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正高级工程师张振文先生,陕西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研究员侯建忠先生,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教授金发光先生,陕西省中医医院肺病科主任、教授马战平先生和陕西省疾控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刘峰先生。
下面,希望各位媒体朋友围绕今天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也希望我们在了解如何治霾的同时,通过媒体朋友的介绍,让我们三秦百姓更多的做好自身的防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
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提问的媒体朋友报一下自己所在新闻单位的名称,谢谢。
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
张院长您好,我是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我想请您帮我们解读一下影响我省环境质量的因素到底有哪些?这两年关中地区雾霾的起因到底有哪些?谢谢。
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正高级工程师张振文:
各位朋友,陕西大气污染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最近几年省委省政府加大治理力度,总体上看,虽有收效,但治理难度依然很大。就大气污染原因来说无非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内因,一个是外因。内因是污染排放,尤其是关中地区不足30%的面积承载了60%以上的人口和60%以上的工业产值,污染负荷强度占到了全省的60%以上。主要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以及挥发性有机物,这是我们的内因。另外一方面,我们独特的地理环境,关中属于盆地,南有秦岭,北有黄土高原,形成一个口袋型的地理地形,也造成了空气流动不畅,扩散条件不好,再加上最近几年大气环流和气候变暖的影响,使我们的静稳天气不断的增加。2001年以后我们省上的空气流动的平均风速与上世纪80、90年代相比风速下降了0.2到0.3m/s,全年静风率为35%,冬季达45%。去冬今春关中地区反复多次出现的重污染过程,表明了在排放总量高居不下的情况下,治理成效具有不确定性。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您好,我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我想问一下疾控方面的专家,大家都知道雾霾对人体影响很大,在现有的条件下,采取怎样的预防措施能将雾霾的影响降到最低?
陕西省疾控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刘峰:
这个问题我先来回答。雾霾对人体会造成一定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呼吸道和眼部刺激症状、咳嗽、胸痛、咽喉痛、头疼、呕吐等。雾霾天气压比较低,人容易产生烦躁感;另外雾霾天往往气温较低,一些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从温暖的室内突然走到寒冷的室外,血管热胀冷缩,也可使血压升高,导致疾病加重。此外,长期刺激作用导致的眼和呼吸系统慢性炎症,如结膜炎、咽喉炎、气管炎等等。那么雾霾天气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预防。
一是雾霾天气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外出的应当采取佩戴口罩、帽子等措施。晨练者要摒弃“一天之计在于晨”的老调子,晨练的最佳时间应在上午10时以后。户外活动要做到“短平快”,短暂停留,平和呼吸,小步快走。
二是建议选择防护性好的口罩。应该结合自身条件,选择舒适性比较好的产品,比如说配有呼气阀的防护口罩,降低呼气阻力和闷热感。遵照使用说明正确佩戴就可以有效阻隔污染物吸入。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而且其脸型小,一般口罩很难达到密合的效果,因此建议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适合儿童佩戴的防护口罩。
三是秋冬季节尽量减少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除了防止雾霾的对人体的影响之外,还可以减少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机率。如出现呼吸道和眼部的一些刺激症状,比如说咳嗽、咽喉痛、眼部红肿流泪等,建议做一些对症治疗,以缓解症状。
四是雾霾天气应尽量保持室内密闭。建议在重污染天气居室内采用湿式清扫法,使用沾湿的墩布、抹布等进行室内清洁,并适当增加清扫的一些频次。当然在天气晴好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五是空气净化器的选择与注意事项。使用空气净化器可有效降低室内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空气净化器的选择应该注意三点。1、选购对PM2.5有净化效果的净化器,2、要关注净化器的性能指标。根据国家标准,一台真正有效的空气净化器一定要具备“三高一低”的指标,即高洁净空气量、高累计净化量、高能效值和低噪音量,这是“三高一低”。3、选择空气净化器必须考虑房间面积、净化器的功率和净化效率等因素。空气净化器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观察净化效果,定期更换或清洗过滤材料。室内污染较重时,可以适当提高滤料的更换频率。
六是雾霾天气户外活动回家后,应当注意个人卫生。雾霾天气外出活动后,衣服、口鼻、脸部裸露的皮肤都会附着雾霾中的大量污染物,可持续对健康造成危害。所以说出回家后及时脱掉外衣、洗脸、洗手、洗口鼻,减少污染。
七是加强易感人群保护。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环境比成人更加敏感;老人机体抵抗力低,通常患有基础性疾病。雾霾中大量的灰尘、颗粒会刺激呼吸道,容易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所以儿童和老人更应该注意对雾霾的保护。
八是建议避免雾霾天气时在室内吸烟。室内吸烟对室内空气影响较大,根据我们省疾控中心实验数据表明,在30m3实验舱中,燃烧1支香烟,室内PM2.5含量就可达500μg/m3以上。
九是建议在雾霾天气做饭时,应关闭厨房门,并开启油烟机;天气在重污染期间,尽量采用蒸、煮的方式来进行烹饪。完成烹饪后,应继续开启油烟机5至15分钟。居家烹饪也是室内PM2.5的一个重要来源。相关研究表明,厨房(门窗关闭)中采用煎、炒、炸等烹饪方式,即使开启油烟机,其瞬间PM2.5浓度也可突破800μg/m3以上。十是平时饮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清淡,少吃葱、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柠檬、橙子、白菜、土豆、牛奶、鸡蛋、菠菜等增加维生素和蛋白质的摄入,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防治雾霾对人体的危害。谢谢大家!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教授金发光:
刚才张院长讲了我们陕西关中地区雾霾形成的原因,刘主任讲了雾霾对人体的损害和防控措施,我感觉讲的非常全面。我想作为一个医学,尤其是作为一个呼吸道医学,我想再给大家补充一下。雾霾对人体损害主要是霾粒子一些有害物质,这些有害霾粒子我们肉眼是看不见的,我们呼吸道分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上呼吸道有咽喉,下呼吸道有气管、支气管,气管和支气管从大到下逐渐分歧,这些比较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粒子可以进入我们呼吸道里面,它主要是对我们呼吸道的损害。比如降低我们呼吸道的对抗力,在雾霾天气我们容易感冒,抵抗力降低之后容易感冒,感冒容易诱发一些病毒的吸入,引起细菌物感染。所以在雾霾天气下,就有可能患呼吸道的疾病。另外雾霾对其他器官有一些损害,所以我们大家要认识,认识了以后我们要想办法防治它。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积极参与防霾降污,防霾降污可以保护我们身体。所以希望所有人员都要努力积极参与这个工作,每个人要认识到雾霾的形成或者雾霾对我们人体的损害,大家积极行动起来,因为雾霾的形成跟我们每一个群众都是有关系的。我们要从思想深处认识到雾霾形成的原因,认识到雾霾对人体的损害,每个人要积极行动起来,发挥自己从我做起的作用。谢谢大家!
省委宣传部新闻发言人、副部长李伟:
感谢金教授帮助我们一起呼吁,治污降霾应该是人人有责,全民参与,每个人都是雾霾的受害者,在某种意义上从雾霾的来源来看,我们也是雾霾的制造者。感谢金教授,马教授在预防控制方面给大家介绍一下。
陕西省中医医院肺病科主任、教授马战平:
关于个人防护方面,我从中医角度再补充三点:中医认为雾霾是一种外邪。首先,应尽量避免过度暴露于邪气之中。《素问·上古天真论》云: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素问·生气通天论》曰: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阳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这些都是强调要避免接触外邪、雾露,以保全人体的阳气,预防疾病的发生。此外,中医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奏,其气必虚”。因此,个人均应选择适宜于自己的运动方式,比如游泳、唱歌等以次增强体制,避免外邪侵扰。其次,中医治疗外邪的主要原则是驱邪外出,排除病邪对人体的侵犯干扰和对正气的损伤,从而保存正气,促进机体的恢复。此外,中医强调“肺为娇脏,不耐寒热”,“肺喜润恶燥”,所以在治疗治法上就应为:润肺生津,健脾益肺;方选:自拟的“参芪八白汤”为宜;具体方药:党参15g 黄芪30g 麦冬30g 五味子6g 百合30g 银耳30g 山药30g
莲藕30g 生薏苡仁30g 荸荠30g 白茅根30g 芦根30g 甘草6g。 上方在雾霾当令期间可经常服用,每日一剂,早晚分服200ml即有扶正强体之效,可以有效的减轻或减免雾霾毒邪对人体的危害。再次中医食疗可选:猪血、鱼、豆腐、莲藕、芹菜可帮助提高肺脏排除异物的功能;银耳莲子羹、百合、冰糖雪梨可以润肺化痰生津;黄芪炖鸡、人参、大枣、白术可补气健脾,增强机体抵抗力;燕麦、大豆、橙子、合欢花可以改善情绪,疏解郁结之气,中医强调“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病安从来”,就是使人体正气恢复的有益方法,可喝罗汉果茶有润肺清肺的良好功效。谢谢大家!
中国网记者:
我是中国网的记者,近年来,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加大了治霾力度,但是雾霾依然严重,原因是什么?
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正高级工程师张振文:
应该说这几年政府加大治霾措施是有效果的,尤其是2016年比2013年来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是老百姓感觉16年冬季这段时间污染比较重,原因应是有几个方面。一是这几年加大了对大中型企业等重点污染源的治理,工地扬尘的控制以及对煤炭消耗量的压减,大颗粒的污染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中小型以下的企业,尤其是散在城郊,城乡结合部、农村的这些耗煤量在增加。第二方面是汽车保有量在不断增加,汽车尾气排放控制,虽然对黄标车淘汰了一部分,但是增加的汽车比淘汰的汽车多。第三方面,在重污染天气的时候,雾霾在几个城市共同出现,这时候联防联控措施很重要。应急对策不协调,大大的降低了控制的效果。老百姓感觉雾霾加重主要是近几年治霾措施实施的大颗粒物控制住了,细小的颗粒物控制的不够。举一个例子,这杯水里大的煤渣子掉进去,分散在里面水还是清的,如果将煤渣磨细变成粉末分散在水中,水就会变混。所以我们不仅要控制大颗粒,还要控制小颗粒,不仅要控制重点的污染源,而且要控制散在的小污染源。汽车尾气治理的重点是重型柴油车和拉泔水等小型农用车,我们关中地区重型车和散在农用车保有量不足15%,排放的汽车尾气占了75%以上,汽车尾气的排放和挥发性物质的排放,会二次形成许许多多细小的颗粒,在空气中不断累计,在不利气象条件下,每天污染物的浓度可能上升到60—80微克立方米。另一方面,我们科技支撑的力度仍然不够,我们对污染源清单仍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大型的污染源有了,散在的污染源没有纳入统计范围。对燃煤和工地扬尘污染物我们关注到了,但是对工业企业排放有机挥发性气体,以及汽车尾气的治理关注不够,雾霾形成的机理也有待进一步研究,治霾的措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联防联控的措施必须要加强,通过这些方面联合的采取措施以后,我们想我们的雾霾治理效果就会越来越好。为了控制雾霾,从近期的和长期考虑,提出六个措施,概括为六个字。第一是优,就是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第二是新,要实行高科技,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尽可能让我们的原料在资源消耗的过程中污染物不产生,一旦产生了就用最新的技术进行治理,用最低的成本达到好的效果。第三是细,管理要细。从污染源到我们的治理措施,从项目的审批到项目的竣工验收、项目的监管,都要详细的制定管理措施和办法,我们的治理效果就可能更好。第四是准,污染源统计要精准,这样我们才能拿出精准的污染治理措施,治霾的效果才会更好。第五是严,用最严格的标准和最严格的执法,打击或者是处理违法排污企业,另一方面是政府的相关部门也要严格履职,尽到各自的责任,这个效果也会提上来。最后,就是金老师说的,广泛参与,也是今天发出倡议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提倡每个人既是污染的受害者也是制造者,人人都要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出行。都是对治霾的贡献,
谢谢。
陕西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研究员侯建忠:
我做一点补充,张院长从整个对雾霾的形成做了介绍,气象方面仍然对雾霾天气是最主要的因素。就气候气象和关中盆地地形条件来讲,对雾霾扩散是不利的。冬半年我省关中盆地受地形影响,大气多处于静稳状态,边界层高度偏低,不利雾霾扩散(给出图表说明)。
另外,关中东部主导风以偏东风为主,使得关中东部、甚至山西南部、河南西部的一些污染物,在有利环境下配合下,吹向关中地区,有时西安周边的城市污染物也会直接吹向西安(用图和个例予以验证),加重了关中、西安地区的污染。这是西安的雾,西安1月份和12月份的雾从气候特点来说是个多发区,这是气候决定的因素。
还有从大的环境来讲,今年冬季以来,全国处于暖冬,关中温度明显高于常年,在温度偏高的情况下,因为大气垂直递减率不够,说的通俗一点上下温差太小,对大范围污染扩散也是不利。冷空气整体整体偏北、偏东,冷空气冲击对我省影响较小,造成雾霾扩散不利。2016年12月21日和2017年元月6日两次关中(西安)严重雾霾天气减弱和消散就是有冷空气(吹风)和降水共同作用的结果(2016年12月中旬消散过程中,虽然降水偏弱(西安2.1毫米,周边降水在2.0毫米以上),但降温和吹风的特征较强,最大为4.8m/s偏西风。2017年元旦消散过程中,与前次相比较,虽然冷空气偏弱,最大为2.7m/s偏西风。但降水范围广、雨量明显(西安3.4毫米,关中大部地区在3.0毫米以上)、持续一整天。同样达到清除雾霾和污染空气的效果。这是12月那次的降水,降幅不太大,但降温幅度大。这是元月份的,降水持续性较好,深度降幅相对较小。主要原因也是气象因素,气象因素对关中地区雾霾的消散和减弱起着决定性因素。
陕西日报记者:
我是陕西日报记者,我了解2014年我们省对雾霾对人群的健康影响有一个监测工程,两年的监测能不能简要的给我们做一个介绍?谢谢。
陕西省疾控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刘峰: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陕西从2013年开始参与到全国空气污染物对人群健康影响的项目,这个项目是中国疾控中心组织的。全国一共有30个省60个城市参与了这个项目,咱们西安市是莲湖区和雁塔区被纳入其中,根据我们监测的数据显示,2016年12月末数据显示雾霾的危害成分相比2013年监测结果下降的幅度较大,二氧化氮、二氧化硫都有所下降。随着污染物浓度的增加,门诊量有所增加,但增幅不大。目前雾霾的监测应该说现在布点还是比较少,我们还是在国家的总体框架下进行的,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这方面的监测力度,能够更好的监测雾霾天气和人群健康之间的相关的关系,得到更多的科学准确的数据,谢谢大家。
省委宣传部新闻发言人、副部长李伟:
如果没有新的问题,提问就到这里,今天的发布会除了按照常规邀请了中央驻陕新闻机构、省级主要新闻单位外,还特别邀请了网络媒体、公众平台等参与,希望通过大众平台,将治霾防霾知识广泛传播,使百姓家喻户晓。下一步我们6个部门还联合印制专门的治霾防霾的常识折页,并在关中各市、县区举办治霾防霾的常识展览。希望今天的发布会后,我们的媒体把治霾防霾的常识普及给社会大众,使我们倡议的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和绿色出行、绿色生活、绿色工作等更多绿色理念深入人心,积极践行。非常感谢五位专家教授的出席,也感谢新闻媒体朋友们的参与。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殷誉玮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