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政府公报

传达指令 指导工作 公开政务 服务社会

省长娄勤俭强调不动摇 不懈怠 不折腾努力实现陕西发展新跨越

省长娄勤俭强调不动摇 不懈怠 不折腾努力实现陕西发展新跨越

时间: 2013-03-21 10:43

西部大开发以来,我省走出了一条符合省情的富民强省之路,特别是近五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重大自然灾害的挑战,经济社会发展依然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势头,进入了上升通道,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陕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许多差距和不足,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只有见微知著发现机遇、借势而为创造机遇、只争朝夕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奋力赶超,才能实现全面建设西部强省的宏伟目标,确保在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拉分、不拖腿、不掉队。

一、继续提升综合实力

一是以“抓销售、稳生产、保增长”为重点,加强工业经济运行调节,确保生产要素安全稳定有序供应,确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二是在保持总量稳定增长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三是把扩大居民消费作为着力点,深入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增加财政用于改善和扩大社会消费的支出比重,严格执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加快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四是逐步完善招商引资和扩大出口的目标考核、激励奖励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大出口产业;五是在更高层次上推进“一市一策”的落实。

二、着力推进“四化同步”

现阶段,我国整体上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从省内区域特点看,关中地区发展较早,必须四化同步发展;陕北地区要加速工业化进程,把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与现代城镇化同步进行;陕南地区要考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建设。避灾移民搬迁、重点示范镇、撤乡并镇等,都要围绕“四化同步”来实施。在保障房建设问题上,各地要把保障房与工业园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既能解决职工、农民工的住房问题,又能完成保障房建设指标,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如果站在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角度思考,且善于综合运用国家政策,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就会不断提升城乡发展的一体化水平。

三、加快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产业体系

一是必须走高端能源化工之路,吸引社会资本,推动能源资源整装开发和深度转化,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资源转化率,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以“三星效应”持续发酵为契机,加大研发力度,发展配套产业,壮大信息产业,特别要发挥各地国家级高新区、开发区优势,带动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三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会展、金融、物流、研发设计等现代服务业,运用现代技术和经营方式加快改造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四是加快统筹科技资源基地建设步伐,促进科技与产业融合,使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真正把科技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四、积极主动做好项目策划

一是增强针对性,努力使项目与规划相吻合;二是通盘考虑、举一反三,在相关领域内广泛设计项目,而不是局限于狭隘的概念之中,只要规划牵涉的都可以策划项目;三是在国家规划中善于形成“以我为主”的设计方式,谋求利益最大化。

五、加快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要以实施文化强省“八大工程”为抓手,在不断健全基本公共文化体系、增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能力的同时,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不失时机地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特别要依托西安曲江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等园区,积极发展新闻出版、文娱演出、印刷包装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影视制作、创意动漫、广告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培育壮大一批规模大、实力强、效益好的文化领军企业。

六、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是继续加大对民生的投入力度,确保“两个80%”不动摇;二是继续“扩面提标”,加快推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新农合等社会保险从制度覆盖向人群全覆盖,不断提高教育、医疗、卫生、就业、保障性住房、移民搬迁等工作的财政保障标准;三是完善民生制度顶层设计,加快推进民生工作由“保基本、广覆盖”向“重统筹、建机制、可持续”转变。特别要尊重市场规律,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到改善民生中,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服务。

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下决心抓好环保工作,严格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全力打好渭河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攻坚战;二是加大水源地、森林、湿地和矿产开发区域生态恢复与保护力度,重点抓好南水北调水源地保护、秦岭北麓治理等工程;三是不断完善生态文明的体制机制,加强新项目节能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健全节能减排指标监测和考核体系,继续完善生态补偿和排污权交易制度,加快建立节能减排倒逼机制,为建设美丽陕西提供有力保障。

八、深入推进各项改革

一是加快推进政企、政资、政事和政社分开,扎实开展第六批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深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二是积极稳妥地抓好收入分配改革工作,努力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公民;三是淡化“国企”、“民企”界限,一视同仁地给所有企业国民待遇,在消除对民营企业的“弹簧门”和打破“玻璃门”上下功夫,使国家“新36条”及42个实施细则真正落到实处;四是支持企业确立研发主体地位,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积极推动科技金融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加快建设西部创新高地;五是继续健全和完善新型社区管理体制,完善乡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