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空港新城建设西安国家航空城实验区情况
来源: 省政府新闻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14-06-10 11:41
发布人: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方玮峰
发布内容:
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5月14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复函陕西省人民政府,表示支持设立西安航空城实验区,将积极协助陕西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航空枢纽和内陆空港城市示范区。这是继年初西咸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之后,陕西经济生活中的又一件大事,对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克强总理年初来陕调研考察时指出,“陕西要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战略支撑作用,在西部科学发展中当好新引擎;要加快调整结构,着力提质增效,打造陕西经济升级版;要利用好区位优势,形成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为我们加快发展临空经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打造陕西经济升级版提出了明确要求。在西安建设航空城实验区,是陕西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精神,以全球化视野谋划发展,以开放包容的气度融入世界,积极对接国际管理准则,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的开放理念,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重大举措。
发端于西安的古丝绸之路,书写了东西方文明交流辉煌的历史,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今天,陕西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战略定位和目标任务已经确定,在西安建设航空城实验区,有利于促进我省与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能源、通信、农业、教育、旅游等领域开展互利合作,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打造丝绸之路经济新起点。
西部大开发以来,陕西基础保障能力大幅提升,是中西部地区重要交通物流枢纽、科教文化中心、能源基地和生态屏障,在西安建设航空城实验区,有利于促进陕西航空制造、航空运输、航空物流融合发展,打造西部地区客货并举、陆空联运、制造服务于一体的空港经济聚集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陕西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支撑作用。
临空经济以其快捷性适应了国际贸易距离长、空间范围广、时效要求高等需求,越来越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业态。陕西是我国重要的航空产业聚集区,已形成集大中型飞机研究、设计、试验、生产、综合保障及教学培训为一体的较为完善的航空科研生产体系,在西安建设航空城实验区,有利于我国临空经济发展布局,同时为全国临空经济发展提供示范。
航空城实验区以西安咸阳机场、西咸新区空港新城为核心区,规划面积146平方公里。战略定位是,将航空城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对外开放的国际门户、临空现代服务业引领区、现代航空高端制造科研聚集区、国际内陆型空港城市示范区。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航空城实验区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开放门户地位基本确立,航空旅客和货邮吞吐量分别达到5300万人次和45万吨左右,年均分别增长10.6%和10%。到2025年,发展环境与国际全面接轨的航空城全面建成,形成以航空城为中心,连通国内外160多个城市280条航线网络,航空旅客和货邮吞吐量分别达到6700万人次和70万吨左右,年均分别增长4.8%和7.6%。与临空相关联的高端研发制造、文化、旅游等产业年均增长20%以上。
按照发展规划,我们将把航空城实验区作为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的重要突破口,作为陕西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作为创新体制机制的有效平台。主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际开放门户。完善航线网络,做强基地航空公司,壮大航空货运,打造“丝绸之路航空枢纽、内陆开放国际门户”。二是建设临空现代服务业引领区。以建设空港国际贸易服务中心四大平台为着力点,推进面向中西亚、欧洲的自由贸易园区建设。加快推进航空物流、航空维修、通用航空、航空租赁、航空人才培训、航空会展六大航空服务业发展。三是打造与航空产业相关联的高端制造业聚集区。大力发展航空制造相关产业,培育航空产业集群,带动装备制造业和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四是打造国际空港城市示范区。构建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复合智能的综合服务体系和优美宜居的生态体系,建设“国际化、人文化、生态化、智慧化”的第四代国际空港城市。
建设西安航空城实验区是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一项综合性工程,为社会各界带来了新机遇、搭建了新平台、描绘了新蓝图,让我们携手共进,改革创新,奋发有为,以时不我待、机不可失的勇气,加快推动西安航空城实验区建设,为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作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田子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