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省政府 > 新闻发布会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文波发布2014年上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来源: 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14-08-28 11:12

2014年8月28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文波发布2014年上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女士们、先生们: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坚持以改革创新为统领,自觉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向深化改革要动力、向调整结构要助力、向民生改善要活力,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结构向优。

一、经济增长有质有量,主要指标保持陕西本色

上半年,生产总值增长9.7%,全国排名第7。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1.5%,在能源大省中一枝独秀。非能源工业增长16.2%,高于规模以上工业4.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9%,实现了缓中趋稳。财政总收入增长10.0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3.17%,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增速位居全国第5。CPI同比上涨2%,控制在预期目标范围内。城镇新增就业22.08万人,就业水平创近年新高。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9.8%和13.3%,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进出口总额增长64.3%,增速位居全国第1。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2.16%和15.12%,金融市场活力不断增强。

二、产业结构调整与稳增长相结合,能源大省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

陕北“三个深度转化”项目建设效果初显,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兖矿榆林煤制油项目已获国家正式核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9.5%,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三星电子存储芯片项目竣工投产,带动60多家配套企业落地。“310”文化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左右。服务业占GDP比重37.8%,较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新认定1019个家庭农场和1万名职业农民。外贸依存度达到11.3%,同比提高3.9个百分点,需求结构进一步转换到协同拉动的轨道。区域城乡结构加快调整,省市共建大西安迈出新步伐。关中经济继续发挥支撑引领作用,陕南高于全省平均增速,陕北经济缓中趋稳。

三、以国家级西咸新区建设为先行示范,新型城镇化发展步伐加快

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紧紧围绕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支点的目标,坚持走资源集约、产业集聚、人才集中、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努力建设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范例。按照“集约、集群、集成”的思路,全面启动十大产业园区建设,形成了空港新城国家级航空试验区、大数据产业园、泾河锂产业园、健康产业园等一批专业化新兴产业示范园区,实现了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发展。上半年西咸新区完成投资486.44亿元,同比增长44.5%,较全省平均增速高出24.6个百分点,正在成为我省发展的又一重要引擎。在西咸新区建设的带动下,省市共建大西安步伐进一步加快,关中城市群建设稳步推进,43个重点县城、35个重点示范镇和31个文化旅游名镇建设成效明显。

四、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改革有力推进

简政放权和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审批事项精简比例达32%。实施了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共核减内设机构57个、调整职能327项、减少行政编制632名。启动神木、府谷省直管县改革,赋予其部分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扩大扩权强镇试点范围,强化乡镇政府的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公共服务延伸到农村和社区。事业单位改革加快分类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稳步开展。出台《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研究制定了核准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加快国企国资整合和改革步伐,先后组建环保、林业、航空等集团。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出台《城镇供水阶梯水价指导意见》。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启动实施,围绕基础设施、能源化工、文化产业等六大领域,公布了39个重大项目向社会资本尤其是民间资本放开,总投资达2700亿元。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进展顺利,上半年新登记注册民营企业3.74万户,增长123.95%。非公经济比重达到52.4%,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

五、抢抓向西开放机遇,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成效显著

长安号货运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营,国家民航局正式复函支持建设西安航空城实验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口岸“72小时过境免签”等成功获批,新开通西安至济州等4条国际航线,国际航线由去年的9条增加到22条,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加速崛起。第十八届西洽会暨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成功举办,我省还与商务部共同举办了“第十二届哈萨克斯坦—中国商品展览会”及“陕西经贸洽谈活动”,向西开放合作平台进一步完善。丝绸之路申遗成功,7处遗迹进入世界遗产名录。设立了三秦留学生奖学金,成立了西北大学中亚学院、丝绸之路研究院和西安外国语大学中亚学院,西北大学与撒马尔罕等大学已在师资互派、学生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

六、坚决落实各项民生政策,民生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

在财政增收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坚持“两个80%”投入民生,民生支出占到财政支出的80.2%。积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共有61万农村居民进城落户。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40.94万套,在全国排名第4。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推进,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县级覆盖率达100%,60岁以上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由月均55元提高到60元。建立精准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出台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倍增规划。将中省扶贫专项资金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到县,100万人脱贫计划加快实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3.07:1,较上年同期缩小0.1。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积极推广义务教育大学区制。全面推行县镇医疗服务一体化,在宝鸡、延安组建医疗集团和医疗联合体试点。

七、坚持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年度计划淘汰落后产能已关停60%以上,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改革,实行最严格的土地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力推进“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计划,西安优良天数达到80天,较去年同期增加23天;PM10和PM2.5分别下降18%和21%。“一河两江”水污染防治进展顺利,渭河水质持续改善。西咸新区、延安市被国家确定为创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安康市、周至县、志丹县被国家确定为全国主体功能区试点。单位GDP能耗下降2.55%,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均完成半年目标任务。

女士们、先生们: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和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至关重要。下半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国家赋予陕西新引擎、新高地、新起点、新范例等重大使命,深入实施“稳中有为、提质增效”战略,以系统化思维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一是全力以赴稳增长。二是统筹协调促改革。三是因势利导调结构。四是补短兜底惠民生。五是综合施策防风险。六是深入谋划“十三五”。七是聚精会神抓落实。

责任编辑:殷誉玮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