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政府公报

传达指令 指导工作 公开政务 服务社会

做好土地文章 发展地方经济

做好土地文章 发展地方经济

时间: 2008-06-26 00:00
渭南市副市长 刘丽鸽 新的《土地管理法》1999年元月1日正式施行。新《土地管理法》是适应进一步深化改革 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功能的一部土地管理大法,是我国建国以来土地管理工作的一次 重大转折。渭南市是陕西省的粮食主产区,是八百里秦川最宽阔的地段,土地富庶,人多地宽 。全市有耕 地963万亩,其中基本农田810万亩,基本农田占到总耕地面积的836%,人均耕地18亩。 1995年地改市后,省上正式审批了渭南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在此基础上开始大规模实施 城市建设和发展战略。目前建成区面积2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788平方米。按照城市 总体规划,2010年城区面积35平方公里、人口40万的发展目标,城市建设近些年正处在大发 展的时期。新的《土地管理法》实施后,按照省上下达的用地计划指标,从1998年到2010年 渭南市城区规划控制可用土地面积为14万亩,平均每年1000亩左右。这种农村基本农田保 护面积大、城市建设占用土地多、规划指标控制紧的现实,是渭南市土地管理的市情,也是今 后若干年经济发展与土地供需的突出矛盾。 新的《土地管理法》实施以后,我们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必须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调整思路 ,深化改革,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管理上,在具体工作上要实现三个转变,处理好三个关系 ,注意四个问题。 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建设用地由增量为主向以存量为主转变;二是土地使用制度由无偿、无 期限、无流动的行政划拨向有偿、流动、效益转变;三是保护耕地由宽泛概念和强制措施向 严格具体措施,以确保基本农田不减少为主要目标转变。 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要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城市建设占用土地的关系;二是严格控制基本农 田不减少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不停步的关系;三是推行土地优惠政策,积极引进项目与确保 国有资产收益的关系。 注意研究解决并把握好四个问题: 一、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龙头是有效管理、控制用地和有效保护耕地的基础 规划是基础。新法赋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法律地位,必须严格执行。土地是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土地的利用要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土地利用总体规 划要在保证耕地总量不减少的前提下,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实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坚持三 个原则: 第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其他专业规划的龙头原则。城市发展规划、村镇建设规划、江河 湖泊综合利用规划等一切涉及到土地利用的专业规划的制定和修编,要以土地利用总体规 划为基础,并必须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城市建设规模必须依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合理布局和开发城市建设。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确保城市建 设与保护耕地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实行统一管理的原则。土地统管,一要政府实行城乡土地统管。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 ,将土地的各种权力集中于政府,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代表政府行使应有的土地管理权力。 二要政府一支笔审批。土地主管部门代表政府实行归口管理。凡是涉及到重点建设和线型工 程用地的,无论是对下审批,对上报批,确定地价,拆迁补偿费等统一由土地部门一个口出 入,其他建设部门不得插手。 第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法定的原则。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市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并报经省政府 批准,具有法律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违反和更改。要从根本上改变过去按项目批 地、用地,无计划、无控制、无数量的情况。变过去有多少项目批多少地为有多少用地指 标批多少项目,有多少土地存量办多少事情。 二、以盘活存量为手段是土地资源得以优化配置的前提 十多年间,渭南市城市规模由1984年的6平方公里发展到20平方公里,增长了3倍多。 按照2010年市区规划和人口发展规划,仅靠目前城区计划预留的14万亩建设用地(年平均 约1000亩)的指标是不够的,必须在集约上下功夫,在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上创路子。目前 ,全市建成区面积20平方公里,其中尚未开发利用,需按城市总体规划及发展需要得到 合理流动的土地约占三分之一,这部分潜力很大,可做的文章很多,必须采取特殊的办法和 措施在城市土地存量上下功夫。盘活存量,一要掌握盘活的重点,二要明确盘活的目的,三 要对可盘活的存量进行分类,四要将乡镇企业适当集中,五要加快旧城改造。  三、以市场机制进行调控是土地全面进入市场的直接动力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土地使用制度是无偿、无期限、无流动的行政划拨用地制度,这 在计划经济时代对保障各项建设用地需要,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起到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逐步形成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行政划拨和土地出让为主的土地 供应方式,以及无偿、无期限、无流动的土地使用制度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越来越不相适应,其弊 端日益显露。这些情况使土地资产的价值得不到显化,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不能进入市 场,无法得到合理利用和优化。运用市场原理,建立新型土地供应机制,盘活城市存量土地 ,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所在。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使土地资源得到合理配置,进而全面进入市场,满足 对土地的需求,确保建设和发展。我们从工作思路上应抓好:(一)对城区土地制订级别价 格,并将规划范围内的闲置土地有计划地收购储备,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按照产业政策、城 市规划和市场供需情况适时投放,公开拍卖开发。形成“收购—储备—开发—再收购”不断 滚动的新型土地供应机制。(二)建立土地二级市场,推动城区土地按照城市规划和功能设施 建设的需要合理流动。鼓励通过地产开发使商业繁华地段的住宅、生产、仓储、办公用地向 商业和服务用地转变。在住宅设施配套齐全的地段,允许生产办公用地向住宅用地转变。( 三)完善租赁制度,加强行政划拨用地的资产管理。对机关办公和安居工程用地以外的行政 划拨用地实行租赁制,收取年地租,把土地增值部分的收入掌握在政府手里。通过规范市场 运作,逐步建立起出让、转让、租赁、作价入股、授权经营、年地租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土地 有偿使用制度。 四、以严格的办法进行管理是有效保护基本农田的重要措施 新的《土地管理法》对基本农田的管理体现在一收一放上。“一收”即:征占基本农 田的审批权上收国务院。“一放”即:基本农田保护区以乡(镇)为单位进行划区定界,由县 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这是从根本上控制和保护基本农 田的重要决策,也是新法修改的最本质的内容之一。这一收一放体现了基本农田保护的重要 和必要,同时也把基本农田保护的责任真正落实到了基层,基层工作的力度决定了有效保护 的程度。所以说,基层工作尤为重要。 充分发挥基层土管所的作用,把基本农田保护的责任和任务落到实处。基层土管所是土地 管理工作的前沿,是我国土地管理体系中最基层的单位,土管所作为县级政府土地管理 部门的派出机构,具体实施同级人民政府赋予的管理土地的各项职责,是管好用好土地的关 键。加强基层土地管理机构建设,首先要明确基层土管所的职责,规范办事程序。其次要建 立健全基层土地管理制度,具体包括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制度,基本农田保护监督制度,定期 巡查制度,无买卖、无乱占、无积案的“三无”达标评比制度等。再次要加强基层土管所的 管理队伍建设。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基层管理人员政治文化素质和 业务技术水平。要把此项工作作为土地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统一安排,力争在3年内, 使50%的人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新进人员全部完成上岗培训。 严格管理基本农田。全市基本农田81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36%。这些基本农 田是全市人民赖以生存的生命田,只有有效保护,才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将810 万亩基本农田建档立卡,层层分解到县、乡(镇)以至组户田块,范围要清楚明了。其次 要运用价格调控手段,建立征占基本农田补偿制度。非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不得新占,国 家重要项目建设占用也要做到占多少补多少。补偿资金要超标准征收,使占用者无力占用一 分一亩。再次要加大对基本农田的投入,努力提高单产,使其真正成为全市高产优质高效的 基本农田。今后凡国家、省上粮食基地县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以及水利、种子、农村等方面 的农业投入,要集中用到基本农田建设上,形成重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