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政府公报

传达指令 指导工作 公开政务 服务社会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印发子长县深化医药卫生
体制改革基本做法与经验的通知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子长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本做法与经验的通知

陕政办发〔2010〕86号
时间: 2010-11-02 16:41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也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民生工程。子长县委、县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为目的,以创建“平价医院”为突破口,以建立体制机制为核心,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政府责任,坚持城乡统筹,大胆探索实践,着力在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上下功夫,走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符合群众健康利益的新路子。

子长县的基本做法和经验得到了国家卫生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为全面加快我省医改工作步伐,发挥好典型引领作用,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子长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做法与经验》印发给你们,请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学习借鉴。

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紧迫性,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医改中心工作,推进五项重点改革,努力实现医改预期目标,使医药卫生事业成果更快更多地惠及三秦百姓。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年八月十七日      

子长县深化医药卫生
体制改革的基本做法与经验

近年来,子长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大力实施“煤油强县、草畜富民、城镇带动、项目推动”的发展战略的同时,着力破解吃水、上学、看病、住房、就业等“五难”问题,特别是围绕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于2008年6月启动了以创建“平价医院”为突破口,以建立机制体制为核心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与改革前相比,住院病人平均费用下降44.8%,门诊平均费用下降45%。门诊人次和住院病人月分别增加25%、17.3%,出院病人月均增加130人。目前,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初步得到缓解。主要做法是:

一、政府主导,财政保障,强化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

一是将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由差额变为全额预算管理。二是医务人员津贴补助和人才培养等费用全部纳入财政预算,乡镇卫生院的运转经费由财政定额补贴,每院年均10万元。三是将公立医院历史债务统一打包,由县财政逐年清还。四是按比例下调所有检查和诊疗费用、门诊和住院费用,下调费用由县财政全额补齐。其中,CT下调了30%,磁共振、彩超等平均下调了15%,胆结石手术费用下调了近三分之二。五是医院基本建设和设备更新由县财政负担。

二、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创新医药购销体系

一是取消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县财政按药品实际销售额的15%予以补贴。二是县乡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药品实行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以大额团购换取药品低价格,采取三轮竞价、一轮议价的办法,公开招标,确定一家配送公司负责全县药品供应,实现了药品目录、价格、质量、采购、配送和结账“六统一”,药品价格平均下降40%左右。全县集中采购药品总体价格较省招标价低23.3%,计划药品配送率达到95%以上,每年减轻群众负担800多万元。三是结合国家基本用药目录和临床用药需求,动态调整集中采购、统一配送药品目录,并将新增的药品目录全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三、五轮驱动,提标扩面,完善医疗保障体系

一是实行“五轮驱动”。公立医院改革与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医疗救助等制度相衔接,充分发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综合效益,使患者在“一降一提”(即医疗费用降低,医疗保障水平提高)的政策保障中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二是扩大医保覆盖面。将国有困难企业、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等参保困难人群纳入医保范围,将门诊常见病、多发病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新农合参合率达95%,城镇职工参保率达95%,城镇居民参保率达85%。

三是提高补偿标准。大幅提高筹资标准、住院报销比例和最高封顶线,降低各级医疗机构报销起付线。将参合人员住院报销最高支付限额由1.5万元提高到3万元,是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7倍多。

四是提高医疗救助水平。将城乡医疗救助的最高救助标准由5000元提高到2万元。实施补充医疗救助制度,县财政列支500万元,对患者经新农合、医保报销、民政救助后仍难以负担的医疗费用给予补助。

五是规范诊疗行为。建立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对医疗服务行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积极开展“三合理”检查,合理控制医药总费用和次均费用。

四、注重管理,强化考核,深化医疗卫生机构内部改革

一是建立医疗服务价格监管制度。全面推行联网收费、一日清单、收费项目公示和费用查询等制度,在患者的缴费票据和一日清单上明确体现医改后的减免比例和患者的受益金额,提高收费透明度。

二是完善人事分配制度。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制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对县乡医疗卫生机构领导岗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采取演讲、述职、技术比武和交流等形式竞聘上岗;对卫生技术人员采取笔试、面试、技能考核等形式竞争上岗、择优录取,实行合同管理。合理拉开分配档次,将基础工资(档案工资)的60%(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为70%)作为岗位工资,按考勤发放,40%(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为30%)作为绩效工资,按工作量和医德医风等综合评估考核发放。效益工资由奖励资金、医院财务收支相抵后盈余的30%和部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及其他收益构成,按工作实绩和效益考核发放。

三是实行会计委派制度。医院会计由县财政局委派,医院的盈余和县财政的专项补助资金,40%用于医院正常运行,30%用于医务人员的效益工资和奖金福利,30%作为医院发展基金。

四是取消开单提成。改“处方金额提奖法”为“处方数量提奖法”,杜绝“大处方”行为。

五是实行优秀人才奖励制度。县财政每年为公立医院安排130万元的专项资金,奖励为医院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

五、打牢基础,统筹发展,强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700万元建设县医院门诊住院综合大楼。建成疾控中心综合大楼并配备仪器设备48台(件)。建成甲级乡镇卫生院6个,其余9个达到乙级标准,为每个乡镇卫生院配备救护车1辆。建成126个规范化村卫生室,在建174个。对新建、改扩建的村卫生室在省、市补助的基础上,分别补助1.5万元、0.5万元。

二是落实村医补助。村医补助每年每室6000元,加上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平均每年每室村医补助达1万元以上。

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培养全科医生为重点,县财政每年列支90万元培训经费,选派60多名业务骨干到城市医院进修培训。公开为医疗机构招聘了103名医学类专业技术人员。规定县级医院医生和预防保健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到乡镇卫生院累计支医不少于一年,并将其作为晋升中级以上职称的必备条件。

四是推进县乡一体化、乡村统一管理。县医院和县疾控中心分别托管1个乡镇卫生院,其余乡镇卫生院院长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设立乡镇卫生院院长奖励基金60万元,对年度考核优秀者奖励3—5万元,乡镇卫生院院长年均收入达10万元左右。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实行行政、业务、财务、药品购销、绩效考核“五统一”管理,提高了村卫生室的服务水平。

六、健全机制,规范运行,确保医改深入推进

一是组织保障机制。成立县医改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县长担任组长,县政协1名副主席担任办公室主任,抽调20余名专职工作人员集中办公。

二是财政投入机制。出台《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财政投入规划》等一系列文件,为医改工作提供财力保障。

三是管理和运行机制。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卫生投入、乡镇卫生院管理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四是公共卫生服务机制。先后制定出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方案》等6个规范性文件及若干配套文件,将人均21.5元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按县级8.15%、乡级66.47%、村级25.38%的比例分配,重点向乡村倾斜。

五是药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机制。根治了药品价格虚高,理顺了药品购进渠道。

六是医疗纠纷第三方调处机制。成立了医疗纠纷调处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常务副县长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司法局,具体负责全县医疗纠纷调处的日常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