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司法厅厅长乌永陶发布全省“七五”普法工作启动有关情况
来源: 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16-09-08 10:24
2016年9月6日星期二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省司法厅厅长乌永陶发布全省“七五”普法工作启动有关情况。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今年是实施“七五”普法规划的开局之年。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新闻发布会,主要目的是总结我省“六五”普法工作情况,介绍“七五”普法工作主要内容,在全省各地各单位掀起学习贯彻我省《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七五”普法规划)和《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的决议》热潮,助力“七五”普法高调启动,推进“七五”普法规划顺利实施。
一、“六五”普法工作简要回顾
自2011年“六五”普法启动以来,全省各地各单位各部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法治创建活动,全省“六五”普法任务圆满完成,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及法律法规。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深入开展“12·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深入学习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深入学习宣传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改善民生等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是扎实推进“法律六进”。创办“法治陕西大讲堂”,成立陕西省“六五”普法宣讲团,坚持每年举办100场;在全国率先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公职人员学法用法无纸化考试;坚持每年秋季开学第一周为“法治宣传周”,为全省各级各类中小学校配备法制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开展“依法纳税、诚信经营”主题宣传活动;全省层层举办农村、社区“两委”干部法治培训班。以法律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单位为主要形式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是深入开展法治创建活动。加强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通过开展包联创建120个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实现全省61%的村镇(社区)建成民主法治村(社区),涌现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88个,全国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四是大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建立法治教育基地,组织开展全省法治文化建设“十百千”工程、举办“双千”活动,举办法治动漫大赛和法治微电影大赛,创办“法治陕西”宣传网站、微博微信平台,拍摄全国首部反映司法行政工作的电影《司法所长老秦》,推广安康普法精品剧《冤家路宽》,组织“一影一剧”全省巡演,法治文化建设年年有创新,年年有发展。
五是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保障。各地各单位普遍建立健全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政协支持、部门协作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普遍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并伴随经济发展逐年递增,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保证。
二、我省“七五”普法规划和省人大决议主要内容
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工作部署和重要任务。我省“七五”普法规划是在认真总结“六五”普法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借鉴外省(区、市)先进经验,广泛征求全省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及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先后经过六次大幅度修改完善,研究讨论形成的。2016年5月26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的决议》。2016年8月25日,省委、省政府转发了《省委宣传部、省委普法办、省司法厅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陕发〔2016〕21号)。
我省“七五”普法规划和省人大决议是今后五年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纲领性文件,集中体现了国家规划和全国人大决议的主要精神,突出了陕西地方特色,符合全省各地实际,对于全面推进法治陕西建设,推进实现“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七五”普法规划的主要内容分为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原则、主要任务、对象和要求、实施步骤、工作措施和组织领导等六大部分,共8700余字。重点明确了“一条主线”“两大重点”“三项措施”和“七大任务”:
一条主线:始终坚持党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强化人大监督,注重发挥各级普法工作机构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中的指导职能,充分调动政府的主导力量、市场的主体力量、公务员的关键力量参与普法宣传工作,落实各类经费和物资保障。
两大重点:我省“七五”普法规划明确法治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两大重点对象是领导干部和青少年。
一是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模范守法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关键。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加强党章和党内法规教育,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把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情况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把法治教育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的必修课。
二是坚持从青少年抓起。坚持把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推动实施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大纲,设立中小学法治知识课程,在小学普及宪法基本常识,在中考高考中增加法治知识内容,加强中职院校、高等院校学生法治教育,注重对留守儿童、辍学青少年等特殊群体的法治教育。推动“法律六进”常态化、持久化,突出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工等群体的法治宣传教育。
三项措施:一是完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建立专职普法宣传机构,发挥宣传、文化、教育部门在法治宣传教育中的职能作用,发挥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在普法宣传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建立法治宣传教育考评标准和指导体系,把法治宣传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纳入各级年度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二是健全普法工作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主体责任,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健全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发挥政府主导力量、市场主体力量、公务员关键力量的作用。
三是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创新。创新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和陕西实现追赶超越目标,打造法治建设新品牌。创新法治文化阵地,创新媒体宣传模式,建立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法治宣传教育中的运用,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
七大任务:一是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和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宣传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部署,使全社会了解和掌握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二是突出学习宣传宪法。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充分利用“12·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全省“12·4法治宣传周”等集中宣传活动,推动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三是认真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把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基本任务,大力宣传“十三五”期间全省颁布的地方性法规,促进社会依法治理。四是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突出宣传党章,切实加大党内法规宣传力度。五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把法治文化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把法治元素纳入城乡建设规划设计,着力加强基层法治文化公共设施建设。六是大力开展法治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全面推进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规划要求到2018年全省法治城市达到60%,2020年全部创建完成;到2018年全省法治县(市、区)达到70%,2020年全部创建完成。推进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深入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建立农村(社区)“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和法治副主任等制度,实现全省农村(社区)民主法治创建工作全覆盖。七是推进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
女士们,先生们!贯彻实施“七五”普法规划和省人大决议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是深入推进法治陕西建设的根本保障。深入宣传“七五”普法规划和省人大决议是在全社会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全面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为实现我省“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的基本要求。
责任编辑:殷誉玮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