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政府公报

传达指令 指导工作 公开政务 服务社会

突破三个界限 实施三大战略推进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

突破三个界限 实施三大战略推进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

张科成
时间: 2008-06-26 00:00

  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 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为新阶段农业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作为传统农业 大县的凤翔县,必须按照十六大《报告》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部署要求,以提高农业竞争力和综合效益为核心,突破三个界限,实施三大战略,积极推进农业特色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实现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新跨越。
  一、突破大而全界限,实施比较优势战略,着力培育有竞争力的特色农业
  特色农业是个相对概念,就粮油等传统产业而言,创品牌、创优质就是特色;就资源而言,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就是特色。作为凤翔来讲,必须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120个种养殖示范点为依托,合理配置产业项目,走专、高、精的发展路子。“专”,就是在产业布局上,根据不同地理特点和生产实践,项目聚集,综合服务,用3—5年时间建设四个产业 带:以10万亩药材和干杂果为重点的山区林特经济带、以10万亩标准化苹果和10万亩高标准 辣椒示范区为重点的中部果辣经济带、以10万亩设施农业为重点的城郊及公路沿线蔬菜经济 带、以3万头奶牛和10万头肉牛为重点的沿山及南线畜牧经济带,建成宝鸡地区最大的“菜 园子”、“果园子”、肉蛋基地和关中西部一流的无公害设施果蔬生产基地,形成区域特色 经济板块和相对规模优势,提升农业的结构层次。“高”,就是在产业层次上,推进标准化 。标准化农产品是优质产品的代名词,是市场准入的“通行证”。要在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加大技术推广应用的基础上,以粮、果、辣、畜等主导产业产品的质量安全为核心,以东、 西区示范园为试点,积极实施以制订农业生产标准、产品标识,建立检测中心,培植绿色农 业企业等为主要内容的“绿色工程”,大力发展无公害、有机、保健、绿色的农产品,形成 从田头到餐桌的标准化生产体系,以高档次、高标准取胜市场。“精”就是在产业开发上, 推进品牌化。依托苹果、辣椒、蔬菜、畜牧等优势产业和正阳公司、东西两区示范园等设施 农业,科技“武装”、品牌包装,每年推出3—5个在西北地区叫得响、有特色的精品农产品 ,促进传统农业向精品农业、设施农业拓展,使农业结构向内涵提高的深层次推进。
  二、突破农工界限,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突破农工界限,就是推进农业向工业靠拢,工业向农业渗透,推进农业工业化 、产业化。发 展农业产业化,重点是加快培育和发展竞争力优势明显、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从凤翔实际 来看,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加速推进的转型过渡阶段,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竞争力不够强,成为制约产业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牢固树立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 业、扶持农民的思想,围绕已有的产业基地,粮食突出转化、果辣菜突出运销和贮藏、畜禽 突出加工,以大(规模大)、外(外向型)、强(实力强)为目标,走多样化、多元化、多层次的 发展路子。
  多样化,就是坚持加工、经销和服务一起发展,既抓华美果菜汁公司这样的工业企业,又抓 像忠科果业协会那样的营销流通组织。多元化,就是坚持国家、集体、个体私营、外资和股 份制一起发展,特别是把乡镇企业“二次创业”、供销社改革、农业对外开放和产业化经营 结合起来,谁有能力谁当龙头。多层次,就是通过招商引“龙”,改革、改造育“龙”,优 惠政策扶“龙”,打造品牌强“龙”等措施,大中小齐推进,改扩建相结合,促使产业化龙 头企业总量增长,规模扩大,效益提高,充分发挥开拓市场、培植产业的作用,力争经过3 —5年,形成6户以上产值过千万元的工业性农业企业集团,使我县的粮、辣、畜等主导产业 的加工转化率、市场销售率分别达到80%和95%以上,使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
  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要根据市场等价交换原则, 通过建立和发展“基地+协会组织+龙头企业+农户”、合同契约、股份合作、资产入股等 形式,使产业化组织与农户结成“联利、联心、联力”的产销经营联结机制,缓解产销矛盾 ,降低市场风险,实现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有效对接和协调。
  三、突破农商界限,实施外向拓展战略,切实推进农业市场化
  农产品只有对接市场,才能变成效益,也才能真正解决好“种什么、养什么、 调什么、生产 多少”的问题。从凤翔来讲,当前城乡二元结构比较明显,加之农民长期形成的小农经济意 识和重产轻销思想,拉大了自身与市场之间的距离,既导致对市场反应迟钝,也失去了相应 的产品利润和效益。因此,要确立“有限区域、无限发展”的思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走 以城带乡、以乡活市、以市增效的发展路子。
  积极培育市场。重点抓好三个层次:一是加快彪角、柳林、陈村等小城镇建设步伐,形成一 批高标准、辐射力强的区域性农产品专业市场和综合集贸市场,引导人流、物流、资金流向 小城镇聚集;二是通过完善设施,强化监管,重点抓好东关果蔬批发市场和南关畜禽交易市 场建设,力争把其分别建成宝鸡地区最大的果蔬批发市场和西北地区最大的畜禽交易市场; 三是加快索洛树、东白村蔬菜,范家寨、董家河苹果,长虹辣椒等产地的市场体系建设,形 成以销地市场为“窗口”、县城果蔬批发市场为龙头、小城镇为支点、集贸市场为基础的多 层次、多形式的市场网络。
  把握市场,搞活流通。把市场当作“指示器”,一方面各乡镇转变职能,强化服务,积极引 导直接面对市场冲击的农民,彻底破除农业就是单纯种这种那、种多种少的观念,切实增强 购销意识,激发其进入市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树立“不找乡长、县长找市场”的生产 新观念。另一方面,以供销、农业等经济综合部门为龙头,组建农产品经销队伍,扶持壮大 全县90多个农民专业协会、引导其充分发挥作用;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工程和“绿色通道” 建设,扩大农产品网上和市场交易。总之,要通过“政府抓展销、企业搞联销、市场促营销 、农民跑贩销”等多种途径,努力扩大产品外销,不断提高农产品的交易水平和效益,增强 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拉动力。
  (作者系凤翔县委副书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