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建议我省重视新一代显示产业的发展
省委、省政府:
最近,我们组织专题调研组,对我省显示产业发展问题进行了一次深入调研。考察了一批相关企业和科研单位,广泛听取了有关方面的意见,召开了多次专家专题论证会。经过分析研究,我们认为,我省的显示产业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科技优势,在新的形势下,应当依托现有的基础和优势,不失时机地重视新一代显示产业的发展,使之重新做大做强,成为具有一定实力的新兴产业。现将我们调查的有关情况和建议报告如下:
一、国际国内显示技术及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一)有机发光显示(OLED)和激光显示(LD)是新一代显示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按照公认的显示技术代的划分,彩色显像管(CRT)为第一代显示技术,目前已逐步被新型显示技术所取代。占据主流技术的液晶显示(LCD)、等离子体显示(PDP)为第二代显示技术。有机发光二极管或称有机发光显示(OLED)为第三代显示技术。激光显示(LD)是利用红绿蓝三色激光作为光源经过调制而显示图像的技术,业界认为是继彩色电视、数字电视后的又一代新型显示技术。
有机发光显示(OLED)与其他平板显示技术相比,具有显示效果极佳、成本低、全固态、主动发光、亮度高、对比度高、视角宽、响应速度快、厚度薄、低电压直流驱动、功耗低、工作温度范围宽、可实现柔性显示和3D显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通讯、仪器仪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医疗仪器、航空航天、军事安防等行业的产品中。
激光显示(LD)的色域覆盖率可以高达人眼色域范围的90%,这比目前液晶电视的色域覆盖率又提高了一个档次(液晶电视为33%,LED背光源的液晶电视为55%)。大色域激光显示技术可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市场潜力巨大。激光显示主要产品一是激光投影,二是激光数字电影放映,三是激光电视机。
据国外有关机构预测,到2015年,全球平板电视市场销售值将超过1180亿美元,OLED将急剧增加到55亿美元,彩色显像管(CRT)将降至2亿美元左右,所占份额不到0.2%。激光刊物预测目前大色域投影技术正处于产业化初期,预计在2015年后进入产业快速发展期,将在全球形成年570亿美元左右的产业规模。
(二)有机发光显示(OLED)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韩国三星公司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家实现OLED4.5代线的量产,5.5代线将于2011年二季度量产,并规划研发8.5代线。韩国LG 公司4.5 代OLED生产线将于2011年投产。台湾友达光电公司和台湾奇美电子公司在建3.5代OLED生产线。
我国十分重视新型显示产业的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推动发展。江苏昆山工研院和维信诺公司2010年12月率先研发了OLED显示屏制造工艺技术,开发成功
(三)激光显示(LD)研发情况。
国外一些企业正在大力推进激光显示技术研发。大色域投影技术正处于研发和产业化的前期,竞争激烈,各国都在加大技术攻关力度,力争在关键技术上有新的突破。日本、韩国将新一代显示技术的发展方向锁定在大色域显示,而美国和欧洲由于在平板显示领域落后于日本和韩国,现正积极瞄准新一代显示技术——大色域投影技术。
近年来,德、日、美、韩等国均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进行激光显示技术的研究。2002年,三星电子研制成功
我国有可能实现激光显示产业的跨越发展。我国在激光显示方面起步较早,目前已经拥有一系列关键技术,大部分有自主知识产权。2002年9月,中国科学院首次实现了全固态激光全色显示。2005年,中国科学院又研制出了
二、陕西发展有机发光显示(OLED)和激光显示(LD)产业的基础和有利条件
我省彩虹公司的彩色显像管(CRT)产业在本世纪初位居国内首位、规模居世界第二位,成为陕西的一大产业。但是近几年来彩色显像管市场需求大幅下滑,彩虹公司经过反复论证,决定跨越一步开发第三代显示产业。同时,西安瑞联公司、宝莱特公司这几年也开始第三代显示技术、材料和器件的研发,中科院光机所、炬光公司等开始大色域投影和新型平板电视的研发,还有西安交通大学的场发射显示(FED)技术研发和高清立体显示处理芯片的研制成功,都显示出我省发展新一代显示产业的新的希望!
(一)有机发光显示(OLED)的研发
彩虹公司近年大力推进OLED 研发及产业化工作。彩虹目前在广东建成了国内最先进的OLED 生产线,计划未来三年,第一步:投资5 亿元,在2010年建成投产被动式PM-OLED生产线,目前已实现量产。第二步:在2012年前,总投资98 亿元,分两次启动建设两条4.5 代主动式AM-OLED 生产线,在10吋以下的产品市场达到国内领先的技术水平和产业水平。同时,投资13.12 亿元,建设彩虹(南方)研究院,为4.5 代生产线建设项目提供技术支持。第三步:在2012年-2013年间,投资大约150 亿元,启动一条5.5 代或6 代主动式AM-OLED 生产线,实现电视用大尺寸OLED面板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西安宝莱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正在研发有机发光二极管(p-OLED)显示技术和启动产业化项目。该公司特聘留美学者、国家“千人计划”专
西安瑞联公司液晶和OLED有机发光材料研制生产上了新台阶。销售收入2010年已达6.5亿元,主要销往韩国和日本。公司早在2001年5月就成立了OLED研究部,2010年,组建了OLED中试线。瑞联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检验能力和小批量生产能力。公司现有中试线4条、生产线18条,已形成年产300公斤OLED材料和3000公斤中间体的能力,成为国内和国际OLED材料的供应大户(国内占95%,全球占5.8%)。公司计划2011年OLED材料销售额达到1.5亿元,用3年时间建成全国最大的液晶和OLED材料生产基地。
(二)激光显示(LD)的研发
陕西拥有发展大色域投影的核心技术。发展大色域投影技术须具备光源、显示系统和成像系统三项核心技术。西安炬光科技有限公司及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和协作单位中科院理化研究所拥有以上核心技术。
在光源方面,原来我国缺乏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技术和产品,是限制国内激光显示技术发展的主要原因。由留美学者、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
在显示系统方面,中科院西安光机所拥有独到的三色硅基液晶(LCOS)微显示及时序三色光栅阀(GLV)微显示芯片设计和制造技术、超微立体等光机电技术,已经开发出投影显示芯片和核心器件。
在成像系统方面,中科院西安光机所拥有完整的新一代投影显示的光学解决方案,及先进的光学精密制造技术、镀膜工艺,拥有高层次光学设计和成像技术专家。中科院理化所许祖彦院士所带领的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激光显示技术研究,研制出中国首台激光电视样机。其团队承担的“全固态激光全色显示系统”项目,通过中科院和国家工信部的联合鉴定:色域覆盖率等关键技术国际领先,总体水平国际先进。
西安炬光科技公司,中科院理化所许祖彦院士所带领的团队,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和专有技术团队已经成功研发出140流明的便携式大色域投影显示样机,正在筹建公司致力于大色域投影显示技术的研发和产品生产。产业发展目标为,计划在3年内开发出三大系列十余款基于LED和激光器光源的投影显示产品,在5年内形成年50万台投影显示产品的产能规模。
西安光机所开始研发薄膜晶体管-微机电系统(TFT-MEMS)技术的新型平板显示。以中科院西安光机所为主体和企业合作的TFT-MEMS新型平板显示技术,充分利用和保持红绿蓝三色LED或激光光源的大色域,不需要加液晶或有机发光材料,具有高光效、低功耗、大色域、高分辨优势。计划一年实现单色平板显示,两年完成TFT-MEMS平板显示试生产。近年避开初期的成本问题,主攻小屏幕移动显示市场。据了解美国高通光电科技、韩国三星、日本日立、台湾奇美等公司近年都试制成功TFT-MEMS平板显示器。
西安交大“高清立体显示处理芯片”通过鉴定。近日,由西安交大研制的“高清立体显示处理芯片”通过了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鉴定认为:该芯片的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在立体显示处理芯片方面的空白,打破国外在头戴式立体电视、微投影、3DTV领域的关键技术和核心芯片垄断,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部分关键IP核已通过技术转让实现应用,芯片已进入用户使用阶段。在数字电视、新型显示处理技术方向形成由近30项发明专利、6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构成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池。
三、我省在显示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反思
陕西电子信息技术科技力量比较雄厚,在显示技术和产品研发上起步早。彩虹公司几十年的发展,在彩色显像管研制生产上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具备了很强的产业基础。但我省在第二代显示产业发展上却失去了机遇。回顾近15年来我省在显示技术和产业发展上走过的路,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反思。
(一)企业和政府对当地重大支柱产业必须具有前瞻性的战略和决心,坚持生产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
不断研发和生产新一代技术和产品永远是企业的第一战略。著名的英特尔公司就是当年在386最火时推出486,从而不断提升,稳居霸主地位。我省1995年就组织高校院所和企业反复讨论,对第二代显示技术曾有过前瞻性的预测分析,支持西安交大和彩虹合作在对CRT电视进行逐行扫描和100赫兹改进的同时,开始了等离子体显示屏(PDP)的研制并拿出样机,彩虹在中关村还建立了全国第一条PDP中试线。但是后来的决策者没有将这一大有希望的新兴技术作为一件大事抓紧,下决心支持推动其产业化,使我们失去了发展第二代显示技术和产业的大好机会,教训十分深刻。
(二)要更加重视骨干企业对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应当看到,在全球经济发展格局中,跨国公司及其与之配套的中小企业构成了主体。彩虹公司几十年的发展,在彩色显像管研制生产上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具备了很强的国际化生产、研发、销售的力量、网络和基础。如能顺利实现换代转产,再次成为全球知名企业,必将对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新一轮的带动作用。但是,恰恰在彩虹面临全球CRT大幅下滑、面临艰难换代的关键时刻,我省却对这一特大型企业关心、帮助、扶持不够,而外省市一些地方都不失时机地抓住它,主要领导甚至住在彩虹作工作,以优惠条件将该集团的不少项目拉走,十分可惜。
(三)省市和各部门不光要重视单项技术和产品的研制生产,更要重视产业链的形成和延伸。
我省许多高新技术产品和企业之所以“只见郁郁葱葱小苗,不见高高大大的大树”,就是缺乏系统设计和抓总,未能形成供应链、产业链和相互配套的集群效应。近年来我省在光伏产业和LED产业发展中,以工信厅(专设光伏产业处)为主,与发改委、财政厅、科技厅联合,分别支持产业的各个环节,使我省现已形成上中下游并举的产业链,取得重大进展。这个成功经验,在新一代显示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中应当充分运用。
四、加快陕西新一代显示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新型显示技术是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核心技术之一,有机发光显示(OLED)和激光显示(LD)产业,是国内外竞相发展的一个大趋势,我省具有显示产业的基础和科技力量优势。应当不失时机地从战略高度把握机会,把新一代显示产业发展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抓紧抓好,搞好规划,制定政策,大力扶持,尤其要关心支持彩虹集团重振雄风,再造辉煌。要支持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联合成立研发组织,下决心在我省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一代显示产业研发和生产基地。
我们建议:
(一)制定陕西省新一代显示产业发展规划,并将其列入“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
建议省政府责成发改委、工信厅、科技厅共同制定我省新一代显示产业发展规划,确立OLED产业和大色域显示产品为陕西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激光电视和TFT-MEMS平板显示、高清立体显示处理芯片等作为重大研究开发项目。建议省政府成立新一代显示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建议仿效设立光伏产业协调管理服务机构的做法,在工信厅或发改委设立新一代显示产业发展的管理服务机构。
(二)争取彩虹公司在西安高新区发展有机发光显示(OLED)产业。
建议省政府与国家工信部、发改委沟通协商,把陕西发展新一代显示产业纳入国家产业发展规划,陕西省与彩虹集团商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工信部、省、西安市支持在高新区建设OLED高世代线产业基地。建议省上下决心从发展战略性产业着眼,增强对其支持力度,依托主体企业在陕西的彩虹公司,联合相关企业和高校院所,开发新一代显示产业。
支持西安高新区作为彩虹高世代OLED项目承接实施平台。将彩虹公司的研发基地和第二步以后的发展项目落地陕西,促成专业优势企业联合,在高新区建设有机发光显示(OLED)技术产业园。设立OLED产业基金,利用彩虹公司已有的有利条件,结合陕西技术和专业高端人才配套优势,包括西安宝莱特的p-OLED、西安瑞联OLED材料、兵器204所材料分析优势、西安交大的显示技术等结成战略联盟,建设西安高新区OLED研发、创新、生产园区。
在项目投资上大力支持彩虹公司。以彩虹公司投资为主体,省、西安市、西安高新区各拿出引导资金入股,加上其他政策性补贴资金,以及通过省政府牵线对接省属大企业集团战略性投资入股和银行贷款、产业基金、社会资金,解决项目建设资金问题。
(三)加强人才聚集和技术创新。
鼓励和支持企业、高校院所培养、引进、聚集优秀人才,支持高校进行有关基础研究和企业的再创造、再发明、再创新。建议将显示产业高端人才、优秀人才的培养、引进、聚集工作列入全省的人才发展规划,作为工作重点予以高度重视。
支持建立两个技术研究院。一是建立有机发光显示技术研究院。以彩虹为主体,与西安交大和宝莱特、瑞联等企业以股份制合作共建,吸纳高端人才,产学研结合,研发与产业结合,互利共赢。建议研究院设在西安高新区。二是建立激光显示技术研究院。以中科院光机所、理化所和炬光公司为主组建激光显示技术研究院。第一步加快发展大色域、大屏幕激光投影,并实现产业化,同时进一步对各种激光电视、新型平板电视、场发射显示、高清立体显示的不同技术方案给予支持。第二步实现激光电视的产业化。在发展中重视半导体激光器、显示芯片、成像系统的研发。建议研究院设在西安高新区。
同时,积极与海外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强化对引进OLED生产线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利用我们的激光显示、场发射显示、高清立体显示技术和海外上下游的技术和产品的合作,使我省逐步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一代显示产业的重要基地。
(四)制定有关扶持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在用地、税收、高端人才引进、知识产权、生活配套等方面,制定特别优惠的政策,支持项目尽快实施。
课题组组长:崔林涛
课题组成员:孙海鹰 张 涛 赵红专 王 艾
刘兴胜 赵 炜 赵文育 曹慧涛
刘 怀
二○一一年八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