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政府公报

传达指令 指导工作 公开政务 服务社会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印发省气象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气象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时间: 2015-03-03 15:14

陕政办函〔2014〕275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陕西省气象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4年12月18日

 

陕西省气象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我省气象现代化建设,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气象现代化服务体系,根据《中国气象局关于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工作的通知》(气发〔2013〕48号)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意见》(陕政办发〔2013〕93号),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
  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气象设施建设和能力建设,使气象预测预报、公共服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达到西部领先、全国先进水平,建成结构合理、功能先进、具有时代特征的气象现代化体系。到2020年,全省气象观测自动化率达到90%以上,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暴雨过程预报准确率达到70%,年均人工增雨作业影响面积达到90%以上,防雹有效率达到80%以上。
  二、主要任务
  (一)完善天气雷达观测站网。在咸阳、铜川、渭南、汉中、安康、商洛市各建设1部局地警戒天气雷达,在宝鸡、渭南、延安、榆林、安康、商洛市各建设1部风廓线雷达,升级改造宝鸡、延安、榆林、汉中、安康市新一代天气雷达,减小气象灾害监测雷达覆盖盲区。完善省级雷达数据处理中心功能,引进推广雷达数据应用系统,发展定量降水估测、地物杂波消除等新技术,提高灾害性天气警戒和组网探测能力。
  (二)优化地面气象观测站网布局。实施气象观测网更新改造工程,加快推进气象观测自动化建设进程,完成全省99个国家级、1800个区域自动气象站设备升级换代。加快农业、交通、环境和旅游气象监测网及大气成分、温室气体和风能等监测网建设,建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基地气象观测站,构建雷电监测网。
  (三)推进气象信息现代化。建设陕西省气象数据中心、“陕西气象私有云”。开发高性能计算系统,计算能力达到50万亿次/秒以上。加快推进气象主干通信网络升级改造,气象通信带宽省到市达到100兆、市到县达到20兆。
  (四)加快精细化预报业务系统建设。加快数值预报模式和应用工程建设,更新高性能集群计算机系统,引进先进的高时空分辨率中尺度天气数值模式系统,实现本地化运行。建设集合预报应用系统,建立和发展污染扩散数值模式应用系统。完善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精细化预报预警业务。
  (五)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水平。探索客观气候预测预报方法,建设陕西省温室气体监测中心,构建气象、环境保护、农业、林业等多部门共享的温室气体监测体系,建立温室气体监测数据库,开展温室气体监测分析评估。加强重大项目、重点单位、敏感行业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实施城乡规划和重大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
  (六)提高预测预报技术能力。加强气象部门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加快推进“秦岭大气科学实验基地”建设。深化中尺度数值预报解释应用,发展3小时间隔滚动输出的数值预报产品,建立覆盖1公里分辨率的区域中尺度数值业务模式,力争72小时以内预报精细到乡镇、24小时以内预报精细到3小时间隔,强对流天气、雾霾天气、暴雨过程预报准确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七)增强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制订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完善气象多部门联动机制,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基层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完成乡镇及重点风险单位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建设省、市、县三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实现预警信息城乡全覆盖。将气象科普纳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建设气象灾害防御志愿者队伍和气象科普基地。
  (八)强化人工影响天气服务。完善作业装备、监测预报、作业指挥、效果检验、技术保障等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体系,建设区域和省级人工影响天气综合基地指挥保障中心。实施防雹增雨跨区域协同作业体系工程,建设陕北旱区人工增雨基地(榆林)、关中粮食主产区人工增雨防雹基地(宝鸡)和渭北优势果区人工防雹作业、红碱淖湖泊生态保护区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评估区,力争全省增雨作业影响面积每年达到土地使用面积的90%以上、年平均增加18亿吨降水,防雹有效率达到80%以上、减少冰雹损失8亿—12亿元。在全省布设人工影响天气特种观测设备,在宝鸡、延安、榆林、汉中市各建设1套机载大气粒子探测系统,形成综合、立体、连续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监测网。
  (九)加强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加强风能、太阳能和空中云水等气候资源监测,发展基于高分辨数值模拟和多种探测手段的现代气候资源调查评估技术,建立气候资源数据库和区划指标体系。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市、县(市、区)政府要把气象现代化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研究安排,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在项目审批、条件保障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共同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
  (二)加大投入力度。各市、县(市、区)政府要健全气象事业发展财政投入机制,制定和落实本级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保障气象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要创新投融资方式,拓宽投资渠道,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入气象现代化建设。
  (三)强化工作考核。将气象现代化建设纳入市、县(市、区)政府绩效考核范围,明确考核评价指标,逐级逐项分解落实责任,确保气象现代化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附件:陕西气象现代化建设指标(2014—2020年)

 

附件政办函275号附件.pdf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