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政府公报

传达指令 指导工作 公开政务 服务社会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0年经贸工作要点的通知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0年经贸工作要点的通知

时间: 2008-06-26 00:00

陕政办发[2000]18号 2000年2月22日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陕西省2000年经贸工作要点》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 认真贯彻执行。 陕西省2000年经贸工作要点
  2000年全省经贸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认真 贯彻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关于深化国有企 业改革和发展工业经济的一系列决策和部署,以实施西部大开发为主线,以扩张经济总量 、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为中心,以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为重点, 强化转机建制、技术创新、市场开拓、企业管理、对外开放和综合协调,努力实现国有企 业三年改革脱困目标和全省工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具体目标是:全省工业增加值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以上; 70户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大多数行业和地市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 整体扭亏为盈或经济效益上升,亏损面下降到25%以下;累计有200户大中型骨干企 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完成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任务。  一、全省工业经济发展指标及任务分解 全省工业增加值达到500—510亿元,增长1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长 8.5%。西安市56亿元,增长4.87%;宝鸡市17.8亿元,增长3.7%;咸 阳市15亿元,增长7.1%;渭南市9.68亿元,增长10%;铜川市4.53亿元 ,增长5.1%;延安市20.5亿元,增长10.2%;汉中市7.9亿元,增长9% ;榆林地区6亿元,增长7.5%;安康地区3.5亿元,增长10%;商洛地区 2.5亿元,增长11.2%;杨凌示范区1.9亿元,增长9.8%;省电子局 35.6亿元,增长9.9%;省机械局15.8亿元,增长5%;省石化局27.4亿 元,增长10.71%;省冶金局1.57亿元,增长-30%;省轻工局13.08亿 元,增长9.0%;省医药行业办30亿元,增长20%;省建材行业办6.06亿元, 增长10%;省纺织公司7.5亿元,增长7%;省煤炭局4.26亿元, 增长-0.2%;省有色公司5.8亿元,增长9.4%;省烟草公司21.44亿元, 增长10%;省建总公司1.75亿元,增长6%;省电力局18.5亿元,持平;省出 版局0.8亿元,增长2.56%;省国防工办(含省属军工、陕西航天、陕西核工)6 亿元,增长11%;陕西航空局14亿元,增长7.7%;陕西兵工局2.6亿元,增长 8.3%;西安船舶公司0.93亿元,增长52%;省乡镇企业局330亿元,增长 15.79%。  二、大力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 (一)工业结构调整要坚决贯彻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结合实施西部大开 发战略,各地市、各行业要制定结构调整方案,基本方向是:尖端国防工业由国有经济垄 断;供电、供水等公益性事业,石油、天然气、大型矿山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公路、 铁路、机场、通信、农村大型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环保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领域 ,国有经济居支配地位;机械、信息、医药、能源、化工、烟草、冶金、纺织、农业产业 化等产业要有进有退,可根据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的需要,决定股权结构,国有资本可参 股,也可退出;对于食品、服装、家具、装饰用品、生活日用品等行业,要以多种经济成 份为主体;其它一般竞争性行业和领域以及低质的劣势企业和缺乏竞争力的中小企业,要 加大改制和兼并破产力度,有步骤地退出国有经济序列。选择一两家国有上市公司进行国 有股配售的准备。 (二)国有大中型企业尤其是优势企业,宜于实行股份制的,要改制为股份制企业,力 争年底前使60户优势企业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三)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扶持优势企业的政策,使优势企业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 重新调整优势企业名单,真正把效益好、有发展前景的大中型骨干企业调整进来。支持那 些业绩好、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广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上市融资,年内选择10户左右大 中型企业上市融资。 (四)继续贯彻“抓大放小”的方针。一是加大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力度,认真实施“大 公司、大集团”战略,围绕支柱产业,年内争取组建3—5户企业集团。着力培育基本具 备条件的电子信息、输变电设备、汽车及零部件、电力、工程机械、有色金属、医药和石 油化工、果业加工等大企业集团,使其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利税超过5—10亿元 。二是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中小型企业。把省委、省政府《关于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的决 定》的精神拓展到中型企业,特别要在改革改组上有所突破,通过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 制和出售、破产、兼并、联合、拍卖等多种改制形式,使大多数国有中型企业改组成国有 非控股企业或退出国有序列。对国有小企业在两年放开搞活的基础上,加大支持力度,促 使其向专、精、新、特方向发展。 (五)大力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各地市经贸委和省上有关部门要把支持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纳入工作日程,使国有资产从社会化程度较低的制造业和小商业、饮食 业、服务业中退出来,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留出较大空间;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积极参与国 有企业资产重组,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互相融合,资本渗透,优势互补,着力 扶持一批高新技术领域的民营企业,促其不断发展壮大。按照产业政策,在项目审批、信 贷资金以及服务等各方面实现完全平等,提高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 (六)控制过剩生产能力,坚决关闭一批“五小”企业。按照国家下达的计划,控制煤 炭、钢铁生产总量。重点打击取缔土炼油炉,打好清理整顿小炼油厂、规范原油和成品油 流通秩序第二战役;完成全年关停小玻璃厂的任务;取缔、关闭100户蛋窑、普立窑和 小机立窑、小水泥厂;小火电按照《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关停小火电机组有关问题 的通知》(陕政办发[2000]17号)的要求进行关停;煤炭行业要继续做好对“两 证”不全的小煤矿的整顿关闭工作,特别是国有大矿井范围内的小矿井必须无条件关停。 纺织、烟草行业要继续做好总量控制,搞好结构调整。 (七)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关中地区重点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加工工业的产业、 结构和技术升级,陕北、陕南地区重点发展资源开发和深度加工,形成规模经济。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制度创新步伐 (一)做好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工作,年内累计完成200户 。其中:二季度累计达到150户;三季度累计达到180户;四季度累计达到200户 。改制企业要完善出资人制度,企业主管部门要由政府职能部门向资产经营公司过渡,年 内争取组建2—3户资产经营公司。 (二)加快国有大中型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进程。要创造条件,将竞争性行业的国有 大中型骨干企业改制为股份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尽量减少国有控股公司的数量,实行投 资主体多元化。原则上不再审批国有独资公司;已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的,要向投资主体 多元化过渡,力争年底前大部分成为实行多元投资主体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国内外大公司和各类社会法人、自然人,以资金、技术、 科研成果、土地使用权等生产要素向国有企业入股;鼓励职工出资,建立和完善职工持股 会;鼓励企业之间进行债权转股权等多种形式的债务重组。通过改组,使国有资本向优势 产业、优势企业和优秀经营者集中。 (三)改制企业都要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要严格按照权力制衡的原则,设立股东 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 坚持董事长不得兼任总经理的原则,对已兼任的,要求到年底前分开,以形成有效的约束 机制和监督机制。建立新型的管理体制,确保公司高效运行。 (四)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要将企业人事、用工、分配制度作为深 化企业内部改革的重点,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逐步取消企业与政府部门 的行政隶属关系,使企业自主走向市场。打破不同所有制职工之间的身份界限,实现企业 用人主体由国家向企业的转换,做到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 料的最佳配置。全面推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相结合的制度,企业内部分配 要拉开档次,鼓励一部分人靠技术、靠管理能力先富起来,鼓励资本、管理、技术等生产 要素入股并参与收益分配。  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速产品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 2000年要提高新产品开发费的投入并完成技术改造投资97亿元,重点技改项目启 动40个,完成15个,促进重点企业上水平,重点行业上台阶,重点产品上档次。 (一)着眼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有效运行机制。促 进国有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开发主体、投资主体。年内要完成36户企业 技术中心的认定工作,累计全省企业技术中心要达到100户,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9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1户。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推动 和促进开发类科研院所和高校以整体和部分等形式进入企业,搞好产学研结合。加强企业 技术创新队伍建设,加大企业科技教育投入和人力资本投资,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和创造性。加大新产品、新技术投入,一般要达到销售收入的3%,高新技术企业可以超 过10%。 (二)积极争取国家财政债券技改贴息项目,加大用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 。要围绕质量、品种、效益和扩大出口,在机械、电子、信息、石化、有色、能源、医药 、果品加工等产业,以及工程机械、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数字技术产品、环保、通信等领 域,选择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推荐给国家。对列入今年的30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争取 国家财政债券技改贴息和银行贷款支持。这30个重点技改项目总投资29.85亿元, 其中贷款21.36亿元,可实现年销售收入52.67亿元,利税14.7亿元。大力 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重点推动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高效节能技 术、清洁生产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转移、扩散。抓好名牌战略工程,选择一批经济实力 强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优势产品,实施一批应用高新技术改造的项目,重点落实国家级重 大技术改造创新项目15个,国家级优秀新产品20个。 (三)以重大项目为突破口,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脱困要 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结合,要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医药工程、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 天、环境保护等高新技术领域,通讯设备、新型显示器件、计算机软件、微电子元器件、 电力电子设备、数字化视像设备、绿色日用化工和新型医药等重大科技项目上实现产业化 ,形成新兴支柱产业。积极做好民用支线飞机项目的争取工作。  五、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扩大对外开放 (一)大力开拓国内市场。一是企业要根据自己的产品特点,认真制定适应市场的营销 战略。二是不断培育、完善企业营销体系,积极创造条件使更多的企业加入计算机互联网 络,进行网上营销,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积极调整营销方式,形成 快速灵敏的市场反应机制。三是培养有现代市场意识的营销人员,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对 市场开拓有力、销售额大、货款回收率高的有功人员给予重奖。四是组织工商企业,以我 省的日用工业消费品、农用机械和农业生产资料等为重点,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工业企业 要根据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有效需求,生产适销对路产品。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要密切 协作,建立新型的工商关系,积极发展专业性、综合性的销售网点,组织经济实用的工业 品下乡,加强农村流通组织和销售网络建设,抓好化肥、农药、农机具等支农产品和家电 等日用消费品的生产供应和推销工作。商业、供销、物资等流通企业在同质同价的前提下 ,要优先收购、销售省内工业产品,搞活地产品销售,做好企业库存积压产品的调剂工作。 (二)办好2000年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扩大我省地产品销售。同时,组 织企业到省外举办或参加3—4次展销会,利用政府的推动作用,提高我省名优产品的市 场占有率。在省政府确定的重点扶持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建立现代市场营销体系,并逐 步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推广。 (三)努力扩大出口。组织推动企业扩大产品出口,将飞机及零部件、成套设备、汽车 及零部件、电子元器件、通讯设备、数控机床、工程机械等列为我省“双高”出口产品, 力争全年自营出口比去年增长3—5%,全省机电产品出口4.5亿美元,增长12.5 %。认真落实国家扶持鼓励进出口企业的优惠政策,抓住国家适当提高机电、煤炭、水泥 、钢铁等产品出口退税率的有利时机,积极增加出口。切实抓好机电、纺织等出口优势产 品生产的组织协调工作。大力扶持123户获得自营进出口权的大中型生产企业扩大出口 ,重点抓好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的生产企业。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档次 和质量,搞好售后服务。鼓励有条件的自营出口企业到境外投资建厂、设立销售服务网点 ,转移富余生产能力。争取今年有5—6户企业到境外开展加工贸易。实施市场多元化战 略,在保持亚洲市场出口能力的同时,积极开拓非洲、欧美、东欧市场,发挥出口对经济 的拉动作用。 (四)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我国即将加入WTO的历 史机遇,推出更具吸引力的投资项目和引资措施。利用国家降低进口关税的政策,扩大引 进我省急需的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商业零售企业与外商合资试点 以及医药、高科技等产业的招商引资上取得突破,使国有大中型企业成为与国际经济技术 对接的主管道。  六、加强企业管理,培养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 (一)加强战略研究,实施科学决策。以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为导向,以提高企业竞争 力和经济效益为目标,制定和完善自身发展战略。通过专家咨询、职工参与、调研考察、 反复论证等方式,形成符合市场运行规律的决策机制;加强对相关人员理论知识和业务能 力的培训,提高决策水平,实施科学决策。 (二)加大力度,认真学习推广邯钢、亚星的先进经验,借鉴现代管理方法,推进管理 创新。进一步强化基础工作,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加强核算、考核和督促检查,突出成本 管理、资金管理和质量管理,努力降低采购、财务、销售、管理等各项费用,堵住各种漏 洞,降低各种消耗,管好各项资金,加速货款回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精简管理机构和 人员,减少管理费用;建立灵敏、准确的信息网络,把握市场脉搏;加强对企业经营活动 的审计、监督,坚决制止和严肃查处做假帐、违反财经纪律、营私舞弊等行为。 (三)培养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分期、分批对重点企业的厂长、经理进行培训;尽 快实行经营者收入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对有突出贡献的经营者给予重奖;充分运用法律 法规、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财务审计检查、派驻稽查特派员和新闻监督等手段 ,建立约束机制,使经营者正确行使权力,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 七、强化综合协调,为企业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加大企业破产兼并力度。按照国家有关政策,以纺织、煤炭、冶金、有色、军工 等行业和资源枯竭矿山为重点,对一批严重资不抵债、长期亏损且扭亏无望、产品无市场 、发展无前途的企业,下决心实施破产。今年在抓好已列入国家计划的破产企业组织实施 工作的同时,再争取30—50户企业列入国家计划,争取呆坏帐准备金核销指标40亿 元左右;对一批债务负担重、市场开拓不力,但设备好、互补性强的企业,鼓励优势企业 进行兼并,争取列入国家计划8户左右,争取呆坏帐准备金核销指标4亿元左右。抓好 1999年度列入计划企业的兼并破产方案的实施,力争使更多的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进 入2000年兼并破产国家核销呆坏帐准备金的计划。积极做好兼并破产企业的工作,确 保企业稳定、职工队伍稳定和社会稳定。 (二)抓紧做好“债转股”工作。对一批产品好、设备好、管理好、班子好,仅因负债 过重造成亏损的企业,积极实施“债转股”,争取上半年将已经国家经贸委推荐的30户 企业全部签定协议,进入运转。今年再争取“债转股”30户,争取“债转股”指标50 多亿元。 (三)认真做好减员增效、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强化基本生活保障和 实施再就业工程的力度。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加快主辅分离、转岗分流步伐,强化对下岗职 工的管理和再就业培训,支持和倡导下岗职工向一、三产业转移,到个体、私营企业就业 。鼓励企业积极兴办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劳动密集型、服务型经济实体,妥善安置本企 业富余人员和下岗职工,减轻社会就业压力。 (四)加大生产和技改资金协调力度,支持优势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按照省委贯彻《中 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尽快建立项目 资本金制度,加大对重点发展行业中国有企业资本金的投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尽快适 应金融体制改革后银行贷款运作的新变化,加强与金融部门的联系,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 新型银企关系;建立多渠道融资机制,缓解资金紧张的矛盾;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 体系,通过严格的监督管理,规范操作,防范风险,认真解决担保难、贷款难的问题。 (五)营造良好环境,为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创造条件。进一步加强市场管理和质量监督 ,严厉打击走私、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经济犯罪;严格结算纪律,强化信用观念,制订防 范措施,遏制企业之间相互拖欠款项的势头;继续清理整顿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按 照依法行政和公开、公正的原则,规范政府机关和各类中介机构的服务行为。认真贯彻执 行省委、省政府的有关政策措施,努力降低企业改革成本,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加速发 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 八、全力以赴打好国有企业脱贫攻坚战 (一)强化脱困目标责任制。认真做好1999年脱困工作的检查和考核,对如期完成 当年脱困目标任务的地市、部门和企业,以及贡献较大的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不能按 时完成目标任务的予以通报批评。进一步落实2000年脱困目标任务。各地市和省上有 关部门要在一季度制订出扭亏脱困计划,确定脱困企业户数、企业名单和扭亏、减亏或增 盈额,并层层签订责任书,以确保全省70户企业按期完成脱困任务,亏损面控制在 25%以下,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亏损额有较大幅度下降,效益有较大幅度上升。 (二)积极帮助亏损企业制订和完善扭亏脱困方案。组织工作组,深入企业,逐户开展 调查研究,帮助企业制订和完善扭亏脱困方案。除了采用调整产品结构、开拓市场、加强 管理等措施外,关键要抓好“三个一批”:一是改制搞活退一批,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 制等形式退出国有序列;二是“债转股”扭亏一批,按照5个范围、5个条件,优先把当 年能扭亏的企业纳入计划;三是兼并破产重组一批,通过兼并破产,从根本上消灭亏损源 。认真落实封闭贷款政策,帮助脱困企业解决有销路、有效益产品生产所需的流动资金。 (三)认真做好重点行业、重点地市的脱困工作。纺织、煤炭、冶金、石化、机械、军 工等行业和西安、宝鸡、咸阳、汉中四市,要努力实现大范围脱困。其它行业和地市也要 努力实现全地区、全行业的整体扭亏为盈或增效,促进全省工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好转。 高度重视新出现亏损企业的扭亏脱困工作。新出现亏损的企业,要在今年内努力实现扭亏 为盈。新增亏损企业,一般不能享受兼并破产、“债转股”、技改贴息等政策上的扶持。  九、转变作风,真抓实干 (一)进一步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适应西部大开发和我国 加入WTO的新形势。 (二)大力开展调查研究。省工交商贸部门和各地市经贸部门都要针对本行业、本地区 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工作思路,开展多种形式、富有成效的调查研究,积极帮助企业解 决实际问题。 (三)继续坚持和推进依法治理经济。经贸战线广大干部职工要认真学习、掌握有关法 律知识,提高依法行政和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的本领。加强企业法制建设,重点推进企 业法律顾问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搞好企业总法律顾问试点工作。 (四)各级经贸部门和有关企业改革发展的政府职能部门,都要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 的大局出发,巩固发展“三讲”教育成果,下决心改进机关工作作风,简化办事程序,提 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主动深入基层,积极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满腔热情地为企业 搞好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