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政府公报

传达指令 指导工作 公开政务 服务社会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陕西省新增25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
(2010—2020年)的通知0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陕西省新增25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10—2020年)的通知0

陕政办发〔2010〕106号
时间: 2010-12-17 10:39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陕西省新增25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10—2020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年九月二十七日      

陕西省新增25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

(2010—2020年)

引  言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是关系我省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对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和《陕西省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9—2020年)》的要求,特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所述粮食生产能力,是指由资源状况和经济、技术条件所决定的,各种生产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粮食产出能力。

本规划期限为2010年—2020年。品种为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作物,兼顾大豆、薯类、小杂粮,按照国家核心区、省级产粮大县、后备区和其他地区对全省粮食生产进行统筹规划。

一、我省粮食生产的现状、问题及潜力

(一)粮食生产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强农惠农政策,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着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由1978年的6707.1万亩减少到2008年的4853.25万亩;粮食总产量和单产稳步增长,总产量由83亿公斤提高到115.09亿公斤,单产由124公斤/亩提升到237.2公斤/亩。2008年全省科技对粮食生产贡献率达到48%,良种覆盖率达到85%以上,商品化供种水平达到70%,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4.6%,有效灌溉率达到44%。粮食生产格局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粮食产能逐步向主产区和产粮大县集中。2008年,16个国家级产粮大县,耕地面积、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占全省比重分别为25.4%、29.2%、36.2%。23个省级粮食生产大县耕地面积、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占全省比重逐步上升。

二是粮食生产集约化水平稳步提高,储运设施明显改善。2008年全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4.6%,比1998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有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粮食仓储运输能力逐步增强,全省粮食有效仓容35.5亿公斤,其中省级储备10亿公斤、市县级储备10亿公斤。同时,农业生产中资本替代劳动力的趋势明显,化肥、农膜、除草剂使用量增加。

三是粮食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单产水平稳步提升。随着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的成功培育以及栽培、田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实用技术广泛应用,优良品种的更换速度大大加快,水稻、小麦、玉米、薯类4大类粮食的品种结构日趋合理,单产和总产水平明显提升,优质品种比例逐步提高,适应了市场的需求变化。

四是机制体制不断创新,农民种粮积极性明显提高。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推进粮食市场化改革、几次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到对种粮农民实行“四补贴”等,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大提高,粮食播种面积基本稳定。

(二)存在问题。

1. 粮食生产基础条件差。

我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田间排灌设施部分陈旧老化,农业抗灾尤其是抗旱能力脆弱。全省坡耕地面积大,川平地面积小。6度以上的坡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53%,其中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占22%;有效灌溉面积仅占总耕地量的44%左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8.7个百分点;有2/3左右的耕地是靠天吃饭的雨养农业。全省80%的耕地分布于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脆弱区,土层浅薄,土壤保水保肥力差,每年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氮磷钾多达500万吨。

2. 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形势严峻。

目前,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期,各项建设对耕地的需求越来越大,并且占用的大多都是优质耕地。尽管通过占补平衡政策的实施,全省耕地数量保证了平衡,但补充耕地的综合质量却明显下降,非农建设用地需求对我省实施耕地保护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3. 农业投入总量不足。

地方财政特别是市、县两级财政的农业投资力度不足;能直接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比重不高,投资渠道分散,难以形成整体合力。

4. 关键技术到位率低。

我省是科技大省,但科技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仍低于全国水平。在实践中,单项农艺技术与配套技术措施结合力不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能适应市场农业发展的需要。

5. 粮食生产存在粗放经营的现象。

农资价格高位运行,机械作业费和排灌费上涨等,使农民种粮成本加大。由于种粮效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挫伤,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向城市和经济作物主产区转移,粮食主产区出现了劳动力数量减少、素质下降的趋势,粮食生产有由精细种植变为粗放种植的现象,出现农民老龄化、农业副业化、农村空心化的“三化”现象,对我省粮食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三)增长潜力。

1. 粮食单产尚有潜力可挖。统计表明,1949年—2008年间虽然我省粮食单产由52.5公斤/亩提升到237.2公斤/亩,亩增量为184.7公斤,但是,同期全国粮食单产由68.5公斤提升到369.9公斤,亩增量为301.4公斤。我省和全国的差距是132.7公斤;与同类生态类型区的河南、山东省相比,其差距分别是153.8公斤和173.7公斤。近年来的粮食高产创建活动表明,全省主要粮食作物单产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2. 开发整理后备耕地资源有一定的潜力。全省后备耕地总资源量333万亩,但大多分布在沿江河两岸低洼易涝区、风沙盐碱区、坡岗易旱区、退化草原荒地区、滩涂及裸土区。到2020年,全省通过有计划地开展土地整治,可从这部分资源中开发宜农耕地183万亩。

3. 中低产田改造增产潜力大。因自然条件和历史发展等原因,中低产田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50%左右。通过有计划综合改造,到2020年,中低产田年产量每亩可提高50公斤。

4. 农业科技资源潜力有待挖掘。我省种植业科技创新和消化吸收能力强,新技术、新品种对全省种植业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加大粮食“双高”工程建设力度,采取综合性增产技术措施,可以极大提高关中优质小麦,陕南优质稻,陕北、渭北地膜玉米和榆林地区马铃薯等粮食生产水平。

据预测,到2020年我省人口将达到3950万人,人均粮食消费量达到388公斤,粮食消费总量达到154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达到年产140亿公斤以上,能够确保全省粮食自给率达到90%以上,使全省粮食安全能够得以保障。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立足我省粮食生产的基本格局,主攻单产,提高耕地生产力、稳定耕地面积,做大做强小麦、玉米、水稻、马铃薯产业,建立粮食持续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努力实现粮食增产目标。

(二)基本原则。

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围绕大型灌区,依托产粮大县,划定重点建设片区,因地制宜采取综合措施,进一步优化陕西粮食生产布局。

2. 重点突出,全面推进。按照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建设内容和建设进度,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各项建设,加快改善全省粮食生产条件。

3. 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完善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平台建设,加快优良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着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稳步提升。

4. 创新机制,完善措施。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强化分工协作,综合运用财税、价格、金融、法律等多种手段,形成粮食稳定增长、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

(三)规划目标。

1. 总体目标。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到2020年,全省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40亿公斤以上,比现有产能增加25亿公斤。

——粮食生产科技水平显著提高。到2020年,粮食单产水平达到每亩304.35公斤,比2008年提高67.15公斤;粮食良种覆盖率保持在96%以上,实现良种全面更新2—3次,种子商品化供种水平达到85%以上,科技贡献率由48%提高到60%。

——粮食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到2020年,全省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310万亩以上,有效灌溉率达到55%,比2008年提高11个百分点;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0左右。耕地质量逐步提高,规划区改造中低产田1190万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到65%,粮食生产灾害损失率明显降低。

——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稳定。到2020年,全省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200万亩,确保基本农田面积在3215万亩以上,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600万亩以上。

2. 分品种增产目标。

2010年,小麦、玉米和稻谷产能分别达到40.62亿公斤、51.76亿公斤和7.26亿公斤,比2008年产能增加1.26亿公斤、1.76亿公斤和0.36亿公斤。到2015年,小麦、玉米和稻谷产能分别达到44.67亿公斤、56.16亿公斤和8.16亿公斤,比2008年产能增加5.67亿公斤、6.16亿公斤和1.26亿公斤。到2020年,小麦、玉米和稻谷产能分别达到47.48亿公斤、60.87亿公斤和8.40亿公斤,比2008年产能增加8.48亿公斤、10.87亿公斤和1.5亿公斤(详见附表1)。

3. 分区增产目标。

根据我省粮食生产的区域布局特点、生产技术条件和增产技术潜力等因素,将全省粮食生产区划分为国家级核心区、省级产粮大县、后备区和其他地区等4类地区。各地区粮食增产具体目标如下:

(1)国家级产粮大县。

根据《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我省共有16个国家级产粮大县,主要分布于关中地区。到2020年,16个国家级产粮大县粮食比2008年增产10.5亿公斤,占全省增产总量的42%。其中,小麦增产4.71亿公斤,占全省小麦增产总量的55.58%;玉米增产5.60亿公斤,占全省玉米增产总量的51.52%;稻谷增产0.05亿公斤,占全省稻谷增产总量的3.34%;大豆增产0.047亿公斤,占全省大豆增产总量的4.2%;薯类增产0.09亿公斤,占全省薯类增产总量的5.18%(详见附表2、附表3)。

(2)省级产粮大县。

省级产粮大县主要是指除了16个国家级产粮大县之外的23个产粮大县。到2020年,省级产粮大县粮食比2008年增产8.0亿公斤,占全省增产总量的32.0%。其中,小麦增产1.81亿公斤,占全省小麦增产总量的21.35%;玉米增产3.86亿公斤,占全省玉米增产总量的35.51%;稻谷增产1.0亿公斤,占全省稻谷增产总量的66.34%;大豆增产0.401亿公斤,占全省大豆增产总量的35.81%;薯类增产0.55亿公斤,占全省薯类增产总量的31.85%;小杂粮增产0.38亿公斤,占全省小杂粮增产总量的29.46%(详见附表2、附表4)。

(3)后备区。

后备区主要是指2006—2008年3年平均粮食产量超过0.5亿公斤的县(考虑到城市化的发展,不包括主要城市近郊现有的区)。到2020年,后备区粮食比2008年增产4.4亿公斤,占全省增产总量的17.6%。其中,小麦增产0.95亿公斤,占全省小麦增产总量的11.19%;玉米增产1.36亿公斤,占全省玉米增产总量的12.52%;稻谷增产0.42亿公斤,占全省稻谷增产总量的27.8%;大豆增产0.142亿公斤,占全省大豆增产总量的12.68%;薯类增产0.77亿公斤,占全省薯类增产总量的44.33%;小杂粮增产0.76亿公斤,占全省小杂粮增产总量的58.91%(详见附表2、附表5)。

(4)其他地区。

其他地区主要是指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较高,粮食增产潜力小的县(区)。到2020年,其他地区粮食比2008年增产2.1亿公斤,占全省增产总量的8.40%。其中,小麦增产1亿公斤,占全省小麦增产总量的11.89%;玉米增产0.05亿公斤,占全省玉米增产总量的0.46%;稻谷增产0.04亿公斤,占全省稻谷增产总量的2.6%;大豆增产0.53亿公斤,占全省大豆增产总量的47.17%;薯类增产0.32亿公斤,占全省薯类增产总量的18.64%;小杂粮增产0.15亿公斤,占全省小杂粮增产总量的11.63%(详见附表2)。

三、主要技术路线和各区主攻方向

(一)主要技术路线。

1. 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力度。

围绕测土配方施肥、地力培肥、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建设,大幅度改造中低产田;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同农业综合开发、商品粮基地建设、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建设、扶贫开发等结合起来,形成合力,提高整体效益。

2. 大力培育优化良种,推广高产栽培技术。

主要依托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农业科研优势,培育一批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建立一批主要农作物生产基地,扶持发展一批“育、繁、推、销”一体化的种子龙头企业,建成我省优良种子销售网络体系,加快优良品种推广应用步伐。积极改革耕作制度,改进种植方式,充分利用光热水土资源,进行全过程规范化、标准化种植,提高土地产出率。积极引导农民科学种田,充分发挥优良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的增产潜力。

3. 推广使用先进农业机械及配套技术。

充分发挥农业机械节本增效和劳动力替代作用,提高主要作物关键环节的生产机械化水平;加快推广和应用深松整地、秸秆高茬还田、粉碎还田、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配方施肥、玉米机收等技术;坚持走以“农民自主、政府扶持、市场引导、社会服务、共同利用、提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

4. 加大病虫害防控,减少粮食损失。

强化病虫害预测预报和统防统治,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强化对病虫害防控工作的监督检查,建立病虫害防控机制,指导农民科学合理用药,降低农药用量,减少病虫害损失。

5. 合理施肥,科学施肥,提高肥效。

通过广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指导”五个环节的技术服务,引导农民因土、因作物科学施肥,达到提高肥效,减少不合理施肥量,节约生产成本,防止化肥面源污染,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促进粮食增产10%,每亩节本增效30元以上;经济作物增产10—20%,每亩节本增效100元以上的目标。

(二)主攻方向。

1. 关中。

关中小麦生产区重点集成强筋小麦标准化生产,精量、半精量播种,氮肥后移,节水灌溉,锈病、白粉病、蚜虫等综合防治等五大技术,组装成关中灌区优质小麦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大力推广“四改”技术,突出推广“两晚”技术。渭北旱地小麦生产区应重点集成机械免耕秸秆覆盖保墒、保护性耕作、地膜覆盖、平衡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五大技术,组装配套成渭北小麦抗旱保墒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体系。

关中夏玉米生产区应集成机械免耕硬茬播种,节水灌溉,补施钾肥及锌、硼等微量元素肥料等三大技术,组装成关中灌区夏玉米高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重点推广“四改一增一晚”技术,重点解决关中灌区小麦、玉米争时矛盾,提高水分利用率,增加农作物秸秆的还田量。渭北春玉米主产区,重点集成蓄水保墒垄沟早播、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保护性耕作等四大技术,组装配套成渭北春玉米抗旱保墒丰产栽培技术体系。此外,渭北旱塬区的马铃薯生产重点推广“选品种、增密度、覆地膜、配方肥”四项关键技术。

2. 陕北。

陕北风沙滩地区的玉米和马铃薯生产区重点推广“选品种、增密度、覆地膜、配方肥、机械化”五项关键技术。陕北春玉米主产区重点集成蓄水保墒垄沟早播、地膜覆盖、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和全膜双垄沟播等五大技术,组装配套成陕北春玉米抗旱保墒丰产栽培技术体系。陕北薯类应重点集成脱毒种苗繁殖、地膜覆盖栽培、双膜提早栽培、高垄栽培等四大技术,组装形成薯类优质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3. 陕南。

汉中盆地应以优质稻、“双低”油菜为重点,重点集成旱育稀植、苗床精播、抛秧、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四大适用技术,组装配套形成水稻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加强水稻育插秧示范推广,提高水稻全程机械化水平。秦巴山区春玉米主产区重点集成拱膜育苗、营养钵育苗、地膜覆盖栽培和两段膜栽培等四大技术,组装配套形成秦巴山区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四、主要建设任务和工程

(一)水利建设工程。

关中地区要突出搞好灌区节水改造、田间配套,抓好灌区土地平整、旧庄基地复垦和渭北塬区、秦岭北麓等未达标地区“坡改梯”建设,提高基本农田水利化,稳定和提高基本农田质量;陕北地区要以建设基本口粮田为中心,突出淤地坝和“坡改梯”建设,加快旧式窄幅水平梯田的改造,有条件的积极发展小块水地,加强牧区水利水源工程和田间节水配套;陕南地区要突出抓好以集雨窖灌为重点的“小工程、大群体”和石坎梯田建设。

1. 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

大中型灌区是我省粮食生产的主要基地,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要紧紧围绕“两改一提高”,加快实施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恢复和扩大有效灌溉面积,不断提升灌区管理和信息化水平,提高灌溉保证率和水资源利用率。

2. 大中型排灌泵站更新改造工程。

启动实施交口抽渭、泾惠渠、东雷抽黄等8个大型灌区泵站更新改造项目,主要涉及泵房水工建筑物技术改造、机电设备技术改造、辅助设施和金属结构技术改造、泵站自动化监控设施的建设、泵站的信息管理、工程管理设施的完善和现代管理技术推广等七个方面,恢复和增强大中型泵站排灌能力。

3. 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工程。

坚持大中小微并举、蓄引提结合,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因地制宜合理选择经济、高效的小型水利工程类型。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为动力,采取项目扶持、以奖代补、先干后补等激励机制,调动广大群众打井建站、挖窖修塘、兴办小型水利设施、发展节水灌溉的积极性。小型水利设施建设以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和非灌区抗旱水源工程为重点,涉及集雨水窖、机井、小土井、池塘、小型抽水站、小型灌区配套改造等六类工程。

4. 抗旱应急水源建设工程。

在灌溉条件较差、灌溉水源不足的地区,加强小型抗旱工程建设,配备小型抗旱应急机具,扩大抗旱作物面积,提高粮食生产抗旱保收能力。

专栏1 水利建设重点工程

西安市黑河引水灌区工程。改扩建周至、户县两县农田灌溉面积37.3万亩,灌区改扩建完成后可新增粮食产量1.5亿公斤。

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到2020年,改造干支渠道533条、配改渠道852公里、衬砌2185公里,改造渠系建筑物17041座,新增灌溉面积87.8万亩,基本完成大型灌区节水改造任务,干、支渠道水利用系数达到0.69以上。

大中型排灌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到2020年,更新改造大型灌溉排水泵站13座,中型灌溉及排水泵站共78座,小型灌溉及排水泵站共122座,新增灌溉面积17.4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443.22万亩。

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工程。到2015年,改造建设水源工程922处和改造提高集雨水窖20557眼,打配机井7567眼,改新建池塘168处,新建与改造抽水站1286座,灌区的建筑物维修改造22027个,新建维修渠道5390公里,新建管道7920公里,衬砌渠道1308公里,新增农田灌溉面积9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31万亩。2016~2020年,新建和改造提高集雨水窖25817眼,打配机井11922眼,改新建池塘316处,新建与改造抽水站1510座,灌区的建筑物维修改造26252个,新建维修渠道9786公里,管道8755公里,新增农田灌溉面积28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99万亩。

(二)基本农田建设工程。

以大幅度增加高产稳产农田比重为核心,坚持新修与改造提高并举,土地整治与水利配套并重,国家项目补助与群众筹资筹劳结合的原则,不断提高基本农田的数量和质量。重点完成以下建设工程:

1. 中低产田改造工程。

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和基本农田整治,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高产、稳产、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的规整化农田。到2020年,计划改造1200万亩中低产田,中低产田所占比重降至55%左右。

2. 沃土培肥工程。

在国家级产粮大县和省级产粮大县实施沃土培肥工程。主要内容包括农田深松补助、机械化秸秆根茬还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家肥堆沤和有机肥工厂化建设等。按照整乡推进的原则,选择示范县,2015年完成900万亩,2020年完成1500万亩。通过这些措施,使地力等级提高1—2级,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0.1—0.3%,土壤蓄水能力增加10%,化肥利用率提高10%左右。

3. 地膜覆盖工程。

在延安以南渭北旱塬、陕南中高山区和长城沿线风沙滩区大力推广机械化地膜覆盖垄侧种植技术。规划到2015年,地膜覆盖推广面积达到300万亩;到2020年,地膜覆盖推广面积达到400万亩。在延安以北地区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规划到2015年,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面积达到200万亩,到2020年,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面积达到300万亩。

4. 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建设工程。

继续实施土地整理和复垦工程,确保耕地占补平衡。陕北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为重点,结合退耕还林规划,大力新修宽幅水平梯田,加大淤地坝建设,建设足够的口粮田;陕南大力实施“坡改梯”、沟道工程建设,发展水平石坎梯田、河滩造地,进一步挖掘土地潜力,增加高标准基本农田面积;关中地区实施“坡改梯”和旧庄基地复垦,多种途径开辟土地资源,增加灌溉面积和“四田”(梯田、台田、园田、坑田)数量,提高灌溉面积和“四田”质量。到2020年,全省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增加有效耕地面积12.2万亩。

5. 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工程。

加强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建设,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提高耕地质量监测能力。

专栏2 基本农田建设重点工程

田间工程建设。通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土地平整、农田林网等建设,配套良种、植保、农技推广等服务体系,改造中低产田1200万亩,其中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安排600万亩,中央基本建设投资安排600万亩。

土地整理和复垦开发。整理和复垦开发有效耕地12.2万亩,保证耕地占补平衡。

测土配方施肥财政专项。大幅度增加补助资金,实现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覆盖全部农业县,对农民机械化还田秸秆、种植绿肥、施用有机肥予以补贴。

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工程。建设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

(三)粮食科技创新和良种选育建设工程。

1. 粮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程。

加快水稻、小麦、玉米工程实验室和土肥资源高效利用、作物高效用水工程实验室建设,改善科研试验条件,配置、更新仪器设备,提升科研手段和水平。加强基础性研究,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突破分子技术应用、亲本创新等育种技术瓶颈,加快培育高产、优质、广适、抗逆、抗病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研究开发适合不同地区的先进栽培、新型肥料、节水等技术和设备,建立粮食科技储备和科技支撑能力。充分发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作用,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增加投入,搭建开放式研发平台,建立健全科研协作关系,明确阶段性研发目标,开展联合攻关,提高科研整体水平。

2. 良种选育建设工程。

实施品种替代工程,设立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重大专项,开展品种选育攻关,尽快推广一批、储备一批、研究一批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发挥农作物良种在生产中的增产作用。在关中、陕北粮食生产大县,建立和完善10个小麦、玉米良种繁育基地。在榆林、商洛、安康、汉中、延安主产区,建立和完善5个马铃薯脱毒繁育基地。到2020年,将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力争商品化供种水平由目前的70%提高到85%。

3. 粮食丰产科技工程。

在粮食主产区,建设核心试验区、示范区、辐射区;研制优化丰产技术新模式,力争在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超高产优质品种筛选利用、粮食主产区大面积持续均衡增产、粮食无公害生产、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粮食防灾和产后减损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专栏3 粮食科技创新和良种选育重点工程及财政专项

粮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水稻丰产、抗病、抗逆、抗旱品种培育和栽培技术研究实验室、技术集成示范基地,挖掘水稻优异基因,引选、培育水稻优良品种。建设小麦亲本创新、高产、多抗、高效育种和栽培技术研发平台、技术集成示范基地,加快小麦新品种、抗旱节水、保护性栽培技术研究。建设玉米种质创新、品种选育、高效栽培技术研发平台、技术集成示范基地,突破种质资源基因挖掘、品种改良和育种技术瓶颈,构建玉米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建设土肥水资源高效利用方面的工程实验室,加快共性关键技术开发。

良种繁育工程。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和非主产区产粮大县建设区域化、规模化良种繁育基地15个,提高种子生产供应能力。

良种补贴财政专项。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补贴资金,财政部门要设立配套资金,完善补贴办法,不断提高农作物良种覆盖率。

高产创建和科技入户财政专项。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补贴资金,继续支持高产创建和农业科技入户工作。

(四)生产技术集成与普及工程。

继续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和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建设粮食万亩高产示范片,普及推广优良品种,集成、示范和推广先进实用的高产栽培技术。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技术要领直接到人、良种良法直接到田。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机制,扩大辐射带动范围。具体内容包括:

1. 重大技术创新与集成。

围绕粮食产业发展,以粮食作物为单元,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依托,以市级农科所为基础,筛选领军人才,组建专家团队,组建玉米、小麦、马铃薯技术创新中心和薯类脱毒中心、旱作农业粮食增产工程中心,重点解决粮食生产中存在的突出技术难题。

2. 粮食重大技术推广。

各粮食生产流通科研院所要加大粮食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应用和培训力度,建设一批优质、高产粮食生产示范基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3. 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区域性、县级和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善工作条件,增加工作经费,稳定基层农技推广队伍。鼓励科技人员到基层工作,加强科研与推广的紧密衔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

专栏4 生产技术集成与普及重点工程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在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的基础上,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支持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开展技术推广服务。

(五)农业机械化建设工程。

1. 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工程。

积极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到2015年,力争每个乡镇至少有一个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农户数达到整个农户总数的1/4以上,作业面积占到整个农机作业面积的1/4以上;到2020年,力争每个乡镇至少有两个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农户数和作业面积达到整个农户总数的1/2以上,作业面积占到整个农机作业面积的1/2以上。

2. 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建设工程。

重点推广机械深松、精量播种、玉米覆膜播种、玉米收获和以秸秆还田培肥地力等关键增产技术,在西安、宝鸡、咸阳、渭南四市及陕南、陕北产粮大县中各选2个县,重点开展万亩粮食全程机械化高产示范县建设和农机服务能力建设。

3. 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

主要以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区建设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为重点。到2020年,在渭南、咸阳、宝鸡、西安及榆林等市选择30个粮食生产大县和粮食生产潜力县,建设450万亩保护性耕作工程示范区,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机技术支撑服务体系。

4. 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工程。

围绕培肥地力,减少污染和节粮型畜牧业发展,在关中形成以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利用的秸秆收集、处理体系;陕南形成以水稻秸秆肥料化利用、食用菌栽培的技术应用体系;陕北形成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旱地秸秆覆盖保水技术体系。

5. 农业机械化推广发展工程。

到2020年,全省农业机械原值达到270亿元,年增8.8%;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870万千瓦,年增7%;联合收割机发展到4.28万台。三种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

专栏5 农业机械化重点工程及财政专项

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扶持农机合作组织,建设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在关中、陕南、陕北地区的部分重点县(市、区)建设保护性耕作工程示范区450万亩。开展秸秆还田示范县建设。

农机具购置补贴财政专项。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补贴资金,加大对粮食生产核心区农民、农场职工、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购置动力机械、耕作机械、种植机械、植保机械、收获机械、粮食干燥机械、排灌机械等粮食生产农机具的补贴力度。

(六)防灾减灾工程建设。

1. 防洪抗旱能力建设工程。

统筹考虑防洪、抗旱及生态环境要求,进一步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和管理,提高江河防洪能力。加强旱情监测网络、干旱预警和抗旱水源调度系统建设。

2. 重大病虫害防控工程。

继续实施植物保护工程,加强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站建设,完善应急防控物资储备,构建“运转高效、反应迅速、功能齐全、防控有力”的监测和防控体系。加强实时调度,推进联防联控、统防统治。提高突发性、暴发性、流行性和迁飞性有害生物应急防控和扑灭能力。力争到2020年,将粮食因病虫危害造成的损失率降低1—2个百分点。

3. 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程。

以粮食生产大县为重点,完善农业气象监测站网,提升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能力;加强农业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与评估、农作物病虫害气象条件预报等工作;开展农业气象跟踪和技术咨询服务,提高农业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加强人工增雨和防雹能力建设,完善人工增雨防雹作业体系,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及保障能力。

专栏6 防灾减灾重点工程及财政专项

防洪除涝与抗旱工程。防洪除涝工程主要以渭河以及部分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汉江防洪治涝工程为主。抗旱减灾部分以农业抗旱为主,主要考虑粮食增产措施。以抗旱工程联网调度、小型抗旱应急水源工程、非工程建设和减灾保障体系为主。

重大病虫害防控工程。主要包括:(1)农作物重大病虫应急防治队伍建设工程。到2020年,全省建立4000支专业队,每万亩建立一支专业队,提高全省应急防治能力。(2)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控制站建设工程。到2020年,在全省32个粮食主产县建设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控制站。(3)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工程。建设全省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形成以省级植保植检站病虫害监控中心为主体,市、区级监控分中心为骨干,覆盖全省各个县的三级广域网络。

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程。以粮食生产大县为重点,完善农业气象监测和信息发布、传输,农用天气预报、农业气象预警以及增雨防雹等人工影响天气系统。

农作物病虫害防控财政专项。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各级财政要加大投入力度,完善补贴办法,加强对蝗虫、小麦条锈病、水稻病虫等重大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推进统防统治。

(七)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程。

1. 水资源保护建设。

强化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按照粮食生产必须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原则,坚持走节水增产的路子,统筹水资源配置;严格实行灌溉用水的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合理确定农业灌溉用水量;加强农业需水管理,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控制农业用水增长,不断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加强农业灌溉用水计量设施建设,因地制宜采用超额用水累进加价等经济杠杆,促进农业节水。

2. 秸秆综合利用。

重点推广机械化还田、秸秆覆盖、快速腐熟还田和生物反应堆等技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专栏7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程

秸秆综合利用工程。在23个省级粮食生产大县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工程,重点建设秸秆机械化示范基地青贮氨化池,秸秆生物气化、热解气化、固化成型等设施。

(八)粮食仓储物流和加工建设工程。

1. 粮食仓储能力建设工程。

重点建设省储备粮直属库,市、县储备粮库和中转收纳粮库;积极鼓励农户科学储粮,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建设粮食仓储设施、购置新型储粮装具;加强烘干、除杂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提高粮食烘干等处理能力。

2. 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工程。

根据全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构建以各中心城市为节点,以现代粮食批发市场为枢纽,以仓储、运输和加工设施为粮食散化作业载体,横贯关中东西,纵穿陕南陕北的省内粮食物流通道。在交通枢纽和粮食主要集散地,建成一批全省性重要粮食物流节点和粮食物流基地。

3. 粮食加工工程。

大力发展粮油食品加工业,促进粮食加工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适度发展粮食深加工;优化饲料产业结构,缓解饲料用粮压力。

4. 减少粮食产后损失工程。

改进粮食收获、储藏、运输、加工方式,推广先进适用的粮食收获机械、储存设施、运输工具、加工设备,提高机械设备质量和作业精度,降低粮食产后损耗。

专栏8 粮食仓储物流建设重点工程

仓储烘干设施建设。在16个国家级粮食生产大县和23个省级粮食生产大县,新建和维修改造仓房,并重点在关中地区加强粮食烘干能力建设,确保粮食增产后能够及时、安全收储。新建粮食仓容10亿公斤及维修改造仓容7.5亿公斤。加快农户储粮设施建设。

粮食物流工程。重点建设杨凌、兴平、泾阳三大粮食物流园区和西安爱菊、西安大明宫迁建项目以及区域性重点粮食批发市场,完善散粮接收、运输工具和粮食物流信息系统及检验检测设备等。

围绕上述八大重点建设工程(除仓储物流重点建设工程外),需实施25个打捆重点建设项目,初步测算总投资为255亿元,其中,国家级产粮大县113亿元,省级产粮大县、后备区产粮县和其他地区产粮县投资142亿元(详见附表6)。

五、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下的市、县长责任制。

全面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下的市、县长责任制。明确省政府和市、县政府在粮食安全上的责任,省政府及省级有关部门负责全省粮食宏观调控和总量平衡,负责抓好全省粮食生产,明确和落实粮食发展目标,负责全省耕地和水资源保护,完善粮食储备体系,落实和完善粮食奖补政策,负责粮食进出口和价格管理。市、县级政府全面负责本行政区域耕地、水资源保护以及粮食生产、流通、储备和市场调控工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巩固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确保行政区域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不减少,实现规划确定的新增产能任务。

建立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的利益联结机制。按照“政府推动、部门协调、市场调节、企业运作”的原则,积极支持和鼓励省内产销区双方,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形成多元化的合作格局。

建立有效的粮食安全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机制。逐级分解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粮食增产目标、农民增收实绩和充实地方储备等任务,并纳入各级政府尤其是领导班子绩效考核体系。

(二)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稳步推进土地规模经营。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要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推进规模种植、规模作业、规模经营,提高粮食生产规模效益,走现代粮食产业化之路。

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允许农民以转让、出租、互换、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完善流转公证、登记制度,免除相关费用,促进耕地向种粮大户和种粮能手集中。

大力发展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加快发展种粮农民专业合作社,着力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培育和扶持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强化农资配送、机械化服务、专业植保等粮食生产环节的技术服务功能,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

(三)严格耕地资源保护,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从严从紧控制建设占地的总量和速度,加强对农用地转用审批规划和计划的审查,改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非农建设用地和农户宅基地审批制度。引导农户和农村集约用地,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提高农村各类用地的利用率。认真贯彻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把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和承包农户,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严格执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力度。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本农田水利化程度,搞好土地开发和整理,建设高产稳产农田,提高农业抗灾和减灾能力。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和征地补偿办法,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就业和生活保障机制。切实加强后备耕地资源的保护,进一步完善耕地保护监督和惩罚机制。

(四)加强农业科技支撑,完善奖补政策。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充分发挥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农业科技优势,建成国际一流水平的农业科技中心,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转化能力。加大农业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推广力度,利用现代生物和信息技术,推动品种繁育、种植养殖、施肥灌溉、植保防疫等领域的全面升级。加快品种更新换代,实施小麦良种统繁统供工程,努力提高良种化水平。逐步构建以省级农技推广机构为主体、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广泛参与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体系;深化农业科研院所改革,建立科技推广激励机制,引导和鼓励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活动,积极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深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加大重大技术推广支持力度,继续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完善农民科技培训体系,调动农民学科学、用科技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科学种粮技能;加强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交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多渠道农业科研投入体系,增加对农业(粮食)科研单位的投入,鼓励其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省级重大科技项目要向农业领域倾斜;继续安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加快农业技术成果的集成创新、中试熟化和推广普及。加大中、省财政对产粮大县的奖励力度,完善奖励资金与粮食产量、调出量直接挂钩的联动办法,并进一步向产粮大县倾斜。

加大金融对农村、农业的支持力度。积极落实国家农业政策性信贷政策,加大对粮油生产和规模化养殖法人的信贷支持力度,在国家法律和政策允许范围内,积极运用多种担保方式,扩大抵押范围,满足农业再生产资金需要。

完善粮食补贴和奖励政策。完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逐年较大幅度增加对农民种粮的补贴规模。认真落实中央对粮食(油料)主产县的奖励政策。加大对小麦、稻谷、大豆、油菜籽和山区木本粮油生产的扶持力度。完善农业政策性保险政策,加快建立大宗粮食作物风险规避、损失补偿机制和灾后农田恢复能力建设的应急补助机制。

(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全省粮食可持续发展。

加强对现有湿地的保护,科学制定施肥配方,引导农民改变传统施肥习惯,有效降低化肥使用量,培育高抗品种或转基因品种,提高作物抗病虫害的能力,减少农药施用次数和数量,逐步增加秸秆还田面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降低粮食生产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保证全省粮食可持续发展。

(六)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规划有效实施。

各设区市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要根据本规划,结合实际制定本地、本部门的实施方案,将规划提出的目标、主攻方向、主要建设任务和工程等进行分解细化,落实到各县(市、区)、各个项目上。要加强指导协调,狠抓落实,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全省新增25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目标的实现。

附表1:

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粮食生产目标

指标   基期(2008年)   2010年   2015年   2020年   属性

粮食生产能力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亿公斤) 115  ≥120 ≥130 ≥140   约束性

小麦   39.0   40.62   44.67   47.48   约束性

玉米   50.0   51.76   56.16   60.87   约束性

稻谷   6.9   7.26   8.16   8.40   约束性

薯类   8.0   8.32   9.12   9.70   约束性

大豆   2.5   2.80   3.55   3.60   约束性

小杂粮  8.6   8.92   9.72   10.50   约束性

粮食单产水平(公斤/亩)  247  260  282  304

(小麦/玉米/稻谷)  (400/228/312)  (410/242/314) (415/259/333)

(425/270/360)  预期性

耕地及播种面积

耕地面积(万亩)  4222.7  ≥4200  ≥4200  ≥4200   约束性

用于种粮的耕地面积  3418  ≥3250  ≥3200 ≥3150   预期性

粮食播种面积(万亩) 4826  ≥4600 ≥4600  ≥4600  约束性

小麦  162  ≥185  ≥190  ≥200  预期性

玉米  1710   ≥1650  ≥1600  ≥1600   预期性

稻谷  1590  ≥1750  ≥1800  ≥1800  预期性

薯类  590  ≥600  ≥600   ≥600   预期性

小杂粮 597  ≥415  ≥405  ≥400   预期性

生产条件有效灌溉面积(万亩)  1857  1890 2100   2310  预期性

有效灌溉率(%)  0.44  0.45  0.50  0.55  预期性

灌溉水利用系数 0.51  0.52  0.56  0.60  预期性

中低产田比例(%) 83.4  79.0  67.0  55.0  约束性

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44.6  50.0  60.0  70.0  预期性

科技水平良种覆盖率(%)  85  87  92  ≥95  预期性

商品化供种水平(%)  70  74   85   ≥85  预期性

科技贡献率(%) 48   50  55  60   预期性

注:1. 粮食生产能力、耕地面积指标基期数据为2008年数据,生产条件、科技水平指标基期数据为2007年数据。

2. 有效灌溉面积基期数据为2008年统计年鉴数据。

附表2:分区粮食增产任务表(略)

附表3:国家级产粮大县粮食生产规划表(略)

附表4:省级产粮大县粮食生产规划表(略)

附表5:后备区粮食生产规划表(略)

附表6:《陕西省新增25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10—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一览表(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