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政府公报

传达指令 指导工作 公开政务 服务社会

抓住并校机遇着力改革创新大力推进我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抓住并校机遇着力改革创新大力推进我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时间: 2008-06-26 00:00
李云济
  长安大学是在国家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中,于2000年4月18日,由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 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等院校合并组建而成,是直属国家教育部的“211工程”重点 建设大学。由于原来是分属于三个部委管理的三所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础工作、改革进 程、运行模式不尽相同。合校后面对全校5000多名教职工(包括离退休职工1600名)和2.1万余 名全日制在校生,多校区办学、扩招等现实情况,如何大力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以适应学校快速 发展的需要,是学校重点思考研究和认真落实解决的重要课题。合校以来,我们在中央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针政策指引下,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大力推 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努力开创后勤工作的新局面。   一、改革的基本情况  通过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现我国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的重大转变。这是李岚清副总理重要 讲话和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的一个重要精神;也是国务院领导和教育部为深 化高校改革采取的重大举措。2000年三校合并后,学校即按会议精神,开展调研,清产核资 ,摸清家底,提出思路,逐步创造条件,并及时成立了后勤社会化改革领导小组和后勤党 委,在校党委和校长领导下,直接负责全校后勤改革方案的制定及实施。总的指 导思想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加大力度,注重创新。在校后勤改革领导小组领导下,我 们广泛调研了兄弟高校后勤改革的情况,认真总结分析了原三校后勤改革的经验,结合长安 大学的实际,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长安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施方案和意见》 ,对后勤的机构设置、产权配置、运行机制、人事财务管理等重要问题加以明确,并制定了 相应的配套改革措施。《改革方案》的实施情况如下:   1、管理体制改革与运行机制转变  按照“事企分开,两权分离,产权清晰,责权分明”的原则,理顺学校与后勤的甲乙方关系 ,实现后勤实体的规范分离。学校保留了后勤管理处,并组建了后勤集团。后勤管理处作为 学校的行政管理处室,其人员纳入学校行政管理序列,代表学校与后勤集团签订各类服务协 议,并对后勤 服务质量和协议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后勤集团实行总经理负责制,下设10个管理服务 中心。这10个后勤实体分两种类型运作,一类是按市场机制运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 我积累、自我发展的经营服务型实体,包括饮食、学生公寓管理、运输、修建、接待、电讯 等6个中心;另一类是暂时以模拟市场机制来运作,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校内价格体系,逐步 向企业化过渡的服务经营型实体,包括校园管理、动力、生活服务,幼儿教育等4个中心。
  2、劳动人事管理模式转变
  深化改革,观念创新,我校在大力宣传后勤改革意义和转变职工思想观念的基 础上,制定和实施了后勤集团新的劳动人事管理制度。其要点是:逐步实行企业人事管理制 度,考虑到后勤服务实体与学校脱离关系后,职工的养老、住房等一系列实际问题,制定了 “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政策,对原有职工保留身份、住房、档案工资、医疗、离退 休等方面的待遇,以使他们能够放心大胆地去闯、去干,不用在养老等问题上瞻前顾后影响 后勤改革进展;新进入后勤集团的职工,完全按企业化人事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实行干部聘 任制和工人合同制,按需设岗,平等竞争,择优聘任;实行企业工资制度,以岗定薪,按劳 分配,职工个人收入与其业绩及单位经济效益挂钩,推行效益工资和岗位工资制。 
  二、选准改革的突破口,解决高校后勤保障的“瓶颈”问题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既要转变体制,全面推进,又要找准突破口,解决严重制约学校发展 的“瓶颈”问题。近年来的连续扩招,在校生人数直线上升,给后勤保障体系带来了很大的 压力。就长安大学的情况而言,制约学校发展的后勤保障问题主要是学生食堂陈旧拥挤, 学生公寓数量不足。我们以此为突破口,采取了全新的改革措施。
  1、学生食堂推行间接成本摊入法,强化管理,提高效益,逐步迈向社会化  学校取消每年向学生食堂的炊事维持费补贴,学生食堂实行成本核算,除直接成本外,水、 电费及人工工资等作为间接成本,按既定比例摊入伙食成本。其中,学生基本灶以20%作为 起点计入成本,以后逐年提高摊入成本的比例,直至全成本核算。调剂灶直接实行全成本核 算,从2001年起,水、电费及人工工资等间接成本直接全部计入伙食成本,一步切断其炊事 维持费补贴。 实行间接成本摊入法后,饮食服务中心开源节流,加强管理,降低成本,在保证学生伙食质 量不降低并有明显提高的基础上,每年可为学校节约炊事维持费专项投入200多万元。
  2、利用国债项目,新建学生食堂,提高保障水平  我校雁塔校区现有5000多名在校生,学生食堂是50年代建设的,严重老化,存在坍塌、火灾 隐患。通过多方努力,争取到财政部国债资金支持1500万元,学校自筹300万元,集中新建雁塔校区学生食堂。这项工程2001年4月动工,计划2002年3月完成,建筑面积 8500多平米,四层大跨度框架式结构,是可供7000人就餐的标准化食堂。目前,主体工程已 完成,正在进行内外装修,不久将投入使用。
  3、敢为天下先,引进民营企业资金,仿效BOT运作模式建造大学生公寓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应获得社会的参与和支持。社会参与的方式有多种,比如银行 贷款,或者引进社会资金。我校选择了后一种方式,而且引进的是民营企业资金。按照陕西 省人民政府倡导的“政府统筹规划,社会多方参与,市场带动推进,企业机制运作”的思路 ,2001年初,我校从学生公寓楼严重缺乏的实际出发,积极寻求社会资金的支持介入,拟引 资建设大学生公寓,最终找到了理想的合作伙伴——陕西正大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民营企业) 。由陕西正大建设工程公司出资3000万元,在长安大学雁塔校区建设一座12层22000平米框 架式标准化大学生公寓,2001年6月动工,2002年8月竣工交付使用。届时,长安大学在校生 净增2000多人的住宿问题将迎刃而解。目前这项工程正在实施之中,省委书记李建国视察后 表示了极大的关注。BOT模式的基本含义是,由企业(正大公司)出资建设,由校方负责运行管理,一定期 限(模式架高层结构,20年)后产权归校方(长安大学),住宿费收入的大头归投资方(前10年9 2%,后10年80%),期满后产权、收益权全部转移给校方。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投资方虽然 收回投资的周期较长,利润较薄,但回收稳定,风险系数较小,又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校 方用时间和空间换取的宝贵的建设资金,无须承担贷款利息。校企双方共同关心工程的建设 周期、施工质量、经营管理等,保证了投资收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我们认为用BOT模式 建设高校大学生公寓是一个双赢的战略,对于有远见卓识、有志于高教事业发展的企业家, 与高校合作应当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三、加大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后勤社会化改革步伐 学校领导班子十分重视后勤基础设施的建设,合校后及时普查了现有后勤保障设施现状,摸 清了薄弱环节,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有效地保证了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的需要, 为学校的实质性融合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一年多来,学校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三校的 电力增容、输电线路改造、教学楼维修、学生公寓加装暖气、校园环境建设,得到了广大师 生员工的好评。朱雀校区过去电力容量太小,跳闸断电时有发生,学校投资完成了电力增容 ,彻底解决了教职工用电难问题,教职工称赞学校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落实“三 讲”要求,真抓实干,为群众办了件好事、实事。雁塔校区的学生宿舍过去未安装暖气,学生冬季 难熬,今年加装暖气后,广大学生自此告别了冬季受冷的日子,高兴的心情溢于言表。   四、进一步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思路  学校“十五”规划明确提出:后勤社会化改革要完全实现管理与经营服务的规范化剥离, 同时使科学管理和规范服务上一个台阶。学校将在经费上、政策上继续给予大力支持,支持 后勤集团利用现有资源发展后勤产业,加快社会化进程。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力度大,又要循序渐进。下一步,我们将按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以及2001年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会议 精神,把后勤社会化改革摆在学校的首位,以此为突破口,加大改革力度,规范剥离,逐步 完善。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推进改革进程:一是建立、培育和完善校内市场体系,规范校内 市场的运行。二是后勤集团逐步向校外市场发展,顺应社会化的发展趋势。三是校内市场与 校外市场接轨,实体尽可能向校外市场发展,发展后勤产业,增强后勤集团实力。四是1540 亩新校区学生生活设施建设,仍采取BOT模式,引进社会资金,按后勤社会化全新运行模 式进行运作。经营性的部分首先进入社会市场,同时创造条件促进其他非经营实体向经营性 方向转化,条件成熟后,合并重组,形成有实力的公司,并按现代企业的要求运作。 (作者系长安大学副校长)★ 
  长 安 大 学 简 介
  
  校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 
  正在建设中的我省第一座引进民营企业资金建设的大学生公寓
  长安大学于2000年4月18日,由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 北建筑工程学院合并 组建而成,是直属国家教育部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兼 有经济、管理、人文多种学科,以培养公路交通、国土资源与环境、建筑工程等高级专业技 术人才为特色。学校现设11个学院6部2系,有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含道路与铁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 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四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 动站,以及地质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两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23个硕士学位授权 点,44个本科专业。学校占地2700亩,设校本部、雁塔、小寨、渭水和太白五个校区。有8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和9 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有具备国家甲级资质的交通基本建设监理公司和建筑设计院,有全国 高校惟一的汽车高速试验场,有山区公路勘测实习基地。编辑出版《中国公路学报》等9种学术性期刊。   长安大学具有教授审批权,是国家批准的第三批“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设置单位,有教授、副教授600余人,2001年在册学生31603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21486人,包括博士、硕士 生1138人,本科生17000人,留学生43人。建校50年来,学校已为社会培养各类高级 专门人才近8万名。投资近140万元的燃气锅炉
  长安大学在公路、汽车等学科领域内的科学研究已达到国内领先、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近5 年来,学校完成重要科研项目50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近百项,目前承担的国家和省 部级项目有300余项。2001年科研经费比上年又有大幅增长。
  学校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2001年学校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6%,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 排名第十一位。
  “十五”期间,长安大学建设和发展的总目标是:把学校建设成一所特色明显,优势突出,国 内知名,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多科性重点大学。积极参与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及陕西经济 的振兴,发挥学校优势,为西部地区和陕西省的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与 治理、城乡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