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政府公报

传达指令 指导工作 公开政务 服务社会

副省长景俊海要求努力实现对外贸易新突破

副省长景俊海要求努力实现对外贸易新突破

时间: 2012-05-03 16:38

  省委、省政府提出2012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3%左右,实现全年进出口总额突破163亿美元。这就要求我们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外贸工作必须千方百计“拐弯超车”,既要全力以赴保增长、保稳定,又要坚定不移地调结构、促转型,努力在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方面取得更大突破,推动贸易与产业、外贸与外资、外经相互融合、互相促进,不断提升经济外向度,增强外贸对全省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一、 加大支持力度,发挥政策集成效应

  一方面,省级各部门和各市区要加强政策创新,结合落实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各项部署,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尤其要在出口退税、企业融资、出口信用保险、出口基地建设、出口品牌建设、加工贸易、服务贸易等方面发挥政策导向和政策集成效应,力争有所突破。另一方面,各市县、开发区、工业园区要抓好政策落实,用足用好中省现有扶持外贸发展的政策措施,省市县三级联动,该配套的资金足额到位,能减免的收费项目逐项减免,可以下放的权限合理下放,广泛调动企业扩大进出口的积极性。

  二、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形成千军万马外贸队伍

  商务、工信、发展改革、财政、农业等部门要指导各市区通过实施外贸孵化战略,培育一批中小外贸企业;通过实施“一企一策”精准化、差别化的政策支持,扶持一批出口企业做大做强。坚持多元化方针,扶持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发展对外贸易,保持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发挥产业优势、品牌优势、市场优势,在装备制造、能源化工、高新技术、有色金属、果业、纺织服装等领域尽快形成一批出口骨干企业。各市县要高度重视扩大外贸进出口工作,支持企业进出口,确保消灭外贸空白县。

  三、巩固传统市场,大力开拓新市场

  各级商务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企业针对欧美、日韩、港台等传统市场,进行多批次、小规模和有针对性的促销活动,巩固老客户,守住传统市场。同时,要充分利用好自由贸易区等优惠政策,大力开拓中东、南非、巴西、俄罗斯、东盟等新兴市场。要利用市场开拓引导资金,支持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网上贸易,有针对性地深度开发潜在市场;要支持企业务实参与各类国内外展会,充分利用广交会、华交会、西洽会、东盟博览会等知名展会,开展专业性贸易促进活动,搭建更多展示和对接洽谈平台,增加市场开拓的广度和深度。

  四、提升外贸质量,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

  各级商务、财政、工信部门要引导企业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大力提升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通过鼓励进口高新技术和关键零部件,支持企业技改,提升装备水平,推进产品升级,增强发展后劲;要加强品牌建设,开展品牌国际推广,鼓励企业在境外开展品牌收购、商标注册、质量认证,重视提升传统优势产品的品牌价值,加快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品牌,提高出口商品的竞争力;要通过政策引导,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提高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通过价值提升弥补量的下滑;要加快我省出口基地建设,省级有关部门制定标准、联合授牌,各市主要负责、积极推进,通过标准化和国际化生产提升出口产品质量。

  五、转变贸易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服务贸易和加工贸易是我省外贸发展的潜力所在,也是能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的新的增长点。我省具有明显的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完全可以在服务贸易方面大有可为,使服务贸易成为推动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劲动力。随着西安综合保税区的批准,陕西海关特殊监管区又多了一块金字招牌,为我们筑巢引凤,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完全可以吸引和鼓励大量的加工贸易企业及相关企业入区发展。在支持外贸出口的同时,各级有关职能部门要鼓励更多企业在境外设立服务网点,构建覆盖全球的境外营销服务平台,提升对外贸易发展基础。

  六、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引进外向型龙头企业

  外贸从来就不是独立的,产业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外贸发展的基石,我们吸引外资、承接产业转移都可以为外贸发展提供持续有力的产业支撑。各市县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顺应产业转移趋势,千方百计引进一批外向型龙头企业,提升外贸发展基础;要围绕外向型龙头企业,发展配套企业,扩大进出口规模,加快形成出口产业集群。

  七、深化“大联盟”战略,促进外经贸良性互动

  我省外贸企业要坚持不懈地实施“大联盟”战略,推行工程、机械、贸易、劳务等生产企业、贸易企业、对外投资企业联手“走出去”,以大带小,抱团出口,协同作战;要总结和推广经验,成立若干个行业的境外销售联盟,比如光伏产业境外销售联盟、装备制造业销售战略联盟、农产品境外销售联盟、文化及动漫产品销售战略联盟等,提高行业国际竞争力;要继续加强与央企的合作,借船出海,通过央企对外投资、市场网络和资源优势,支持和带动我省优势产品、技术、成套设备出口和劳务输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