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省政府 > 新闻发布会

省统计局副局长王运林介绍“陕西省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

来源: 省政府新闻办 发布时间: 2015-01-23 15:36

2015年1月23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陕西省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统计局副局长王运林介绍“陕西省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女士们、先生们:

陕西省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自2012年12月启动至今,已历时两年多,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今天在这里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大家通报陕西省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工作情况和主要成果。

一、经济普查的目的和主要工作过程

陕西省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以下简称“三经普”)主要目的是调查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及布局,进一步查实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全面更新覆盖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和统计电子地理信息系统,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科学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发挥智库和参谋助手作用。

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普查时期资料为2013年年度资料。普查对象是全省辖区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普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单位基本属性、从业人员和生产经营情况等。

在国务院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陕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省各级普查机构和广大普查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普查准备、登记验收、数据汇总与评估等阶段的各项任务,现已进入数据发布、数据解读和资料开发应用阶段。

二、经济普查的主要特点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在两年多的实践工作中,省政府高度重视经济普查工作,娄勤俭省长多次听取三经普工作汇报,对搞好普查工作做出指示;江泽林常务副省长主持召开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代表省政府与各市、杨凌示范区以及13个省直部门的一把手签订了经济普查目标责任书,并在普查登记的第一天,亲赴现场进行指导;副省长李金柱在全省经济普查电视电话会议上发表动员讲话;各级政府均成立了普查机构、印发了通知、提供经费和物资保证,并将经济普查纳入2013、2014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和督办项目。

(二)完善方案,规范流程

按照国务院经济普查办公室的要求,陕西省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办公室认真借鉴历次普查经验,广泛吸收各方意见,反复研究论证,经过多项认真试点,制定了《陕西省第三次经济普查实施方案》及相关的技术规范和业务流程。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覆盖全省的业务培训,进行地毯式单位比对和现场核查,全力以赴做好现场登记和个体户抽样调查,利用信息手段实时监控普查数据采集和上报工作,严格分级分专业审核数据。

(三)创新手段,提高效率

本次经济普查综合运用了手持电子终端设备(PDA)、互联网直报系统和无线网络传输等先进手段,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全面使用手持电子终端设备(PDA)对23.1万家非联网直报单位进行数据采集,做到即拍、即录、即审、即传,实现了国家、省、市、县四级普查机构数据实时共享、实时共审;1.3万家规模以上企业通过互联网填报普查表,并直接报送国家数管中心。减少了中间环节,确保了数据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加强审核,严控质量

全省各级普查机构把确保数据质量放在普查工作首位,把加强质量控制贯穿普查工作始终,制定了数据质量控制办法、数据质量审核细则,组建了数据质量审核队伍。在普查员完成初步审核的基础上,市、县两级普查机构完成了分专业在线数据审核工作,做到随报随审。在查遗补漏阶段,从各市抽调业务人员对非联网直报单位的填报差错进行了逐一核实和修正,组织各市完成了跨市、跨部门排重审核、关联审核任务,有效解决了重码、漏录和错登等问题。全省共审核验收联网直报单位1.3万家,非联网直报单位23.1万家,省级验收率和验收通过率均为100%。

三、经济普查的主要数据成果

(一)查清了经济活动主体情况

普查结果显示,2013年末,全省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24.41万个,比二经普增加6.51万个,增长36.4%,其中企业法人单位14.94万个,比二经普增加 5.78万个,增长63%;产业活动单位30.08万个,比二经普增加7.23万个,增长31.6%;有证照个体经营户75.58万户,比二经普增加10.79万户,增长16.7%。

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从业人员818.08万人,比二经普增加218.93万人,增长36.5%;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199.63万人,比二经普增加27.49万人,增长16%。

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法人资产总计10.13万亿元,比二经普增加6.8万亿元,增长2倍。

(二)查清了经济总量

依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国家统计局依照国际惯例对各省2013年GDP初步核算数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陕西2013年GDP总量为16205.45亿元,比原初步核算数增加160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5719.27亿元,占比35.3%。从普查结果看,我省经济总量基本衔接,结构有所优化。

(三)查清了主要经济结构

1、法人单位:分产业看,第二产业4.3万个,占法人单位总数的17.6%;第三产业20.12万个,占法人单位总数的82.4%,比二经普上升3.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数量位居前3位的是:批发和零售业5.53万个,占22.7%;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5.49万个,占22.5%;制造业2.83万个,占11.6%。分区域看,关中16.09万个,占65.9%;陕南4.04万个,占16.6%;陕北4.28万个,占17.5%。

2、从业人员:分产业看,第二产业365.30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44.7%;第三产业452.78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55.3%。分行业看,数量位居前3位的是:制造业192.90万人,占23.6%;建筑业115.58万人,占14.1%;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90.79万人,占11.1%。分区域看, 关中590.67万人,占72.2%;陕南110.71万人,占13.5%;陕北116.69万人,占14.3%。

3、资产总计:分产业看,第二产业3.25万亿元,占总资产的32.1%;第三产业6.88万亿元,占总资产的67.9%。分行业看,数量位居前3位的是:金融业3.42万亿元,占33.8%;制造业1.57万亿元,占15.5%;房地产业1.12万亿元,占11.1%。

(四)查清了小微企业情况

2013年末,我省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小微企业法人单位14.17万个,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94.9%,小微企业从业人员292.18万人,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47.8%。

(五)查清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情况

2013年末,我省在第二、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有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的企业法人单位2721个,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1.8%。其中,节能环保产业1424个,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0.95%;新材料产业529个,占0.35%。有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的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79.01万人,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13.0%。其中,节能环保产业35.15万人,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5.8%;新材料产业15.53万人,占2.6%。

(六)查清了服务业发展状况

2013年末,我省从事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20.12万个,占全部法人单位比重为82.4%,比2008年提高3.6个百分点;从业人员452.78万人,占全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比重为55.3%,比2008年下降4.6个百分点。

以上发布的是陕西省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主要汇总数据。经济普查获得了海量的基础数据,下阶段,我们将积极推进普查资料的共享共用,除编辑普查主要数据提要、出版经济普查年鉴等资料外,还将加大对普查资料的深度开发,为各级党委政府宏观决策和企业开展经营活动提供重要依据。此外,还将开发拓展可视化空间地理信息系统,方便用户查询和使用普查数据,并通过陕西省统计局官网陆续公布三经普数据,及时向社会提供普查成果,最大限度地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普查信息服务。

谢谢大家!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