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政府公报

传达指令 指导工作 公开政务 服务社会

副省长江泽林要求扎实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副省长江泽林要求扎实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时间: 2011-11-04 10:49

  农村环境保护事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三农”工作大局,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将农村环境保护作为重要的发展问题、民生问题来抓,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加以统筹考虑和认真解决,通过不断努力,筑牢发展之基、巩固幸福之本、推进民生改善,力争使全省农村环境有一个根本性的改观。在具体工作中,要突出“农村生活垃圾处置、生活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三个重点,努力做到“四个结合”。

  一、 把农村环保与污染减排紧密结合

  污染减排工作仍然是“十二五”的约束性指标,而且减排项目在增加氮氧化物和氨氮两个约束性指标的同时,把减排向农村地区延伸。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把农村环境保护主要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重点推动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镇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乡镇企业污染治理、农村居住环境整治等重点工程,提高农村污染治理水平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能力。抓紧建立农村集镇生活污水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减排的监测、统计、考核体系,把农村污染减排工作落到实处。

  二、 把农村环保与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

  我省的小城镇建设发展迅速,已成为加快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力量,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必须引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因此,首先要制定科学的环境规划。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原则,编制好小城镇环境规划,确保环境规划同城镇建设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交通规划等相衔接,避免出现“工业集中、人口集中、污染集中”等问题。其次,要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镇建设必须充分考虑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按照建设“一个公共服务中心、一组村内道路、一套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要求,切实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避免房子盖得很漂亮,但污水直排无人问,河道淤塞无人清,生活垃圾无人管;室内现代化,室外仍是脏、乱、差。

  三、 把农村环保与移民搬迁紧密结合

  从今年起,我省将实施陕南、陕北避灾扶贫移民搬迁工程,10年间将有279.2万人告别地质灾害多发和极端贫困缺水的山区。把居住在深山区和地质灾害区的群众搬迁到适宜人居的地方,是尊重自然规律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生态环境上台阶的重要举措。这不仅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还能有效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我们不但要把移民新村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村,还要将其建成“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的生态文明村。各级环保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指导移民新村建设中的污染防治,减少移民新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确保移民村建设与生态文明村建设同步进行,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省环保厅要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文明创建等方面给予各市、县大力支持。

  四、把农村环保与发展现代农业紧密结合

  发展现代农业是全面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要围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着眼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现代农业园区、粮食生产功能区为主平台,以资源利用集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为主线,运用循环经济理论和生态工程学方法,大力推广应用种养结合等新型种养模式以及健康养殖、标准化生产等先进适用技术,发展高效的生态循环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按照点线面结合的思路,建设一批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示范区、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以点带面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鼓励和支持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主体,依托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家庭农场,通过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等模式,实现主体小循环;结合现代农业园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合理布局循环产业,实现区域中循环;以县域为单位,统筹布局农业产业和配套服务设施,整体构建生态循环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县域大循环。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发动群众,落实各项政策,扎实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切实改善农村面貌,让农民群众得益受惠,为建设西部强省、构建和谐陕西作出应有的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