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政府公报

传达指令 指导工作 公开政务 服务社会

关于陕西优势产业发展的几个问题

关于陕西优势产业发展的几个问题

时间: 2008-06-26 00:00
 □ 曹钢
  优势产业,已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经济发展中的热门话题。我国一些省份经济发展 快,就是由于有一些优势产业在支撑;陕西经济发展慢,主要原因是缺乏在全国有竞争力 的优势产业。所以,这个问题不能不引起重视。
  一、对陕西优势产业选择决策的反思自改革开放以来,陕西优势产业的发展确实是不 尽如人意的。有位学者曾按一定的比较模型,对1985—1991年期间,全国各省、市、区在 22个容易发生变化的工业产业中的优势状况作了考察,结果发现广东和山东在22个行业中 都占居优势,而陕西在全国比较中处于“正值”的只有4个行业,这在西北五省中也是最 差的,与青海齐名(新疆12个、甘肃和宁夏各为8个)。另据国家权威部门1997年底研究报 告,改革以来的西部各省除新疆外,产业优势均处于下滑趋势。再从统计资料看,1997年, 按国家分类的39个行业划分,陕西年创造工业增加值最大的是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也 仅为24亿元,在全国同行业中的比重只有27%。以单位企业说,年销售收入最大的几家 是:西北电子集团74亿元,彩虹集团46亿元,西电公司22亿元,杨森17亿元,像这样的规 模,在全国都会排在100名之后。然而公正地说,改革开放以来省上对优势产业的选择和 培养都没少花工夫。因此,现在讨论陕西优势产业究竟是什么,倒不如先讨论一下究竟 怎样才能真正选好优势产业,或是对我们选择优势产业的决策方法作一认真反思。
  据我所知,在我省优势产业的选择中,比较有影响的一种思路是,从原有的生产规模 出发或为依据去找优势。通行的方法是,先对全省现有行业规模排一个队,把现有规模和 生产能力最大的列为“种子选手”,然后进行一定的未来趋势预测,并按一个公式计算出 它们在5年后或10年后的规模和效益,再选出其中的尖子,即判定之为“优势”。接着花巨 资进一步扩大规模,加速“优势”成长。应该承认,这种思路和方法不无一定合理的地方, 甚至还很有点“从实际出发”的味道,并且是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但实 际上却很容易走入误区。因为从现代经济看,优势产业实质在市场竞争力,而竞争力最主 要因素来自商品的技术创新水平。原有的生产规模大,很难说就一定是优势;相反现在生 产规模小却未必不能成为优势。一些传统工业或已近成熟期产品的产业,技术水平平均, 市场分割定局,行业内竞争尤其激烈。这些产品眼下在省内规模相对较大,而在全国尚没 有成为“霸王”者,几乎就再无法争得“优势”。相反,一些技术创新水平好的产品,眼 下尽管生产规模很小,但一旦被市场所认可,需求迅速扩大,赢利能力又强,生产规模短 期内即可变大,就会迅速成为优势。
  依据以上分析,我认为陕西优势产业的选择,很有必要摆脱以现有产业或企业生产能 力为出发点,而在“大路产品”和成熟产业中与人争规模扩张的做法,重点应从高新技术 开发入手,敢于“由零开始”,认真进行新产品筛选,然后加大开发,推进规模,由小到 大,在新的制高点上争分晓。换句话说,首先占领技术制高点,从产业、产品创新上做起 ,然后推进规模扩张。当然,这不是说现在生产规模大的产业就一定成不了优势,而是说 千万不要把没有技术创新和优越条件作支撑的规模当作优势。一时还没有成功的新技术可 开发,就继续研究、筛选,宁可一时找不出优势,也尽量不要轻率地说谁是“优势”。既 已有把握认定是可开发的“优势”,就下决心投资发展。
  二、选择陕西优势产业一定要扩展视野
  选择优势产业要“占领制高点”,即要“登高”。俗话说“登高才能望远”,显然“ 登高”是决策正确的“前提”。联系到现实中的一些情况,我觉得要选好陕西的优势产业, 还必须排除各种障碍,扩展选择的视野。扩展视野之一:跨出省界、国门。这是说必须 从全国乃至国际范围考察一种产业是不是优势,可不可以成为优势。一般地说,所谓 “优势”,实则是在“超一级”竞争中形成的。作为省级的优势,必须在全国竞争中站住 脚;作为国家级优势,又必须到国际上去角逐。一旦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这种竞争将更 加激烈。比如陕西选择汽车制造业为优势产业,远说应当想到“通用”和“丰田”,近看 必须分析“一汽”、“二汽”,“桑塔纳”、“夏利”。全国汽车制造业中,进入 “500强”的企业已有十几家,陕西究竟靠什么取胜?与这众多厂家相比,我们的“制高点” 在哪里?我们的“撒手锏”是什么?只有想到这些,真正寻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才能使决 策有效。扩展视野之二:抛弃传统的所有制偏见。传统观念认为,国有经济是最高级、 最进步的经济,除此之外的其它经济成分都是相对低级或落后的,甚至是反动的。所以, 讲优势产业当然也只能在国有经济中选。改革以来的实践不仅使这种偏见得到纠正,而且 事实证明了非国有经济具有十分巨大的发展潜力。现在800多家上市公司中,不小的一块 即是非国有控股性公司,不少省市的一些优势产业也是依靠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成长起来的。 到1997年底,陕西工业中国有份额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2个百分点,这说明非国有经济的发 展仍很慢、产业优势度很差。所以,我们在重视对国有经济中优势产业选择的同时,一定 不能忘还有另一块“天地”,在这块“天地”上也能长出几棵参天大树来!扩展视野之 三:打破行业、地区限制。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还明显存在,行业归属、地区分割仍 在经济决策中产生很大作用。一般情况下,各个行业和地区都想在自己的行业和区域内找 “优势产业”。这当然有积极的一面,但确又会产生从本行业和地区目标、利益出发的认 识偏离和决策扭曲,甚至形成对公正决策的抗争或干扰。再说,优势产业的培植势必会加 大特定行业和区域投资的力度和份额,对这样的好事有哪个行业或地区不去争呢?所以, 在优势产业的选择中,还必须从全省经济发展的总体出发,超越行业和地区视野的限制, 真正打出全陕西发展的“牌”。扩展视野之四:克服专业领域束缚。直观地说,优势产 业主要涉及一个方面的专业领域,是一种技术的生产。然而真正选好优势产业,却不是一 方面的专业研究所能办到的。现代经济是一种建立在复杂分工协作基础上的综合系统,而 市场经济下的现代产业的发展,则更是社会诸多领域的广泛竞争。其中既有产业技术性问 题,又有社会经济问题;既是生产问题,又是销售问题;既要算成本,又要看供求;既应 注重微观分析,又须做好宏观考察。因此,决不能就技术论技术或在一个专业领域中找答 案,一定要走出专业领域,形成全方位、多侧面的研究和论证,方可求得最佳解。 扩展视野之五:立足长远,做大文章。“风物长宜放眼量”。优势产业选择一定要从长计 议,注重发展,做到决策一时,受益长久。一个省的优势产业,同时即是本省的主导产业 ,应该对全省经济形成比较稳定的导向和支撑作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不能搞短期行为 ,不能今这明那,坚持连续投入,不断做大。一般地说,定位于省级的优势产业,至少能 达到年销售收入在50亿元以上。否则,虽“优”而无“势”,很难称得上真正的优势。
  三、陕西的优势产业究竟是什么
  以上我主要侧重对陕西优势产业选择的思路和选择视野进行了评述,于是人们会问: 那么陕西可作为优势产业的究竟有哪些呢?这个问题是很难回答的。因为以决策来说,对 一个产业是否优势的认定,必须建立在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提出选择方法,并 不等于进行选择,更不能当作选择的成功。不过,作为一种讨论,我用自己的思路,试着 谈谈对几种产业作为“优势”发展的看法。
  陕西优势产业首选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其一,电子、通信是进入知识经济的先导 产业,技术创新余地很大,领域宽广,目前尚属高新技术性产业,产品市场需求潜力很大 ,经济收益较高,又符合国家在西北地区的产业布局政策要求,前景看好。其二,陕西在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技术上实力较强,已开发出了SP30超级数字程控交换机等在国内外领 先水平的新产品,并受到市场的青睐。其三,从“三线”建设起,国家在陕西境内已兴建 了一批电子和通信方面的生产企业和研究机构,近年来又涌现了“大唐”公司这样的骨干 企业,进行此类生产群体优势突出。其四,1997年陕西电子及通信业创造工业增加值24亿 元,在全省39个工业行业中名列榜首,已成为创出第一效益的产业。再是能源和石油、 天然气及其化工业。这是一种以资源开发为主的产业,而陕西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资 源优势。尤其是陕北的煤、气品质极佳,配套开发化工业生产的资源条件也很好,投资效 益较高,又符合国家在西北地区的产业布局政策要求,已纳入国家开发的大盘子,并有望 建成国家级的能源化工基地。从市场看,本产业产品多数具基础性和要素性,随着现代化 进程推进,需求潜力很大。目前,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拉开序幕,开发成效已很突出。 1997年全省煤炭采选业、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创造的工业增加值分别是 :1226亿元、802亿元、972亿元,如果把这三者合并计算即为30亿元,占全省工业 增加值的146%,若把电力生产的增加值也计算进去,其总量则在全省工业增加值的四分 之一以上。而随着神延铁路建成,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基本条件即告成熟,整个能源 化工产业的开发规模还将迅速扩大。
  三是农业高科技开发业。现代农业科技是一门重大高新技术,同时也是可以转化为包 括工业生产在内的综合性产业,它能够带来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同样是十分惊人的。而陕西 恰好具有进行此方面开发研究的科技力量。尤其是国家把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放在陕西的杨凌,这更是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在陕西形成农业高科技产业开发大突破, 农业高科技开发成为陕西的优势产业,理应是志在必得之事。以上三大产业,主要是物 质生产领域而言。在物质生产领域之外,陕西也有不少可开发的优势产业,比如被称为“ 无烟工业”的旅游业,已被省上列为优势产业。而在物质生产方面,也还有不少新产品、 新技术可供开发和提高。以上提出的几个优势产业,仅是粗略的设想,其意仍在于要树 立一种对优势产业选择的新观念。这就是每一种优势产业必须树立起一个“新的制高点”, 这种“制高点”主要是以技术创新和优势资源及社会经济条件作支撑的。不具有这种 “制高点”,便无“优势”而言。陕西经济困难,资金紧张,一定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真 正“优势”的发展上。
  四、陕西优势产业发展,一应选“准”二要做“大”作为优势产业的发展决不是一 个单纯性的理论问题,而根本在于实践。因为选择究竟“准不准”?必须实践去证明。而 且即便选择是“准”的,但由于实际培植上有问题,本来可以成为或应该成为“优势”的 产业,照样成不了优势。在这个意义上说,选“准”只是优势产业成长的第一步。有了这 一步,还需要第二步,即真正下功夫做好优势产业的培养和提高,把它真正做“大”、变 “强”。那么究竟怎样做“大”呢?我想至少有几个问题应该处理好。一是加大投资, 用好资金。做“大”即要大做。自然需要加大投资力度。可以说没有那一个优势产业不是 大投资换来的。一些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开发需要大投资;一些产业发展要扩大规模, 也需要大投资;一些产业发展必须尽快占领市场,还需要大投资。这些是不言自明的道 理。当然,既投资就要讲效益,就应在用好资金上下功夫。市场经济下的投资是双刃刀: 投资有效,会使经济发展,从中赚钱;投资用得不好,效率低下,扩大债务,非但不能 使经济发展、优势强化,反而会让企业背上沉重的包袱,不能自拔。资本的本性在增 殖,“优势”优就优在其投资增殖能力相对较强,实现不了增殖的投资就意味着失败, 更无法创出“优势”来。二是开创名牌,以名牌带发展。现代市场经济竞争的趋势集 中地表现为品牌的竞争。在商品短缺严重时,名牌产品与非名牌产品一样卖,生产名牌 产品因投入较大反而会赚钱少;在正常市场竞争中,名牌与非名牌便形成差价,名牌产 品生产转变为赚钱较多;当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优势度对比悬殊,名牌与非名牌则 进入生死选择。中国经济在整体上已由卖方市场转到了买方市场,同时又受到国际市场 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真正的优势产业必然是具有成名产品的产业。优势产业的培 育和发展,即是名牌产品的开发和成长。投资要取得高效益,在产品上说就是要有名牌 产品作带动。三是深化体制改革,推动资本优化组合。陕西传统工业基础比较雄厚这 是好事,但由于旧体制的束缚,加之现代技术更新步伐加快,致使大量资产、技术及其 他要素闲置,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优势产业的培植中也碰到了这方面的障碍。最近 省委、省政府决定成立旅游集团公司,把涉及旅游业的企业、单位统一组合在一起,推 动旅游优势产业的成长,这个决策的总体思路是对的,符合国有资产管理的改革方向。 而现在的问题是还必须把这一改革推向深入,真正形成规范的集团组合关系。四是抓 紧快上,尽量缩短成“优”周期。“时间就是金钱”,现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对一 个优势产业投资和成长来说,时间也是成本。每种产业发展的市场总是有限的,你早到 一步即可“先入为主”,多占领一块市场,后来的就受到你的排斥。所以,优势产业一 旦选定,就要加快发展,抢先进入市场。否则即便本身可以成为优势的东西,只因为丧 失时机也会败下阵来。当然,这里的前提必须是选“准”,真正选到能够成材的“苗子”, 然后再去加大施肥、浇水,促其成长。同时,所谓“快”,也一定要遵循规律,决非是 搞拔苗助长! (作者系陕西省委党校、陕西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