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政府公报

传达指令 指导工作 公开政务 服务社会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陕西省生态功能区划的通知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陕西省生态功能区划的通知

时间: 2008-06-26 00:00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有关工作部门、直属机构:
  《陕西省生态功能区划》(以下简称《区划》)已经省政府第1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充分认识《区划》在生态保护和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结合各地实际,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意见并认真组织实施。同时,要将其作为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研究和编制行业发展规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确定区域环境容量、制订生态环境评价标准的重要参考依据。
  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要组织有关技术力量,根据《区划》内容,研究当地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防治措施。要科学划定和保护区域内具有涵养水源、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洪水调蓄、维护生物多样性功能的生态系统,并以此合理规划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结构,使区域内的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区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措施到位,取得实效。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零零四年十一月十七日
                             陕西省生态功能区划
  第一章 生态功能区划意义及指导原则
  1.区划编制背景
  人类与生态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不仅可为人类提供各种所需的自然资源,而且还可通过对气候等的调节为人类提供适宜的居住环境;另一方面,人类为发展经济的各种生产活动又或多或少地对生态环境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而环境的恶化则会阻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稳定而适宜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
  生态服务功能是人类生存与现代文明的基础,由于人类对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及其重要性的不了解,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造成了明显损害,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城市与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与危机的实质就是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损害与削弱,而阻碍城市与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
  陕西省横跨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和秦巴山地,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人类活动历史悠久。陕北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也是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关中则是陕西重要的经济产业带和人类活动密集区,秦岭山地既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也是东亚地区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的服务功能。但因长期以来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敏感性,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提供的支持服务功能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的认识不足,在处理和协调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与经济发展关系时缺乏科学的依据,致使一些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依然十分突出,生态服务功能下降,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制约,并对中部周边地区的生态安全产生潜在的影响。
  1999年,中央宣布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并明确提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西部开发的根本。2000年11月,国务院颁布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明确指出要按生态功能特点进行全面规划,分类指导,分区推进的生态环境保护战略。2002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江泽民同志指示:“加快生态环境调查,抓紧制定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开展生态功能区划工作的通知》(环发〔2002〕117号)的要求,陕西省环境保护局组织有关专家,在对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成果及相关工作进一步总结分析的基础上,经过相关领域的科技人员近一年的工作,完成了陕西省生态功能区划的编制任务。
  2.生态功能区划目的及其意义
  生态功能区划是实施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其要点是以正确认识区域生态环境特征,生态问题性质及产生的根源为基础,以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目的,依据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不同,生态敏感性的差异和人类活动影响程度,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它是研究和编制区域环境保护规划的重要内容。
  由于生态环境问题形成原因的复杂性和地方上的差异性,使得不同区域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有所不同,其导致的结果也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别。这就要求我们在充分认识客观自然条件的基础上,依据区域生态环境主要生态过程、服务功能特点和人类活动规律进行区域的划分和合并,最终确定不同的区域单元,明确其对人类的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敏感性大小,有针对性地进行区域生态建设政策的制订和合理地环境整治。而这些正是生态功能区划的目的。
  3.生态功能区划的目标
  ●明确区域生态系统类型结构、过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明确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分布特点及关键地区;
  ●评价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生态服务功能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确定生态功能分区,明确各区的主要生态功能。
  4.生态功能区划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
  ●发生学原则与主导性原则
  ●前瞻性原则
  ●区域相关性原则
  ●相对一致性原则
  ●区域共轭性原则
  5.陕西省生态功能区划主要内容
  根据暂行规程,确定陕西省生态功能区划包括以下内容
  (1)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2)生态环境敏感性及其空间分异规律评价
  (3)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
  (4)生态功能区划方案
  (5)各生态功能区概述
  第二章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陕西省位于中国大陆的中部,东隔黄河与山西省相邻;西与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相接;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相连;南与四川省、重庆市、湖北省和河南省接壤。地理位置为北纬31°42′~39°35′,东经105°29′~110°15′,南北长约870公里,东西宽约510公里,面积20.58万平方公里。陕西是欧亚大陆桥上连接我国东西南北的枢纽和物流、能流、信息流的重要通道和集散中心,是西部开发中西北地区的桥头堡。
  截止2002年,全省设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汉中、延安、榆林、安康、商洛、杨凌等11个省辖市(区),107个县(市、区)。省会西安是国际历史文化名城,也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商贸、金融、信息中心和科研、教育、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1.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
  1.1自然环境特征
  1.1.1地质、地貌 
  陕西省在大地构造上跨3个大地质构造单元,秦岭以北属中朝准地台,包括鄂尔多斯地台,渭河地堑和小秦岭断块隆起3个二级构造单元;北部地区广泛分布各种沉积岩,蕴藏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秦岭褶皱带南部以火成岩、变质岩、沉积岩为主,蕴藏多种多样的矿产资源;扬子准地台在陕西部分称大巴山过渡带。陕西省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北部为陕北高原,以黄土高原为主体,海拔900~1500米,占全省总面积的45%;南部为秦巴山地,海拔1500~3000米,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6%;中间为关中平原,海拔320~650米,属典型的地堑型河谷平原,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9%。陕西省地貌类型有平原、台地、丘陵、低山、中山、高山、沙丘沙地等7大类。按地貌类型和区域差异,从北向南依此划分为陕北风沙高原区、夹有石质孤山的黄土高原、关中盆地区、夹有汉江谷地的秦巴山地区等4个大地貌区。陕北风沙高原处于长城沿线及其以北地区,为毛乌素沙地的组成部分,其北部以沙丘沙地草滩地貌为主,中部为流动沙丘和固定沙丘组合地貌,西南部以草滩盆地为主,东部属覆沙黄土梁峁地貌。陕北黄土高原区北接风沙高原,南连关中盆地,是我国黄土分布的中心区域,也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关中盆地位于陕西省中部,西起宝鸡、陇县,东至韩城—潼关黄河西岸,北以北山为界,南以秦岭北坡大断裂带为界。其中部是渭河冲积洪积平原,北部为渭北黄土台塬,南部是秦岭北麓黄土台塬和驪山低山丘陵。秦巴山地区包括秦岭山地、汉中—安康低山丘陵盆地、大巴山地等。秦岭是我国南北重要的自然分界线,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是我国大陆东半壁的最高峰,其自然垂直带谱在东亚地区具有代表性。
  1.1.2气候、水文 
  陕西省位于中国大陆中部,南北狭长,跨近8个纬度,因而气候类型多样。自南向北可划分为3个气候区:秦巴山地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关中平原和陕北黄土高原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风沙滩地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从总体看,陕西省气候有以下特点:(1)季风性气候显著,受东亚季风环流的影响,冬季蒙古高压和夏季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印度低压交替出现,南北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交替转换,使冬、夏的温度、干湿有明显的差异;(2)气候类型多样,全省自南向北按热量分为亚热带、暖温带和温带三个基本气候带,按水分差异又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四种气候,水热条件的不同组合形成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3)四季分明,冬冷夏热。
  陕西省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自南向北递减。汉江谷地以南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向北至秦岭北坡减少为800毫米,到长城沿线一带只有400毫米,西北部的定边县仅323.6毫米,是全省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受地形的影响,省内形成三个多雨区和三个少雨区,多雨区出现在米仓山、大巴山、秦岭的中山区、子午岭一带。少雨区出现在汉江谷地和丹江谷地、关中平原的东部、长城沿线以北。全省水资源可划分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内流区3大片。秦巴山地主要属长江流域,面积约占全省的35.4%,主要河流为汉江和嘉陵江,汉江发源于秦岭西段南坡,省内流域面积54783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丹江、褒河、湑水河、牧马河、子午河、任河、岚河、洵河、月河、金钱河等,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秦岭以北主要属黄河流域,流域面积占全省的62.6%,黄河在晋陕之间,自北向南纵切黄土高原,在龙门流出峡谷进入平原,至潼关出省,在省内长715公里,其主要支流有渭河、延河、无定河、秃尾河、窟野河、清涧河、皇甫川等。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贯穿关中平原,长492公里,主要支流有洛河、泾河、灞河、沣河、黑河、石头河等。内流区分布在长城沿线风沙区,面积仅占全省的2.0%,以湖泊和小河流为主。陕西省水资源总量为444.99亿立方米,人均水量1230立方米,亩均197立方米,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黄河流域面积占全省60%以上,耕地面积占80.5%,人口约占72.5%,而地表水资源仅占全省的25%,属资源型缺水区。秦巴山区水资源丰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属丰水区。
  1.1.3土壤、生物多样性 
  陕西省土壤类型多样,计有21个土类,149个土属,400多个土种。主要土类有娄土、褐土、黑垆土、黄绵土、棕壤、黄棕壤、黄褐土、栗钙土、风沙土、水稻土、潮土、盐碱土等,土壤水平分布的地带性十分明显,自北而南依此为(1)长城沿线风沙土、淡栗钙土带;(2)黄土高原黑垆土带;(3)关中盆地褐土带;(4)秦巴山地黄棕壤、黄褐土带。
  陕西省自然条件复杂,植被类型南北差异十分明显。水平分布自南向北依次为秦巴山地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带、渭河谷地和黄土高原南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黄土高原北部森林草原带、长城沿线温带草原带。陕西地处南北过渡,东西交汇地带,植物区系成分复杂,起源古老,据不完全统计,共有种子植物177科,1110属,3900余种,仅秦巴山地就有2377种,属国家级保护的珍稀植物有45种。全省自然植被有24个类型,61个群系组,主要类型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竹林、草原、灌丛、草甸、盐生植被、沼泽和沼泽性植被等。人工植被有12个类型,28个群系组。主要类型有一年一熟旱作,一年两熟或二年三熟农作,水旱一年二熟农作,经济果园等。
  由于秦岭是动物地理区东洋界和古北界的分界线,因而野生动物组成较复杂,种类较多。据调查,全省有脊椎动物727种,占全国的23.7%,其中鱼类139种,两栖爬行类41种,鸟类382种,兽类141种。有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79种,省级保护动物14种。
  1.1.4土地、矿产资源 
  陕西省总土地面积20.58万平方公里,总的特点是山地多,川原少,山地、丘陵地占全省总面积的75%左右。在土地资源中,山地占42.76%,主要分布在陕南的汉中、安康、商洛三个地区,关中和陕北分布较少;丘陵地占32.33%,以陕北的榆林和延安两市分布最多,其次是关中和陕南;平地仅占24.91%,主要分布在关中地区,其次是陕南,再次是陕北。
  根据2001年统计资料,全省耕地面积468.5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2.76%;林地面积969.3×104公顷,占47.1%;草地面积320.3万公顷,占15.56%;未利用土地115.2万公顷,占5.59%。土地利用的特点是类型多样,以农业用地为主,用地结构区域差异明显,关中耕地比重大,陕南林地比重大,而陕北草地比重大。
  陕西是我国矿产资源大省之一,在目前已发现的136种矿产中,有57种探明储量居全国前10位。其中煤炭储量居全国第三,神府煤田以其储量大,易开采,质量优而在国内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以靖边为中心的大型天然气田,除供应北京、西安、银川外,已成为西气东送的重要组成部分。
  1.2社会经济概况
  2001年全省人口为3659万,其中市镇人口2914万,乡村人口745万。2001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1844.27亿元,比1978年增长6.8倍,工业总产值1827.52亿元,农业总产值478.84亿元,第三产业总产值740.69亿元。固定资本投资850.66亿元,比1978年增长40.8倍。地方财政收入225.9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5484元,农村人均收入1520元。全省工业、农业、交通、旅游和高新产业都获得迅速发展,社会经济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进一步改善。工业方面新兴的电子、石化、医药、食品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发展迅速,逐渐成为陕西省工业的支柱行业。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村经济增长较快,水果生产和储藏加工业,畜牧产品生产和加工业,农业科技开发业已成为农业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经过20余年的建设,全省交通、通讯等基础建设发展迅速,投资环境明显改善,为西部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陕西的经济结构正逐步趋于优化,初步形成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陕北能源重化工产业开发带,汉江生物、水能、矿产经济开发带等3大区域经济带,使经济逐渐步入布局合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1.3人类活动及其影响
  陕西人口空间分布上,关中地区是人口分布的重心,陕北高原人口分布以黄河干流和各支流下游最为密集,陕南地区人口呈点线状集中分布在河谷川道区,而山区人口稀少、密度较低。在全省107个县(市,区)中,关中平原有32个,渭北黄土塬区有25个,是全省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2002年,全省煤炭消费总量3690.46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63.8万吨,烟尘排放量32.8万吨,其中工业耗煤量3492万吨(原料煤1259万吨),排放二氧化硫55.4万吨,烟尘26.3万吨,粉尘27.4万吨。全省工业废水排放量为3.05亿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为2.55亿吨,达标排放率83.6%,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
  2.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2.1土壤侵蚀现状评价
  陕西省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水土流失面积13.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6.8%。强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达4.2万平方公里,从区域分布看,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渭北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有48个县属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重点县;其次是陕南低山丘陵区,是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陕西黄河流域面积13.30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达10.47万平方公里,据1956—1995年40年的统计资料,年平均输沙量7.38亿吨,占黄河三门峡以上年输沙量的一半。特别是黄土丘陵沟壑区,年侵蚀模数每平方公里10000吨以上,有些地方超过每平方公里30000吨。黄土高原沟壑区年侵蚀模数在每平方公里500—5000吨之间,因长期侵蚀,大的塬面残存不多,呈现残塬沟壑景观。陕西长江流域面积8.59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占50%,年均向长江输送泥沙0.58亿吨,占长江流域输沙量的12%。尤以商州市和嘉陵江流域侵蚀最为严重。
  (1)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及影响秦岭以北属黄河流域,流域面积13.30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67.7%,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0.47万平方公里。
  位于长城以南,崂山、黄龙山以北的黄土丘陵沟壑区,面积4.47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其中延安以北,侵蚀模数在10000吨/平方公里·年以上,无定河以西的大理河、延河、洛河上游约1.5-2.0万吨/平方公里·年,无定河以东约2-3万吨/平方公里·年,窟野河下游一带则超过3万吨/平方公里·年,侵蚀模数之高,为全国、全世界所罕见。该区年均产沙6.5亿吨,为本省输入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其中粗泥沙约占一半,是黄河泥沙及粗泥沙的主要来源地。长城沿线风沙区,面积1.34万平方公里,风蚀严重,由于中部、东部大量沙粒吹入沟谷河道,再被水流及洪水带至大河,侵蚀模数达1500吨/平方公里·年,是黄河粗泥沙的又一重要来源地。黄土塬沟壑区,面积2.79万平方公里,塬面已被水土流失蚕食切割,大面积的塬已不多,土壤侵蚀模数为500-5000吨/平方公里·年。
  黄土高原尤其陕北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举世瞩目,而坡耕地的水土流失,不仅是造成河流、水库淤积的一个重要原因,更严重的是每年丧失大量肥沃表土,导致土壤退化和农业减产,造成这一区域土地资源破坏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根据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陕北丘陵沟壑区年输沙量的一半来自坡耕地,其中大于15°以上属强度侵蚀的坡耕地面积102.28万公顷,约占总耕地面积的64%,其中大于25°以上陡坡耕地面积已占总耕地面积的25%,多年测验资料表明,均侵蚀模数高达3.5万吨/平方公里·年。陕北丘陵沟壑区坡耕地上年输沙总量3.3亿吨,若按耕层20厘米计算,相当于6230万吨羊粪,162万吨硫铵的肥效。土壤养分的大量流失,每年将有10万公顷耕地的耕层土壤被毁,伴随大量泥沙下泄,随之流失大量土壤养分。
  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土壤条件的全面恶化,是陕北多年农业生产徘徊不前的致命因素。由于大量泥沙下泄,库渠淤积严重,影响水利事业的发展。陕西省1970年前兴修库容百万立米以上水库,泥沙淤积已占总库容一半以上,全省平均每年淤积库容约1亿立方米,相当于失去1.6万公顷水地全年灌溉所需毛水量。水土流失加剧洪水灾害,延河流域1977年7月6日洪水淹没延安城,冲毁水库、淤地坝326座,抽水站237处,冲毁水地1973.3公顷,损失惨重。
  (2)秦巴山地土壤侵蚀秦巴山区主要属于长江流域,总面积8.5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41.82%。秦巴山区虽然天然植被较好,但严重的水土流失已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给这里带来的灾难,在一些方面已大大超过黄土高原。
  秦巴山区是全省最大的林区,一向被人们誉为山青水秀的地方,因森林面积的逐渐减少,水土流失面积的增加,使侵蚀不断加剧,商州市侵蚀模数由过去的2650吨/平方公里·年,增加到现在的4869吨/平方公里·年。嘉陵江流域侵蚀更为严重,根据略阳水文站资料,该站以上侵蚀模数高达7740吨/平方公里·年,已超过渭北黄土高原的大部分县和陕北部分县。占长江流域4.1%土地面积的秦巴山区,年均向长江输送泥沙0.58亿吨(不包括推移质),占长江流域输沙量的12%。
  由于人口增多,山区、丘陵区农业单产低,不少地方毁林毁草开荒,又造成新的水土流失。进入80年代,各地开矿、修路等开发项目,破坏地貌、植被,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现象也日益增多。公路、铁路建设大多分布在丘陵和山区,且依山傍水,所弃土石大部就地倾入沟道、河流,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量年均也在5000万吨左右,为全省流失总量的6%。一边治理,一边破坏,一方治理、多方破坏,大大抵消了治理成果。
  现状评价结论:
  陕西省水土流失问题十分突出,是黄河中游和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黄土高原和秦巴山地中低山地区大部分属中—强度水土流失区,其中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为极强度—剧烈水土流失区。尽管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局部治理与整体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完全改变,水土保持任务还相当艰巨,治理的质量和整体功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2.2土地沙漠化现状评价
  土地沙漠化是指在干旱多风的沙质地表条件下,由于人为强度活动,破坏脆弱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地表出现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
  陕西省土地沙漠化主要发生在陕北长城沿线,在关中渭河与北洛河交汇处亦有小片风沙化沙地分布。据《陕西省沙化土地宏观监测报告》,从1994年到1999年,沙漠化区域面积为145.5万公顷,范围由原来的7县扩展到13县(区),流动沙地(丘)面积增加13.6%,反映出总体仍在蔓延的趋势。特别是黄土丘陵地区沙漠化发生和发展的速度较快,已越过长城10—30公里不等。从风蚀沙漠化强度分析,自东南向西北依次为,潜在沙漠化带、轻度沙漠化带、中度和强度沙漠化带。
  随着土地沙漠化的扩大,该区域已成为沙尘暴的一个源地,近几年来沙尘暴和浮沙、扬沙天气发生频率不断提高,影响范围涉及到延安、铜川、西安、渭南、太原、临汾、郑州及洛阳等地。
  评价结论:
  陕西省土地沙漠化主要发生在长城沿线风沙区,总体呈扩张趋势。特别是在神府榆横地区表现较为明显,土地沙漠化强度自东南向西北逐步增强。
  2.3土壤盐渍化现状评价
  土壤盐渍化是由于表土或心土层积累的盐分达到一定临界值形成盐渍土时,对作物造成危害,产量下降甚至无法耕作,土地退化。
  陕西省土壤盐渍化的形成主要有4个类型,一是高含盐地层形成的土壤盐渍化过程,主要发生在渭北的大荔县和蒲城县;二是现代盐湖区土壤盐渍化过程,见于长城沿线内流区定靖高原;三是强烈蒸发引起的土壤盐渍化,见于长城沿线东段风沙草滩区;四是由于地下水位升高引起的土壤盐渍化,多发生在三门峡库区和关中、陕北的引水灌溉地区。根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1999年全省土地盐渍化面积为49.09万公顷,比1994年增加1.54万公顷。盐渍化土地以榆林市分布最多,为47.65万公顷。从盐渍化强度看,关中和陕北灌区盐渍化土地以轻度和中度为主,局部属强度。长城沿线无定河流域土地盐渍化以中—强度为主。定靖高原以片状盐土为主。
  评价结论:
  陕西省土地盐渍化总面积呈增加趋势,主要与榆林市近年来滩地开垦有关。其它地区土地盐渍化面积虽未增加,但潜在盐渍化问题不容忽视,尤以关中灌区较为突出。
  2.4水资源与水环境现状评价
  陕西省地表水资源总量为425.7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61.11亿立方米,全省水资源总量444.99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1230立方米,亩均水资源588立方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水资源分布不均匀,陕西黄河流域占全省面积65%,耕地的80.5%,人口的72.5%,水资源总量只有130.42亿立方米,人均占用497立方米,亩均214立方米,尤以关中地区最为明显,属资源型缺水。秦岭以南的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地表水占全省总量的75%,亩均2810立方米,人均4044立方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属丰水区。从水资源的供需状况分析,关中地区近年来用水总量增加不多,但用水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城市用水迅速增长。陕北地区用水增长较快,以工业用水增长最快。二个地区都存在较严重的缺水问题。
  2002年,全省6大水系中,汉江、丹江、嘉陵江水质总体良好,渭河水质污染严重,无定河、延河水质明显好转。10条城市附近河流,氵皂河、涝河、金陵河水质有所下降,其他河流水质有所好转。
  根据对陕西省渭河、无定河、延河、丹江、汉江、嘉陵江等6条河流40个断面的监测,符合相应功能水质要求的有10个断面。河流的主要污染物质是石油类、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和生化需氧量,污染分担率分别为49.8%、11.2%、11.0%、7.3%和7.1%。
  渭河 
  河流水质污染严重,13个监测断面中,1个为Ⅳ类水质,12个属劣Ⅴ类水质。100%断面超过水域功能标准。主要污染物是石油类、氨氮、挥发酚、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
  延河 
  河流水质已遭污染,5个监测断面中,2个为Ⅳ类水质,1个为Ⅴ类水质,2个为劣Ⅴ类水质。80%断面超过水域功能标准。主要污染物是石油类和氨氮。
  无定河 
  河水水质明显好转,2个监测断面中均为Ⅳ类水质,未超过水域功能标准。
  汉江 
  河流水质良好,9个监测断面中,2个为Ⅰ类水质,3个为Ⅱ类水质,1个为Ⅲ类水质,3个为Ⅳ类水质。44%断面超过水域功能标准。主要污染物是石油类。
  丹江 
  河流水质已遭污染,5个监测断面中,1个为Ⅳ类水质,1个为Ⅴ类水质,3个为劣Ⅴ类水质。100%断面超过水域功能标准。主要污染物是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
  嘉陵江 
  河流水质较好,6个监测断面中,2个为Ⅰ类水质,4个为Ⅳ类水质。66.6%断面超过水域功能标准。主要污染物是石油类、生化需氧量。
  评价结论:
  陕西省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关中、陕北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主要河流泥沙含量高,污染较为严重,影响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地下水严重超采,环境地质问题突出。
  2.5植被与森林资源现状评价
  1999年森林普查结果显示,全省林业用地1066.04万公顷,其中有林地636.81万公顷,占林业用地总面积的59.8%,森林覆盖率30.9%。疏林地27.83万公顷,占2.6%;灌木林地146.1万公顷,占13.7%;未成林造林地10.55万公顷,占0.7%;苗圃地0.32万公顷;无林地244.36万公顷,占30%。全省活立木总蓄积33422.5万立方米。这次调查与1994年相比,林业用地减少131.46万公顷,有林地增加44.7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增加2.16个百分点,活立木总蓄积增加14.5万立方米。但主要是人工林面积比例增加,特别是经济林发展迅速,林相整齐的林分比例减少,残败林分增多,因而森林总体生态效益并未明显提高。
  2.6生物多样性现状评价
  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陕西省的生态系统类型丰富多样,包括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草甸生态系统等。
  陕西省有维管植物206科,1182属,4177种。其中蕨类植物29科,72属,270种;裸子植物9科,24属,46种;被子植物168科,1086属,3861种。与全国相比,种子植物科、属、种的数目分别占全国种子植物总科数的59%,总属数的37.19%,总种数的15.87%。单种科、属和稀少种科、属较多,起源古老。植物种类以秦巴山区最为丰富,秦岭有种子植物159科、995属、1550种,占全省植物科、属、种的89.83%、89.64%、39.67%。巴山北坡木本植物有104科、291属、1057种,占全省的58.76%、26.21%、27.05%。关中平原和陕北黄土高原植物区系较为贫乏。全省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45种,绝大多数分布在秦巴山区。据不完全统计,陕西省有陆栖脊椎动物29目、97科、315属、609种,其中两栖类2目、8科、26种(亚种);爬行类3目、9科、27属、51种9亚种;鸟类17目、53科、189属、390种20亚种;哺乳类7目、29科、87属、142种。陕西的鱼类资源也较丰富,计有6目、14科、74属、144种(亚种)。全省有69种脊椎动物列入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名录,占全国重点保护动物总数的20%以上。其中一级保护动物12种,二级保护动物65种。在这些重点保护动物中,兽类22种、鸟类44种、两栖类1种、鱼类2种。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被誉为“秦岭四宝”。陕西省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含有大量的优良种质资源,在农作物品种培育,药材和花卉品质改良、复壮,果树品种培育和嫁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到2002年,全省已经建立的自然保护区(点)达32个,总面积达到78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84%。
  由于广施化肥、农药、除草剂,使用塑料地膜,再加上乡镇工业的迅速发展,农村的污染也逐步加重。目前,自然界大型兽类已十分稀少,资源动物的数量骤减,珍稀濒危动物的种类增加等,都与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关。
   2.7空气环境与酸雨现状评价
  2002年,空气环境质量呈改善趋势,全年空气污染物浓度有所下降,其中二氧化硫、总悬浮颗粒物、降尘降至80年代以来的最低点。
  城市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浓度年日均值分别为每立方米0.372、0.057、0.032毫克,与2001年相比,分别下降2.1%、12.3%和5.9%。降尘年均值为16.45吨/平方公里·月,比上年下降14.3%。总悬浮颗粒物下降的城市有宝鸡、渭南、汉中、略阳、商州和安康。但除汉中市外,均超过国家Ⅱ级标准(0.2毫克/立方米),西安市监测的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为0.165毫克。
  二氧化硫下降的城市有西安、耀州、渭南、略阳、安康和韩城;上升的城市有宝鸡、铜川、咸阳、三原、汉中、商州、延安和榆林。其中铜川、耀州、咸阳、渭南、略阳、榆林和韩城超过国家Ⅱ级标准(0.06毫克/立方米)。
  二氧化氮均未超过国家Ⅱ级标准(0.08毫克/立方米)。
  降尘显著下降的城市有耀州、渭南、略阳。
  从总体看,由于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陕西省大部分地区受酸雨的影响微弱,仅在工业城市表现为较高的发生频率。全省14个城市监测酸雨,其中西安、宝鸡、铜川、渭南、略阳、商州和华阴7个城市出现酸雨,渭南和商州酸雨频率显著上升,分别为20.0%和20.6%,对自然植被、农作物及建筑产生一定的影响。
  2.8其他生态环境问题
  2.8.1农村生态环境不断受到威胁
  陕西省农村能源结构中,薪柴占有较大比例,特别是在陕南山区仍是主要的能源来源,热效率低,浪费大,对森林资源亦造成较大破坏。而在关中地区,大量秸秆没有得到有效利用,通常就近焚烧,不仅造成浪费,而且污染环境,危害交通。1999年全省农药、化肥施用量分别为1.08万吨和520万吨,比1986年增加59.4%和175%,施用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的67.1%和89.4%。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突出的问题是蔬菜和果品的残留量较高及对地表水氮、磷含量的影响。此外,农村白色污染问题也较突出,1999年全省农膜使用量达2.86万吨,使用面积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22%,平均残留率22%以上。随着农业的发展,农膜的使用量将不断增加,对农村环境和土壤性质造成的潜在影响不容忽视。
  2.8.2湿地不断萎缩、污染严重
  陕西省分布面积在100公顷以上的湖泊、沼泽和沼泽化草甸、库塘,及河床(枯水河槽)宽度大于或等于10米、面积大于100公顷的河流等湿地总面积292895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1.4%。共有4大类8小类湿地类型,其中河流湿地面积252056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86.0%;湖泊湿地面积7300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2.5%;沼泽和沼泽化草甸湿地面积17829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6.1%;库塘湿地面积15710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5.4%。
  全省湿地植被共有落叶阔叶灌丛湿地植被、盐生灌丛湿地植被、高草湿地植被、低草湿地植被、藓类湿地植被等5大类型57个群系。有高等植物193种,隶属于53科114属。其中包括:苔藓植物门6科7属7种;蕨类植物门3科3属3种;种子植物门44科104属183种。
  湿地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其中鸟类9目20科95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朱鹮、丹顶鹤、黑鹳、白鹳、大鸨,二级保护的有斑嘴鹈鹕、大天鹅、灰鹤、蓑羽鹤、白琵鹭、鸳鸯等;鱼类7目16科78属135种和亚种,其中秦岭细鳞鲑及贝氏哲罗鲑已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两栖动物2目8科14属28种;爬行动物2目5科17属22种,潘氏闭壳龟已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兽类3目3科5种。
  由于我省湿地大部分分布在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地区,一方面降水量少,蒸发量大,而另一方面上游地区无计划截流灌溉,造成下游河流水量减少,湿地水源补给不足,水面面积锐减。全省共有库容在1000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69座,水面面积在100公顷以上的仅有35座。而在这69座水库中,总库容为2.03亿立方米的王瑶水库目前水面面积只有150公顷;石头河水库,总库容1.25亿立方米,目前水面面积不足100公顷。
  秦岭北坡的一些沟道中建起水库后,大坝以上河道湿地面积有所增加,而大坝以下的河流湿地却明显萎缩。多年来,由于人们的开垦,使大部分沼泽湿地已失去调洪功能,变为农田,黄河湿地萎缩近万公顷。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扩大,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渣、生活污水和化肥、农药等有害物质被排入湿地。这些有害污染物不仅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危害,对地表水、地下水及土壤环境造成影响,使水质变坏,寄生虫流行,造成供水短缺,尤其是依赖江河、水库供水的大中城镇受害更为严重。目前陕西省黄河水系污染重于长江水系,而全省湿地面积的近80%分布在黄河水系。现在,渭河水因严重污染,水中已很难见到鱼类;涝河在户县以下,河水变为红色;氵皂河已成为一条黑色排污渠,河流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水污染是威胁我省湿地资源最为突出的问题。
  2.8.3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环境问题
  陕西省矿产资源较多,但大部分分布在陕北风沙区和陕南秦巴山区,生态环境较敏感。在开发中的主要环境问题有:(1)大量固体废弃物不合理堆放,占用土地,破坏植被,侵占河道,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并引发其他灾害。(2)开采技术简单,环保设备落后,易造成水体和大气污染。近几年来发生多次污染事故,对生产、生活,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2.8.4主要自然灾害评价
  陕西省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旱灾、洪涝灾害、地质灾害等。旱灾是最主要的自然灾害,全省每年平均成灾面积58.7万公顷,以陕北、渭北和关中东部较为严重。全省每年平均受洪涝灾害的面积为19.3万公顷,多发于夏季,以陕南沿江沿河地区最为严重。陕西的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泥石流、地裂隙与地面沉降等。全省有重点滑坡1786处,非重点滑坡近2000处。泥石流分布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3,以秦巴山地和陕北黄土高原最为严重。地面沉降和地裂缝主要发生在西安市的城区和郊区,与地下承压水的过量开采密切相关,地面沉降直接造成城市建筑物地基破坏,下沉或倾斜,路面排水不畅,地裂缝导致建筑物和路面开裂损坏,地下管网设施损坏,造成严重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近几年来,随着对地下水资源管理力度的加强和黑河引水工程的建设,地面沉降趋于变缓,危害逐步降低。
  第三章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
  生态环境敏感性指在自然状况下生态系统某一生态过程潜在的活动强度,用于标明其对人类活动反应的敏感程度,说明产生生态失衡与生态环境问题的可能性大小。采用GIS技术,做出各单项影响因子的敏感性空间分布图,再按一定的规则进行叠加综合,得到某一生态问题的综合敏感性分布图,进行敏感性等级评价和分区。敏感性分为5级,即极敏感、高度敏感、中度敏感、轻度敏感、不敏感。
  1.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
  综合分析土壤侵蚀对降水、土壤质地、地形起伏、植被等敏感性表明,陕西省土壤侵蚀几乎无不敏感等级,土壤侵蚀极敏感地区见于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白于山、府谷、神木、无定河流域、黄河沿岸和延河流域、洛河上中游、千河流域和渭河峡谷、渭河南岸局部黄土台塬、商洛丹江流域的低山区、大巴山北坡低山丘陵、凤县至略阳的嘉陵江流域等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6.2%;高度敏感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中部,渭北的北山,秦岭和巴山的中低山地区,面积占19.5%;中度敏感等级广泛分布黄土塬区,秦巴山地中山区,面积占23.2%;轻度敏感等级主要分布在关中地区的渭北台塬、黄土残塬、米仓山和大巴山、秦岭北麓、麟游至陇县的低山区、商洛的蟒岭等地,面积占24.7%;不敏感地区见于关中平原、汉中平原等地,在黄土塬区和长城沿线风沙滩地也有零星分布,面积占6.3%。
  主要结论:
  土壤侵蚀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从而形成了一定敏感性等级空间分布格局。在影响土壤侵蚀的各因子中,除了降雨冲蚀值变化较简单外,地形起伏,植被类型,土壤质地均有各自的空间分布特点,几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了土壤侵蚀敏感性在空间分布上的复杂性。陕北白于山地、神木和府谷的黄土梁状丘陵区、无定河流域、延河流域、洛河上中游、黄河沿岸土石低山丘陵区、千河流域、嘉陵江流域、商洛低山区和汉江两岸低山丘陵区是土壤侵蚀极敏感—高度敏感地区,其共同特点是地形破碎、起伏大,土壤以粉沙质和沙质为主,同时受人类活动影响大,自然植被严重破坏。与陕西省土壤侵蚀现状对比,这些地区历史上都是人类活动较为频繁的地区,目前也是土壤侵蚀最为严重的地区。表明了这些地区土壤侵蚀敏感性高,对人类干扰活动抵抗性和缓冲性弱,极易发生严重的土壤侵蚀问题。在影响土壤侵蚀敏感性的诸因子中,降雨、土壤和地形特征主要受自然过程的控制,表现出对土壤侵蚀过程的自然影响,而植被因子既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亦明显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地不合理开垦,森林砍伐,植被破坏及不合理利用是诱发和加剧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因,秦巴山区土壤侵蚀不断加剧的主要原因就是植被的破坏。相反,在其他因子相近的情况下,凡是自然植被保存较好的地区,土壤侵蚀则极其微弱,例如陕北的黄龙山和子午岭梢林区。因此,应重点加强对自然植被的保护和退化破坏植被的恢复和重建,以控制土壤侵蚀,降低敏感性。
  2.沙漠化敏感性评价
  综合沙漠化对湿润指数、大风时间、土壤质地、植被覆盖等敏感性得到,陕西省土地沙漠化无极敏感区,高度敏感地区仅分布在靖边至榆阳区的沙地一带,面积占全省总面积0.34%;中度敏感地区分布在长城沿线以北地区和黄河沿岸、神木县、榆阳区的黄土梁状丘陵区、渭洛河交汇地带,面积占13.45%;轻度敏感地区见于陕北黄土高原、渭北、秦岭北坡、商洛、秦岭南坡低山区和巴山北坡低山丘陵区,面积占54.89%;不敏感区分布在子午岭、黄龙山、渭河平原、汉江盆地、关山、秦岭、巴山中山区等地,面积占31.33%。
  主要结论:
  陕西省土地沙漠化敏感性评价结果显示,陕西省土地沙漠化敏感性无极敏感区,高度敏感区仅分布在靖边至榆林一线的局部,沙漠化中度敏感区分布在陕北长城沿线以北的毛乌素沙地边缘地区和东北部的黄土梁状丘陵区,在东秦岭北麓有小片分布;其它地区为轻度敏感和不敏感。从影响沙漠化敏感性的因子分析,湿润指数,大风和土壤质地系自然过程所形成的,决定了哪些地区具有发生沙漠化的潜在敏感性,而植被覆盖率因受人类活动干扰的影响,则具有很大的变化范围,对沙漠化敏感性等级有明显影响。与陕西省土地沙漠化现状对比,敏感地区目前也都是沙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特别是神木,府谷一带大规模的矿产资源开发和人类频繁活动的影响,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覆盖降低,防风固沙能力下降,打破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正常生态关系和生态过程,造成地表起沙或流沙入侵,导致土地沙漠化不断加剧。因而对这些敏感地区应尽量减少人类活动影响的强度,保护现有的植被覆盖,积极恢复和重建受破坏的生态系统。
  3.盐渍化敏感性评价
  综合土壤盐渍化对蒸发量和降水量比值、地下水矿化度、地形等敏感性评价显示,陕西省土壤盐渍化敏感性只有中度敏感、轻度敏感、不敏感三个等级,敏感地区主要分布在两个地区,一是长城沿线以北地区;二是渭北东部的灌区。其中中度敏感分布在定边县、大荔县、蒲城县局部地区,面积较少,仅占全省总面积的0.08%;轻度敏感分布面积占5.25%;而不敏感等级面积占94.67%。
  主要结论:
  陕西省土壤盐渍化敏感性等级并不高,全省绝大部分地区为不敏感等级,渭北东部灌区和陕北北部滩地为轻度敏感等级,中度敏感面积极小。土壤盐渍化敏感性主要受地下水矿化度和蒸发量的影响,在敏感地区当人类开垦土地,进行灌溉而忽视排水情况下,极易引发盐渍化。特别是关中和渭北灌区应高度重视排水系统的完善,防止土壤盐渍化。
  4.生境敏感性评价
  通过敏感性空间分析,可以看出,陕西省生境敏感性各等级均有分布,其中极敏感等级主要分布在秦岭中西部、巴山、子午岭、黄龙山局部,这些地区是众多国家一级保护动植物的栖息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19.3%;高度敏感等级分布在陕北的草原、沙地、秦岭和巴山中低山区,分布有多种国家二级保护的兽类和鸟类,面积占15%;中度敏感区分布在子午岭、黄龙山、关山及商洛等地,面积占5.8%;轻度敏感等级主要分布在陕北地区和秦岭南坡的低山区,面积占17%;不敏感等级全省各地均有分布,主要以农田为主,占42.9%。
  5.陕西省生态环境敏感性综合分析
  根据上述各单项敏感性的评价结果,采用等权方法进行陕西省生态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可以看出,陕西省生态环境极敏感地区呈明显的三大块,即陕北黄土高原北部从府谷县向西南至吴旗县的以土壤侵蚀为主的极敏感区;陕南以秦岭山地和巴山的中高山区为主,这些地区主要是典型山地生态系统和众多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是生物多样性的极敏感区,局部是土壤侵蚀的极敏感区;子午岭和黄龙山、黄河湿地为第三块极敏感区,敏感对象主要是典型生态系统和珍稀动植物。高度敏感性分布在陕北黄土梁峁丘陵区、黄河沿岸及无定河、洛河、泾河、千河流域,秦岭和巴山的中低山区、商洛低山区,以土壤侵蚀敏感性为主,是陕西省土壤侵蚀的主要发生地区;中度敏感分布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南部、黄土塬区、渭北地区及秦岭南坡和巴山北坡的低山丘陵区;轻度敏感分布在关中平原、汉中盆地等地。全省不敏感地区很少。
  第四章 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
  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是针对区域典型生态系统,评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综合特征。按照一定的评价原则和指标,分析生态服务功能的区域分异规律,明确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区域,提出生态服务功能分区。重要性等级分为极重要、中等重要、比较重要、不重要等4个等级。
  1.生物多样性维持与保护重要性评价
  主要是评价区域内各地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重点评价生态系统与物种保护的重要性。分析结果显示,陕西省生物多样性空间分布较为复杂,极重要地区分布在秦岭中高山区、大巴山和米仓山的中山区、关山、子午岭、黄龙山以及黄土梁状丘陵区,这些地区均是典型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集中的区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1.6%;中度重要地区分布在秦岭、巴山、子午岭和黄龙山等地,面积占3.8%;比较重要地区分布在秦岭中东部、巴山北坡中低山、陕北黄土高原等地,面积占22.3%;不重要地区以农田为主,广泛分布于全省各地,面积占52.3%。与陕西省自然保护区分布格局相比较,目前大部分典型的生态系统均建立了保护区,但陕北的暖温性草原,秦岭东部的落叶阔叶林,秦巴山地的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林,巴山南北坡的常绿阔叶林,关山、陇县和麟游县一带的落叶阔叶林等生态系统仍需进一步实施保护。
  2.水源涵养和水文调蓄功能评价
  水源涵养能力由地表覆盖层涵水能力和土壤涵水能力构成,二者分别取决于植被结构,地表层覆盖状况,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等因素。其生态重要性在于整个区域对评价地区水资源的依赖程度及洪水调节作用。
  陕西主要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结果表明,天然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具有极重要的水源涵养功能;次生林、温性针叶林、人工林和灌丛、草甸的水源涵养功能中等重要;草地、灌草丛等为较重要;而农田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为不重要。在空间分布上,极重要区域分布在窟野河、无定河、延河上游,千河流域,石川河、清水河流域,黑河、石头河、涝峪河、丰峪上中游,褒河流域、牧马河、子午河流域,任河流域、丹江流域等。中等重要主要分布在中小城市水源区和农业灌溉区,如陕北的清涧河,洛河支流的仙姑河,葫芦河,渭河支流漆水河上游,宝鸡峡水库,渭南的沋河,陕南的毛坝河,玉带河,月河等流域。其他区域属一般重要区。
  3.土壤保持功能评价
  土壤侵蚀的生态后果有减少土地生产力、造成水质量下降和下游河床的淤积。因此,土壤保持的重要性评价要在考虑土壤侵蚀敏感性的基础上,分析其可能造成的对下游河床和水资源的危害程度与范围。
  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生态系统土壤保持重要性空间分布规律为,黄河沿岸及其一级支流延河,无定河,秃尾河,窟野河等流域对黄河下游的泥沙含量具有极大的影响,土壤保持重要性为极重要。大城市的主要水源区如黑河流域,石头河流域,冯家山水库汇流区,宝鸡峡汇流区,褒河流域,石泉水库及其汇流区,丹江及其主要支流等也因具有重要土壤保持作用而属极重要等级。中等重要等级主要分布在渭河支流洛河,泾河流域,巴山北坡一些河流等地。较重要地区分布广,秦巴山地除前述地区以外的全部,关中地区及定边的西北部均为该等级。不重要地区极少,见于靖边局部无流区。
  4.沙漠化控制功能评价
  陕西省的土地沙漠化虽然多发生在陕北北部毛乌素沙地的边缘地带,但因这些地区人口密度较大,又是极为重要的能源和化工生产地,同时,这些地区的沙尘可随大风被吹到陕西中部,山西及河南等地。因此,这些地区的沙漠化控制作用极为重要,大部分为极重要,仅定边北部局部为比较重要。
  5.营养物质保持功能评价
  从面源污染与湖泊湿地的富营养化问题的角度考虑,评价区域生态系统的营养物质保持重要性。其重要性主要根据评价地区氮、磷流失可能造成的富营养化后果与严重程度。如评价地区直接影响的区域有重要的湖泊与水源地,该地区域的营养物质保持的重要性大。否则,重要性不大。由于营养物质流失与土壤侵蚀直接相关,其评价结果与土壤保持重要性相似。汉江、丹江流域,黑河汇流区,黄河湿地等为极重要地区,其他水库汇流区为营养物质保持中等重要区。
  6.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综合评价
  陕西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综合空间分布格局表现为,极重要等级分布在陕北黄河沿岸及其一级支流地区,以土壤保持功能最为重要,靖边的红柳河上游,子午岭和黄龙山的林区,千河流域,洛河支流铜川的水源区,为土壤保持与水源涵养并重极重要区,秦岭的大部分,巴山的中高山区则为水源涵养与生物维持极重要区;中等重要等级分布于洛河流域,泾河流域,秦岭南坡中部的低山丘陵,巴山北坡的低山丘陵等地。比较重要等级见于关中平原,汉江谷地,巴山的喀斯特山地等。不重要的地区几乎没有。
  第五章 陕西省生态功能区划
  1.生态功能区划分区等级及区划依据
  1.1分区等级
  生态功能区划分区系统分三个等级。为了满足宏观指导与分级管理的需要,对自然区域开展分级区划。首先是从宏观上进行的生态区划,即以自然气候、地理特点与生态系统特征划分自然生态区;其次是生态功能区划,根据生态服务功能、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划分生态功能区;再在生态功能区的基础上,明确关键及重要生态功能区。
  1.2区划依据
  区划单位的指标体系是进行生态功能区划的依据,根据生态功能区划的特点和区划对象的范围,为能反映生态功能区划的目的和其区域分异规律,在综合分析基础上,以主导因素为区划的主要指标。
  一级区 为生态地域划分,以同源地貌类型及其所对应的温湿状况、优势生态系统确定,反映宏观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异特征,用生态区表示,指标主要有年平均气温、≥10℃活动积温,降水量,地貌类型及人类活动影响方式。同一生态区具有同源的地貌类型,优势的宏观生态系统类型及相似的人类活动方式和影响强度。水分状况指标用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等表示;热量指标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等;地貌类型有盆地、山地、平原、河谷、丘陵、高原等;生态系统类型有森林、草原、荒漠、农田等;人类活动指标有人口密度、土地利用方式、水土流失状况、沙漠化状况等。
  二级区 反映更低一级地貌分异特征及由此导致的生态系统组成结构的差异和主导生态服务功能的差异,用生态功能区表示。主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有生物多样性维持、水源涵养、侵蚀控制、沙漠化控制、物质生产等。
  三级区 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为依据划分,用区表示。选用重要性、敏感性等级或特殊功能为标准。
  2.生态功能区划等级单位的命名
  生态功能区划单位的命名是生态功能区划结果的具体体现和标识,是区划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命名时考虑以下原则:①体现各区划单元的主要生态功能特点②反映单元所处的空间位置③准确体现单元的生态功能的重要性、生态敏感性、人类活动强度等特征④命名简单扼要,易于接受一级区的命名采用大地貌类型+温湿状况+生态系统类型(或人类活动影响)+生态区。
  二级区命名采用地区名称+生态系统的主要生态服务功能(生态过程)+生态功能区。
  三级区命名采用地名+生态功能重要性、生态敏感性、特殊性+区。
  3.分区方法
  根据区域生态环境管理中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采用定性分区和定量分区相结合的方法自上而下进行不同等级的分区划界。即在GIS应用软件的支持下,进行各种自然要素,社会经济要素,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分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重要性分区图件空间叠加,再以各区划等级的主要指标空间分布特征确定分区边界。为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便于进行环境管理,边界确定时考虑利用山脉、河流等自然特征与行政边界进行适当的调整。
  (1)一级区划界时,保证区内气候特征的相似性与地貌单元的相对完整性。
  (2)二级区划界时,注意区内生态系统类型与过程的完整性,以及生态服务功能类型的一致性。
  (3)三级区划界时,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等的一致性。
  4.区划方案
  按照暂行规程的要求和陕西省的实际情况,生态功能区划分为3个等级。第一级为生态区,第二级为生态功能区,第三级为生态功能小区。
  根据前面各章节的分析与评价结果,经对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结果进行空间叠加,结合实际情况,初步拟定陕西省共划分为4个生态区(一级区),10个生态功能区(二级区),35个小区(三级区),详见表5—1。〖FL)〗
   5.重要生态功能区及其生态保护对策
  根据以上生态功能区的划分结果,按照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类型与重要性,对35个生态功能区进行分析评价,提出了陕西省主要的生态敏感功能区和生态服务重要功能区,对这些功能区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的对策。
  5.1生态环境敏感与脆弱区域
  包括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流失重点控制生态功能区和关中平原城镇与城郊农业生态功能区等两个区域。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处暖温带半干旱地区,自然条件脆弱,生态环境对外界干扰表现出极大的敏感性,是陕西省生态环境最为敏感和脆弱的集中分布地区。水、土两大因子是该区域的主要限制因子。人口多,对自然环境的压力大,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严重的水土流失。
  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的对策是合理配置区域水土资源,建立和发展基本农田,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和恢复植被,加快和完善退耕还林还草的建设,提高植被覆盖率;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土地产出率,解决剩余劳动力的转化问题。
  关中平原分布着西安、咸阳、宝鸡、渭南等大中城市,并以这些城市为依托,带动周围经济发展,城市化速度较快,人口密集,人地矛盾突出。区域产业类型多样,自然资源相对贫乏,对外界依赖性大。
  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利用不合理,耕地被大量占用,后备土地不足。工业和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使环境污染日益加重。城市周围农业环境污染加剧,水环境问题特别突出,水资源短缺与水域污染并存,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区内的黄河湿地是集水文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旅游和资源综合开发为一体的生态功能区,而大荔沙苑也是集固沙,旅游,土地综合开发为一体的生态功能区。面临的共同问题是缺乏合理的规划,保护与开发矛盾突出。因此在生态保护与建设中应首先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理顺各方面关系,保护优先,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适度的开发。
  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对策主要是强化土地管理,科学合理规划用地,保护耕地资源;城郊地区加强土壤污染治理,提高土地质量,发展多样化的城郊农业;加快工业企业环保技术的更新与改造,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以渭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及沿岸水资源保护为重点,搞好区域环境综合整治。
  5.2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区
  指秦岭山地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育生态功能区,该区地处山区,自然条件复杂,在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维持及对周边地区的生态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该区域特点是自然条件复杂,生态环境极易遭受破坏,森林结构简单,多次生林,年龄组成不合理,幼林和人工林比例大,生产力低,稳定性差,抗干扰能力弱,因长期遭受人类活动干扰,森林景观破碎度高,主要问题是长期的粗放经营使森林不断遭受破坏,导致天然林面积缩小,生态系统功能趋于下降,引发和加剧了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使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并对周边地区造成明显影响。
  生态保护的对策是在森林集中分布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自然保护区网络,形成合理的空间格局,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森林资源;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和退耕还林工程,发展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提高区域土壤保持和水源涵养能力;科学合理抚育,改变传统林业经营思路,发展多种经营以保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生态系统的多种服务功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