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据>数据查询 > 工业数据

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来源: 统计局 发布时间: 2019-03-05 19:00

调结构工业平稳向好 稳增长助力追赶超越

 

  2018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国务院各项战略部署,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推进“五新”战略任务,践行“五个扎实”要求,有效落实工业稳增长促投资14条措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明显成效,钢铁、煤炭去产能取得阶段性进展,大宗商品价格明显回升,供需矛盾明显改善,企业效益明显好转,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稳中有进,工业运行动能增强,效益质量不断提升,实现较高水平的稳定增长。

 

  一、工业经济稳中向好

 

  2018年以来,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运行平稳,总体好于去年,年初实现两位数良好开局并维持全年9%以上的增速。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426户,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4%;实现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9.2%,较上年加快1个百分点,位列全国第五,是近四年以来最好水平。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

 

  1、多数行业保持平稳增长

 

  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体保持平稳向好的增长态势,40个大类行业中有37个行业增加值同比保持增长,增长面为92.5%,较上年提高7.5个百分点,其中17个行业增速较上年加快。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较上年加快7.2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长8.5%,回落2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增长1.7%,回落6.3个百分点。

 

  2、能源工业平稳较快增长

 

  2018年以来,受产能释放、需求加大的带动,能源工业运行总体好于去年,全年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18年,全省能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增速较上年加快4.9个百分点。分行业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较上年加快11.7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11.9%,加快2.1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9.1%,加快0.8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回落8.1个百分点。

 

全省能源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对比(%

 

  3、非能源工业增速放缓

 

  2018年以来,非能源工业总体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2018年,全省非能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增速较上年回落2.1个百分点。回落较快的行业中,汽车制造业增长9.5%,回落36.1个百分点;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3.6%,回落17.3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增长7.5%,回落6.2个百分点;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下降4.8%,回落3.4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0.6%,回落2.9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2%,回落2.2个百分点。增速加快的行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0.8%,较上年加快20.2个百分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0.2%,加快6.6个百分点。

 

全省非能源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对比(%

 

  4、中央及省属大中型企业稳中趋缓

 

  2018年,全省大中型工业总产值累计增长11.7%,增速较上年回落6.7个百分点,低于全省产值增速2.3个百分点,总体呈现稳中趋缓的态势。从隶属关系看,中央及省属企业产值回落较快,中央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8.3%,较上年回落6.1个百分点;省属企业增长16.4%,回落14.1个百分点。其中,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东分公司、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陕煤化集团所属几大煤矿等产值排名靠前的企业增速回落较快,对规模以上工业经济产生较大影响。

 

  5、重点产品产量增长稳定

 

  2018年,在重点监测的64种工业产品中,有36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占比达到56.3%,有26种产品增速较上年加快,占比超过四成。能源产品增长加快,其中,原煤增长13.4%,增速较上年加快2.8个百分点;天然原油增长0.9%,加快1.3个百分点;天然气增长6%,加快4.2个百分点;原油加工量增长1.6%,加快1.3个百分点;发电量下降0.6%,焦炭下降0.8%。非能源产品出现快速回落态势,其中,白酒增长1.3%,增速较上年回落13.5个百分点;粗钢增长10.7%,回落17.4个百分点;十种有色金属下降9.8%,回落11.2个百分点;汽车增长1.1%,回落45.3个百分点;化肥下降13.1%,降幅扩大13.4个百分点;硫酸下降18.9%,降幅扩大14.5个百分点;化学药品原药下降5.7%,降幅扩大8.4个百分点;卷烟下降3.1%

 

  二、工业运行动能增强

 

  1、高技术行业持续发力

 

  2018年以来,受杨森制药搬迁、中兴通讯停产的影响,高技术行业呈现先抑后扬的V字型增长,进入下半年,随着停产企业复工,高技术产业持续发力。2018年,高技术行业增加值增长14.2%,较上年加快0.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个百分点。高技术行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不断提高,2018年占比为9.7%,较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20.4%,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22.2%,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24.7%,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20.3%,均高于全省高技术行业增加值增速。

 

高技术行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对比(%

 

  2、新产品潜力释放

 

  2018年以来,反映创新驱动新成果、工业发展新动能的新产品产量增长潜力不断释放。2018年,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6.9%,较上年加快15.9个百分点;3D打印设备增长17.9%,加快9.9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增长70%,加快2.3个百分点。此外,光纤、光缆、太阳能电池和智能电视等产品也保持较高增长势头,均维持两位数增速。

 

  三、效益质量不断提升

 

  1、收入增长保持平稳

 

  2018,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增速较上年回落5.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3.5个百分点。在40个大类行业中,有36个行业实现增长,4个行业下降。其中,能源工业同比增长15.3%,较上年回落7.5个百分点;非能源工业增长10.4%,回落4.5个百分点。

 

  2、企业盈利增速回落

 

  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7.1%,较上年回落32.2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国6.8个百分点。在40个大类行业中,有27个行业实现增长,12个行业下降,1个持平。其中,能源工业同比增长26.3%,较上年回落76个百分点;非能源工业增长7.5%,回落10.5个百分点。

 

  3、企业成本继续减少

 

  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78.65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11元。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三项费用为8.2元,较上年同期减少0.56元。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10.56%,较上年同期提高0.45个百分点。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13.2%,较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

 

  4、企业亏损面收窄

 

  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426户,亏损企业810户,较上年减少26户,亏损面12.6%,减少1.4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90.2亿元,同比增长0.5%,较上年回落30.9个百分点。

 

  四、工业结构仍需优化

 

  1、对能源工业依赖度增加

 

  2018年,能源工业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9个百分点,对工业稳增长起到重要作用。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10.4%,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48.2%,均连续三年提高,反映我省仍依赖能源工业对规模以上工业的拉动。然而,从主要能源产品生产看,煤炭全年产量成为历史高点,石油、天然气及成品油生产计划较为稳定,在此基础上,能源工业后期增长空间十分有限。

 

  2、制造业带动作用有所减弱

 

  2018年,制造业仍是带动我省工业增长的支柱行业,但拉动作用较上年有所减弱。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增速较上年回落2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4.7个百分点,下降1.5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制造业和三类以外其他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分别较上年回落7.21.96.1个百分点,拉动率分别下降1.20.60.2个百分点;原材料制造业增速较上年加快2.3个百分点,拉动率提高0.5个百分点。

 

  3、高耗能行业低位反弹

 

  近年来,随着环保力度的不断加大和行业转型升级要求的不断提升,高耗能行业低位运行。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和产能过剩问题得到缓解,成品油及钢铁市场供需关系改善,产品价格回归合理区间,高耗能行业出现小幅反弹,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及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成为主要推手。2018年,高耗能行业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6.5%,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同比增长4.7%,加快0.2个百分点。

 

  五、工业稳增长压力凸显

 

  1、停产、半停产及减产企业占比较高

 

  2018年,全省停产、半停产及减产企业共计1117户,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17.3%,合计下拉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6个百分点。其中,停产企业221户,占比为3.4%,下拉1.2个百分点;半停产企业350户,占比5.4%,下拉2.3个百分点;减产企业546户,占比8.5%,下拉2.1个百分点。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大类行业。

 

  2、新建企业带动作用有限

 

  2018年,全省工业固定投资增长5.3%,增速较上年加快3.5个百分点,总体维持低位运行。受近几年投资增长低迷影响,规模以上工业新建企业数目偏少。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新进入库243户企业,较上年同期减少55户,合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37.03亿元,户均0.99亿元,合计拉动工业总产值增长1.2个百分点。从行业看,能源工业17户,非能源工业223户。新建企业规模偏小,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带动有限。

 

  3、工业用电量增长放缓

 

  2018年,工业经济运行先行指标之一的工业用电量增长放缓,全省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9%,增速较上年回落6.3个百分点。从主要行业用电量看,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6.9%,降幅较上年扩大34.5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7%,回落9.6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3.8%,回落8.1个百分点。此外,发电量下降0.6%,降幅较上年扩大5.9个百分点,反映出用电需求的低迷。

 

  六、推动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建议

 

  2019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全省上下要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着力培育新动能,持续优化工业结构,推动工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应着眼于以下几方面:

 

  1、抓好停产企业复工生产

 

  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停产、半停产及减产企业数量较多、总量较大,对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影响较大。针对这一不利局面,应尽快摸清停产企业停产原因,半停产及减产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因企施策,消除不利因素,帮助企业尽早复工生产,创造良好生产环境。

 

  2、继续加大工业结构优化力度

 

  要立足创新驱动,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加大工业转型升级力度,全面优化工业结构,继续发挥农副食品加工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优势行业的带头作用。

 

  3、积极培育创新性企业

 

  持续加强工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政策咨询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立足长远,积极培育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市场活力足的中小企业、高技术企业和瞪羚企业,鼓励更多优秀企业落户陕西。

 

  4、全面推动支柱产业高质量发展

 

  继续加大“散乱污”企业治理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倒逼企业技术升级。积极深入支柱行业的重点企业,深挖生产经营中的问题,解决企业实际困难,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生产经营质量和效益水平,全面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总的来看,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但同时也要看到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的不确定因素增多,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经济面临下行的压力增大,必须有针对性地解决前进中遇到的问题。2019年,要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紧扣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要求,加快实施“五新”战略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良好开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保持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以优异的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