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
省委、省政府:
当前,我省正在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重点把西安打造成国际化大都市。这是一个影响深远的宏大工程。最近,我们对这一建设中的几个重大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有必要加以重视,现将我们的意见报告如下:
一、西安的定位:欧亚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
世界上的国际化大都市各有特色,各具优势。都是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某一方面具有超强实力,并对世界或地区具有重大影响。西安的特色和优势是什么?实事求是地讲,他既不能与北京、上海、香港那样全方位开放的国际化大都市比,也与天津、大连、青岛、广州、深圳等沿海城市经济实力和开放程度存在很大差距。国家其所以要把西安建成国际化大都市,是从全局的战略高度考虑定位的。这是因为大西北是支撑我国未来发展的能源资源接续地,是西部大开发的主战场。从长远考虑,国家需要能源安全、边境安全、民族团结;需要向西亚、中亚、西欧开放。因此,需要把西安建成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的战略高地。从以上战略高度考虑,把西安定位为“欧亚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是比较准确的。
这样的定位,也是历史定位的继承和发扬。历史上形成的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是依托古代“丝绸之路”形成的,是秦、汉、唐等王朝的建都之地,是“丝绸之路”(古代的欧亚大陆桥)的起点,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大都市。唐代的长安城曾拥有100多万人口,是世界第一大都市,据《资治通鉴》记载,当时长安居留的各国客商达4000多家。西安是沿桥最大的中心城市,关中是沿桥最发达的地段,以关中为依托的西安能够成为欧亚大陆桥经济带的心脏。目前国家已把欧亚论坛的永久会址设在西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正在推动复兴丝绸之路,一批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开始落户西安。这些,都必将对加快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起到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定位应当是:“欧亚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
二、条件分析:发展潜力大,起步困难多
我们分析了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优势和困难。
有利条件是:
1、区位优势明显。地处中国内陆中心,是全国交通、信息、航空大通道的重要枢纽;
2、历史文化独树一帜。十三个王朝建都,长达一千二百多年;
3、综合实力较强。2010年生产总值占全省将近1/3,科技、教育实力雄厚;具备对外开放的基础条件,目前进入西安的世界500强企业已达到123家,陆路口岸西安国际港务区和综合保税区已经建成,成为全国首批“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不利条件是:
1、经济实力存在较大差距。2010年,西安市生产总值3241亿元,人均仅5754美元,只相当上海市人均14723美元的39.1%、北京市人均12978美元的44.3%,与国际化大都市人均1万美元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2、开放程度比较低。2010年,西安市进出口总额仅103.82亿美元,只相当北京市的1/29,上海市的1/66,还比不上新疆的进出口总额,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主要靠投资拉动。此外,外资金融机构数量、入境游客数量、外籍人口比例等,也都与国际化大都市存在较大差距。
3、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按照《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西安主城区面积要达到800平方公里,都市区人口发展到1000万以上。到2010年,西安建成区面积仅39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只有846.78万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管理现代化水平较低。
4、服务业相对落后。2010年,西安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2%,落后于北京75%的比重,与国际化大都市70%的最低要求还有较大距离。
5、体制障碍制约。西咸一体化的推进缓慢,沣渭新区和泾渭新区的建设也因体制原因步履维艰,困难很多。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从长远看发展潜力很大,从当前看,起步困难较多。为此,要脚踏实地,创造条件,尽快释放优势,努力转化劣势。
三、建设重点:着力打造几个独具特色的中心
1、着力将西安打造成欧亚大陆桥经济带的金融中心。国际金融机构和金融从业人员数量,是衡量一个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指标。为此,西安要努力创造更加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国际金融机构落户西安,吸引更多的外资投向西安。高度集聚银行、证券、保险、期货、产权等要素市场,提供全方位、高水准的金融服务,逐步建设成欧亚大陆桥经济带的金融中心。
2、着力打造中国东西部和欧亚东西方的物流商贸中心。西安地处欧亚大陆桥(中国段)的中心和中国东西结合部,是中国东西部和欧亚东西方交流与合作的最佳中介地。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已经成为西安的著名品牌,要充分利用这个极为有利的平台,不仅把它打造成中国东西部物流商贸的中心。还应在此基础上,将它发展成为欧亚东西方国际物流商贸中心。建议将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升格为欧亚东西方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扩大邀请欧亚大陆桥各国商贸机构和企业参加。同时要加快建设好西安国际港务区,使其成为我国最大的高效率的内陆港。
3、着力打造西部地区科技教育中心。西安的综合科教实力名列全国前茅,国防科技综合实力居全国之首。西安是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等“国家队”的集中地,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基地。不仅可以成为西部地区的科教中心,而且可以通过科技、教育合作,进一步向中亚、西亚以至欧盟各国辐射。西安作为亚欧合作交流的中国基地,要加强与欧盟进行高端合作,要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基础,以企业为主体,以应用为目的,破除制度壁垒,构建互动机制,让科技优势在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充分发挥支撑和先导作用。
4、着力打造西北先进制造业中心。西安的装备制造业在大西北是最强的,是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而且在中亚、西亚各国有着广泛的潜在市场。要引导西安企业向中亚、西亚和欧洲输出商品,鼓励企业走出去,到中亚、西亚投资办厂,与欧盟加强经济技术合作。要抓紧落实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力推进技术改造,促进现有支柱产业向高端和附加值最高的领域发展。着力打造几个千亿产业集群和千亿产业板块。
5、打造中国历史文化旅游中心。进一步建设东西方文化交汇城市。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孕育了周、秦、汉、唐四个鼎盛王朝,是世界四大著名古都之一。它拥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它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古老神秘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为此,在已建成的曲江文化产业园区、大明宫遗址保护工程的基础上,建议再将蓝田华胥氏文化遗址、荆山黄帝文化遗址、西周镐京遗址、周陵遗址、秦城遗址、汉城遗址、汉未央宫遗址等保护工程以及南山六大佛教祖庭、两大道教祖庭等工程列入“十二五”规划或长远规划,并要进一步发掘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与现代科技和现代化的表现形式相结合,以新的创意努力开发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文化产品,发展文化产业,打造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和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6、打造中国内陆最大的交通通讯中心。西安地处我国大地原点附近,是我国高速公路、铁路和通信光缆的交汇地,可以建成内陆最大的交通通信中心和沟通亚欧的中国内陆的交通枢纽。为此,要加强西安航空港(咸阳机场)的改扩建,加强建设第二条跑道和第三航站楼。要开辟新的国际航线,争取国外航空公司飞往北京、上海、广州的航班延长到西安。为适应吞吐量的快速增长(据预测2015年吞吐量将达到3000万人次,高峰期每天将达到15—20万人次),应建设咸阳机场立体交通网络,将地铁延长到咸阳机场,同时还可以考虑建设轻轨交通线。另外,还要抓紧铁路建设。建议国家提早规划西安经乌鲁木齐到哈萨克斯坦的高速铁路,使欧亚大陆桥更加便捷。
四、实施措施:突出抓好四项工作
1、高起点搞好规划。大西安的规划,不能再走“摊大饼”的老路,要形成一个主中心、若干个次中心和城市组团、若干个卫星城形成的大西安城市体系。建议省政府统筹西安、咸阳的规划,全面创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理念,力争一次到位,避免低水平重复。对于各功能区分工、产业布局和骨干交通体系,要以全球视野、国际水准高起点规划。新区建设要着眼于100年不落后,打造一系列传世精品。
2、充分发挥各类开发区的引擎作用。西安有八个国家级或国家背景的开发区,这是带动西安走向国际化的“引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要充分发挥这些开发区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文化旅游产业达到国际水平的领头雁作用。要充分利用浐灞生态区是欧亚经济论坛的永久会址,金融商务区以及西安国际港务区和综合保税区的作用,尽快建成欧亚大陆桥上的最大对外口岸。
3、科学调整西安行政区划。最近几年西安设立的行政区和相当行政区越来越多,在一个行政区内又设立几个开发区,不利于统筹规划,不利产业的合理布局。另外,历史古城的保护和现代化新城的建设两者重叠,越来越失去古城特色。为此,建议借鉴北京市经验,重新整合行政区划,适当合并行政区,整合多头开发区,恢复独立的唐代皇城区。西安古城的基础是唐皇城,唐以后成为宋、元、明、清的府城。恢复唐代古城风貌,弘扬以周、秦、汉、唐为代表的中国历史文化,是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独有特色。我们建议将环城路以内包括大明宫遗址在内整合为皇城区,以便统一管理古城的建设和保护。把唐代皇城建成中华历史文化的标志城。
4、加大省级层面的协调力度。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涉及西咸两市,许多体制机制,布局规划,人事安排和利益分配等重大问题,都需省上出面协调解决。为此建议:成立省一级的西咸一体化领导小组,由省长或常务副省长任组长,下设专门办公室,统一协调处理一体化中的有关重大问题。近期要抓紧协调推进西安、咸阳市政基础设施一体化和网络化建设;构建主城区和卫星城相互协调的组团布局;高起点规划建设西咸新区;加快实施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推进渭河、泾河生态景观带建设等。
课题组顾问:田 源
课题组组长:秦瑞云
课题组副组长:杨勇先
课题组成员:李平安 张宝通 李传顺 王益辉
二○一一年五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