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政府公报

传达指令 指导工作 公开政务 服务社会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
印发陕西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通知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陕西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通知

陕政发〔2008〕23号
时间: 2008-08-06 15:59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陕西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已经2008年第15次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陕西省人民政府

                                            二○○八年六月十一日

陕西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

目    录

第一部分 气候变化对陕西的影响与挑战

一、陕西气候变化观测事实与趋势

二、陕西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三、气候变化对陕西的影响

四、陕西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

第二部分 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原则

三、目标

第三部分 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及主要任务

一、优化能源结构,减缓温室气体排放

二、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生态省建设

三、强化水资源管理,加大综合节水技术研发与推广力度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重点行业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

五、增强环境监测和预警能力,推动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

六、健全和完善防灾减灾体系,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第四部分 保障措施

一、认真实施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

二、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引导社会投资研发相关技术

三、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

四、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有效利用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

五、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管理体制,加强组织领导

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异常气候事件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日益严重的影响,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为了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通知》,结合我省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第一部分气 候变化对陕西的影响与挑战

一、陕西气候变化的观测事实与趋势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近百年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大部分地区都呈现变暖趋势。我省的气候变化同全球、全国的总趋势基本一致,特别是近十年来的主要观测事实表明:

平均气温不断升高。以1971—2000 年年平均气温为例, 80年代全省年平均气温为11.5℃,90年代为12.1℃,升高0.6度。2000—2006年年平均气温为12.5℃,比80年代升高1.0℃,比90年代升高0.4度。2006年年平均气温高达13.1℃ ,成为我省近50年来的最高值。从季节分布看,冬季增温最明显,从1986年以来连续出现暖冬;从地域分布看,陕北、关中的暖冬特征尤为突出,增温趋势形成北强南弱的特点。

降水大幅度减少。1951—2006年,全省年降水量的变化呈减少趋势,90年代减少幅度最大。1991—1999 年平均降水量比1961—1990年减少10%—20%。目前,陕西仍处于相对少雨时段。

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增多。一是夏季反常高温。2002年、2005年6、7月关中地区出现35℃以上的持续高温天气,多数县最高气温≥40℃,突破历史极值。2006年6月局部出现40℃以上的高温天气,西安市最高气温达429℃。二是旱灾频繁。近50年来,陕北、关中、陕南旱灾的重现期分别为1.1年、1.2年、1.6年。三是洪涝灾害加重。1998年-2005年间多次出现大范围区域性暴雨、大暴雨和持续降雨过程。据不完全统计,仅丹凤、紫阳、佛坪、宁陕、子长等县遭遇特大暴雨袭击,造成经济损失达90亿元,死亡364人。

未来气候变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根据全球气候模式预测结果,陕西未来50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15℃—2.10℃。2007年—2010年平均降水量为正常期,2011年—2035年为相对湿润期,2036年—2050年将转为偏旱期。在这三个时段中,关中、陕北、陕南差异较大,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可能增大,关中的干旱与陕北、陕南多雨并存,荒漠化仍有加重之势,将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产生较大影响。

二、陕西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根据统计资料分析,在2005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中,原煤占77.61%,原油占15.11%,天然气占4.20%,水电占3.08%。在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我省煤炭所占比重高于全国68.9%水平8.7个百分点。经测算,2005年我省因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35亿吨CO2,人均3.63吨。预计到2010年单位GDP的能耗和CO2排放量将有所下降,但CO2排放总量将由1.35亿吨上升到1.75亿吨,人均CO2排放量由3.63吨上升到4.57吨。因此,要实现CO2排放总量和人均CO2排放量“双降低”,任务相当艰巨。

三、气候变化对陕西的影响

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已经对我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省南北狭长,气候差异大,自然灾害较多,生态环境脆弱,加之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经济发展水平又比较低,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还不强。可以预见,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继续加快以及居民用能水平的提高,未来气候变化对陕西的影响度会随之增大。

(一)对农业的影响。

气候变化必将增加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加剧农产品产量波动。事实表明,已经发生的气候变化使春季物候期普遍提前。近十多年来,因受暖冬影响,渭北果树开花期提前半个月左右。由于花期提前,增加了果树遭遇春寒、低温冻害的机率,而夏季的高温又使果实普遍小于常年。小麦发生冬旺,甚至反季节拔节,而夏初的干热风又使小麦青干,造成严重减产。气候变暖导致的病虫害暴发和蔓延,使微生物分解加快导致地力下降,连续阴雨导致野草漫地,需要增加施肥量、用药量和农事劳动量,大幅度增加了农业成本和投资需求。

(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我省地貌和地质类型多,生态系统相当脆弱。一是水文地质方面。持续干旱、持续阴雨,或者暴雨与干旱交替发作,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可能加剧,殃及梯田、坝地和水利工程;陕南山区和半山区耕地少,如遇暴雨冲击,将降低对人口和经济的承载能力;毛乌素半沙漠区,可能出现沙尘暴频发,会造成大面积土壤风蚀沙化、石砾化、次生盐碱化。二是生物群落方面。气候变化可能改变植被的组成、结构及生物量,将使森林火险等级提高,防火压力加大;森林病虫害分布、生物学特性发生变化,大面积森林有害生物爆发的危险性提高;植物地理分布、生理、生活周期、迁徙习性和栖息地发生改变,生存能力降低,生物多样性保护难度增大。

(三)对水资源的影响。

水资源变化是气候变化的晴雨表。由于干旱少雨,渭河来水量连年减少,建国以来到80年代年均入境水量为25亿m3,90年代年均只有11亿m3,1997年仅为4亿m3。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用水量刚性增加,关中地区不得不靠超采地下水维系运转,造成西安地裂缝、地面下沉等严重问题。着眼未来,气候变化将对我省水资源产生较大的影响:一是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目前,全省年需水总量112 亿m3,可供量92亿m3,缺水20亿m3。其中关中缺水13亿m3,陕北缺水2亿m3。据预测,到 2020年缺水量将增加到83亿m3。如遇持续干旱,水资源供需矛盾可能进一步加大。二是水污染严重。约80%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进江河湖库,已使关中、陕北大部分河道水体丧失了使用功能。而农村面源污染与地表水污染,通过灌溉系统形成往复循环,致使地下水体污染也日趋严重,更加剧了缺水地区的供需矛盾。三是水资源消耗大。我省万元GDP用水量是东部发达省区的15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加之涉水部门多,形成多头管理,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矛盾。

    四、陕西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

(一)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面临严峻的挑战。

我省能源消费构成中原煤比重高出全国68.9%水平8.71个百分点,近年来虽有变化但以煤炭为主的消费方式并未得到根本改变。与石油、天然气相比,单位热量燃煤引起的CO2排放比使用石油、天然气分别高出约36%和61%。200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0%以上,而电和天然气消费之和仅占 7.7%。随着电力等耗煤行业的快速发展,2007年上半年全省CO2排放量比上年同期增长3.39%。由于调整能源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资源结构的制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又面临技术和资金上的障碍,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结构和消费结构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将不会发生大的改变。因此,我省在降低单位能源的CO2排放强度方面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

(二)对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技术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

我省高耗能工业比重较大,单位产品能耗高,目前的能源开采、供应与转换、输配技术、工业生产技术和其它能源终端使用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2005年,全省重工业实现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83.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8个百分点。年耗标煤5000吨以上的重点耗能企业565家,实现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74.5%,而消耗的能源所占比重则高达97.8%。高耗能产品单位能耗高,如火电供电煤耗比国内先进水平每千瓦时高出55克标准煤,水泥每万吨综合能耗比国内先进水平高出 700吨标准煤,合成氨每吨综合能耗比国内先进水平高出475千克标准煤。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要依靠科技创新和结构调整。如果不能及时获得先进的、有益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改变高耗能产品生产过程和能源、交通、建筑等的高排放特征需要持续很长时间。

(三)对自然生态保护和修复带来巨大的挑战。

我省生态环境脆弱,干旱、水土流失、荒漠化、湿地退化等依然较为严重,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保护自然生态的任务更重,压力更大。特别是在能源工业大发展中,粗放型的煤炭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造成一些煤矿采空区山体滑坡、地表塌陷,局部地下蓄水层、防水层破坏,给矿区生态环境带来灾难性后果。应对气候变化,既要不断加强植树造林和湿地恢复工作,提高森林碳吸收汇的能力,更要重视从源头上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强化生态修复的责任。

(四)对农业领域适应气候变化提出了长期的挑战。

我省旱、涝、冰雹、高温热浪、低温冻害等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非常有限。在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增加的情况下,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有效减少病虫害,降低生产成本,遏制荒漠化增大趋势,将是确保全省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长期任务。

(五)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了现实的挑战。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尤其是占全省经济总量70%左右的关中地区,水资源仅占18%;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缺水问题更加突出,仅占12%。但我省水资源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比较差,而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度将继续增大。因此,如何保护和管理水资源、优化水资源配置,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用水安全,确保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对提高水资源开发和保护领域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提出了更加现实的挑战。

第二部分 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关注气候变化问题,积极采取适应和减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是我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对人类、对未来高度负责的重要行动。

一、指导思想

我省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保障经济发展为核心,以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为重点,以科学技术进步为支撑,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为保护我国和全球的气候作出新的贡献。

二、原则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遵循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尊重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立足陕西,着眼全球,突出重点行业,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气候变暖带来的长期挑战。

——坚持减缓与适应并重的原则。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是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要在继续坚持节约能源、优化结构、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实施生态保护重点工程以及防灾、减灾等重大基础工程建设,切实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的原则。应对气候变化涉及经济社会的许多领域,只有把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考虑,统一部署,协同动作,整体推进,才能使这些政策措施有机结合起来,取得更好的效果。

——坚持科技创新的原则。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提高气候变化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引进和利用碳吸收技术,积极推进在清洁发展机制、技术转让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目标

我省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目标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明显成效,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不断增强,相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有新的进展,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得到较大提高。

根据以上总体目标,提出以下七项具体要求:

——强化能源节约,降低能源消耗。依法实施节能管理,加快节能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到2010年,万元GDP能耗从2005年的1.48吨标准煤降到1.18吨标准煤,降低20%左右,年节能总量约1800万吨标准煤。

——积极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到2010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比重下降3—5个百分点,天然气、水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比重提升5—8个百分点;煤层气抽采总量达到7.8亿立方米,其中利用量6亿立方米;农村户用沼气普及率超过30%,50%以上的大中型畜禽养殖场建成沼气工程。力争使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在一次能源供应结构中的比重提高到10%左右。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严格控制工业生产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建立淘汰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快节能环保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提高资源利用率。到2010年,力争使工业生产过程的氧化亚氮排放稳定在2005年的水平上。

——继续实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资源保护、水土流失治理、农田基本建设等重点工程,大幅度增加碳汇能力。到2010年,全省完成水土流失治理3万km2,新增造林面积100万公顷,建设牧草原种基地5000亩、扩繁基地3万亩,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37.2%提高到42%,年均吸收CO21600万吨。

——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水资源,完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机制。到2010年,全省水功能区达标率提高到80%,流域面积1000km2以上的河流保持基本生态流量,沿渭大中城市的地下水开采量减少10%。西安等13个城市新增供水能力9.18亿m3,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5%。力争将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

——选育抗逆品种,改进栽培技术,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力度,大力开发适应气候变化的新品种,适时调整种植结构和布局,提升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

——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加强抗灾能力建设。基本普及气候变化方面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气候变化的科学理解和认识。增强监测能力,提高预报预警水平,强化主要灾种的抗灾工程建设,有效遏制人为致灾因素。

第三部分 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及主要任务

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减缓气候变化,需要进一步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针对我省近几十年来的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特点,确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及主要任务如下。

一、 优化能源结构,减缓温室气体排放

制定能源发展战略,优化能源结构,强化清洁、低碳能源开发和利用的鼓励政策,减缓由能源生产和转换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加工制造业,控制高耗能行业的发展,强化重污染行业的技术改造和污染治理力度。有计划地淘汰能耗高、污染大的落后生产力,包括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烧碱、水泥、钢材等高耗能产业。实行差别电价,制定明确的关、停、转计划,执行生产许可证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强制淘汰资源利用率低、能耗高的企业和工艺设备。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核制度,对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在3000吨标准煤以上的投资项目,要经县级以上政府审查批准,达不到节能减排要求的,不得建设、不得使用。

第一,加快煤电化和煤的汽化、液化项目建设,逐步把化石能源转化为清洁能源。一是按照煤电一体化的模式,发展大型坑口电厂,加快陕北煤电基地建设。重点建设神木锦界、府谷庙沟门、榆横、彬长马尾等煤电一体化项目,力争到2010火电装机达到2700万千瓦。二是加快火力发电的技术升级。新建常规火电全部采用单机60万千瓦以上超(超)临界发电机组,逐步淘汰现存10万千瓦以下的发电机组;大力发展大型联合循环机组等高效、洁净发电技术。三是加快推广热电联产、热电冷联产和热电煤气多联供技术。四是加快煤油一体化、煤气一体化进程。重点抓好榆神、榆横和彬长煤化工区建设,力争2010年前建成1—2套MTO等大型煤化工项目。

第二,加快开发水电资源,积极开发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水力发电是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主体。要围绕汉江梯级开发,加快建设喜河、蜀河、旬阳、黄金峡等梯级电站。在陕南偏僻山区,要充分利用河谷溪流支持发展小水电。抓紧开展黄河北干流水能利用前期调研准备工作。加快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积极推进核电建设。到2010年,全省水电装机容量扩大到220万千瓦,争取建成2—3个风力发电厂,太阳能发电、采暖、制冷、集中供热和地热能发电等开发利用实现新突破;生物质能源和垃圾的资源化利用要有新进展;结合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在陕南山区、陕北沙区等边际土地建设能源林示范基地100万亩,到2020年发展到1000万亩,以满足生产50万吨生物柴油的原料需求;在关中地区开发秸秆发电,在西安、宝鸡、咸阳等大中城市开发垃圾发电,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第三,扩大地下燃气的工业利用规模,发展居民用气,推进城镇燃气化。一是在榆阳、靖边等天然气采区,适度发展天然气化工业,弥补国家短缺的化工原料生产;二是在保证大中城市生活用气的前提下,尽量扩大输气主管道附近的县城和大集镇居民用气;三是加快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发展煤层气产业,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浪费和甲烷排放。优先利用瓦斯发电,适当考虑瓦斯化工,鼓励瓦斯利用项目进入清洁发展机制合作领域。2010年前,重点在彬长、铜川、韩城等煤矿建瓦斯发电站,铺设象山矿到韩城市的输气管线和CNG压缩气站;四是石油采炼企业要加快伴生气的回收利用,尽快解决“火炬放空”问题。

二、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生态省建设

农业及生态系统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和优先领域。随着气候变暖,我省一些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降水可能更不稳定,或者形成淤涝,或者更加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因此,要以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为中心,改土与治水并举,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第一,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要实施以节水改造为中心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建立和完善农业高效灌溉体系,加快丘陵山区和干旱缺水地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积极推广旱作农业品种和旱作节水技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要狠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建立科学的用水管理制度,改革农业用水价格机制,加强灌区运行管理信息化和联网调度系统建设,形成高效利用机制。

第二,优选抗逆品种,推进农业结构和种植制度调整。培育品质优良、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的优良动植物新品种。有计划地培育和选用抗旱、抗涝、抗高温、抗病虫害等抗逆品种。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促进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采用新技术,发展多熟制,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膜、农机使用范围,适度发展独立的饲料农业,减缓农牧业的脆弱性。

第三,强化农业技术推广,发展生态农业。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推广化肥、农药合理使用技术,引导增施有机肥,减少农田氧化亚氮排放。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和少(免)耕技术,增加农田土壤碳贮存。加快户用沼气工程建设,有效控制甲烷排放。进一步加大技术开发和推广利用力度,发展包括生物技术在内的新技术,力争在光合作用、生物固氮、抗御逆境、设施农业、精准农业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第四,抓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强对现有森林资源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继续完善各级政府造林绿化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部门绿化责任制,推动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深入发展,增加森林资源和林业碳汇。继续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和“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全面加强生态综合治理。继续实施可持续的经营方针和资源管理政策,以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为目标,调整林地结构,落实林权,形成造林、营林的长效机制,实现森林经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继续发展平原林业,加快绿色通道、城镇绿化和绿色家园建设,加强农田防护林网、河流护岸林和森林公园建设,提高城乡森林覆盖率。

三、强化水资源管理,加大综合节水技术研发与推广力度

坚持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应对灾变三项措施并重,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水资源特别是生活用水安全的统一调度管理,大幅度提高应对长期干旱、洪涝灾害和水资源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一,发展区域水利,保障供水安全。关中地区要在加强节水治污的基础上,利用沟壕开发地表蓄水兼泄洪,积极寻找地下水采补平衡的途径;抓紧省内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解决关中供水缺口。陕北地区要以保证能源化工基地供水为重点,加快以蓄水为主的水源工程建设和黄河引水工程前期工作,确保当地生产和生活用水安全。陕南地区要以水资源保护和水源地涵养为重点,实施好汉江、丹江水源区水土保持和水污染治理项目。

第二,强化水资源管理,加强防洪工程建设。在加强堤防和控制性工程建设的同时,对于生态严重恶化的河流,抓紧修复和保护,尽快恢复水体功能。要以流域为单元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调度。关中要尽早启动控制性骨干工程东庄水库建设,加强渭河干流及重要支流堤防加固;陕北要以库坝群的除险加固和城市、县城防洪为主,建设能蓄能泄能拦沙的控制性枢纽工程;陕南要以汉江汉中平川段、安康重点段、丹江干流段为防洪重点,兼顾月河干流、嘉陵江沿岸县城段防洪,抓好山洪灾害防治区工程及非工程措施建设。

第三,大力开发和推广综合节水技术,促进水资源合理配置。重点研究开发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的转化机制和优化配置技术等,开发人工增雨技术、精量灌溉技术、智能化农业用水管理技术及设备、生活节水技术及器具。逐步建立健全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和排污缴费、超标预警、过量惩罚的水资源保护制度,鼓励企业实现污水资源化。探索完善与市场体制相适应的水利工程投融资体制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广泛吸引社会资金进入水利建设领域。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重点行业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

钢铁及有色金属冶炼业、石油化工工业、煤炭等能源开采业、建材工业、建筑业以及交通运输业是我省节能的重点行业;《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提出的十大重点节能工程是全省节能工作的主要任务,必须确保工程实施的进度和效果,尽快形成稳定的节能能力。

第一,严格控制高排放、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积极促进工业领域的清洁生产,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先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低耗能的信息产业。在基本满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工业产品基本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水泥、石灰、钢铁、电石等产品的使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CO2等温室气体排放。

第二,强化重点行业的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切实落实十大节能工程。一是能源开采业。要运用信息技术提升采掘设备、生产工艺和企业管理水平,使石油采收率由现在的20%提高到30%、煤炭回采率由现在的40%提高到55%。积极推进能源绿色开采和高效利用,减少开采、加工过程中的物料使用量和有害物质排放量,综合利用共伴生资源和尾矿、废渣等废弃物。要对能源开采企业进行节能评估,不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应进行停产整顿。

二是钢铁及有色金属工业。严格控制新增钢铁生产能力,加速淘汰落后工艺、装备和产品,积极采用精料入炉、富氧喷煤等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控制电解铝总量,提高铝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铅熔炼要采用氧气底吹炼铅新工艺,锌冶炼发展新兴湿法工艺。

三是建筑节能。重点研究开发绿色建筑设计技术、建筑节能技术与设备,逐步建立建筑节能技术标准。着力普及建筑节能新技术和新材料,推广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要严格执行《陕西省建筑节能条例》,加快推进政府办公用房、商场、宾馆等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新建和改建项目必须执行节能50%的设计要求。

四是交通运输。加速淘汰高耗能的老旧汽车,推动《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国家标准的实施。加强重点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和大型运输企业的能耗管理和节能监测,鼓励新购节能环保型汽车。加快建设交通信息系统,提高汽车运营的组织和管理水平,降低车辆空驶率。

五是综合节能。加快推进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绿色照明、政府机构节能、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十大节能重点工程的实施,切实抓好20个节能示范工程和200户年耗万吨标煤以上企业的节能工作。要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严格遵守节能和环保法律法规及标准,自觉节能减排。

第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加快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能源资源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使每个公民、每个家庭、每个社区、每个单位都行动起来,从一点一滴做起,积极投身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努力实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的目标。

五、增强环境监测和预警能力,推动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

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完善监测手段和监测技术。抓紧完成全省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形成重点区域、重点流域自动监测网络,实现对重点污染企业排污浓度和总量在线控制。制订强制性垃圾分类和回收标准,最大限度地规范垃圾产生者和处理者的行为。研究开发和推广利用先进的垃圾焚烧技术,以及规模适宜的垃圾填埋气回收利用技术和堆肥技术,减少填埋场的甲烷排放。鼓励企业建设和使用填埋气体收集利用系统,促进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

六、健全和完善防灾减灾体系,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建立协调统一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强化主要灾种的抗灾工程设施。初步形成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地质灾害、农林生物病虫害、森林草原防火、人工影响天气减灾体系,增强监测能力,提高预报预警水平和抵御灾害性气候事件的能力,努力降低灾害损失。到2010年,使20%的需要治理或居民避让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得到治理或避让,人工消雹效果达到80%左右,冰雹灾害损失减少50%以上,年人工增雨10—15亿吨。力争不发生重、特大火灾,杜绝重大森林、草原火灾发生。

第四部分 保障措施

应对气候变化,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全省上下一定要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和《国家方案》,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实施。

一、认真实施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近多年来,国家已经制定并颁布了《节约能源法》、《农业法》、《森林法》、《可再生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草案)》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加快制定地方性法规或实施细则,依法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加大执法监督检查力度。要着手研究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行业或部门的气象灾害防御标准、监测预警标准和气候影响评估标准,逐步建立政府部门和社会事业单位联动防御气候灾害机制。要从长远着眼,制定以经济手段为主的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法规政策,综合运用行政与司法两种手段,限制碳排放,为实施《方案》提供有效的法制保障体系。

二、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引导社会投资研发相关技术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大量的投入,且大多具有社会公益性的特点,应纳入各级政府公共财政预算。对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的应对项目,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社会投资辅助;以经济效益为主的应对项目,以受益单位投入为主,公共财政投资辅助;以地区受益为主的应对项目,以地方政府投入为主,省级财政投资辅助。要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事业,通过建立基金、加强国际技术合作与转让、帮助企业参与“清洁发展机制”方面的国际互惠交易活动,争取国外机构投资。要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提高企业节能环保的市场准入门槛,促进企业自觉减缓温室气体排放。要整合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的研发力量,开展与气候变化有关的重大科技项目研究,开发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和气候变化适应技术。重点研究提高能效和清洁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主要行业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与处置利用技术、生物固碳技术。加强对气候变化对我省水资源和土壤、病虫鼠害的影响研究,为农业生产顺应气候变化提供决策支持。要加大对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应对和解决气候变化方面的基础和支撑作用。

三、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

各级政府要把提高公众意识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充分利用电视台、广播电台、互联网和报纸等传媒手段,进行气候变化方面的宣传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利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各种社会力量,开展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有关知识和技术的培训,在大中小学教学中,引入应对气候变化的知识内容;在社区街道和农村乡镇,开展科普教育。鼓励和倡导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倡导节约用电、用水,增强垃圾循环利用和垃圾分类的自觉意识,建立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消费模式。发挥企业参与和公众监督的作用,开设节能环保事件举报电话和网站,促进广大公众和社会各界参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行动。

四、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有效利用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

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国际交往范围与合作领域,建立气候变化信息资料库,引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要加强开展清洁发展机制合作项目的能力建设,提高CDM项目包装水平,积极推进在清洁发展机制、技术转让等方面的国际合作;有效利用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缓解我省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压力。履行《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有关承诺,积极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科研资料与技术。通过开展国际合作,调整和完善应对方案,不断提升我省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五、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管理体制,加强组织领导

应对气候变化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本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抓紧制订本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省政府根据《国家方案》要求,成立陕西省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负责贯彻落实《国家方案》的相关内容,组织协调全省减缓气候变化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各项工作,督促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应对气候变化的合力。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负责建立地方应对气候变化专家队伍,因地制宜地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措施;开展对外联络,组织有关方面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活动,协调解决国际交流与合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与国家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和兄弟省(区、市)的工作沟通与信息交流,促进相关政策措施的顺利实施;组织有关专家对涉及气候变化的建设规划和重大项目进行评估和论证,减少和避免气象灾害、气候变化对重要设施和工程项目的影响;建立节能减排指标体系和监测考核体系,推行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推动本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