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政府公报

传达指令 指导工作 公开政务 服务社会

实践“三个代表” 促进科技创新——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创新纪实

实践“三个代表” 促进科技创新——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创新纪实

所长、党委书记 康银林 所领导班子成员
时间: 2008-06-26 00:00

  宝鸡市农科所建于1959年,是主要从事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高新农业综合技术研究推广的公益型科研事业单位。现有职工125人,其中科技人员78人,高中级以上职称35人。全所固定资产420万元,占地610亩。建所40多年来,共承担国家、省、市科研推广项目100多项,取得科研成果90多项,获奖50项,选育农作物优良新品种30多个。目前,全所每年承担各级科研推广计划十余项,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40多篇,推广新技术、新品种120万亩,创社会效益5000多万元。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该所提出了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服务生产促进农民增收为出发点,积极调整科研结构,狠抓项目、人才、机制建设,大胆推进科技产业化进程,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创新运行机制,突出绩效挂钩。
  为了实现争创省内地市级一流农科所的奋斗目标,该所通过狠抓项目、人才、机制建设的落实,使科技工作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1、抓项目。该所组织科技人员根据国家“十五”农业发展纲要和投资方向申请项目,先后争取农业部、国家计委项目投资共120万元,省农业厅和宝鸡市科技项目各两项。这些项目的实施,较好地改善了科研生产和办公基础条件,同时拓宽了项目研究领域。2001年还被农业部确定为重点地区农科所。
  2、抓人才。该所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努力营造人才健康成长和人尽其才的良好氛围。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职工自学深造和主动出击招聘人才,培养了一批业务骨干,合理的人才梯队初步形成,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这些人员已经成为科研工作的骨干力量。另外,单位努力营造宽松而良好的工作环境,从项目实施上给年轻科技人员压担子,锻炼其早日成长,用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环境留人。
  3、抓机制。一是建立竞争机制。从2000年开始,在全所范围内推行全员招聘制,通过定岗、定编、定责,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爱岗敬业奉献的精神。二是推行激励机制。把成果、业绩与个人收入挂钩,体现绩效挂钩和按劳分配相结合。实行课题分类管理,经费以奖代补。获得省部以上级奖励的成果,以及发表并获奖论文、科技文章,再由所里给予重奖。三是推行约束机制。对课题及生产经营和开发人员实行合同管理,明确责、权、利,认真兑现奖罚政策。把课题长期目标与年度目标相结合,制定年度考核指标,保证了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科教联合,创新研究模式。
  为适应新形势下农业高科技研究工作的需要,该所不断加强与各大科研院校的横向联合,做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聘请西农大博士生导师、杂交小麦专家张改生教授和薯类专家朱俊光研究员为首席专家来所指导工作,为该所培养了一批业务骨干,并被确定为西农大教学科研示范推广基地、宝鸡农校教学实验基地,在新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耕作改制等方面成效显著。联合选育的“西杂一号”杂交小麦新品种,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薯类项目围绕科研产业结构调整,引进选育名优专用品种35个,围绕“秦薯4号”新品种推广,成为宝鸡市2002年农业十大重点项目。初步形成集甘薯科研育种、种薯种苗繁育、技术研究推广、产品加工开发为一体的科研示范中心,走出了农业科研的一条新路。
  三、实施品牌战略,兴办科技产业。
  为了解决农业科研单位社会效益大、自身效益小的矛盾,不断壮大单位自身的经济实力,增强发展后劲。该所提出树立品牌战略,走科技产业化的发展思路。根据“上一个项目,兴一个产业”的指导思想,立足实际,在市场调研和分析单位项目的基础上,确立小麦、薯类、辣椒三个主导产业,成立按企业化运作的产业中心,注册了“宝研”牌商标,实施品牌战略。经过几年的运作,在主导产业中,基本形成育繁推一体化模式。品牌宣传得到扩大,“宝研”系列良种已远销山西、甘肃、新疆等地,并建立健全起自己的销售网络,良种供不应求且反映良好,基本解决了科研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矛盾,解决了只出经验不出成果和只出成果不出效益的问题。
  四、抓班子建设,树单位形象。
  宝鸡市农科所党政班子为树立单位的良好形象,提出创建学习型和务实型领导班子。坚持党委中心学习组学习制度,坚持班子成员参加支部学习制度,坚持个人自学制度,坚持写学习笔记制度。并把党在新时期的科技工作方针政策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之中,坚持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提高对国家科技工作政策的理解与应用。同时,提出工作靠抓,即抓落实;事业靠干,即干实事;做到“不唯上,只唯实”。围绕“三农”工作,班子成员分工明确,责任落实,每人分管一项业务工作,抓一个项目,干在基层,走在前面,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全所干部职工在项目研究、抓点示范、服务群众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近三年来共审定作物新品种3个,鉴定科研成果6项,获得各级奖励8项。与西农大联合选育的“西杂一号”杂交小麦新品种,成为黄淮冬麦区杂交小麦中的第一名,被评为陕西省十大科技新闻之一,获2001—2002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另外,该所在党建、精神文明和岗位责任制等方面取得较大成绩,连续七年被评为宝鸡市岗位责任制先进集体、先进党委,宝鸡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依法治市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建设、爱国卫生先进单位,连续两年被省劳动竞赛委员会评为劳动立功竞赛先进单位,岐山县精神文明、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今年,又被评为省农业系统“创佳评差”先进单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