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政府公报

传达指令 指导工作 公开政务 服务社会

建设节约型社会制度建设最为重要

建设节约型社会制度建设最为重要

陕西省审计厅副厅长 李 健
时间: 2008-06-26 00:00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关系着我国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大局。近20年来,我国经济的平均增长率为10.3%,在全球206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居第二,但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消耗高、浪费严重,我国单位GDP的能耗几乎是发达国家的四倍。这足以说明长期以来我们在经济发展中,重数量和速度、轻质量和效益,节约意识差,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树立的不够牢固;在资源的管理、分配和使用方面,没有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法则办事,资源管理粗放,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机制和制度不完善,社会资源的配置不尽合理。
  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的科学,同时也是研究节约的科学。经济学中的节约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生产成本的节约,二是交易成本的节约。生产成本的节约主要在微观层面,交易成本的节约主要在宏观层面,无论在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经济学研究节约问题假设的基本前提是资源稀缺和理性人。因为资源稀缺才有必要研究节约问题,如果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研究节约问题就没有意义。同时,节约也只有在理性人假设的条件下才成立,只有人的理性行为才有可能节约资源,非理性行为节约无从谈起。我国现在的问题是有些人在消费自己的资源时非常理性,消费国家或他人的资源时部分理性或者完全非理性,他们总认为国家或他人的资源无穷无尽,无论如何消费都不需要自己付出任何代价,而自己的资源是稀缺和珍贵的,来之不易的,这种思想认识是造成浪费的根源,也是人的本性决定的。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必须依靠制度来管人管事。制度是有效配置资源的前提和基础,好的制度能促进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不恰当的制度选择必将造成资源的浪费。
  建设节约型社会涉及的制度有两个层面,从宏观层面讲主要是对资源优化配置的制度,从微观层面讲主要是履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制度。近一个时期以来,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各地各单位都出台了不少制度和办法。如在政府机关要求夏季空调温度不能低于26度;人离开办公室必须关空调关灯;在生产企业要求降低能耗,综合利用等等,这些制度和规定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对资源浪费行为的发生,但仅仅依靠这些制度和规定还远远不够,要从根本上抑制资源的浪费,实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最重要的是要用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通过市场竞争来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价格机制来调整余缺,用经济的方法把资源节约与否的受益受损规定到个人,使所有人都为自己所消费的资源付费,让社会资源的价值与效益得到充分体现。建设节约型社会,社会资源的初次配置很关键,初次配置的公平、公正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社会资源能否有效的被利用。如果社会资源的初次配置合理有效,资源的价值与价格基本一致,那么在市场机制的驱动下,资源的二次配置就会更加科学合理,更加严谨、细致、周密;如果社会资源初次配置就不合理,把有限的社会资源配置在不需要资源的地方或不能发挥作用的地方,那么无论资源的二次配置多么优化,对资源的管理有多么规范和严格,社会资源的浪费是不可避免的。如某工厂如果是免费用水或用水成本很低,该工厂就不可能关心节约用水问题,也不会采取措施限制浪费水资源的行为。但如果工厂的用水成本很高,企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就不得不千方百计节约用水,控制成本。这是制度和市场的力量,也是节约资源、避免浪费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竞争是最好的制度安排。工程项目通过公开招投标可以降低工程造价,对资源利用的招投标可以有效的节约资源,真正体现资源的社会价值 。有竞争才会有节约,竞争是节约的最好约束,竞争是通向节约的钥匙,竞争机制把节约纳入到比赛的轨道,只有通过竞争机制的作用,才能使社会资源的产权明晰化、节约制度化,使社会资源的配置不断优化。目前我国资源配置市场化的程度还不够高,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还未完全建立起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资源消耗高和损失浪费严重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深化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实现社会资源配置市场化,经济运行制度化和法制化,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