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知识问答库
政策知识回答
“十四五”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主要任务有5项,一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发挥公益性推广机构在多元化推广体系中的枢纽作用,引导扶持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二是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素质提升。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着力解决队伍“无心、无能、无力”推广等问题。三是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围绕区域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按照示范推广到位、培训指导到位、产业引领到位的要求,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四是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遴选推介推广一批农业主推技术,主推技术到位率不低于95%。五是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在贫困地区及其他有意愿地区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招募特聘农技员。   
省农业农村厅 2024-04-19
“十四五”农业科技环能工作总体思路是什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对标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现代化要求,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增强农业农村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构建农业绿色低碳循环产业技术体系、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优化科技资源布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成果转化效率,突破农业固碳减排绿色发展等技术瓶颈,着力重构陕西农业农村科技、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村能源“三位一体”的体系,实现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大幅提升,实现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实现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推广效能大幅提升,推动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支撑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省农业农村厅 2024-04-19
怎样实施好“十四五”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
一是建立良好的培育工作机制。省级负责明确年度工作任务,探索完善培育制度,健全培育体系和师资队伍,强化培育质量管控和项目监管,指导市县落实培育实施方案,组织好本级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创设高素质农民发展支持政策。市县负责本级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对所在地区各类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及农民培育需求进行摸底调查,择优使用培育机构,对培育实施过程监管和质量评价,开展信息管理和宣传,支持高素质农民全面发展。   二是建立完备的教育培训体系。在发挥农广校体系农民教育培训的主导作用,同时,充分利用农业科研院所、农技推广机构等优质资源,吸纳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协会等多方参与,实现多方资源有效协作,最大化满足高素质农民多样化培训需求。   三是强有力的保障措施。积极推动将农民教育培训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摆上各地党委政府“三农”工作重要日程;对标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强化“制度引擎”,建立完善的培育管理、机构遴选、政策保障、跟踪服务等工作制度体系;制定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绩效考核考评机制,建立高素质农民培育分级绩效考评制度。   
省农业农村厅 2024-04-19
“十四五”农业科技环能工作目标是什么?
到2025年,农业领域原始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完善,科技推广服务更加高效,农业科技整体实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98%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畜禽养殖机械化率和水产养殖机械化率达到50%,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和农药利用率达到43%,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资源化率达到90%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1.3%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85%。   
省农业农村厅 2024-04-19
“两减、四提、一巩固、一行动”具体指什么?
两减: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四提升: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提升秸秆综合利用能力,提升废旧农膜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水平,提升渔业养殖尾水治理水平;一巩固:巩固耕地土壤污染防治成果;一行动:加快实施“十四五”农业节水行动。   
省农业农村厅 2024-04-19
“十四五”农业科技环能工作主要任务有哪些?
主要任务有四项,一是加强粮油和主导特色产业技术创新,提高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二是加强农技信息服务和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提高优势产业增值能力;三是加强农业装备及生产设施创新,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四是开展资源环境领域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省农业农村厅 2024-04-19
我省在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激发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上有哪些好举措、好办法?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我省在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激发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上有哪些好举措、好办法?   省人社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吉延石:   近年来,我们围绕深化改革充分发挥职称评价“指挥棒”作用,鼓励引导广大专业技术人才在各自领域干事创业、创新创业。主要有三个具体举措:一是聚焦发展需要,开拓人才成长“新通道”。围绕创新驱动、人才强省等重大战略,我们在评价过程中增设了区块链、云计算、数字技术等13个新兴专业标准,引导人才服务创新发展。对于省内民营企业,打破身份、档案、所有制等限制,坚持“平等对待、一视同仁”,彻底消除人才参加职称评审的各项门槛。主动适应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发展需要,在技术技能交叉较多的工程、农业、工艺美术、实验技术、技术院校教师等8个领域,大力推进专业人才、技能人才两类人才贯通。截至目前,全省已有500余名技能人才取得专业技术职称资格。二是优化评价标准,立好人才发展“新标尺”。我们根据重点产业链人才发展的规律和成长特点,评价过程中不唯论文、不唯奖项,凭实绩论英雄。如,技术转移转化职称,我们突出按照“干什么评什么”,重点考察“参与技术转移转化项目数量、促成的技术交易额、转化后产品创造的营业收入、签订技术转移合同数量”等市场化评价标准对人才进行评价,破除了唯论文、唯奖项的传统标准。三是提升服务质效,释放人才创新“新动能”。全面树立服务理念,优化职称评审各项服务,进一步减材料、减程序、减时限,打造全省统一规范的职称评审系统,实现职称申报、审核、评审、证书发放办理等“一站式”网上服务,近三年累计发放职称电子证书37.5万本。坚持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所有职称系列高级职称评审权已经全部下放至省级各行业主管厅局及各市人社部门,同时授权陕煤集团、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等19家国有大型企业自主开展高级职称评审,积极推进民营企业自主开展职称评审试点,让“用人的评人、评人的用人”,确保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得到充分释放和有效激发。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3-12-08
社会保险补贴怎么领?
社会保险补贴怎么领?   小微企业招用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与之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其为高校毕业生实际缴纳的社会保险给予补贴,不包括个人缴纳部分,期限最长不超过1年。   社会保险补贴实行“先缴后补”。招用高校毕业生的小微企业,申请社会保险补贴向当地人社部门提供基本身份类证明(或毕业证书)复印件、劳动合同复印件等材料。人社部门审核后,将补贴资金支付到单位银行账户。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