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陕咨字[2010]28号
关于培养造就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队伍的几点建议
省委、省政府:
发展新兴产业,是我省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战略性举措。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一批领军型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最近,我们就培养造就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队伍问题,到省属有关部门、有关产业基地和有关企业进行了一次深入调研。现将我们调研的有关情况和建议报告如下:
一、发展新兴产业的关键在于培养和造就一批领军人才
按照中央关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部署,我省已作出重点发展生物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和新材料等八大新兴产业的决定,并编制了专门发展规划。目前一批重点项目已经开始实施。这批新兴产业是以高新技术为特征的高新产业。它的崛起,将形成一批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一批传统产业,淘汰一批落后产业,形成我省结构基本合理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我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培养一批领军人才是发展我省新兴产业的第一要素。根据我们这次调查,我省发展新兴产业虽然有了一定基础,但有的产业规模较小,迫切需要扩大规模;有的产业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基础,迫切需要加速产业化进程;有的产业有了发展规划,迫切需要加强基础研发。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批领军人才。这一点我们在调查中从多方面看到了他的极端重要性。
第一,领军人才在基础性技术研究中发挥着攻关作用。我省激光器产业的发展,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我省原来曾制定发展大功率激光器产业的计划,但是由于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一直未能起步。2007年,西安高新区从美国引进了以
第二,领军人才在技术成果转化中发挥着推手作用。我省卫星导航芯片产业的发展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例子。西安华迅微电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卫星导航芯片技术开发应用的公司,近几年来以
第三,领军人才在引领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发挥着领导作用。西安富士达科技公司是一家研发和生产射频同轴连接器、电缆组件和微波无源器件的企业,前些年该公司的销售收入还不足千万,是一个一直没有做大的小企业。最近几年在以郭建雄总经理为代表的经营管理人才团队的带领下,实施人才兴企战略,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特别是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公司全体员工团结一心,实施规范化的现代企业管理和营销制度,使企业迅速兴旺发展,产品种类大幅增加,规模越做越大,今年该公司的销售收入突破2亿元,产量销量高居国内同行企业榜首,并在与美国、日本、德国等强手竞争中,夺得了国际领先地位,成为制定行业国际技术标准的领军企业。
大量事实证明,有了一个领军人才,一个创新团队,就可成就一个项目,创办一个企业,带动一个行业、发展一个产业。在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时候,大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强大的领军人才队伍,是一项十分紧迫的重大任务。
二、当前在培养造就新兴产业领军人才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按照“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产业领军人才的要求来衡量,我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领军人才队伍数量不足。领军人才队伍,应是“技术素质过硬、专业贡献重大、团队效应突出、引领作用显著”的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根据我们的调查,预计在“十二五”期间,我省八大重点新兴产业大约需要200多名基础研究类、应用开发类和经营管理类领军人才,现有领军人才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尤其在新材料产业方面,缺乏高层次原创型、复合型、工程开发型、营销推广型领军人才;在生物医药、生物育种领域,短缺基础研究、市场转化等方面的领军人才;在电子信息产业,急缺集成电路、信息服务等方面的领军人才;在节能环保产业,对干法脱硫、消石灰制备系统、脱硫灰渣处理等关键技术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充实动力电池系统、控制系统、充电系统等方面领军人才更是当务之急。
(二)领军人才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发展新兴产业需要多方面的领军人才,从产业类型看,不仅需要产业层级的领军人才,还需要行业和领域层级的领军人才,不仅需要企业层级的领军人才,还需要重点项目和重点产品层级的领军人才;从企业类型看,不仅国有大中型企业需要领军人才,民营中小企业更需要领军人才;从职业类别看,不仅需要基础研究类领军人才,还需要应用开发类领军人才和经营管理类领军人才。目前,我省领军人才队伍结构存在“三多三少”现象:经验型人才多,创新型人才少;传统管理型人才多,现代管理型人才少;懂得产品经营的人才多,熟悉资本运作的人才少。尤其缺乏具有创新精神、能够引领本行业技术进步的科技带头人才;缺乏精通国际经济和法律、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世界眼光和战略决策能力的经营管理人才。
(三)领军人才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存在问题。一些重点产业的科技领军人才,因受产业发展的限制,积极性受到影响,甚至出现技术团队整体外流;一些企业从国外引进的高端领军人才因创业融资得不到满足,只得请亲戚提供贷款担保和抵押;还有一些从海外归来的领军人才因为医疗、住房和子女入学等问题不能顺利解决,创业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
三、造就新兴产业领军人才队伍的对策建议
高新技术、高级管理、高端创意的领军人才,是发展新兴产业的核心因素。为了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支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领军人才队伍,现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大政策扶持,充分发挥现有领军人才作用。我省是一个人才大省,在航天、航空和钛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聚集了一批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领军人才,他们为我省乃至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出过杰出贡献。当前,这些顶尖人才已成为许多省市和行业争夺对象,为此,需要采取实际措施留住和稳定这批领军人才。要打破僵化的体制机制,按照特殊人才特殊对待的原则,完善领军人才的激励机制,为他们创造有利于事业发展的平台,提供符合自身劳动价值的薪酬,允许企业对领军人才实施股权、期权等特殊政策。建议省政府设立由财政出资的“天使基金”,为领军人才领办的新兴产业企业提供创业投资。同时,设立注册资金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的新兴产业融资担保公司,帮助新兴产业类企业解决融资困难。要在企业注册、登记、管理等方面为他们提供专业化、亲情化服务。要帮助领军人才及家属解决入境、落户、医疗、保险、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建议在西安南效和北郊各建设一处专为领军人才居住的高档小区,创办国际化双语学校或双语教学班,解决其子女受教育问题。
(二)采取特殊措施,加大急需人才引进力度。开展专项引进和招聘是一条便捷之路。要选好引进和招聘的目标对象,向他们大力宣传我省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以及招聘人才的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来陕工作和创业。要摸清陕西籍和在陕学习、工作过的出国留学、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底子,制定引进和招聘领军人才目录。建议以省人社厅外国专家局为依托,做好海外领军人才的引进工作。以中国西安人才市场、陕西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为依托,做好赴外省专项招聘领军人才的工作。对于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重点人才,必要时由省委、省政府主管领导亲自带队实施引进招聘。要加大引进招聘人才的资金投入,通过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项目开发引进等方式吸引和招聘海外、省外高端领军人才。要鼓励海外留学人员社会团体、猎头公司等参与领军人才的推介工作,对取得显著成效的组织和个人给予奖励。
(三)采取多项措施,加强领军人才培养工作。要充分发挥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在培养新兴产业领军人才方面的积极作用,支持和引导高校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增设
(四)实行资源共享,建立领军人才整合协调机制。通过建立产学研基地的方式,加强领军人才资源整合协调工作。建议推广陕西高频率激光器产业联盟的经验,以新兴产业的重点企业为基地,以推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为目标,吸引各级各类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单位和金融机构共同参加,形成教学、科研和生产紧密结合的产业联盟,实现科技资源、人才资源共享,有效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