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我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及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有关情况
来源: 省政府新闻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14-06-24 15:13
发布人: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 燕崇楼
发布内容:
女士们、先生们:
近年来,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稳步迈入上升通道,建设用地需求日益旺盛,耕地保护压力日益加大,矿业经济主导地位日益突出,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省国土资源厅主动作为,积极履责,创新性地做了大量促当期、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为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力保障。
一、第二次全省土地调查主要成果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我省从2007年7月开始,根据统一的土地利用分类国家标准(GB/T210102007),采用覆盖全国遥感影像的调查底图,对全省土地资源状况进行了全面、真实、准确调查,于2009年底全面完成工作任务,上报了调查数据。今年1月份,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达了我省的分省数据。
以200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全省耕地面积3997569.3公顷,其中水田165143.93公顷,水浇地1072163.22公顷,旱地2760262.15公顷;园地面积850108.66公顷;林地面积11231759.29公顷;草地面积2888322.46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717660.35公顷;交通运输用地面积234247.19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309816.34公顷;其他土地(主要为设施农用地、田坎等)面积332904.66公顷(详见《公报》)。
与1996年的公布的第一次调查成果比较,全省建设用地从1139万亩增加到1253万亩,增加114万亩;林地从14098万亩到16848万亩,增加2750万亩;园地从719万亩到1275万亩,增加556万亩,耕地从7710万亩减少到5996万亩,主要地类的数据变化,反映出我省退耕还林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上升通道的阶段性特征非常明显。但耕地持续减少,质量总体不高,耕地保护形势依然非常严峻。
二、国土资源工作主要情况
一是建设用地供应逐年增加,2013年提供建设用地创历史新高。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上升通道要求,按照争取增量、盘活存量、统筹使用的思路,千方百计解决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多元化用地保障格局基本形成。2013年,全年实际提供建设用地达40万亩,盘活存量土地12万亩,成为近年来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用地最有力、最充分的一年,确保了一批重大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顺利实施。
二是连续十四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全面完成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不断完善管控性、建设性和激励性相结合的耕地保护机制,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实现了“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的战略目标。2013年,全年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250.49万亩,完成延安治沟造地施工22.8万亩。全面加强土地执法监察,实现土地违法比例低于15%和省级“零约谈、零问责”目标。
三是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力度,矿业经济的支柱作用进一步凸显。近年来,矿业及相关加工制造业完成产值和利税实现了年均近30%的高速增长,分别占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5%和利税总额的80%。2013年,全面启动了新一轮地质找矿工作,响应中央重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号召,率先启动了与中、西亚国家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合作,全年完成找矿投入14亿元,新增资源潜在经济价值5000亿元以上,实现资源非税收入153亿元。
四是扎实开展地灾防治,群众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全力做好陕南避灾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程,从根本上解决地质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威胁,截至目前,共完成投资359亿元,搬迁群众20.0723万户、75万人。加大工程防治力度,2013年完成地质灾害防治投资1.9亿元,实施防治项目90个。研究制定的《地质灾害预报技术规程》成为全国第一个地方标准,《陕西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指南》和《陕西省地质灾害隐患点避险应急演练指南》被国土资源部转发全国学习借鉴。
三、新时期国土资源工作定位
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中央领导多次集中系统地对土地和资源保护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更高要求。按照中央领导的指示精神,结合国资源部的工作定位,跟进省委、省政府战略决策,我们对国土资源工作在我省全局中的定位做了进一步调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土资源工作定位是:“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主动有效保障科学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
一是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始终把资源保护作为基本职责,把从严监管作为工作总基调。严格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严格落实地方政府耕地保护主体责任;严格落实规划和用途管制,严控制非农建设占用用耕地规模;严格实行以补定占、先补后占、占优补优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确保我省耕地数量基本稳定,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
二是主动有效保障科学发展。始终把服务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自觉站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跟进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决策,主动作为,为全省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土地和矿产资源支撑。实行差别化供地政策,发挥土地供给在促进经济转型中的闸门作用,对事关全省发展大局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大民生工程的用地需求做到应保尽保,对“三高一资”、工艺落后、产能过剩项目坚决不予供应。以整装勘查区为重点,全力推进新一轮地质找矿工作,为矿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三是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始终把节约集约作为缓解建设用地和矿产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出路。从理念树立、制度建设和推动实践三个层面,把节约集约基本国策落到实处。在理念上,广泛开展国土资源国情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树立节约集约利用意识,把节约集约上升为全民行动。在制度建设上,制定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以及以 “三率”为重点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实施意见,修订《建设用地定额标准》和《节约集约用地考核办法》等,构建节约集约用地、用矿制度体系。在实践中,从用地预审、审批、供地等各个环节入手,从用矿申请、资格审查、开发利用方案审定和执行等各方面进行完善,全面体现和落实节约集约要求。
四是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始终把维护和保障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维护群众权益落实到行动上,落实到深化改革、政策制定、征地拆迁、保障房供地、土地整治、矿产开发、地灾防治、执法监察等各个方面,体现在国土资源决策、执行、监督的各个环节。分类有序地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保障群众合法土地权益;积极探索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的保障机制,提升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平;及时制定符合我省实际的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办法,探索“留地”、“留物业”、“入股”等多种安置方式,确保被征地农民长期受益,共享资源开发成果。
今年,国土资源管理改革也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我们将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遵循问题导向,守住“不能把土地公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产量改下去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的底线,分类推进,稳妥改革,不断提高国土资源管理能力和水平。
谢谢!
责任编辑:殷誉玮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