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政府公报

传达指令 指导工作 公开政务 服务社会

奶牛业有望成为我省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奶牛业有望成为我省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时间: 2008-06-26 00:00
刘致臻
  奶牛业是我国农业结构中最薄弱的一个产业。多年来,我国的粮食和肉类总产已跃居全 球首位,肉蛋总产已分别占全世界总产量的289%和366%,而奶类总产仅占全世界总产量 的14%。1997年,我国人均肉类5144公斤,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6%,人均蛋类1384 公斤,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72%,而奶类人均仅844公斤,是世界人均占有量9346公斤 的1/12,是印度人均占有量的1/10,是欧美国家人均占有量的1/30至1/50,全世界人均26人 有一头奶牛,我国人均282人才有一头奶牛。可见,不论从奶牛头数还是从人均占有奶类水 平看,我国都大大落后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 奶牛业发展滞后,是造成农业结构不合理、资源浪费、农民收入长期低下的直接原因,也是 食物结构不合理、人民体质欠佳的重要原因。据统计,在全世界畜产食品中,热能的65%和 蛋白质的73%是由草食家畜提供的,全球约有12%的人几乎完全靠草食家畜获取食物,而奶牛 在畜牧业和草食家畜中占着主导位置,其主要产品奶类为人们提供的食物干物质数量,超过 各种肉类产品提供的干物质数量的30%—50%。一些发达国家奶牛业收入占农场动植物产品总 收入的15%以上,膳食总量中乳品占20%以上。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资料,1997年全世界人均 占有畜产食物1401公斤,其中奶类占667%,肉类占269%;我国人均占有畜产食品77.5 公斤,其中奶类仅10%多,而肉类却占到66%。在我国肉食结构中,猪肉占6764%,比全世 界平均水平高1倍。以猪肉为主,膳食中奶类匮乏,这种畜产结构虽有其历史原因,但不符 合目前我国粮食相对短缺的国情,也不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在动物食品生产中,奶牛对饲料转化率最高,饲养也最为经济。奶牛对饲料能量利用率,分 别是猪、肉牛、肉鸡的37、59和24倍。对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分别是猪、肉牛的2 9和38倍。虽然比肉鸡稍低些,但牛是草食家畜,能广泛利用各种青粗饲料,奶牛日粮 蛋白质的三分之一还可以用尿素替代,总的来讲,奶牛对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仍超过肉鸡 。若采用科学配方,在中等产奶水平下,奶牛日粮中玉米秸秆饲料可以占到日粮总干物质的 60%以上,13公斤优质玉米秸秆可换回1公斤奶。黑龙江农区大面积饲养奶牛的经验,每5 公斤玉米秸秆可以换回1公斤奶。有关从事农业发展战略研究的专家指出,如果我国人均每 日蛋白质摄取量要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则需要增加627万吨动物蛋白质,通过饲养奶牛来解 决要比通过养猪来解决节省饲料蛋白3000多万吨,如折成耕地计算,则少用耕地数亿亩。奶 牛不仅饲养经济,而且牛奶营养丰富,能量和蛋白质比例适中,可以餐餐饮用,对于平衡人 类膳食具有特殊意义。按食物干物质计算,3公斤奶可顶1公斤肉食,而且奶中所含蛋白质、 氨基酸品质好,维生素、矿物质比较齐全,消化率达98%,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每天食500 克牛奶,相当食入15克可消化蛋白质、600毫克钙、440毫克磷,再食用谷物、菜果及少量其 他动物性食品,膳食中的主要营养物质可以基本得到满足,儿童生长发育、老年人 骨病防治、成年人保持良好的体能等问题,都可以较好地得到解决。与其他动物性食品相比 ,奶中还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可以增加人体的免疫力。奶牛所产的公牛犊生长快,肉 质好,饲料报酬高,经强度育肥到90—180公斤时屠宰,是珍贵的优质小牛肉的主要来源, 可满足涉外宾馆及高消费者的需求。在欧美国家中,奶牛公牛犊的产肉量占国内肉食总量的 25%—50%。战后日本曾提出了“一杯牛奶可以强壮一个民族”的口号,并于1954年推行了“ 学生奶计划”,当时人均一年只有数公斤牛奶,比我国现在的水平还低,由于采取刺激措施 ,奶牛快速发展,膳食结构改善,儿童体高明显增加。泰国政府针对居民不喝奶的习惯,在 全国实施了“喝奶运动”以后,使现在男女青年的身高分别增加4厘米和3厘米。牛奶补钙的 功能是其他食品不能替代的。美国居民膳食中也曾有过缺钙的历史,后来通过实施“三杯奶 运动”很容易地解决了问题。从营养学和经济学综合考虑,我国也一定要走“喝奶补钙、补 优质蛋白质”这条正确的路子。 奶牛生产延伸性长,产业关联度大,可以把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和消费、农业和加工业等 有效地结合起来,也利于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利于建立龙头企业、养殖基地、服务体系相结 合的产业格局。在粮、油、肉、蛋、果等商品生产已基本满足市场需要的情况下,大力发展 奶牛业,可以为农民开辟新的收入来源,使剩余粮食和大量的农作物秸秆等资源得到有效利 用,使农业结构得到一次新的突破性调整。 随着人们生活由温饱向小康的转变以及营养知识的普及,农产品需求结构正在发生着重大变 化,奶类将是新世纪城市和农村普遍需求的一个新的消费热点,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大幅度 增加奶类生产,将对我国膳食结构的根本改善起到决定性作用。随着奶牛业的发展,农村经 济中长期以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为主体的二元结构将局部转变为粮食作物、饲料作物、经济 作物相结合的三元结构,粮肉型的农产品商品生产格局也将局部转变为粮肉奶型的农产品商 品生产格局,农业经济的最大综合效益将优先在这些种养业合理配置的地区得到实现。中国 农科院有关专家对我省种植业结构作了演化研究后提出,在保证口粮和油料等经济作物现有 生产水平和不增加投资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和组织种养业,我省的畜产品产量将在目前的基 础上增加60%—80%。可见,农业结构调整潜力之巨大。 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党政的重视及有关部门的努力下,我省奶畜业有了较快的发展。目前 我省有奶牛10多万头,连续多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全省人均年占有奶类10公斤多,高于 全国平均水平。陇县、泾阳、临潼、富平等县区已建成了初具规模的奶畜产业体系,其中泾 阳占农业产值的437%,奶畜业收入占牧业产值的771%,全县农民人均奶业收入450元, 成了全省农区以奶畜产业强县富民的典型。陇县采用发展黑白花奶牛和黄牛改奶牛并举的方 针,使奶牛由80年代初期的数百头发展到现在的13万头,占全县牛总数的20%,农民牧 业收入人均300多元。银桥集团已形成了万吨奶品加工能力,为我省奶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 基础,但我省奶畜生产仍有很大差距。一是奶牛头数少,奶牛仅占牛总数的3%左右,未能形 成产业优势,对多数县区畜种改良和农业结构调整尚未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二是奶业居全 国的位次后移。80年代,由于奶山羊的发展,我省奶业生产仅次于黑龙江居全国第2位, 现在已退居第6位。三是加工厂普遍规模小,新产品开发缓慢,市场占有率低。目前我省奶 制品加工基本上仍停留在耗能高、营养损失严重的奶粉加工水平上,而上海、广州、河北、 山东、浙江、宁夏、内蒙、黑龙江等省市及国外的超高温液体牛奶或二次灭菌奶已大量上市 西安及各地市场,给我省奶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我们必须看到差距,总结经验,从结 构调整、强省富民的战略高度,大力发展奶牛业。否则,我们将失去发展农村经济的这一优 势。当前在宏观指导上拟解决以下问题: 一、制订快速发展奶牛业的规划措施。我省气候温和,区位优越,农业发达,农副产品资源 丰富,技术力量雄厚,各地都具有发展奶牛业的良好条件。应不失时机地抓好西部开发及加 入WTO前的机遇,大力开拓奶产品的巨大潜在市场,积极引导消费,合理规划布局,在继续 抓好猪、禽、羊、肉牛等的同时,把发展奶牛业摆到畜牧业生产最首要的位置。采取积极的 产业扶持政策,促进我省奶畜产业在新世纪初的10—20年内有一个飞跃式的发展,力争早日 实现百万头奶牛大省,使人均年占有奶量由目前的10公斤达到50—100公斤。 二、按产业化的目标组织生产。优先建立奶品加工企业是顺利发展奶畜业的前提。目前我省 可充分利用现有50多个奶品加工厂的优势发展奶牛业。但同时必须把建立以超高温消毒奶为 主体的新产品产业体系作为工作重点。建一个日产百吨的超高温奶生产车间大约需投入 5000—6000万元,但可以带动数县区奶畜业的快速发展,长远综合效益是可观的。 三、在市场驱动下抓好重点县区的发展示范。1头年产3000—4000公斤奶的奶牛,年消耗精 料约700—1000公斤,消耗玉米秸秆5000多公斤,可为农户增加净收入3000—4000元。如果 建成一个万头奶牛基地县,饲料玉米种植可为农业转化耕地2万亩左右。这势必促进种植业 布局及农事茬口的良性调整。为此,建议省上在关中灌区和原区选数县,按“小麦—玉米— 奶牛”产业带的模式抓好产业化示范,为农区结构调整、地方工业发展及经济、科技、社会 发展树立榜样。 四、陕南三地市饲料资源极为丰富,具有发展奶牛业的天然优势。陕北是我省饲养奶牛最早 的地区,早在1940年,为给中央首长和伤员补充营养,原边区光华农场(现定边种羊场)克 服重重困难就饲养奶牛40多头。从自然条件看,榆、延两地(市)天然草地资源丰富,人工种 草已有一定规模,随着山川秀美工程的实施,将有大量土地退耕种草,实行舍饲养畜,一些 县区有种植甜菜等多汁饲料的良好条件,加之玉米等粮饲作物的种植,陕北地区饲养奶牛前 景看好。为此,建议省上和各地市宣传引导,组织开发,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奶牛业的大发展 ,使奶牛业尽快上升到养牛业的主导地位,为改革传统的耕牛业和强省富民做出贡献。 (作者单位:陕西省科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