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政府公报

传达指令 指导工作 公开政务 服务社会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省电子口岸三年发展规划
(2015—2017年)的通知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电子口岸三年发展规划(2015—2017年)的通知

时间: 2014-12-16 09:24

陕政办发〔2014〕120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陕西省电子口岸三年发展规划(2015—2017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4年10月19日

 

陕西省电子口岸三年发展规划(2015—2017年)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电子口岸的建设发展速度及水平已经成为衡量我国对外贸易和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国家不断扩大向西开放,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和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背景下,我省电子口岸建设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和迫切的现实需要。为进一步加强我省电子口岸体系建设,提升电子口岸管理水平,为我省对外贸易及跨境电子商务迅猛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按照国务院对电子口岸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编制本规划。
  一、陕西电子口岸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电子口岸建设的要求,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电子口岸建设。一是建立了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2007年,省政府与国家海关总署签订了陕西省《电子口岸建设合作备忘录》,建立了由省级和中央驻陕相关单位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定了相关制度;2013年9月,将省政府口岸办从省商务厅整体划转到省政府办公厅,进一步加强了对口岸工作的协调指导。二是建成了陕西电子口岸门户网站及部分大通关业务应用系统。2007年陕西电子口岸开通了门户网站,涵盖了新闻中心、业务中心、口岸动态等板块;完成了“基础网络及系统集成”、“空港电子作业系统”和“出入境人员预申报平台系统”等项目的建设工作。三是榆林、宝鸡已启动了电子口岸建设工作,为地级市电子口岸建设做了有益的探索。
  目前,我省电子口岸发展现状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服务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基础差,服务手段和能力与发展需要不适应;二是政务服务意识不强,监管定位不准;三是业务服务平台及窗口不统一,各口岸单位缺乏统一的“互认、互助、互换”的管理机制及标准,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数据资源管理标准、网络基础环境及业务发布窗口;四是社会服务缺乏市场运作,活力不足,电子口岸的市场化运营管理机制还有待完善。
  (二)面临形势。
  1发展机遇。现阶段是我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全面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起步阶段。同时,西安已获批电子商务示范城市、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和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城市,我省电子商务将进入高速发展期,西安自贸区的申报和建设也将逐步开展。随着进出口贸易带来的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我省支持和投入电子口岸建设的能力前所未有,陕西电子口岸建设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2面临挑战。一方面,电子口岸建设是一项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业务种类多,权责交叉复杂,建立各口岸监管单位“互认、互助、互换”的有效管理体制和机制是一项非常重要又充满挑战的工作。另一方面,为了更好的给企业和个人提供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如何加强社会化服务能力,提高政府的服务意识,加强各业务单位的服务能力,强化市场化运营方式,是电子口岸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二、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务院关于电子口岸建设发展的具体要求和我省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的现实需要,通过现代化电子口岸建设推进统一高效的口岸监管机制的形成,进一步提升全省大通关、大物流、大外贸的服务能力,促进全省外向型经济突破发展,助力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二)建设原则。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坚持政府对电子口岸发展的统筹规划和管理,坚持自上而下规划部署,明确各相关部门的主要责任和目标,运用市场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鼓励以实体化运作的模式进行电子口岸的建设和运营。
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信息,实现有机的整合与共享,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建设;强化组织协调,突出建设重点,加强合作,分步实施,协调推进我省电子口岸整体建设。
诚信发展,标准规范。按照诚信管理的要求,建立各口岸监管相关单位及企业的信息公开、使用授权和信息安全等管理体系,是实现“互认、互助、互换”目标的重要保证;建立健全电子口岸标准、制度体系及相关管理规范,推动信息融合共享,提高电子口岸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确保电子口岸安全高效运行。
  (三)发展目标。
  力争通过3年努力,建成“三大平台”,实现“一网覆盖”,把我省电子口岸建成西部一流、与国际接轨的“单一窗口”模式的通关信息服务平台。
  建成“三大平台”。一是建成实现信息发布、投诉监管、动态监测的政务服务平台;二是建成实现“单一窗口”模式的通关业务服务平台;三是建成整合社会力量,扩大服务范围的增值服务平台。
  实现“一网覆盖”。建成纵向链接国家、地级市,横向辐射区域省份,布局合理、信息融合、功能全面、覆盖广泛的陕西电子口岸网络平台。
  为保障总体目标实现,具体分为两个阶段:
  1 2015年:完成电子口岸统一门户的升级改造,实现口岸数据信息资源的整合;完成“大通关”一站式社会服务平台总体架构的构建,完成集政务服务、业务服务和社会增值服务的“一站式”服务平台的基础搭建,初步实现企业与个人的一站式通关服务应用系统。
  2 2016—2017年:在不断深化及优化一站式平台的服务功能及应用的基础上,全面实现“单一窗口”通关服务;完成省内地级市电子口岸的互联互通,基本实现与全国其他省区市电子口岸的互联互通,为陕西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主要建设任务及重点项目
  (一)加快省级电子口岸政务服务平台建设。
  建立以信息发布、监督投诉、综合应用、数据管理为主的政务服务平台,为政府监督口岸服务管理、科学决策提供信息支撑,为实现电子口岸“单一窗口”服务打好基础。
  1加强省级电子口岸的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及规范,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加强口岸管理制度建设,完善口岸管理工作机制,制定陕西电子口岸的技术标准、数据标准、服务规范和管理规范,为电子口岸实现“一个门户、一次认证”的大通关服务提供支撑。
  2提高电子口岸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能力。
  结合业务特点,以服务内容、服务效率、服务态度等为基础,形成整体的客户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客户投诉平台、服务监测系统,分析监测口岸监管单位的服务能力,全面提升电子口岸服务效能;建立电子口岸数据中心,制定数据资源管理标准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整理整合认证、申报、物流等数据,为电子口岸的管理机构、监管部门提供数据支持。
  3加强电子口岸平台支撑体系建设。
  在现有基础上,改进创新服务功能,优化整合现有电子口岸平台的服务器、存储器和数据库资源,进一步提升我省电子口岸平台服务支撑能力;全面提升平台延展性、可用性和安全性,构建统一认证、政务信息公开、信息查询、客户服务、数据交换等基础支撑平台,优化平台应用架构,进一步提升平台服务支撑能力。
  专栏1 省级电子口岸政务服务平台建设重点项目
  专栏2 大通关“单一窗口”业务服务平台建设重点项目

 

  陕政办发120号专栏一、二.pdf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