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政府公报

传达指令 指导工作 公开政务 服务社会

省长娄勤俭在全省城市工作会议上强调
抓住关键环节着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

省长娄勤俭在全省城市工作会议上强调抓住关键环节着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

时间: 2016-03-18 16:07

“十二五”以来,我省城市发展进入了加速期,城市建成区面积较“十一五”末扩展了近一倍,城市建设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也要看到,在城市规模快速扩张中,城市功能与需求不匹配、自然生态与人造建筑不协调、管理方式与发展水平不同步等问题日益凸显。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坚持问题导向,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规划管控,绘好城市蓝图

一是推进规划理念从扩张性向限制性转变,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这是我国规划理念的根本性转变。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使城市规模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对我省的特大城市、大城市,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划定水体保护线、绿地系统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合理划定边界,控制开发强度;对发展潜力大的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和县城,可分期划定城市边界,在布局居住区、产业功能区、公共服务设施等用地时留有弹性,使规划能适应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二是把历史感与现代感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加强城市设计。一方面,要传承历史文化“续文脉”,系统梳理陕南、陕北、关中不同历史文化特征,研究并提炼传统建筑特征要素,统筹推进城镇建设与大遗址保护、文化旅游名镇建设、传统古村落保护;另一方面,要彰显现代特色“提气质”,按照“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方针,谋划建设具有时尚活力、体现城市特征的标志性建筑。三是全面开展“多规合一”,切实提高规划的协调性、兼容性、互补性。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规划,大力推进“多规合一”,从根本上杜绝各类规划相互矛盾、互不衔接、空间坐标冲突等现象。

二、 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城市供给

这是中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城市建设中的具体体现。一要优先发展城市交通,坚持建设与管理并举,完善城市路网,优化公共交通线网布局和站点设置;要鼓励发展商务通勤班车、社区接驳班车、微型公交等特色公交服务,突出城市停车、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二要积极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今年选择2个市作为试点重点推进,各地要加大力度,在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的新建道路同步规划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老城区也要结合旧城更新、道路改造、河道治理、地下空间开发等,因地制宜安排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三要进一步强化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着力理顺污水和垃圾处理厂运营体制,准确核定处理成本和中水利用价格,充分调动各方面治污积极性;要逐步建立建筑、餐饮、园林等废弃物再利用体系,加快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进程,不断减少填埋量。

三、 搞好生态建设,美化人居环境

美的城市不仅要有风格协调的建筑,更要有如诗如画的风光,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是要畅通城市水系,统筹考虑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促进城市内外部水系连通循环、互为补充;要把海绵城市建设与补充地下水有机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解决“逢雨内涝”问题;要以做美水生态为目标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厂配套湿地建设。二是要加强生态绿化,通过“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扩大城市绿地,统筹规划建设城市绿化带和湖泊、湿地,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全省城镇绿地率达到35%以上,新建居住区绿地率不得低于30%目标要求,拿出硬措施、提出硬指标,确保目标任务如期完成。三是要疏解城市功能,继续推进传统工业企业“退城入区”,引导更多生产型企业和高校、批发市场、综合性医院向城郊转移;要高度重视营造城市通风廊道,在城中村改造、新规划街区中保持足够的楼间距,促进大气良性循环,缓减“热岛效应”和雾霾影响。

四、 健全住房体系,实现住有所居

要持续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购房与租房相结合、市场配置与政府保障相补充的住房制度,加快形成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一是要化解房地产库存,加快推进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的住房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全面落实居住证制度,推进农民工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二是要加快城镇棚户区和危房改造,有序推进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三是要创新房地产市场调控机制,合理确定商品住房用地供应规模,引导未开发的房地产用地转型用于新兴产业、养老产业和体育产业等。

五、 理顺管理体制,强化精细服务

一是深化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整合归并省级执法队伍,强化市、县政府的主体责任,明确管理部门、职责和具体实施范围,提高一线人员比例。二是强化城市管理服务,围绕解决“城市病”统筹推进依法治市、队伍建设、规范执法、舆论宣传等工作,特别要从细节入手提升城市服务品质。三是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施“互联网+城市管理”,积极推行一网通、一站通、一卡通等集成度高的便民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