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知识问答库
政策知识回答
对信访人违规违法行为如何处理?
《信访工作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信访人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二十六条规定的,有关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应当对其进行劝阻、批评或者教育。   信访人滋事扰序、缠访闹访情节严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或者违反集会游行示威相关法律法规的,由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必要的现场处置措施、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信访人捏造歪曲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省信访局 2025-03-08
信访人在信访过程中不得有哪些行为?
《信访工作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信访人在信访过程中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信访秩序,不得有下列行为:(一)在机关、单位办公场所周围、公共场所非法聚集,围堵、冲击机关、单位,拦截公务车辆,或者堵塞、阻断交通;(二)携带危险物品、管制器具;(三)侮辱、殴打、威胁机关、单位工作人员,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毁坏财物;(四)在信访接待场所滞留、滋事,或者将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弃留在信访接待场所;(五)煽动、串联、胁迫、以财物诱使、幕后操纵他人信访,或者以信访为名借机敛财;(六)其他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国家和公共安全的行为。
省信访局 2025-03-05
负有受理信访事项职责的机关、单位或责任人何种情形下会被严肃处理?
《信访工作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负有受理信访事项职责的机关、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级机关、单位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一)对收到的信访事项不按照规定登记;   (二)对属于其职权范围的信访事项不予受理;   (三)未在规定期限内书面告知信访人是否受理信访事项。   
省信访局 2025-03-05
信访部门以外的其他机关、单位 如何处理信访事项?
《信访工作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党委和政府信访部门以外的其他机关、单位收到信访人直接提出的信访事项,应当予以登记;对属于本机关、单位职权范围的,应当告知信访人接收情况以及处理途径和程序;对属于本系统下级机关、单位职权范围的,应当转送、交办有权处理的机关、单位,并告知信访人转送、交办去向;对不属于本机关、单位或者本系统职权范围的,应当告知信访人向有权处理的机关、单位提出。   对信访人直接提出的信访事项,有关机关、单位能够当场告知的,应当当场书面告知;不能当场告知的,应当自收到信访事项之日起15日内书面告知信访人,但信访人的姓名(名称)、住址不清的除外。
省信访局 2025-03-03
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建功立业——中央组织部负责人就《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答记者问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以下简称《规划》)。日前,中央组织部负责人就《规划》制定与实施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介绍一下制定《规划》的主要背景和总体考虑。   答:根据党内统计,截至2023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918.5万名,基层党组织有517.6万个,是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锻造过硬党员队伍、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抓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制定实施上两轮五年规划,有力推动党员教育事业开创了新局面,取得了新成效。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都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作出部署。中央组织部在系统总结经验、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起草了新一轮规划稿。2024年11月28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批准《规划》。   《规划》分为5个部分,一是总体要求;二是持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全党思想意志行动;三是分级分类开展专题培训,教育引导党员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建功立业;四是创新方法载体,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提质增效;五是加强组织实施。总体看,《规划》通篇突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主线,坚持政治引领、分类指导、守正创新、服务大局,把党员教育培训放到整个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中来谋划,强调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发挥作用为重点,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思想政治保证和能力支撑。   问:请介绍一下《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和指标要求。   答:《规划》统筹把握党对广大党员的新要求、世情国情党情社情的新变化、党员队伍建设的新情况,鲜明提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进一步深化、党员教育培训体系进一步完善、党员教育培训成效进一步提升等目标,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在开展党内集中教育和抓好党员日常教育基础上,用5年左右时间,全面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规定的7个方面基本任务,分级分类对党员开展有组织的专题培训,确保全体党员应训尽训。这为做好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明确了政策要求和前进方向。   根据上一轮规划总结评估情况和有关法规文件,在充分调研基础上,《规划》提出了集中学习培训的学时要求。集中学习培训,主要包括脱产培训,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开展的学习研讨,由组织安排的专题讲座、报告会等,以及集体组织的线上培训;其中,脱产培训主要是指经组织选调,集中到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各类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及其他培训阵地参加读书班、研讨班、培训班等。具体指标要求,与上一轮规划基本一致,考虑与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相衔接,把原来每年学时要求调整为5年总的要求,明确了具体天数和学时。《规划》还提出基层党组织书记每年脱产培训学时要求,强调党员干部学时要求按照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执行,明确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集中学习培训不作硬性要求。   问: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员教育培训的首要政治任务,《规划》对此是如何部署的?   答: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理论武装,每逢重大历史关头,都要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全党思想。新征程上,持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全党思想意志行动尤为重要。《规划》聚焦抓实以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这一首要政治任务进行谋篇布局,在目标任务上,旗帜鲜明把“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进一步深化”作为第一位的目标,明确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学时占总学时的50%以上等要求,以推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取得更大成效;在日常教育上,注重把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突出出来,从深化学习教育、加强解读阐释、健全和落实长效机制等方面作出统筹安排,明确各级党委(党组)、党支部、党员教育培训机构、党员开展理论学习教育的具体要求,部署“党课开讲啦”、“学习身边榜样”等活动,强调把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与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结合起来,注重理论学用转化;在专题培训上,明确把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首要任务和核心内容,要求各地各单位结合实际精心设计培训专题,组织党员把全面学和重点学结合起来,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在工作保障上,着力把供给高质量理论教育资源作为重要举措加以部署,明确相关部门组织开发系列优质课程、课件和读本,切实提高基层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质效,教育引导广大党员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问:《规划》对分级分类开展专题培训、提高党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干事本领有哪些部署要求?   答:当前,我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这要求广大党员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教育培训是增强本领的重要途径。党员分布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承担着不同职责和具体任务,必须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规划》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突出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对农村、城市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包括宣传思想文化系统事业单位、教育系统、学生、科研机构、医药卫生系统)、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金融企业)、新兴领域的党员专题培训工作,明确主要任务、重点内容、实施路径,这也是这一轮规划的突出特点。   需要说明的是,《规划》把握党员队伍分布特点和组织体系运行规律,着重明确了各类党员专题培训的责任主体,同时还强调整体联动。比如,在机关党员培训中,提出各级党委(党组)要坚持抓机关带行业系统,延伸开展普通党员专题培训。这样,行业协会学会商会等党员的培训责任主体也就清楚了。《规划》还针对流动党员特点,明确要求流出地(单位)和流入地(单位)基层党组织联动抓好教育培训。总之,这样部署开展专题培训,目的就是要围绕党员岗位职责需要精准施训,不断提高素质能力,始终干字当头、担当作为,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问:《规划》在创新党员教育培训方法载体,特别是信息化手段运用方面,提出了哪些举措?   答:《规划》就提高党员日常教育质量、规范脱产培训提出具体要求,强调注重完善基本培训,运用视频集中培训等方式,让优质课件直达一线、覆盖基层,推动基层党组织有组织地开展集中学习研讨,与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有机结合。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规划》适应当前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等新情况,提出要建好用好管好各级各类党员教育信息化平台,强化教育培训功能,统筹推进共产党员教育平台一体化建设,开设共产党员网在线课堂,为基层党组织开展有组织的学习提供服务,为广大党员学习以及难以参加线下调训的党员提供线上培训服务,为开展党员常态化培训特别是基本培训提供支撑。《规划》对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网络空间发挥积极作用、加强平台信息安全管理等,也提出了明确要求。   问:《规划》对加强组织实施有哪些部署要求?   答:党员教育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各方面资源力量,形成有力有序有效的工作新格局。《规划》从明确工作责任、完善制度机制、夯实基础支撑、不断改进学风、强化督导评估等5个方面,对加强组织实施作出部署。为回应基层期盼,更好推动工作落实,《规划》提出要加强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优化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机构职能,加强党员教育培训与发展党员、管理监督服务党员的衔接和与干部教育培训的协同,健全需求调研、党员调训、激励约束等机制,对师资培育、内容建设、阵地管理、经费保障等也作出了安排。《规划》特别强调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决防止“低级红”、“高级黑”。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规划》出台后,各级党组织要以高度责任感抓好落实,深入学习宣传,精心组织实施;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组织部门要注重统筹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行业系统主管部门要分工抓好落实;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教育培训,发挥好领学促学作用。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政策举措,确保《规划》各项工作任务高质量完成好。   
省监狱管理局 2025-03-02
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
第一条 关爱生态环境。及时了解生态环境政策法规和信息,学习掌握环境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科学知识和技能,提升自身生态文明素养,牢固树立生态价值观。   第二条 节约能源资源。拒绝奢侈浪费,践行光盘行动,节约用水用电用气,选用高能效家电、节水型器具,一水多用,合理设定空调温度,及时关闭电器电源,多走楼梯少乘电梯,纸张双面利用。   第三条 践行绿色消费。理性消费、合理消费,优先选择绿色低碳产品,少购买使用一次性用品,外出自带购物袋、水杯等,闲置物品改造利用或交流捐赠。   第四条 选择低碳出行。优先步行、骑行或公共交通出行,多使用共享交通工具,家庭用车优先选择新能源汽车或节能型汽车。   第五条 分类投放垃圾。学习并掌握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知识,减少垃圾产生,按标识单独投放有害垃圾,分类投放其他垃圾,不乱扔、乱放。   第六条 减少污染产生。不露天焚烧垃圾,少烧散煤,多用清洁能源,少用化学洗涤剂,不随意倾倒污水,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不用超薄农膜,避免噪声扰邻。   第七条 呵护自然生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参与义务植树,不购买、不使用珍稀野生动植物制品,拒食珍稀野生动植物,不随意引入、丢弃或放生外来物种。   第八条 参加环保实践。积极传播生态文明理念,争做生态环境志愿者,从身边做起,从日常做起,影响带动其他人参加生态环境保护实践。   第九条 参与环境监督。遵守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履行生态环境保护义务,积极参与和监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劝阻、制止或曝光、举报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和浪费粮食的行为。   第十条 共建美丽中国。坚持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与工作方式,自觉做生态文明理念的模范践行者,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省生态环境厅 2023-06-06
中组部负责人就《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答记者问
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建功立业——中央组织部负责人就《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答记者问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以下简称《规划》)。日前,中央组织部负责人就《规划》制定与实施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介绍一下制定《规划》的主要背景和总体考虑。     答:根据党内统计,截至2023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918.5万名,基层党组织有517.6万个,是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锻造过硬党员队伍、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抓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制定实施上两轮五年规划,有力推动党员教育事业开创了新局面,取得了新成效。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都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作出部署。中央组织部在系统总结经验、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起草了新一轮规划稿。2024年11月28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批准《规划》。     《规划》分为5个部分,一是总体要求;二是持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全党思想意志行动;三是分级分类开展专题培训,教育引导党员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建功立业;四是创新方法载体,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提质增效;五是加强组织实施。总体看,《规划》通篇突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主线,坚持政治引领、分类指导、守正创新、服务大局,把党员教育培训放到整个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中来谋划,强调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发挥作用为重点,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思想政治保证和能力支撑。     问:请介绍一下《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和指标要求。     答:《规划》统筹把握党对广大党员的新要求、世情国情党情社情的新变化、党员队伍建设的新情况,鲜明提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进一步深化、党员教育培训体系进一步完善、党员教育培训成效进一步提升等目标,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在开展党内集中教育和抓好党员日常教育基础上,用5年左右时间,全面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规定的7个方面基本任务,分级分类对党员开展有组织的专题培训,确保全体党员应训尽训。这为做好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明确了政策要求和前进方向。     根据上一轮规划总结评估情况和有关法规文件,在充分调研基础上,《规划》提出了集中学习培训的学时要求。集中学习培训,主要包括脱产培训,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开展的学习研讨,由组织安排的专题讲座、报告会等,以及集体组织的线上培训;其中,脱产培训主要是指经组织选调,集中到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各类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及其他培训阵地参加读书班、研讨班、培训班等。具体指标要求,与上一轮规划基本一致,考虑与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相衔接,把原来每年学时要求调整为5年总的要求,明确了具体天数和学时。《规划》还提出基层党组织书记每年脱产培训学时要求,强调党员干部学时要求按照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执行,明确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集中学习培训不作硬性要求。     问: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员教育培训的首要政治任务,《规划》对此是如何部署的?     答: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理论武装,每逢重大历史关头,都要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全党思想。新征程上,持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全党思想意志行动尤为重要。《规划》聚焦抓实以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这一首要政治任务进行谋篇布局,在目标任务上,旗帜鲜明把“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进一步深化”作为第一位的目标,明确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学时占总学时的50%以上等要求,以推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取得更大成效;在日常教育上,注重把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突出出来,从深化学习教育、加强解读阐释、健全和落实长效机制等方面作出统筹安排,明确各级党委(党组)、党支部、党员教育培训机构、党员开展理论学习教育的具体要求,部署“党课开讲啦”、“学习身边榜样”等活动,强调把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与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结合起来,注重理论学用转化;在专题培训上,明确把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首要任务和核心内容,要求各地各单位结合实际精心设计培训专题,组织党员把全面学和重点学结合起来,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在工作保障上,着力把供给高质量理论教育资源作为重要举措加以部署,明确相关部门组织开发系列优质课程、课件和读本,切实提高基层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质效,教育引导广大党员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问:《规划》对分级分类开展专题培训、提高党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干事本领有哪些部署要求?     答:当前,我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这要求广大党员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教育培训是增强本领的重要途径。党员分布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承担着不同职责和具体任务,必须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规划》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突出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对农村、城市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包括宣传思想文化系统事业单位、教育系统、学生、科研机构、医药卫生系统)、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金融企业)、新兴领域的党员专题培训工作,明确主要任务、重点内容、实施路径,这也是这一轮规划的突出特点。     需要说明的是,《规划》把握党员队伍分布特点和组织体系运行规律,着重明确了各类党员专题培训的责任主体,同时还强调整体联动。比如,在机关党员培训中,提出各级党委(党组)要坚持抓机关带行业系统,延伸开展普通党员专题培训。这样,行业协会学会商会等党员的培训责任主体也就清楚了。《规划》还针对流动党员特点,明确要求流出地(单位)和流入地(单位)基层党组织联动抓好教育培训。总之,这样部署开展专题培训,目的就是要围绕党员岗位职责需要精准施训,不断提高素质能力,始终干字当头、担当作为,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问:《规划》在创新党员教育培训方法载体,特别是信息化手段运用方面,提出了哪些举措?     答:《规划》就提高党员日常教育质量、规范脱产培训提出具体要求,强调注重完善基本培训,运用视频集中培训等方式,让优质课件直达一线、覆盖基层,推动基层党组织有组织地开展集中学习研讨,与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有机结合。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规划》适应当前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等新情况,提出要建好用好管好各级各类党员教育信息化平台,强化教育培训功能,统筹推进共产党员教育平台一体化建设,开设共产党员网在线课堂,为基层党组织开展有组织的学习提供服务,为广大党员学习以及难以参加线下调训的党员提供线上培训服务,为开展党员常态化培训特别是基本培训提供支撑。《规划》对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网络空间发挥积极作用、加强平台信息安全管理等,也提出了明确要求。     问:《规划》对加强组织实施有哪些部署要求?     答:党员教育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各方面资源力量,形成有力有序有效的工作新格局。《规划》从明确工作责任、完善制度机制、夯实基础支撑、不断改进学风、强化督导评估等5个方面,对加强组织实施作出部署。为回应基层期盼,更好推动工作落实,《规划》提出要加强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优化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机构职能,加强党员教育培训与发展党员、管理监督服务党员的衔接和与干部教育培训的协同,健全需求调研、党员调训、激励约束等机制,对师资培育、内容建设、阵地管理、经费保障等也作出了安排。《规划》特别强调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决防止“低级红”、“高级黑”。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规划》出台后,各级党组织要以高度责任感抓好落实,深入学习宣传,精心组织实施;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组织部门要注重统筹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行业系统主管部门要分工抓好落实;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教育培训,发挥好领学促学作用。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政策举措,确保《规划》各项工作任务高质量完成好。
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2025-02-28
《陕西省省级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办法》陕财办库〔2024〕25号的适用范围及对象是什么?
《办法》适用于纳入省级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社团组织,财政预算单列企业集团公司,以及省委、省政府或省级机构编制部门批准成立的临时机构。   财政预算单列的企业集团公司,只对其零余额账户进行管理。同时纳入中央财政预算和省级财政预算管理的预算单位,省财政只对其省级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进行管理。   
省财政厅 2024-09-10
《财政票据管理实施办法》(陕财办综〔2022〕26号都作了哪些调整?
一是增加了财政电子票据管理内容,明确财政电子票据和纸质票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并对管理流程进行规范。二是根据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实践,取消非税收入专用票据。三是明确了财政票据统一管理,确定财政票据实行全国统一的式样、编码规则和电子票据数据标准。四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精神;删除了证明事项、收取票据工本费等内容,增加了财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为领用单位办理领用证、领用票据提供便利等内容。五是根据国家监察法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了法律责任条款。
省财政厅 2022-09-16
《省级财政支出事前绩效评估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办法》共8章30条,主要对部门职责、事前绩效评估对象、评估内容、方式方法、实施程序、评估报告、结果应用、监督管理等环节进行了规范。一是较之于原《暂行办法》,增加了监督管理章节,对被评估单位提供数据信息的责任予以了明确,对参与评估的第三方机构和专家、工作人员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工作行为予以规范。二是进一步明确评估对象的范围,包括拟新增重大政策和项目、因内容和标准等调整拟申请新增资金的既有政策和项目、拟在现有政策和项目基础上增加支出方向及资金规模、到期拟延续执行的重大政策和项目等,与现行预算管理要求对应。三是明确了凡可行性研究报告完全涵盖本办法规定评估内容且有明确评估结论的政策和项目,不需再开展事前评估。四是将附件整合为《关于XXX政策或项目的事前绩效评估报告(参考提纲)》《省级财政支出事前评估评分指标体系及审核意见表》《省级财政支出事前评估专家组评估意见》。
省财政厅 2023-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