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建议将我省清真食品打造成一个独具特色的产业
来源: 办公室   日期: 2013-12-30 16:25:52

建议将我省清真食品打造成一个独具特色的产业

 

省政府:

现将我们对我省清真食品产业的调研情况和发展这一产业的建议报告如下:

一、我省具有发展清真食品产业的独特优势

清真食品,是一种风味独特、市场潜力巨大的食品。它的特点是“以养为本,以洁为要,以德为先”。符合当代人的食品追求和健康理念,不仅为广大穆斯林群众所钟爱,也深受其他民族的欢迎。清真食品的市场前景非常可观。世界穆斯林人口已经接近16亿,占世界人口总数近四分之一。特别是中东的穆斯林国家,盛产石油,居民生活水平较高,对清真食品的需求增长很快,年平均增长速度在12%以上。我国有2200万穆斯林,是清真食品的主要消费者。另外,汉民以及其他民族对清真食品也很喜爱,市场潜力巨大。

我省具有发展清真食品的独特优势:

1、我省清真食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著名的品牌。陕西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地方。唐永徽二年(651年),阿拉伯帝国第三位继承人奥斯曼向中国派出的第一个使节来到长安,朝见高宗皇帝。从此,伊斯兰教进入中国,沿着“丝绸之路”和海上的“香药之路”带来了清真食品,使其在大唐长安扎根,进而在全国传播。西安的中国回民先祖,将三秦大地的资源、药材、香料和食疗等完美结合,把东西方食品特色完美结合,形成以西安为中心独树一帜的数千种陕西清真食品(羊肉泡馍等),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号称清真食品之一绝。西安回民先祖长达1300多年以清真食品生产、经营为主的发展史、创业史,给我省清真食品造就了厚重的文化品牌。

2、我省有丰富的清真食品原料。清真食品“以清为要”的理念非常突出,对原料选择极其严格。我省陕南约有80%以上的地区生态环境良好,可提供大量有机和绿色食品原料;陕北是小杂粮、羊只、红枣、干果、果仁的生产基地;关中的粮食、花生、秦川牛、奶山羊等,都是优质的清真食品原料。三秦大地的花椒、辣椒等调味品和食、药两用原料,也都是国内外市场一流产品和特产,这些资源都是发展清真食品产业必不可少的基础原料。

3、我省有较好的清真食品工业基础。目前,我省共有清真食品生产经营户8000多家,从业人员10万多人。其中西安“回民坊”内就有600多家,号称“清真美食一条街”。汉中市清真食品百年老字号就有伊盛祥大饭店、同发祥、同顺祥等多家。西乡县现有38家清真食品企业,该县正在投资近亿元发展牛肉干等清真食品,陕西丰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在该县投资5700万元建设年屠宰1万头牛、年产200吨牛肉、1040吨牛肉干及1360吨牛副产品,投资3500万元建设自有存栏2000头牛、发展农户年出栏1万头的养殖场。

4、我省有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我省有一批与食品工业有关的国家和省级研究院所,食品科技人员数以千计,仅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就拥有600多名会员,这些都是我省清真食品产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5、我省有承东启西的地理优势。有西洽会、欧亚论坛平台和西安航空港、西安国际港务区的物流优势。西安是亚欧大陆桥上最大的城市和商贸物流中心。西安市已形成我国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的重要集散地。利用西洽会、欧亚论坛这两大平台,可以充分展示我省清真食品的优势,将清真食品出口到世界各地。

二、我省清真食品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差距

1、我省清真食品占全国的比重很低2010年,我省清真食品产值仅20亿元,仅占全省食品工业产值的2.14%,占全国清真食品产值的1.05%,而世界清真食品的市场有5000亿美元,我国只有1亿美元出口,这些事实说明,我省清真食品产业的发展空间非常大。

2、我省清真食品产业与西北各兄弟省区比存在很大差距。我国70%的穆斯林在西北,西北各省区都在大力发展清真食品产业。兰州市将牛肉拉面发展到1000多家、日均顾客70万人次,年销售额10亿元,并在国内发展5万家连锁店,从业人员58万人,年产值达166亿元。宁夏银川市,由阿联酋商人阿拉巴成立的清真炸鸡国际连锁公司,学习麦当劳、肯德鸡等国际快餐连锁企业的经验,已在阿联酋、卡塔尔、沙特、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开店60多家。新疆乌鲁木齐市政府已从2005年开始,举办中国清真食品及民族用品博览会。宁夏也举办了国际清真食品民族用品节。青海省政府联合中国贸易促进会,已连续举办4届中国(青海)国际清真食品展览会。相比之下,我省和西安市在这方面已经落后。

3、我省清真食品企业生产经营方式落后。企业规模小,资金缺口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新产品研发跟不上;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产品基本没有质检机构认证;产品以初级加工为主,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底;标准化的原材料基地和冷链物流运输体系建设滞后,产品原材料来源未定点,质量无保证、追溯系统未建立。

4、我省对清真食品产业扶持推动的力度不够。我省清真食品产业大部分是自发搞起来的,基本没有享受国家的政策支持。大部分企业未能将清真食品文化和产品结合起来,竞争力不强。对百年老字号品牌的挖掘、展示、宣传不够,大都未能跟上新时代、新时尚,形成新产品。

三、建议我省把清真食品打造成一个大产业

温家宝总理指出:“食品工业是人类的生命产业,是一个最古老而又永恒不衰的常青产业。”在调整产业结构中,我省应把清真食品产业打造成一个优势产业。为此建议:

1、成立陕西省清真食品产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制定我省清真食品产业发展规划,和有关扶持的政策措施,负责指导、协调、解决清真食品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2、建设西安国际清真食品产业园。由省上统一规划,在西安建设一个“西安国际清真食品产业园”,面积控制在10平方公里,以高起点筛选一批清真食品项目入园,面向国内外招商引资。建成立足国内,面向中东的清真食品产业基地。同时,选择一批优质原料基地,建成清真食品优质原料基地或原料产业园区。

3、建设西安三条穆斯林食品和文化展示街区。第一,将洒金桥一条街打造成“国际清真食品展示一条街”;第二,把北院门,北广济街打造成清真饮食一条街;第二,把化觉巷、大学习巷、大皮院周围地区建成“西安伊斯兰宗教文化园区”。并将这三条街区作为建设西安国际大都市核心区的特色板块。

4、强化食品安全,建立诚信体系。建立从农田到园区、工厂、超市和餐桌的食品安全体系,鼓励企业加大对原料基地的科技和资金投入。按照市场运作模式,采取企业加农户和合作社对企业等多种组织形式,保证食品加工企业的原料供应。强化食品加工企业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确保清真食品安全。

5、健全产品认证体系和科技支撑平台。建议由省伊协和以省食品协会牵头,组建“陕西省清真食品工程技术中心”、“陕西清真食品认证中心”、“陕西清真食品培训中心”,以产业整体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为核心,整合陕西科技资源,支撑全省清真食品产业加速崛起。

6、将我省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推向世界。建议把推介我省清真食品产业作为西洽会和欧亚经济论坛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我省东西部贸易洽谈会期间举办“西安清真食品国际论坛和产业展销会”,推动我省清真食品走向国际市场,并逐步把西安建成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的一个国际集散中心。

7、积极培育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清真食品名牌。我省现在有“老孙家泡漠馆”、“同盛祥泡馍馆”、“坊上人饭店”等餐馆名店,和“德富祥”、“凯丽思”、“子祺”等清真食品生产企业,都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基础,建议省上加大对这些知名企业的支持力度,在筹融资、发展用地、技术开发、人才引进、税收和管理等环节,给予积极扶持,推动一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8、设立一笔专项扶持基金。建议由省财政在“十二五”期间每年拨付5000万元资金,作为清真食品专项扶持资金,用于清真食品生产技术中心与认证中心的建设、新产品开发以及“国际清真食品产业园区”、“标准化原料基地”建设前期费用。资金由清真食品产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管理和使用,由省财政厅监管,实行专款专用。

 

课题组顾问:陈嘉桢  马希平  郭卫东

课题组组长:马文义

课题组副组长:刘 

课题组成员:马靖安  郑健钧  王京臣  周亚杰

 

 

 

                      二○一二年二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