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政府公报

传达指令 指导工作 公开政务 服务社会

在沙苑上播绿的领头人

在沙苑上播绿的领头人

——记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常西昌
时间: 2008-06-26 00:00


  “在当前全球荒漠化继续扩大的形势下,大荔县沙苑治沙走出了一条治 用结合,社会、生态 、经济三大效益并重的新路子,找到了治沙与发展区域经济的最佳契合点。”这是中、省、 市有关领导联合视察沙苑时,给予沙苑治沙工作的高度评价。作为沙苑防沙治沙的带头人, 大荔县林业局局长常西昌自然功不可没。
  还在毕业实习时,面对沙苑那漫天的黄沙,肆虐的狂风,常西昌的心灵深处就深深埋下了“治理 风沙,造福沙苑”的种子。毕业分配到大荔县林业局,作为业务骨干,他积极参与森林区划 和沙苑防沙治沙规划工作。1985年担任林业局副局长后,他继续对沙苑防沙治沙工作进行有益 的探索与研究,寻找治沙的新办法。1997年10月担任局长伊始,在一次关于沙苑治理工作会 议上,常西昌郑重承诺:“在我的第一个任期内,如果不能使沙苑防沙治沙工作实现新的突破,我 就向组织申请辞职。”
  1998年春节刚过,他便带领技术人员深入沙苑,走地头,访群众,对沙苑治理现状和存在的问 题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获得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分析这些资料后,他认为之所以沙 苑防沙治沙工作几年来进展缓慢,关键是工作思路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经过反复论证和 研究,他果断地提出了“治用结合,综合开发,面向市场,培植产业,优化结构,提高效益” 的防沙治沙工作新思路。 实现新思路的最关键是如何使广大干部群众形成共识,借用众人之力开创沙苑防沙治沙新 局面,为此,常西昌经过认真思考后,决定把“抓科技搞示范”作为工作的突破口。在他的 多方争取下,县林业局与国家“三北”局联合在沙苑上建设千亩沙地综合开发示范项目, 推广平沙造田与封沙改林(草)两种开发治沙模式,采用新的治沙技术与经济林丰产栽培技 术,引进了多种经济型治沙新树种与新品种,使防沙治沙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沙苑治理作为一项大工程,需要全社会 的支持与参与,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利益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性,使沙 苑治沙收到最佳效果。”这是常西昌在沙苑防沙治沙工作实践中琢磨出的一个硬道理。为此 ,他在工作中大胆创新,提出沙苑治理的三种新机制:一是国家开发机制。以国家实施西 部大开发与山川秀美工程为契机,积极向上跑项目,争取资金,运用国家投资实施大规模 治理工程。几年间,他先后为沙苑争取到防沙治沙工程、重点防护林工程投资累计300多 万元,实施工程造林3万余亩。二是群众性开发机制。在他的积极倡议下,县上制定出台了 多项沙地治理优惠政策,鼓励全县干部职工与广大群众承包治理沙荒,发展以红枣为主的名 优特经济林。 三是公司性开发机制。主要以资源为依托,以政策为优势,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在他的引荐下,先后有数十家省内外公司在沙苑签订了6万余亩的沙地租赁承包合同,累计投资2亿 元,实施高标准平沙造田2万余亩,栽植名优特经济林15万余亩。
  几年来,在他的带领下,经过全县林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与沙区群众的共同努力,沙苑防沙 治沙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九五’期间,沙苑地区共计实施高标准平沙造田5万亩,营造更新 农田林网17万亩,栽植枣粮间作8万亩,发展以桃李杏为主的名优特经济林3万亩,林木覆盖 率增加了108个百分点。2001年,沙苑全区以红枣为主的各类名优特果产量突破618万 吨,实现产值过亿元,仅此一项,沙区农民人均增收435元。”这是摘自《沙苑治沙工作总结 》中的一组数字,这组数字,浸透着常西昌的心血与汗水。
  沙苑防沙治沙的丰硕成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常西昌也因此获得“全国防沙治沙 先进个人”称号。面对荣誉,他显得异常平静,在他的心中,思考着今后工作新的 更高的目标。我们有理由相信,沙苑的明天会更加充满生机与希望,沙苑会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