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政府公报

传达指令 指导工作 公开政务 服务社会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教育厅等部门(单位)实施国家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方案的通知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教育厅等部门(单位)实施国家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方案的通知

陕政办发〔2003〕89号 2003年10月20日
时间: 2008-06-26 00:00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省教育厅、省编办、省计委、省民政厅、财政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建设厅、卫生厅、省妇儿工委办公室、省妇联联合拟定的《陕西省实施国家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陕西省实施国家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方案 省教育厅 省编办 省计委 省民政厅 省财政厅 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省建设厅 省卫生厅 省妇儿工委办公室 省妇联 (2003年9月29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单位)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13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是今后五年我国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根据《指导意见》精神,结合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创建西部教育强省目标和我省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目标
  我省幼儿教育工作要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陕西省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精神,实事求是,积极进取,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努力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形成以政府办园为骨干,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多种形式的幼儿教育发展格局。 根据我省基础教育发展规划,到2007年我省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总目标是: 1.关中各县区及陕北、陕南的城区,学前三年受教育率达到90%以上。努力建立区域性幼儿教育服务网络,积极发展0—3岁儿童的教育,0—6岁儿童家长和看护人员普遍受到科学育儿的指导。 2.已经实现“普九”的农村地区,学前三年受教育率达到50%以上,学前一年受教育率达到80%。90%的0—6岁儿童家长和看护人员受到科学育儿的指导。 3.未实现“普九”的贫困地区,学前三年受教育率达到30%以上,学前一年受教育率达到60%。大多数0—6岁儿童的家长和看护人员受到科学育儿的指导。
  二、进一步完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
  继续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政府领导统筹,教育部门主管,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 设区市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幼儿教育工作,统筹制定幼儿教育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政策并组织实施,积极扶持农村及老少边穷地区的幼儿教育工作,促进幼儿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幼儿教育的规划、布局调整、公办幼儿园的建设和各类幼儿园的管理,负责管理幼儿园园长、教师,指导教育教学工作;街道办事处配合有关部门制定本辖区幼儿教育的发展计划,负责宣传科学育儿知识、指导家庭幼儿教育、提供活动场所和设备、设施,筹措经费,组织志愿者开展义务服务;乡镇人民政府承担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责任,负责举办乡镇中心幼儿园,筹措经费,改善办园条件;要发挥村民自治组织在发展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早期教育和对家庭幼儿教育的指导。各级人民政府都要维护幼儿园的治安、安全和合法权益,动员和组织家长参与早期教育活动,指导家庭幼儿教育工作。
  教育部门是幼儿教育的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主管职责,贯彻国家关于幼儿教育的法规和方针政策;制定幼儿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教;承担对幼儿园的业务指导,制定相关标准,实行分类定级管理,向有关部门提出对幼儿园收费标准的意见或建议;建立幼儿教育的督导和评估制度;培训、奖励园长和教师,建立园长、教师考核和资格审定制度;指导和推动家庭幼儿教育;与卫生部门合作,共同开展0—6岁儿童家长的科学育儿指导。
  卫生部门负责指导幼儿园卫生保健业务工作,负责对0—6岁儿童家长进行儿童卫生保健、营养、生长发育等方面的指导。
  建设部门要会同教育部门在城市规划中合理确定幼儿园的布局和位置,在城镇改造和城市小区建设的过程中要建设与居住人口相适应的幼儿园。新区建设和旧区改造的幼儿园由当地政府统筹规划,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小区配套幼儿园的管理,可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的办法举办幼儿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用途,也不得收取国家规定以外的费用。
  民政部门要把发展幼儿教育作为城市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与教育部门共同探索依托社区发展幼儿教育的管理机制和有关政策。 劳动保障部门在研究探索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时,要统筹研究农村幼儿教师的养老保险问题; 城市幼儿教师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要保障幼儿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
  编制部门要会同教育部门、财政部门制定幼儿园教职工的编制标准,加强幼儿园教师编制的管理和教职工队伍的建设,保证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需要,提高办学效益。
  充分发挥各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妇联组织的作用,推动幼儿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各地要采取切实措施确保低收入家庭和流动人口的子女享有接受幼儿教育的机会。对社会福利机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机构的适龄儿童,要给予照顾,有关费用予以减免。
  三、深化改革,推动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由教育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幼儿教育联席会议制度,通报、协调、解决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稳定健康发展。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关于对全省学前教育机构注册及实施年度检查制度的意见》(陕教基〔2003〕53号),严格按办园标准对各类学前教育机构实行教育部门归口登记注册及年度检查制度,纳入基础教育体系统一管理,并定期在相关媒体上公告。价格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负责向取得办园许可证的幼儿园办理收费许可证、提供行政事业性收费专用票据。未取得办园许可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举办幼儿园。各级人民政府要采取有力措施取缔非法办园,以规范办园行为,保证办园的正确方向。
  各市教育行政部门均要制订各类幼儿园的评估标准,完善幼儿园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此引导、推动各类幼儿园上水平、上等级。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开展对幼儿教育的督导、检查、评估和指导工作,加强宏观管理,促进办园行为规范化。各地制订的“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巩固提高评估指标和教育强镇、教育强县的综合评估指标要把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作为重要指标之一。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改进和加强对学前班的管理。对已基本满足幼儿入园的地区,不再举办学前班,已举办的要根据布局规划逐步予以撤销。对目前一些农村地区因幼儿园数量不足,尚需继续举办的学前班要加强指导和管理。
  积极稳妥地进行幼儿园办园体制改革。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办园模式和内部管理机制,增强幼儿园的办园活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继续办好公办幼儿园,使其成为当地的骨干和示范。同时要积极进行公办幼儿园管理机制的改革,引进竞争和激励机制,使其办出活力,办出质量。对于企业办幼儿园,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继续办好幼儿园,并积极稳妥地进行所有权与办园权分离的试点,探索幼儿园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机制。企事业单位转制后,可以继续举办幼儿园,也可以将企事业单位办园资产整体无偿划拨,移交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要通过实施联办、承办、国有民办等办园体制改革,提高办园效益和活力。实施办园体制改革要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保育、教育质量不下降,广大幼儿教师合法权益受到保障、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同时必须强调,办园体制改革是一项综合工程,它包括幼儿园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办园机制和管理机制的改革,收费政策和社会保障措施等方面。实现幼儿教育社会化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需通过在部分大中城市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行。目前在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尚不配套的地区,主办单位不能将幼儿园一步推向社会。
  继续坚持依靠社会力量发展幼教事业的方针,鼓励社会各界和公民个人举办幼儿园,多渠道、多形式地发展幼教事业。要广开办园门路,研究制定鼓励和支持民间办园的政策,积极推动幼教事业走向社会化。办园者自筹资金征地建园时,各级政府应在征地方面给予优惠,并在办理项目审批、土地征用、园舍设计等手续时提供必要的方便。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规范办园行为,保证办园的正确方向。
  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发展对于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整体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农村幼儿教育是现阶段我省幼儿教育事业的重点和难点。发展农村幼儿教育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与实现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相结合,与实施“两基”、“两高”(高质量、高水平)相结合,与农村城镇化建设和中小学布局调整相结合。各级政府要重视并扶持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要制订农村幼教事业发展规划,研究有关政策,采取多种措施,认真组织落实。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富余的教育资源发展幼儿教育,在努力巩固、提高“普九”成果的同时,教育资源要逐步向幼儿教育倾斜。乡(镇)政府要统筹规划辖区内的幼儿教育,因地制宜地办好乡镇中心幼儿园,充分发挥中心园的示范、辐射以及对村办园(班)的管理和指导作用。切实保障幼儿教师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提高教师待遇。
  四、认真贯彻落实《纲要》,全面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各地要认真宣传、学习和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积极推进幼儿教育改革,摆脱“保姆式”的教育模式,防止“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基本权利,为儿童提供安全、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儿童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关注个体差异,使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促进体智德美等全面发展。 《纲要》的贯彻工作是一个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重视幼教教研和科研工作,对一些有创造性、能够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较高推广价值的教育教学实验或研究项目和积极探索研究幼教领域中出现的新情况的重大课题,要给予扶持,加强指导。 同时要充分发挥幼儿师范学校、科研和教研部门、学前教育研究会和示范性幼儿园各自在幼儿教育研究中的优势和作用,提倡相互协调,合作攻关,不断提高全省幼儿教育的教科研水平。 要加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常规管理,严格工作纪律,规范工作环节,建立正常稳定的保育教育工作秩序,严格控制竞赛、评奖活动,禁止在幼儿园进行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实验与活动。任何单位和组织举办有幼儿参加的各类竞赛必须经同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幼儿园不得举办以盈利为目的各种早期定向培养班,不得进行损害幼儿身心健康的活动。 要加强幼儿园安全工作,科学安排饮食,定期进行体质健康检查,做好各种传染病、常见病的防治工作。消除隐患,防止发生各种意外事故,确保幼儿身心安全。 各级示范性幼儿园要充分发挥在幼儿教育法规、传播科学教育理念、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培训师资和指导家庭、社区早期教育等方面的示范辐射作用,形成以各级示范性幼儿园为中心,覆盖各级各类幼儿园的指导和服务网络。各级示范性幼儿园要参与本地区各类幼儿园的业务指导,协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做好保育、教育业务管理工作。建立区域幼儿教育交流基地,带动区域幼儿教育发展。 各级各类幼儿园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和风格,从不同起点、通过不同途径向《纲要》的要求靠近,把贯彻《纲要》的过程变成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过程,变成探索开放办园、与社区和家庭重构幼教体系的过程,变成改革管理、创造优质高效、动态而有活力的幼儿园教育的过程,变成为幼儿创造真正能有意义地度过愉快童年的乐园的过程,以不同方法、不同创意促进本地幼儿教育的发展,实现《纲要》的目标。要重视幼儿家庭教育,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积极创造条件,面向家长开展多种形式的早期教育宣传、指导等服务,努力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家庭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幼儿教师素质
  要依据《教师资格条例》的有关规定,实行幼儿园园长、幼儿园教师准入制度,严格实行持证上岗。要实行教师聘任制,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各级政府和主办单位要妥善解决幼儿园教师的职称评定、工资、医疗和住房等问题。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承担和组织好各类幼儿园教师的职称评定工作。各市应根据实际情况,参照当地小学教师工资水平或不低于当地人均收入的水平,及时兑现教师工资。 各地要研究制订社会力量办幼儿园,特别是农村幼儿园教职工的社会保障政策,对具备教师资格、并有一定幼儿园工作教龄的在职教师,根据单位和个人合理分担的原则,做好大病保险和养老保险工作。 继续办好幼儿师范学校,各幼儿师范学校(班)要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明确培养目标,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教育理论课和教学基本功训练,强化实践环节,确保教育质量。各市要从实际需求出发,统筹规划,幼儿教育师资应逐步归口全日制师范院校培养,在职幼儿师资应逐步归口教师进修院校培训。高等教育学前专业要逐步扩大培养高学历的幼儿园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确保幼师专业毕业生能分配到幼儿园任教,要鼓励幼师毕业生到农村,到各类幼儿园任教。 加强在职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工作,拓宽在职进修渠道,继续开展并完善学前教育的大专自考,鼓励幼儿园教师参加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函授。 幼儿园教师是教师系列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各地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幼儿园中青年新秀,组织他们参加“名校(园)长”、“名教师”工程。各级政府要定期对做出显著成绩的幼儿园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在评选特级教师、劳动模范等活动中,应充分考虑幼儿园教师的名额。
  六、拓宽渠道,加大幼儿教育经费投入
  幼儿园教育属非义务教育,发展这项事业的经费应坚持政府拨款、举办者筹措、幼儿家长缴费、社会广泛捐助和幼儿园自筹等多种渠道解决。各级人民政府要在统筹规划幼儿教育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公办幼儿园建设,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投入,做到逐年增长。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排的财政性幼儿教育经费要保障公办幼儿园正常运转,保证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保证示范性幼儿园建设和师资培训等业务活动正常进行,扶持和发展农村及贫困地区的幼儿教育事业。
  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仍要积极扶持和增加幼儿园的投入,要大力提倡和鼓励社会各界和港、澳、台地区同胞以各种形式资助幼儿园,资助款主要用于改善办园条件,专款专用。幼儿教育经费要专款专用,任何部门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任何单位、团体和个人不得向幼儿园收取幼儿教育管理费。各级各类幼儿园都要坚持勤俭办园,努力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接受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的管理与监督,管好用好资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