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泾渭新区开发建设中急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来源: 办公室   日期: 2013-12-30 15:55:57

陕咨字[2010]17

 

关于泾渭新区开发建设中急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省委、省政府:

最近,省决策咨询委员会与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组成联合调研组,对西咸共建区——泾渭新区的运行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和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报告如下:

泾渭新区管委会今年2月份正式成立以来,坚持高点谋划、规划入手、项目带动、产业支撑的工作思路,开局良好。主体规划基本完成,基础建设开始启动。与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协议已经签定,国家工商银行承诺为泾渭新区建设提供55亿元的授信额度。今年西洽会期间签订的引资总额321亿元的27个合同项目中,中国原点新城二期、北京太伟集团综合商务体等总投资24亿元的项目已经开工建设。近期又达成投资意向项目16个,总投资约240亿元。经过半年来的一系列战略策划、发展规划研讨和招标招商活动,泾渭新区的知名度、吸引力大大提高。根据我们调查,当前该区发展中,存在四个突出问题,急需从省级层面抓紧予以解决。

一、泾渭新区开发建设规划与大西安总体规划衔接的问题

泾渭新区作为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新的城市板块,其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综合交通都必须与大西安的总体规划相衔接,由于两市行政体制的制约,泾渭新区的产业布局规划、综合交通规划与大西安总体规划衔接错位,直接影响到泾渭新区的开发建设进度。由于产业布局规划不明确,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出现“招商项目决定布局”的现象,严重影响产业集群的形成。另外,泾渭新区的产业布局与泾渭新城、西安经开区以及沣渭新区的产业布局没有明确区分,错位发展,在招商引资上很容易出现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二、泾渭新区运行机制方面的问题

泾渭新区是新成立的省级开发区,但与省、市各部门的工作关系、办事程序等尚未以规定性文件加以明确。管委会办理开发建设相关事务无法与省、市有关部门建立正常的业务联系渠道。例如土地利用规划的报批,涉及县、区、市、省西咸办等多级部门,不能直报省国土资源厅,严重影响办事效率。现在任何一个项目的开工建设,都存在着土地违法的风险。

三、泾渭新区管委会与属地的管理权限划分问题

泾渭新区作为省级开发区,其管委会应当具有的责权利至今没有正式发文明确规定。特别是与属地渭城区、泾阳县的权、责、利没有明确划分,常常在工作中形成掣肘,影响新区建设的进展。

四、泾渭新区面临的一些基础设施障碍问题

西铜高速西安收费站已经北迁一年多了,但收费站以南仍还有梁村、聂冯、泾河三个收费站继续收费。特别是聂冯收费站地下通道狭窄,货柜车无法通过,已成为泾渭新区、泾渭新城(以下简称一区一城)门户企业物流运输的“拦路虎”。三个收费站阻塞了一区一城的对外通道,严重影响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施工建设。

为了加快西咸共建区的顺利推进,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八条建议:

1、从省级层面做好三个规划的统筹协调。

第一,抓紧制定大西安的产业布局和综合交通总体规划。尽快协调泾渭新区与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规划在功能定位、产业布局方面的衔接,并将其纳入西安都市圈城市发展规划之中。第二,将泾渭新区综合交通规划纳入省、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泾渭新区主干道与西安市主干道的连通问题,建议由省西咸办牵头,组织西安市规划部门与泾渭新区规划部门,建立主要交通干线规划对接工作协调机制,及时对接工程设计和建设计划。西安市要积极主动做好工作,支持泾渭新区的工作;咸阳市也要积极主动支持沣渭新区的工作。第三,将泾渭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直接纳入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参照西安市开发区的作法,将泾渭新区建设用地年度指标单列,“占补平衡”计划在全省范围内解决,例行手续直接报省国土资源厅审批。

鉴于西铜高速东、西互有西安市高陵县、咸阳市泾阳县的少部分土地,现在泾渭新区与泾渭新城又是以西铜高速互为东、西界。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办事程序,建议在西安市、咸阳市的主持下,实行一次性互换或征用。

2、建立泾渭新区管委会与省级各部门的直通车。

除法定程序必需经过咸阳市相关部门的,泾渭新区开发建设方面的事务,管委会可以与省级各部门直接对接,开展工作。

3、尽快理顺新区行政管理体制。

建议以省政府文件的形式明确泾渭新区的以下几种责权利:第一,参照西安市开发区的经验,至少应赋于泾渭新区城市建设规划权、土地利用规划权;土地出让金、城市建设配套费收益权;国税、地税征管权(简称二权二金二税)。第二,请省公安厅批准设立咸阳市公安局泾渭新区分局,同时,请省政府法制办授予泾渭新区综合执法局执法权。第三,对泾渭新区范围内的渭城区底张、渭城、窑店、正阳4个镇,泾阳县的永乐、崇文、高庄3个镇,以及渭城区的北杜、周陵2个镇,泾阳县的泾干、三渠、太平3个镇的部分村,实行托管。由中共咸阳市委、咸阳市政府参照重庆两江新区的作法,授权泾渭新区管委会实施委托管理权。(咸阳市可以同时对沣渭开发区所属咸阳区域部分委托沣渭新区管委会进行管理)。实施委托管理后,要确保咸阳市及相关区县的利益,实现双赢。对上述地区实行确认基数,增长部分按比例分成的通行政策。建议以2009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和财税收入为基数,逐年按比例递增,由泾渭新区、沣渭新区划解原统计渠道和财税渠道。具体比例由双方协商确定。

4、打通泾渭新区与周边道路的障碍。

撤消西铜高速三个收费站建议省政府责成省交通厅协调悦达集团尽快撤消西铜高速梁村、聂冯、泾河三个收费站,为一区一城敞开门户,迎接四方客商。同时,建设西铜高速、机场高速泾渭新区、泾渭新城段立交桥建议在“十二五”交通发展规划中,将西铜高速、机场高速泾渭新区、泾渭新城段立交桥改造列入计划。建设大型互通式立交,解决两条高速公路对一区一城的分割与进出通道问题。

5、统筹解决泾渭新区、泾渭新城的水资源配置。

建议将泾渭新区的水资源配置纳入关中城市群水资源利用统一规划。在“十二五”期间,通过“引石过渭”、“引黑(河)过渭”工程,统筹谋划解决一区一城长远发展的水资源配置问题。

6、尽快解决省天然气公司北郊中枢站的搬迁问题。

省天然气公司北郊中枢站位于泾渭新区的核心区,从有利于总体发展规划的实施,从社会安全角度考虑,建议由省西咸办协调省天然气公司、泾阳县做出统筹安排,将该中枢站妥善南移搬迁。

7、将现代消费品制造业定位为泾渭新区的主导产业。

产业发展规划是新区开发的关键。要从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的全局上统一谋划布局。沣渭新区、泾渭新区、泾渭新城在产业规划上要努力做到错位发展,形成各自的产业特色,避免重复布局。泾渭新区产业定位,既要照顾现实,更要与大西安的产业布局相衔接。对原有的电源点、多晶硅及石油化工产业,既要照顾现实,更要统筹兼顾。着眼国家启动消费、扩大内需的战略,综合考虑西安、咸阳的原有产业布局,结合各区域的区位、生态、基础设施条件以及产业发展腹地的支撑条件,从大的产业格局来看,建议将泾渭新区打造成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圈现代消费品的集中生产基地,打好劳动密集型这张牌,积极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以利于解决好未来急剧增长的城市人口的就业和消费品需求问题。

8、实行支持泾渭新区的财税政策。

泾渭新区规划区面积305平方公里,按西安地区新建区基础设施单位投资强度估算,预计仅基础设施10年累计投资额将达到350亿—400亿,应当给其必要支持。建议咸阳国税局、地税局在泾渭新区设立直属分局。10年内在泾渭新区规划范围内形成的各项税收,除上划中央财政部分外,上划省级财政部分全额返还泾渭新区。

 

 

 

 

二○一○年九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