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政府公报

传达指令 指导工作 公开政务 服务社会

积极关注和救助社会弱势群体

积极关注和救助社会弱势群体

时间: 2008-06-26 00:00

                           丁云祥
  朱镕基总理在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个词, 成为人们谈论的 话题和社会关注的热点。笔者理解,在我国弱势群体总体上是指那些由于种种原因在经济收 入、社 会地位、权益保护、竞争能力等方面处于困难和不利境地的劳动者,具体包括下岗职工、较 早退休职工,城市和农村中孤、老、病、残、幼、贫、困,以及进城打工的农民等。在任何 社会形态下,弱势群体的存在都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上,弱势群体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 一个社会群体,不要说相对贫困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就是发达国家,也会有一些不幸的、不 能自行摆脱困境的群体存在。
  目前,除了加快健全涵盖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障体系、广开就业门路机制外,还应动员各方面 力量参与援助,建立起全社会关怀救助弱势群体的有效机制。作为社会公共事业的教育 、科学、文化、计划生育等领域,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有责任也有义务为 弱势群体提供较多的关爱和救助。从所从事的工作出发,笔者认为,对弱势群体应大 力加强教育、科技、文化以及计划生育等“四项”关怀:
  一、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教育关怀。教育扶贫,是改变弱势群体生存状况的长远之计。许多贫 困家庭的贫困状况世代传袭,除了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外,“人”的素质不济,是形成贫困 的症结所在。“扶贫扶人,教育先行”,一个孩子成材了,一个家庭就能摆脱贫困。因此 ,必须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帮助弱势群体用知识改变命运。对弱势群体的教育关怀,首先, 应 建立和完善助学金制度。为保证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各级政 府要建立“义务教育贫困学生助学金”,由财政专项列支,主要救助那些无力负担学杂费、 书 本费、寄宿生活费等而未入学或可能辍学的孩子;全免那些纳入低保范围弱势群体的孩子的 各种学杂费。其次,应建立教育扶贫基金。各级政府应建立教育扶贫基金,动员社会力量捐 助,保证高 中阶段的贫困学生完成学生,使其学有所成;稳步推进高等教育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由财 政提供必要的贴息资金,帮助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完成学业。再次,建立免费发放教科书制 度 。对于弱势群体中家庭经济困难、在义务教育阶段上学的孩子,政府应在每年春季和秋季开学 时为其免费发放教科书,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同时,还应鼓励和倡导在重点中小学校办宏 志班,帮助弱势群体的孩子用知识改变命运;对于民工子女的就学,采取符合其特点的教育 制度, 使他们获得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大力举办特殊教育机构,加大规划和投入力度,切实提高特 殊教育师资待遇;积极发展小学、初中后职业教育,提高弱势群体的谋生存 能力;倡导举办社区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优先吸纳下岗职工,实施符合下岗职工特点的多工 种、多技能的再就业教育和培训,帮助下岗困难职工提高素质,为各种经济实体培养实用型 人才。弱势群体大多分布在经济不发达地区,要从根本上解决其受教育的困难,仅靠当地有 限的 教育投入是不够的,因此,国家教育投入应更多地倾斜到不发达地区,以保证国家有关教育 的各项规定在这些地区切实得到贯彻落实。
  二、加强对弱势群体的科技关怀。科技的效能在于发展生产力。对弱势群体的救助,不仅需 要“输血”,更需要“造血”。应在坚持以治本为主的基础上,在扶技术、扶生产上下功夫 ,增强弱势群体自我发展、脱贫致富的能力。因此,对弱势群体的科技关怀,应体现在以下 方 面:一是在农村和城市社区大力开展科普活动,提高 其科技素质,增强反贫困能力;二是各级政府应增加科技扶贫资金,用于贫困地区优良品 种的引进、实验、推广和科技培训等;三是大力开展科技扶贫和科技下乡活动,动员大专院 校、科研院所到贫困地区积极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组织科技人员到贫困地区挂职任教, 组织科研单位到贫困乡、村第一线,宣传普及农业技术;四是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革命 老区、边疆地区和自然条件特别恶劣的特困地区为主战场,把提高当地农民收入和推动地区 可持续发展作为主攻目标。
  三、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文化关怀。对弱势群体的文化关怀,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 导,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观为基本理念。一要倡导文化扶贫。经济上的贫困往往源 于文化素质的低下,文化扶贫是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积极倡导、 鼓励文化工作者深入弱势群体的生活,关注其动态,研究其心理,剖析其特点,把握其需求 ,不断创作、推出能真正贴近他们生活、反映他们愿望、适应他们需求的精品力作。通过对 弱势群 体的感染熏陶,疏导心理,化解情绪,调整心态,引导他们树立积极进取、奋发有为 的人生观、世界观。二要大力加强基层文化建设 ,加大对基层文化设 施的投入,用公共财政支出重点扶持公益性文化建设。完善文化馆、 图书馆、文化站等公共设施服务功能,提高利用率,把思想道德教育、普及科技和卫生知识 、开展体育活动等有机地融入到基层文化工作中去;坚持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 ,做 到经常化、制度化,坚持为农民送戏、送书、送电影、送科技文化知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让所有的文化场所都向弱势群体免费开放。三要面向基层、面向贫困地区,推进广播电视 扶贫工作。既要建立和完善调频台、差转台、卫星地面站、有线电视台、村镇有线电视等系 统,并对弱势群体优先照顾,以提高广播电视人口混合覆盖率,促进基层充分利用广播电视 媒体宣传党的政策,传播经济信息,开展科技培训,同时也要转变办台观念,大力举办适合 弱势群体的广播电视节目,完善和普及如电视手语等节目制作,有力地发挥广播电视为边远 地区及弱势群体扶贫开发的重要作用。
  四、加强弱势群体的计划生育关怀。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素质偏低等诸多因素严重制 约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解决温饱、脱贫致富的步伐;“越穷越生、越生越穷” 的恶性循环在贫困地区及弱势群体中还大量存在。因此,要特别重视转变贫困地区及弱 势群体的生育观念,积极倡导贫困地区农民及弱势群体实行计划生育,把扶贫开发和计划 生育结合起来,巩固人口发展的低生育水平。要搞好计划生育普法宣传和执法培训,加大对 弱势群体的宣传教育力度,要搞好后勤保障服务,加大投入,尽快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社 会保障和农村“双女户”补助以及养老等制度,消除弱势群体“老无 所养”的后顾之忧,促进人口、计划生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社会需要热心肠,弱势群体更需要强势关怀。为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 关 爱和救助弱势群体,应该成为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只要逐步建立起全社 会关怀救助弱势群体的有效机制,并使之经常化、规范化、法制化,弱势群体的明天必将是 美好的。
  (作者系陕西省财政厅教科文处处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