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引导陕北等地民间投资重点投向我省新兴产业
来源: 办公室   日期: 2013-12-30 16:33:01

引导陕北等地民间投资重点投向我省新兴产业

 

省政府:

最近,我们对陕北民间投资的投向和存在问题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调查发现,陕北地区,尤其是榆林地区拥有实力雄厚的民间资本,但投资盲目,效果不佳,需要加以引导。我们建议采取必要措施,逐步将陕北民间资本引导投向我省科技型的新兴产业。现将我们调查的情况和建议报告如下:

一、当前陕北民间资本的投资流向和存在问题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随着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正式建立和快速发展,榆林、延安等地一大批以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民营企业应运而生,并迅速聚集了数量可观的民间资本。据估计,目前陕北民间拥有的资金约有2000多亿元。近十年来,这批民间资本北上内蒙,南下西安,东进北京,大量投入房地产和矿产产业。这些投资者中有成功的。但很多由于信息不灵、渠道不畅、市场前景不明,造成“一窝蜂”式的盲目投资。加之投资领域单一,项目不好,开发点低,不少投资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尤其是盲目在内蒙投资的高耗能产业和房地产项目损失高达数百亿,严酷的现实让更多的投资者持资观望,使大批资金沉淀,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二、我省应主动引导陕北民间资本投向科技型的新兴产业

我省是科研大省,每年都有大批科技成果产生,但转化不多,外流不少。据2011年统计,我省技术成果交易总额为215.37亿元,其中70%是与省外企业签订的。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资金供给不足。

但是,我们这次调查发现,最近几年来,也有少数有远见、有魄力、有实力的陕北民营企业家,投资生物医药、新型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取得了可喜成绩,为陕北民间投资走出一条新路子。以下几家就是成功的范例:

陕西艾尔肤组织工程有限公司,长期与第四军医大学合作,投资干细胞组织工程人体器官、人造皮肤、人造角膜等方面的研究。在干细胞组织工程研究与产业化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陕西塞北能源化工咨询公司,几年来投资新能源领域。与陕西煤业集团成功合作,建设50万吨/年煤焦油轻质化项目。2011年,生产汽柴油43万吨,销售收入达40亿元。

陕西华秦科技实业公司,投资高端装备制造业。已在氢能源汽车、C919国产大飞机大型结构件加工、探测器芯片等产品的研发、生产技术上居国际先进水平,形成10亿元产值的规模。

陕西神光新能源集团公司,主要投资搞新光源开发和精细化工生产。目前投资1.5亿元建设的两条LED照明灯具生产线已经投产。精细氟化工生产基地今年已在渭南华县工业园区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21.3亿元,预计年产值可达80亿元。

以一这些事例充分说明,引导陕北民间资本投资科技型的新兴产业是可行的,必要的,正确的选择。

但是,从总体上看,目前,陕北民间投资投向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兴产业尚属少数。远远没有形成自觉地群体行动。究其原因主要是:(1)省内民间投资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长期以来,存在着重国有投资,轻民间投资;重对外招商引资,轻利用省内民间投资的倾向。(2)缺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民间投资不能享受公平的待遇。一些市场前景好、投资风险小的好项目,大多由国有大企业垄断,民间投资很难涉足。(3)有些政府部门缺乏良好的服务。民间投资信息不灵、渠道不畅、办事艰难。(4)推动民间投资机制不完善。各类中介服务组织不健全、不规范。(5)缺乏完整的套政策。准入条件模糊,审批程序繁琐、缺乏公开透明。

三、引导陕北等民间投资投向新兴产业的几点建议

1、建立推动民间投资投向新兴产业的工作机构。建议由省发改委牵头,省工信厅、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省中小企业局、省国防科工办参加,西安高新区、经开区、航空基地、航天基地等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的园区配合,建立推动民间投资新兴产业的工作机构。任务是:筛选项目,发布信息,搞好服务。并指导西安科技大市场,每年举办新兴产业项目交易会,为民营资本选择项目创造条件。同时,在西洽会专门设立面向陕北等民间投资的新兴产业展览洽谈馆,主动邀请陕北等地的民营企业家参加,为投资方和技术持有方对接洽谈创造条件。另外,建议我省在组建、重组大型产业集团时主动邀请有实力的民营企业投资入股,合作经营。

2、发挥西安榆林商会等民间社团的组织动员作用。西安榆林商会是由一批在民营企业中很有威望的陕北老同志发起成立的,目前已有320多家榆林民营企业家加入该会。榆林商会在组织民营企业开展信息交流、投资咨询、业务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具有很高威信,已成为榆林企业家聚会、交流的重要社团。为此,建议省市政府支持西安榆林商会在引导陕北民间投资投向新兴产业中的组织引导作用。邀请商会更多地参加省市有关的经济活动;让他们了解政府需要引资建设的新兴产业项目和有关政策,支持他们引导民营企业家投资这些项目;支持商会与银行和投资机构合作,为陕北民间资本牵线搭桥选择新兴产业项目,并做好签约实施和各项后续服务工作。

3、制定和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建议省级有关部门结合落实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有关政策、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新《三十六条》,进一步优化民间资本市场准入的审批机制,规范民间投资审批程序,在用地政策、项目审批等方面给予同国营投资同等的优惠政策。建议借鉴湖南等省市经验,在金融机构的科技支行设立“风险补偿基金”,政府承担部分信贷风险,以减少民间投资新兴产业的风险。在项目办理上实施全过程的“一厅式”服务。

4、组建创业投资服务平台。建议由西安榆林商会与陕西创业投资协会、陕西创业投资管理公司联合合作,建立创业投资服务平台。组织各类投资公司与陕北民间投资对接。由西安榆林商会负责提出投资项目的需求,省创投协会和创业投资管理公司对需要投资的项目和企业提出评估报告并跟踪辅导。另外,建议建立新兴产业基金。由榆林民营企业作为出资人(有限合伙人),民生银行作为资金管理人,陕西创业投资管理公司作为管理合伙人,建立新兴产业基金。建议陕西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为出资人出资20%予以引导和支持。

创投公司和资本市场具有发现和选拔好项目、好企业的机制,建议省政府进一步落实2009年我省设立的规模为10亿元的“陕西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目前到位的2亿元资金已用完。建议省财政厅尽快补足其余的8亿元,使创投引导基金继续推动我省的创业投资事业。

5、积极探索银企合作共建民间投资新兴产业的资本运作平台。参照西安市工商联和民生银行组建西安市小微企业城市商业合作社的作法,建议西安榆林商会和陕西创投协会联合民生银行西安分行,着手组建榆林城市商业合作社,发展企业会员,建立互助基金,引入创投投资公司作为运作经营主体,并逐步发展成为民生银行控股、会员参与投资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课题组组长:孙海鹰  李雄梧

课题组成员:张    陈四长    怀 

刘延生  马远欣  王为民

 

 

 

 

二○一二年十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