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政府公报

传达指令 指导工作 公开政务 服务社会

在困境中发展在发展中壮大

在困境中发展在发展中壮大

——记开拓创新、科学理财的蒲城县财政局
时间: 2008-06-26 00:00

                  蒲城县财政局局长 原建民
  抓财源,谋富民强县 蒲城县位于关中平原东北部,辖14镇10乡,总人口75万,土地面 积1584平方 公里,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也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
  要改变蒲城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发展壮大农业这一基础产业。为增加粮食总产,实现科技兴农,蒲城县实施品种改良、 平衡施肥、间作套种、旱作增产、综合防治等“五大工程”,每年投入资金1500多 万元,有效地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粮食总产量年均达到3亿公斤,被誉为全省粮食第一大县 ,并成为全国500个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之一。在保证粮食稳产的同时,近年来,蒲城县积极推进 设施农业建设,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培植新的财源。按照“突出重点,发挥 优势,相对集中,体现特色”的原则,确立了北部发展苹果,中部发展酥梨,南部发展大棚菜和西瓜,洛河沿岸发展大枣和水产养殖的县域财源建设规划。大力推广日光能技术,加快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其中果品业发展迅猛,已形成较大规模,每年向县财政提供农业特产税 2000多万元。
  乡镇企业被誉为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蒲城县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实施名牌战略,使一批企业在 市场上站稳脚跟,形成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加工、建材、机械、化工、花炮、煤炭等八大 支柱产业。其中,石羊油脂集团、尧柏水泥集团等企业享誉秦东大地,产品畅销省内外,成为 地方财政增收的重要来源,占到县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 农业粮丰果盛,工业快速发展。为了给农工商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蒲城县把发展第三产业和蒲城椽头蒸馍、麦草工艺 等特色经济,作为增加财政收入的新亮点,使之成为新兴财源和后续财源。近年来,他们坚 持多轮驱动,多渠道投入,立足本县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建成了渭北建材、果品 等六大商品交易市场,发展以桥陵保护利用为重点的旅游业,带动县域经 济发展。同时,根据“放开、放胆、放宽、放心”的原则,大力支持和发展个体 私营经济,使盛源大酒店、成龙企业集团、博爱医院等一大批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 长起来,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一道风景线。近年来,地方财政收入每年递增1000万元,1999 年突破1亿元大关。2000至2001年,国家调整产业政策,清理“十五小”企业,开展安全生 产整顿,蒲城县地方财政虽受到一定冲击,但仍分别完成1.12亿元,实现 了持续增长。
   
  抓管理,保收支平衡 增收节支,实现财政收支平衡,是地方财政工作的主线。蒲城县财政局从强 化征管入手 ,确保收入任务均衡入库。一是协同税务部门,每年开展一次税源调查,摸 清底子,掌握实情,科学合理地安排全年预算;二是明确任务,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 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分片包干,落实到人;三是制定严格的考评办法,使征 收任务完 成情况与工资奖金挂钩,体现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千方百计调动广大干部职工抓征收的积 极性和创造性;四是建立收入联席会议制度,由主管县长主持,财政、税务、银行、公安等 部门一把手参加,每月召开一次收入分析会,通报问题,研究对策,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五是 对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等季节性收入采取抓重点月份,集中力量,突击征收,保证收入任务 及时足额完成;六是依法治税,开展财税大检查,堵塞漏洞,做到应收尽收。
  为了防止铺张浪费,确保收支平衡,蒲城县财政局在支出管理中,严格预算 约束,坚持依法理财。近年来,先后实施了政府采购、会计集中核算、工资统发、收支两条 线管理等财政改革,有效地遏制了非生产性支出增长过快的势头,缓解了财政收支矛盾 。同时,按照“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确保全县行政机构的正 常运转、重点项目资金需求和干部职工工资的按时发放。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近几年来,蒲城县财政局在财源建设、资金回收、国有资产管理 、财税大检查、财政法制建设等方面,多次受到省、市的表彰奖励。1999年,被市财 政局、市人事局评为全市财政系统先进单位,被省爱委会评为卫生工作先进单位;2000年, 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及“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从1991年起连续11年, 被县委、县政府评为责任目标考评工作先进单位。局长原建民同志两次被评为全省财政系统先进 个人;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优秀公仆”和“人民满意公务员”称号。
  在新世纪的征途上,蒲城县财政系统干部职工不自满,不松劲,正以奋发向上的求索精 神,快马加鞭,与时俱进,迎接新挑战,铸造新辉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