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政府公报

传达指令 指导工作 公开政务 服务社会

陈德铭省长在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上强调
努力实现"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陈德铭省长在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上强调努力实现"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时间: 2008-06-26 00:00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一年。我们要按照省委确定的全省工作总体要求,着力加快改革开放,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在消除瓶颈制约、突破体制障碍、优化经济结构三个关键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做好“三农”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和“规划先行、分类指导、试点示范、基础突破”的思路,实施《陕西省农村村庄规划建设条例》,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按照“稳粮、优果、兴牧”的思路,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切实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高公共投资用于农业和农村的比例,扩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覆盖范围。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和改善对农村的服务。

二、坚持投资和消费双重拉动,保持经济增长的良好势头

以尽快消除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为目标,掀起水利、公路、铁路建设新高潮。突出抓好重大产业化项目,重点抓好煤化工、石油化工和先进制造业三个方面重大项目的争取工作。加快发展旅游、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积极扩大住房、交通、信息服务、休闲旅游、保健等消费增长点,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三、着力结构调整,推动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重点抓好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能源化工业的发展。抓紧制定三大区域协调发展的规划和措施,加快四大基地建设,促进关中率先发展、陕北跨越发展、陕南突破发展。积极发展以西安为核心,以陇海铁路、宝潼高速公路为轴线,优势互补、交通快捷、功能完善、要素聚集、特色明显的关中城市群,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西咸一体化步伐,做大做强西安都市圈。继续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加强经济运行调节。

四、加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制定发展循环经济中长期规划和分阶段推进计划,明确目标、重点和政策措施。加快节约型社会建设,重点抓好节约和替代石油、区域热电联产、建筑节能、余热利用、政府机构节能等八大工程。在全社会广泛持久地开展资源节约活动,使建设节约型社会深入人心,蔚然成风。切实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力度,全面启动渭河、汉丹江污染防治工程。继续加强生态修复工作,抓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四期、平原绿化与绿色通道等生态建设工程。

五、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制定推进自主创新政策措施,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出台《陕西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着力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依托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新组建两个工业技术研究院,力求在集成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开发上取得突破。充分发挥省投资集团公司、省产业投资公司和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公司等专业性投资公司的作用,加大对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传统产业改造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创业投资力度。

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加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着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大国有大企业的改革改组力度,培植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销售收入过百亿的大公司大集团;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力争年内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制面达到80%左右。进一步推进投资、财政、税收、金融体制改革,全面开放国家法规许可的投资领域。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七、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努力建设和谐社会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继续推进各项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快人才资源开发。积极发展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认真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实现60万贫困人口脱贫。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整顿规范药品、食品等市场秩序,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八、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提高行政能力

大力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和公务员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处理好群众最为关心的现实问题,使政府工作更加得民心、顺民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