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政府公报

传达指令 指导工作 公开政务 服务社会

省长刘国中强调
突出工作重点加快构筑陕南现代化经济体系

省长刘国中强调突出工作重点加快构筑陕南现代化经济体系

时间: 2018-07-20 16:17

产业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推动绿色循环发展,首先要在产业转型升级上下功夫,按照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要求,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的发展路径,努力弥补创新、金融、人才等短板,着力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

一要以绿色集约为重点发展现代工业。陕南发展现代工业,前提是保护好绿水青山、依托好绿水青山,真正走出一条持续发展、永续利用的绿色循环新路子。要坚持绿色化引领、集群式推进、特色化发展的思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发展环境友好、资源集约、产出高效的工业产业,打造绿色循环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持续壮大装备制造业,以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为发展方向,依托骨干企业促进飞机制造、大型数控机床等产业加快发展,增强重型车、专用车和汽车关键零部件生产能力;要积极发展新型材料和清洁能源产业,推动高性能专用钢和锌、铜、镍、钒、钛等冶金新材料及辅料辅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壮大,加快建设镇巴—西乡清洁能源产业园区,推动天然气资源开发、精深加工及配套服务业发展;要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抓好环秦巴浅山丘陵区域百万亩中草药种植基地建设,重点发展绞股蓝、杜仲、葛根、黄连、山茱萸、板蓝根、天麻等中药规模种植和开发,推进中药现代剂型、中药饮片、医药中间体创新技术研发、应用和产业化,打造陕南特色医药品牌;要大力实施新经济新业态壮大计划,完善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发展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平台经济、体验经济,推动模式创新、业态创新、服务创新和跨界融合。

二要以环保、有机、品牌化为重点发展特色农业。陕南三市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探索绿色有机与品牌结合,绿色有机与设施农业结合,突出茶叶、食用菌、高品质粮油、水果等重点产业,推动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保护标示认定和产品认证,支持“汉中仙毫”“安康富硒”“商洛核桃”“洋县黑米”等区域知名品牌建设,打造陕南绿色有机高端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要在处理好粪便、控制好污染的前提下有序发展畜牧业,积极推广畜禽规模化养殖、沼气生产、农家肥积造一体化发展模式,提高有机肥施用比例和肥料利用率,打造国内一流的有机农产品供给区;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广种养结合、农牧结合、农林结合的产业模式,积极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发展农产品商贸流通产业、精深加工产业,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创意、教育、健康养老等产业融合。

三要以全域旅游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陕南生态环境优良,自然风光优美,民俗文化多样,发展绿色文化旅游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要发展全域旅游,做强以瀛湖、牛背梁等为代表的山水生态文化旅游品牌,以青木川、华阳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旅游品牌,以川陕革命根据地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旅游品牌,提升陕南旅游品牌影响力;要大力发展“农家乐”“汉家乐”,坚持质量和数量并重,选择一批生态环境较好、文化底蕴深厚、交通方便快捷的村庄,强化规划引领,抓好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满足游客休闲放松、观赏田园风光、体验农村生活、品尝有机食品、参与农事活动等多样化、高端化需求,使青山、碧水、绿林、农家焕发出经济活力;要培育发展康养产业,建设一批集理疗康复、康体健身、医疗旅游、养老保健及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康养产业基地;要推进陕南和关中地区旅游业融合发展,打造一批集名胜古迹、人文民俗、自然山水于一体的品牌旅游线路,让游客饱览陕西的无穷魅力。同时,要大力发展现代金融和生产性服务业。金融业方面,要着眼于增强对实体经济资金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积极改善陕南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行扩大陕南贫困县分支机构授信审批权限,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和上市融资。生产性服务业方面,要在加快建设一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进一步壮大商贸物流产业的基础上,大力推广“陕鼓模式”,积极推动企业核心业务由单一卖产品向系统提供服务转变、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和资本运营转变,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四要以创新驱动、人才支撑和园区建设为重点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要吸引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在陕南共建产学研基地,开展特色产业的技术攻关、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推广等,提升陕南地区创新驱动能力和效率;要加大陕南三市“振兴计划”实施力度,加快培养适应陕南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高层次创业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要深入推进各类园区建设,按照产业集中、企业集群、用地集约的原则,合理配置工业、农业园区的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抓紧着手建设污水处理、垃圾处置和供电、供水、供气、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重点支持汉中航空智慧新城、安康国家高新区、商丹循环经济产业园进一步提升承载能力、增强聚集效应;依托园区加大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力度,主动到东部沿海、重庆、武汉、成都等地进行上门招商、精准招商,更加主动地承接产业转移;发挥地缘优势积极与周边地市开展经济合作,强化产业发展、生态保护、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协作,做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