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政府公报

传达指令 指导工作 公开政务 服务社会

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印发《关于陕南突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陕南突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陕办发〔2006〕33号
时间: 2008-06-26 00:00

各市委、市政府,省委和省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

《关于陕南突破发展的若干意见》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做好贯彻落实工作。

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关中要充分发挥科技和制造业优势,以建设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为重点,率先发展。陕北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建设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为重点,跨越发展。陕南要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优美、生物资源和水资源丰富的优势,以建设绿色产业基地为重点,突破发展。”陕南的突破发展不仅关系到陕南850万人民的福祉,而且关系到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各级党委、政府及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实现陕南突破发展的重大意义,以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紧迫感,切实做好《关于陕南突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落实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努力使陕南经济社会实现突破发展,为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西部经济强省和实现“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宏伟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6年9月2日

关于陕南突破发展的若干意见
(2006年9月2日)

省委、省政府关于我省“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纲要提出,“陕南要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优美、生物资源和水资源丰富的优势,以建设绿色产业基地为重点,突破发展”。为落实纲要精神,现就陕南突破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陕南突破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1、陕南突破发展意义重大。

由于自然、区位和发展基础等原因,陕南经济社会发展与关中、陕北差距不断拉大。2005年,面积占全省34%、人口占23%的陕南三市,GDP总量仅占全省12.4%,地方财政收入仅占全省4.5%,“十五”发展速度比全省低3个百分点,人均GDP和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53%和19.6%,城镇居民收入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8%,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省的86%。陕南突破发展不仅关系到陕南850万人民的福祉,还关系到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目前,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陕南突破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陕南资源丰富,具有一定工业基础,交通瓶颈逐步得到改善,广大干部群众谋发展、求发展的信心和热情高涨,陕南突破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已经基本具备。 

2、陕南突破发展的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加快发展为主题,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理念,实现思想观念突破;缓解瓶颈制约,提升区位优势,实现基础设施突破;依托资源禀赋,发展优势产业,实现特色产业突破。以绿色产业为主攻方向,依托山水、立足富民、产业推进、多元发展。重点发展中药、食品、水电、旅游等绿色产业,有序开发优势矿产业,加大技改力度发展装备制造业。坚持富民为本,分层次突破,农户在特色种养业上实现突破,县域在标准化作业、规范化生产和产品深加工上实现突破,市域在集中力量抓大项目、大产业上取得突破。全面推进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努力实现陕南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3、“十一五”陕南突破发展的目标任务。

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到2010年经济总量力争达到8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比2005年翻一番,五年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十五”翻一番;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中药、食品、水电、旅游四大绿色产业占GDP比重达到30%左右,工业快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显著增加,城镇化率达到32%左右;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新增等级公路里程357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914公里,新增铁路里程620公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105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 

二、加快陕南交通设施建设 

4、抓好铁路、公路、机场建设。

尽快建成西安至安康、安康至重庆、安康至武汉等路复线陕南段,抓紧西合线、阳安线等复线建设前期工作,力争“十一五”末开工建设;建成西汉高速公路、宁棋高速公路、西康高速公路、西合和银武高速公路商洛段,加快建设十堰—安康—汉中—天水高速公路;大力推进县乡二、三级公路和乡村油路建设,增强连通性和通达深度,基本实现“出境公路高速化、通县公路二级化、乡村公路水泥化”,形成结构合理、快速便捷的路网格局;尽快开工建设安康、汉中机场改迁建工程。通过努力,实现陕南与关中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和武汉经济区的通畅连接,提升陕南的区位优势,促进陕南突破发展。 

三、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促进产业振兴 

5、抓好一批优势产业项目建设。

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集中力量抓好现代中药、绿色食品、电力开发、生态旅游、装备制造、有色冶金等领域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依托中药材资源,实施种植规范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市场国际化,做大做强中药产业;以茶、桑、畜、果、菜等农副产品为重点,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做精做专绿色食品产业;加快汉江水力资源梯级开发,把陕南建成西北地区重要的水电基地;依托青山绿水,充分挖掘汉水文化内涵,发展生态旅游、休闲旅游、观光旅游;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技术水平,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抓大关小,注重环境保护,有序开发陕南矿产资源,加快发展优势矿业。 

6、加快陕南工业园区建设。

以汉中、安康、商洛中心城市及县城为依托,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突出特色”的思路,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加强商州刘湾产业园、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康生物医药产业园、柞水盘龙生态产业园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服务功能,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形成产业集群。支持陕南产业园与关中开发区开展多种形式合作,互利共赢。 

7、加快发展民营经济。

认真落实有关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民营企业从事药、茶、蚕、猪等农副产品深加工,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服务业。发挥“陕西省乡镇企业科技与技术服务中心”的作用,鼓励陕南民营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8、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扩大对外开放,在陕南突破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积极宣传陕南的资源优势,建立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改进招商方式,引进项目、资金及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利用好区域内和区域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竞争力,真正实现由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变。 

9、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把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作为促进陕南突破发展的持久动力,强化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强化政府为市场主体服务的职能作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突出抓好法制环境、政策环境、服务环境、社会环境等软环境的综合整治和建设,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企业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环境。建立“依法行政、公开诚信、管理规范、高效服务”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加大政务公开,为投资者提供“一厅式”办公服务。通过网络、新闻媒体等平台,为投资者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服务。通过改善发展环境,增强吸引资金、人才和技术的能力,提升自身发展内在动力。 

四、保护生态环境和汉江水源 

10、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

保护生态环境和汉江水源,使陕南青山常在、绿水常流。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水土流失治理、湿地保护等生态工程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保持生物多样性。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陕南矿产开发要科学论证,坚决关小治乱,提高准入门槛,控制开发范围。各类工业“三废”要做到达标排放或零排放。加快城市垃圾、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加强汉江支流重点污染河段综合治理,确保汉丹江出省断面水质达到国家二类标准,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到“十一五”末,陕南城市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70%,把陕南建设成生态环境优良、发展条件优越、人居环境优美的绿色家园。 

五、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11、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按照“规划控制、基础先行、产业支撑、生态保障、功能配套、市场运作、梯次推进”的原则,加快建设安康江北、汉中沿江区、商洛医药园等城市拓展工程;加强县城及重点镇的供水、输电、通信、垃圾与污水处理等市政网络系统建设;拉大城镇骨架,完善城镇功能,增强城镇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依山傍水,建设具有陕南特色的生态化、园林型城市。坚持多元投资建设城市的方向,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12、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特色农业为重点,积极发展龙头企业带基地、公司加农户、产加销、贸科农一体化的订单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强化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农村专业协会及生产、科技、营销等中介服务组织。按照“统筹规划、资金捆绑、综合开发、整村推进”的思路,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政策,加大投入,加快农村道路、供水、供电、沼气、通信、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六、加大对陕南的支持力度 

13、加强宏观协调指导。

省政府成立陕南突破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省级有关部门、汉中、安康、商洛市政府主要领导任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制定陕南扶持政策,研究解决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有关工作。建立陕南突破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生态和水资源保护等重大问题,交流情况,督促落实有关工作任务。 

14、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

省财政进一步加大对陕南的转移支付补助力度,提高陕南财力保障水平。省政府设立陕南发展专项资金,并随财政收入增长逐步加大投入力度。省级部门及省内大企业在项目布局、资金投入等方面,优先支持陕南发展。省财政中小企业发展资金,要向陕南倾斜,优先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从省矿产资源相关收益中拿出一定数量的资金,加大陕南矿产资源勘查投入,促进陕南优势矿业做大做强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化。陕南土地出让金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上缴省级部分,主要用于陕南土地开发整理及有关建设。用足用好现有税收优惠政策,研究制定支持陕南突破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整合各类专项资金,集中力量支持优势产业,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整体效益。转变财政投入和使用方式,更多地采取贴息、资本金注入等形式,吸引和聚合更多的社会资本,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15、加大投融资支持力度。

鼓励各级银行扩大对陕南的信贷规模,发挥地方金融机构对陕南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支持省内信托企业,积极开发针对陕南优质产业项目发展的信托产品。支持陕南各市县建立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支持陕南创业投资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省投资集团公司、产业投资公司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公司进一步加大对陕南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省政府对陕南企业发行债券、股票上市及企业改革给予大力扶持。陕南三市要学会政府、市场“两条腿走路”,在加大政府资金引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利用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 

16、支持陕南人才培养。

支持陕南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重点支持陕南高等院校发展。陕南各高等院校要紧紧围绕陕南经济社会发展,调整专业设置和学科结构,加大人才培养和科研力度。鼓励省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采取各种合作形式,为陕南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支持陕南各级政府与当地贫困大学生签订协议,鼓励其回乡建功立业。省政府招聘大学毕业生,充实陕南基层人才队伍。 

17、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加快陕南突破发展。

陕南突破发展的关键、内因和基础,在于陕南广大干部群众振奋精神,真抓实干。陕南各级党委、政府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本着对陕南850万人民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紧迫感,动员、组织、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紧紧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自力更生,攻坚克难,狠抓落实,为陕南突破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