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政府公报

传达指令 指导工作 公开政务 服务社会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
进一步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决定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决定

陕政发〔2009〕40号
时间: 2009-08-05 16:39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推进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实现建设西部强省的宏伟目标,特作如下决定:

一、认清形势,增强进一步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紧迫感与责任感

1.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陕西作为内地经济欠发达省份,进一步扩大开放,引进国内外先进要素,参与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的国际分工与合作,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是陕西加快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和战略性举措。

2.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积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取得了显著效果,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已成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从总体上看,利用外资规模较小,外贸依存度较低,开放型经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较大,区域开放水平不均衡问题比较突出。

3.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地变化,我们既面临扩大开放的难得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产业出现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新兴产业、服务业加快转移的趋势。同时,世界经济发展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际金融动荡使各国、各地区吸引外资的竞争日益激烈。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开放开发的支持力度,沿海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正加速进行。同时,中西部地区兴起新一轮赶超发展的热潮,呈现竞相扩大开放的态势。我省近年来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尤其是西部交通大枢纽的地位日益突出,具备了大规模聚集生产要素的基础和条件。同时,开放程度不高制约着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向经济优势、竞争优势转化的进程,进一步扩大开放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全省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一定要认清新形势,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危机意识,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宽广的世界眼光,奋力推进开放,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4.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省扩大对外开放、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党的十七大和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建设西部强省目标,进一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提高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内外分工与合作的能力,走出一条具有内陆特色的开放之路。

5.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对外开放的大突破。深入开展新一轮思想解放大讨论,打破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维定势,强化“赶”的意识、“比”的意识、“争先”的意识,增强开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决消除影响开放的体制障碍,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环境。

——坚持以开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借助国际创新平台,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提高市场竞争力。积极引进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大公司、大集团,推进企业并购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企业结构调整优化。大力引进现代服务业和新型业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高我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举。从我省实际出发,实行对内对外开放的两轮驱动方针,大力引进国际先进生产要素,增强自主创新和自主增长能力。更加注重对内开放,抓住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契机,扩大对内开放规模,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坚持区域间协调开放。按照关中开放重在提升,陕南陕北开放重在突破的思路,全面提升关中的开放层次和质量,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快陕南陕北开放步伐,力求在招商引资和出口规模上取得大的突破,形成三大区域竞相开放的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的开放理念。把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物质生活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扩大开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引进和发展富民产业,扩大劳动力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让全省人民共享扩大开放的物质与精神成果,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6.主要目标:

面向世界,面向全国,努力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先行区。经过五年努力,力争使全省经济开放度明显提升,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区域开放布局更加合理,形成充满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招商引资的规模和水平明显提高,实际使用境内外资金总额年均增长30%左右。5年内,力争引进100家以上世界500强企业来陕发展;

——进出口结构明显优化,对外贸易进出口额年均增长25%左右。5年内,培育10家以上年贸易额超过5亿美元的进出口企业,形成一批国际竞争力强的出口品牌;

——走出去迈出较大步伐,对外投资合作、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年均增长30%以上;

——开发区、工业园区利用境内外资金达到全省总量的70%以上,园区经济对全省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三、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7.把招商引资作为对外开放的首要任务。坚持一、二、三产业一起上,国有、集体、民营一起上,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项目一起上,加快利用外资的步伐。以美、德、日、韩、泰、新加坡等国家和台港澳地区为重点区域,大力引进世界大型跨国公司和知名企业。鼓励外商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鼓励外资企业增资扩股,加快本土化进程。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从单纯引资向引进技术、人才和管理相结合转变,从传统招商向产业链、产业集群招商转变。完善利用外资的促进机制,提高引资的效率和水平。

8.加大工业领域招商力度。抓住国际制造业转移重点转向高端环节的机遇,主动吸引跨国公司把技术水平更高、附加值更大的产品和项目落户陕西,提高工业尤其是支柱产业的扩张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依托科技和人才优势,大力吸引国际领先企业投资以电子信息、民用航空航天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发展。依托能源资源优势,吸引拥有核心技术的大型跨国企业投资能源资源转化的煤化工、气化工、油化工和盐化工、精细化工,发展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能源化工产业集群。依托装备制造业的雄厚基础,吸引国际顶级装备制造企业来陕投资,参与汽车、输变电、数控机床等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尽快形成世界知名的国家级装备制造业基地。依托有色金属资源优势,吸引具有国际先进技术的跨国企业投资高端型的有色金属深加工、精加工产业,发展国内一流的现代材料基地。支持外资对传统工业嫁接改造,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和品牌创造能力。

9.加快现代服务业引资步伐。抓住世界产业转移重点转向服务业的机遇,大力承接国际高端服务业,全面提升我省现代服务业在国内外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发挥西部交通大枢纽的优势,吸引境外知名物流企业来陕聚集,参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物流体系,降低物流成本。发挥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吸引境外专业性文化公司和一流文化创意、经营领军人才来陕创业,加快发展影视、卡通动漫、创意设计、演艺娱乐等新兴产业,培育具有时代特点的国际文化品牌。发挥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引进境外资本参与旅游基础设施、景区景点建设,全面提升旅游产业水平。大力引进国际一流的大型服务外包集团,带动服务外包业加快发展,使陕西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服务外包基地。以构建西部重要金融中心为目标,加快西安金融商务区建设,吸引更多的境外金融机构来陕设立分支机构。引进国际顶级会展公司和先进的管理方式、经营理念,提升我省会展业的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水平,打造“西部会展之都”。凡符合国家鼓励类的外资服务产业项目,可享受西部大开发的优惠税收政策。

10.积极吸引外资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行多种形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吸引外资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和设施农业。鼓励外资进入果业、畜牧业和园艺业,发展无公害绿色果品、高品质畜产品和花卉产品,提高出口商品率和国际竞争力。支持外资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国际营销,推动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对经认定符合农业产业化龙头条件的外资企业,可享受省内龙头企业相关优惠政策。

11.积极引进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来陕设立地区总部。进一步加大企业总部招商力度,大力吸引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在我省设立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物流中心、采购中心、会展服务中心等职能型总部。依托国家级开发区,合理规划建设中央商务区,引导各类总部企业聚集。鼓励高端服务业入区运营,为总部企业提供支撑服务。参照国内外通行做法,制订不同类别总部企业的认定标准,在企业总部的设立、办公用房、项目用地、资金融通、引进人才等方面给予扶持。

12.充分发挥产业园区利用外资的载体作用。各产业园区要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明确主导产业发展方向,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大、规模效益好的项目,力争尽快形成3—5个千亿元级的产业园区。要注重产业链招商,提高产业配套能力,下功夫吸引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大型企业入区,带动配套企业跟进。国家级开发区和产业基地要率先由“引资”向“选资”转变,更加注重外资项目的质量和效益。省级开发区要逐步形成特色鲜明且较为完整的产业集群,实现开发区间的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和恶性竞争。对技术水平高、成长性好、就业带动性强的外资项目,优先保证土地供应。

13.完善利用外资的促进机制。在美国、德国、日本、泰国、新加坡和香港等招商引资重点国家和地区设立陕西商务代表处,与驻在国和地区大型企业建立直接联系,形成稳定畅通的招商工作平台。发挥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经合局(开放办)、省贸促会、省侨联、省台办和海外商协会等组织对外联系广泛的优势,整合招商资源,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招商引资工作。运用市场化手段,加强与各类中介机构的联系和互动,开展委托招商和代理招商。省政府设立招商引资专项资金,每年按一定比例增长,主要用于招商引资的宣传推介、重点引资项目的支持以及引资成效的奖励。

四、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支持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

14.扩大外贸规模,提高外贸质量。巩固和扩大一般贸易,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努力使对外贸易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同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化经营。

15.提高出口产品层次,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努力从资源性产品向加工型产品转变,从粗加工产品向精加工产品转变,从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形成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支柱产品和品牌产品。着力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出口产品,五年内使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达到出口总量的60%以上。大力培育出口龙头企业,在装备制造、能源化工、高新技术、有色金属等领域形成一批年进出口额5亿美元以上的外向型企业集团。

16.大力发展内陆型加工贸易。对高附加值、低运量的高新技术产品,继续采取“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模式,努力向更大增值含量的环节延伸,加快产业升级。对配套能力强的产业,应利用铁路集装箱物流快速成长的条件,发展配套型加工贸易,带动更多的企业进入国际生产体系。对运输量大、物流成本高的产业,积极发展“一头在外、一头在内”的内需型加工贸易,进口关键零部件,面向国内市场加工制造,扩大生产规模。鼓励更多的企业入驻西安出口加工区,推动加工贸易聚集发展。选择有条件的开发区和产业基地建立加工贸易产业园,通过发挥保税物流功能,延伸出口加工区的政策覆盖范围。积极争取西安国际港务区成为综合保税物流区,打造新的加工贸易聚集区。

17.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按照基础在文物、做强在文化、扩展在会展、做大在旅游的思路,精心打造服务贸易产业链。积极推动更多的文化艺术精品、影视动漫产品出口,增强我省软实力。进一步办好“西洽会”、“农高会”、“欧亚论坛”、“旅游商品博览会”、“文博会”,使之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品牌会展。大力发展历史文化、革命文化、山水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休闲文化旅游产品,建设1—2个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3—4个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扩大旅游服务出口。抓住国际服务外包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离岸服务外包,使其成为服务贸易的新支柱。积极培育国际服务外包品牌企业。加快服务外包创新,从制造外包向IT服务外包延伸,从业务流程外包向研发外包延伸,形成软件外包、研发设计、信息服务等高端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经认定的服务外包企业,可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

18.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省内短缺资源。抓住人民币汇率调整的时机,引导企业进口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促进产业升级。鼓励进口省内短缺的资源类商品和加工贸易原料性产品,为经济发展提供资源支撑。认真落实国家鼓励政策,对支柱产业的重大技术设备进口,省政府给予资金支持。

19.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开发国内、省内紧缺资源。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投资环境适宜的国家和地区设立陕西工业园区,进行集群式发展。有计划地在霍尔果斯等国际口岸设立陕西贸易和物流基地。支持竞争力强的企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实现产权多元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设立研发机构,利用国际智力资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挥我省在电力、路桥、机械装备、油气勘探等领域的优势,扩大对外工程承包,带动零部件出口。大力拓展国际劳务市场,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高劳务合作效益。加快培育我省的跨国公司,力争五年内形成一批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跨国经营企业。

20.完善对外贸易促进机制。建立健全信息服务平台,为涉外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海外市场信息。加强对出口企业的服务,采取贴息和资助方式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完善贸易摩擦应对机制,增强处置贸易争端的能力。省政府设立外贸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按一定比例增长,主要用于提高出口产品的知名度、附加值和竞争力,以及对外贸易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五、坚持对内对外开放“两个轮子”一起转,把区域经济合作推向新的阶段

21.全面深化对内开放。坚持把对内开放作为扩大开放的关键环节。按照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思路,进一步加强与东部省市合作,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来陕集聚。同时,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防止高污染、高耗能项目流入我省。主动与周边省区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加速崛起。发挥承东启西的作用,推动西部大开发向纵深发展。

22.强化东西合作机制,大力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加强与东部省市的跨区域合作,建立政府与政府、商会与商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互动机制,形成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格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抓住沿海产业转移的机遇,千方百计吸引更多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项目向陕西转移。国家级开发区要通过设立专业化园区,吸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发展空间大的项目,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各市区要围绕主导产业发展,以重点开发区为集中承接区,与东部省市实行点对点、城对城对接,或以联合共建、产业链整体转移等形式承接,发展新的产业集群。各县区要发挥当地优势,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注重承接资源开发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力争经过5年的努力,全省承接产业转移项目5000个,初步形成100个具有一定规模、产业协作配套、基础设施完善的工业园区。对于产业链或产业集群实现整体转移的承接区,可以冠转移城市的名称。省政府将选择4—5个转移成果突出的园区作为产业转移示范区,给予资金支持。

23.积极开展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加强省际重大基础设施的合作共建,以亚欧大陆桥为重点,构筑一体化交通网络和新的出口大通道,实现区域基础设施对接;加快区域性特色产业的合作开发,重点发展“丝绸之路”旅游精品线路和新型能源化工产业,实现区域产业对接;加强跨区域的荒漠、河流、生态协同治理,再造秀美山川,实现区域生态环境对接。加快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形成我国新的产业密集带和经济增长极。进一步发挥“黄河经济协作区”、“陕甘川宁四省十六方经济合作联合会”、“晋陕豫金三角经济协作区”的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协作向纵深发展。

24.重构陕西市场交易体系。要按照立足陕西、服务西部、辐射全国的理念重构陕西市场交易体系。抓紧设立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力争尽快投入运营;积极兴办煤炭、有色金属、艺术品等专业化交易所,形成全国性交易中心;积极兴办建材、果蔬、电子、工业原辅料等七个大型交易市场,形成区域性交易中心;加快发展大型商品市场和特色商业街,5年内建成10个“百亿商圈”,使我省成为西部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发挥科教中心作用,鼓励科研院所承担西部开发的重大研发项目,支持大专院校面向西部培养各类人才,为西部开发提供智力支撑。发挥区域金融中心作用,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向西部拓展业务,通过创新产品、创新服务促进西部金融业崛起。发挥区域物流中心作用,依托铁路、公路、航空三大枢纽,为西部货物大规模集疏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促进西部开发物流瓶颈的突破。

六、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

25.坚持依法治省,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建立健全涉外地方性法规,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推进依法行政,规范司法行为。完善投诉案件处理协调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商务、台办、侨办等部门参加,依法查处投诉案件。进一步清理和规范行政审批,大幅度减少收费项目;坚决制止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现象,切实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所有审批部门不得指定中介机构代理服务,一律割断与中介服务机构的经济联系。进一步下放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审批、管理权限。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并联审批制,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明确权利岗位的责任,实行重大责任问责制和不作为追究制。以打造“信用陕西”为目标,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健全守信收益和失信惩戒制度。

26.完善口岸建设,提高通关效率。完善现有航空、陆路货运口岸的基础设施和功能,扩大辐射范围,提升服务水平。加快建设榆林和西安国际港务区口岸,积极争取在省内重点城市新设口岸,促进外贸进出口的发展。加强大通关协作,创新监管模式,努力推进口岸通关提速增效。

27.营造快捷畅通的交通环境。全面构筑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提升我省交通承载力。加快建设覆盖全省的高速公路网络,实现“4小时陕西”;尽快完成与周边省市高速公路的对接,实现“8小时周边”;构建我省至长三角、环渤海的高速公路大通道,实现“10小时出海”。在加快建设“十大铁路工程”的同时,再新建一批铁路项目,进一步强化铁路枢纽功能。抓紧建设“四大物流园区、十大物流配送中心”,重点建设好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西安国际港务区,构筑内陆最大的现代物流园区。加快“一主四辅”五个机场迁建、改扩建工程,尽快开通西安直达北美的国际航线,开通欧洲货运物流航空通道,形成区域性国际航空客货运中心。

七、加强领导,全面提高执行力

28.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牢固树立“开放决定发展,开放决定未来”的理念,把扩大开放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把握新形势,研究新问题,制定新规划,采取新措施,推动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省对外开放领导小组要把握国内外资本动向,定期研究开放中的重大事项,有针对性地指导各市区、各部门的开放工作,协调解决招商引资、改善投资环境和重点项目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29.强化部门协作,形成整体合力。各部门要围绕全省开放大局,密切配合,互相支持,通力解决开放中跨领域的重要问题。综合经济部门要前瞻性地做好开放规划,适时制定支持开放的政策措施,对重大投资项目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工商、税务、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简化工作程序,提高服务效率。旅游、文物、文化、外事、贸易促进等部门要发挥自身优势,为招商引资牵线搭桥,扩大我省在国际上的影响。各驻外办事处要强化招商引资职能,加强业务联络和信息沟通,成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平台。

30.推进县区对外开放。各县区要完善开放机构,建立招商项目库,拓展招商网络,积极培育特色出口产品,全面提升县域经济外向度。经济欠发达县区要努力实现外贸出口“零”的突破。15个扩权县要率先发展开放型经济,充分发挥政策优势,积极开展与跨国公司、大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项目对接活动,扩大外贸出口,成为县区开放排头兵。

31.加强国际资本市场研究。设立专项研究基金和专门机构,重点研究国际资本流动规律、趋势以及跨国公司的战略规划、产业布局和投资环境需求,寻找跨国公司投资与我省经济发展的结合点,提高引资成功率。

32.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培育与引进并重,加快培育一大批通晓外语、精通业务、善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着力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团队,有针对性地引进金融、物流、创意和服务外包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国际化水平。高度重视用好现有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建立干部培训机制,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对全省处级以上干部普遍进行一轮开放型经济知识培训。每年选送一批年轻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大型外向型企业和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分期选派领导干部到发达国家进行学习培训。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本省贡献突出的人才在住房、医疗、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优惠待遇。

33.加强对外开放工作的绩效考核。各级、各部门要明确对外开放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分解任务,责任到人,把对外开放工作的绩效考核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要加大对开放工作的考核权重,对成效显著的给予表彰奖励,对完不成任务的给予通报,对不作为、乱作为、失职渎职的坚决予以查处。

各市区、各部门要按照本《决定》制订具体实施细则,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决定》(陕政发〔2008〕70号)同时废止。

陕西省人民政府   

二○○九年六月九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