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政府公报

传达指令 指导工作 公开政务 服务社会

实现跨世纪人口目标的思考

实现跨世纪人口目标的思考

时间: 2008-06-26 00:00
陕西省计生委副主任 刘彬忠 我省今后三年乃至下世纪中叶,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奋斗目标是:到2000年 ,总人口控制在3700万以内,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实现“三为主”。到2010年,总人口控制在 4000万以内,育龄妇女享有基本的生育保健服务,新生婴儿缺陷发生率明显下降,出生人口 性别比趋于合理。到下世纪中叶,总人口达到4600万以后稳定下降,出生人口素质全面提高 ,人口结构基本合理,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工作机制更加完善。 为实现跨世纪的人口目标,要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道路,面对陕西的实 际,应当在“五个一”上做文章。 一、端正一个指导思想——控制人口数量增长是一个长期而又经常的任务,要持之 以恒、常抓不懈。 我省计划生育工作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八五”以前,年年完不成人口计划;“八 五”以后,连续7年完成人口计划,人口出生率由1990年的23.48‰下降至1997年的13.9‰, 7年间累计少生176.2万人。 “八五”以来,全省各地一改过去春冬两次大突击的做法,经常性工作逐步落实,而且越来 越主动、越来越扎实,取得了显著成绩。 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端正的指导思想,实事求是地分析人口 形势和工作现状,经常保持清醒头脑,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朝着既定目标奋进。 二、落实一项关键措施——持续坚持“三个一”,切实加强领导。 “八五”以来,我省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全国的位次前移,关键的一条是 各级党政强有力的领导,并形成“三个一”(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一班人一起抓、一票否决) 的领导机制。1994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党政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中的共产 党员及干部职工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给予党政纪律处分的规定》、《关于实行计划生育工作 奖励和一票否决的若干规定》等几个重要文件,是我们的尚方宝剑和得力“武器”。省上每年 召开一次地(市)、县(区)党政一把手参加的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强调各级党政领导做到认识到 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投入到位。 地(市)、县(区)两级党委政府基本做到了每季度专题研究一次计划生育工作。各县(区)党委 、政府、人大、政协、纪委领导都分工包片联乡抓村。从1995年起,在当年工作目标责任 制考核、精神文明单位命名、小康村验收等项工作中,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我省 经济欠发达、贫困面大,财政一直很困难,但仍然坚持“一保吃饭、二保少生孩子”的原则 ,对计划生育事业尽力增加投入。全省由1992年的人均2元提高到1997年的3.9元。绝大多数 地方乡统筹费中,用于计划生育的占到上年农民人均收入的0.3%。 三、坚持一条基本方针——认真贯彻“三为主”,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1995年,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全省计划生育工作基本实现“三为主”的规划意见》,明确了 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规定了量化指标和考核验收办法。当年命名1994年度基本实现“三为 主”县(区)12个,到1997年底累计有88个县(市、区)基本实现“三为主”。 人口出生率稳定下降,质量指标逐步上升,县乡服务站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强迫命令的行为 基本根除,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我们的体会有以下四点: (1)“三为主”既是全国各地实践经验的总结,又是长期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我省尽管82% 的县(市、区)基本实现了“三为主”,但巩固、提高的任务,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和提高服务 水平的任务都十分艰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仍然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三为主”的基本方针。 (2)“三为主”的方针能否认真贯彻,取决于领导的指导思想的正确与否。有一些领 导没有吃透“三为主”的本质和内涵,习惯于“运动式”的工作方式,跳不出靠行政命令、靠突 击活动、靠补救措施抓计划生育工作的老框子。今后,还是要从提高认识入手,抓好经常性工作 责任制,加强避孕节育措施及时率、有效 率的检查和考核,真正做到孕前型管理。 (3)工作重点下移,切实抓好乡镇两级。实践证明,落实“三为主”方针,关键在乡村两级 。各地涌出一批以村为主、村级自治连续多年实现无计划外生育的先进村和乡镇;也涌现 出一些由于狠抓合格村建设,一年之内由受“黄牌”警告变为无计划外生育的典型乡镇。然 而,就全省而言,基层基础工作薄弱仍然是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一个普遍的突出的问题。今后 ,各地、县工作重心一定要下移,以创建合格村为龙头,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作为全省 巩固、提高“三为主”,改变被动局面的治本之策。 (4)把群众的参与和满意度作为上水平的重要标志。 目前生育水平的下降,主要是依靠强有力的行政手段实现的 ,很不稳固。如果工作稍有放松,人口出生率就会反弹。所以,衡量一个地区的计划生育工 作水平,不仅要看出生率、计划生育率等人口指标,更要看群众的参与程度和满意程度。要 使育龄人群不仅自己实行计划生育,而且能带动并说服他人采取避孕节育措施逐步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自我服务的新局面。 四、理顺一个工作思路——把人口目标与经济、社会目标捆在一起,走综合治理人 口问题的道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计划生育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果 仍囿于“一上二扎三补救”的模式中,显然是不行的。从我省一些实践经验看,有三点共识 。(1)强化人均意识,做到人口、经济两手抓。邓小平指出:“实行计划生育可以使中国更快地 发达起来,否则,所有的发展成果都会被吃掉,增加国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就不容易。”我们 学习理解邓小平同志这一重要观点,必须确立人口意识、强化人均观念,增强把人口目标与经济 、社会目标捆在一起的自觉性,克服人口与经济“对立论”、“先后论”的思想,在实践工作中 ,既要考虑当前的经济效益,又要考虑长远的经济、社会效益;既要看经济发展总量,又要看人 均占有量;既要着力抓增加“分子”,又要从严控制“分母”,把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落到实处。 (2)大力推行“三结合”,建立利益导向机制。这是新形势下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抓好计 划生育工作的必由之路。各级领导要把推行“三结合”,作为两种生产一起抓的切入点和落 脚点。通过“三结合”,把计划生育工作贯穿于发展经济、群众致富的活动中去,使计划生 育工作走上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正确轨道。通过“三结合”,把国家利益、人民群众长 远利益、家庭和个人利益有机地结合和统一起来,建立起利益导向机制,缩小现行生育政策 与人们生育意愿之间的距离。 (3)重视建立和落实齐抓共管的责任制和工作机制。计划生育工作难,归根结蒂一是传统 的生育观念,旧的风俗和习惯根深蒂固;二是广大农村生产力水平低,农民实行计划 生育过程中一些现实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现实状况是:行政手段不能放松,但客观上日趋 弱化;法制手段运用困难,计划生育法尚未出台,地方性法规也不完善和配套;经济手段遇 到很富的人、很穷的人都难以凑效。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 势下,必须走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路子。就是要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真正形成相关部 门齐抓共管的责任制和工作机制,从宣传教育、优质服务、科学管理、扶贫帮困、养老保险 、社会治安等多角度、全方位开展工作,既解工作之难,又排群众之忧,从根本上激发人们实 行计划生育的内在活力,达到控制人口增长的目的。 五、抓好一个保证因素——努力提高计生干部素质,加速实现“两个转变"计划生育工作思 路和工作方法的两个转变,是新形势下计划生育工作的一场深刻变革,是解决我国人口与发 展问题的客观要求。我省要从解决认识入手,才能想转变、要转变、会转变。提高认识必须先 从思想上树立三个观念: (1)树立群众观念,把人民群众当作计划生育的主人。由于控制人口增长的任务繁重,传统 的生育观念根深蒂固,长期以来,把育龄群众看成管理的对象,甚至采取简单生硬、强迫命 令的做法,造成党群、干群关系紧张。通过学习总结,要把这种颠倒了的关系正过来,明确 广大育龄群众是计划生育事业的主人,各级计生干部是人民群众的公仆。满足群众实行计划 生育的多方面需求,想群众所想,帮群众所需,解群众所忧,就成为我们工作的第一准则。 (2)树立服务观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过去,我们认识上有一个偏差,认为抓紧与抓好难 统一,抓紧就是所谓“力度大”,简单粗暴一些可以理解;强调抓好就会冲淡抓紧,担心强 调服务会放松管理、减弱工作力度,弄不好人口增长会反弹、工作会滑坡。可事实并非我们 有些同志的担心,凡工作先进的地方,通过优质服务,不仅可以把计划生育的各项要求落到 实处,增强育龄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还能增强干部的服务意识,密切同群众的联系, 树立计划生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因此,不论经济条件、工作基础如何,都有一个尽最大努 力为育龄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的问题。 (3)树立公民权益观念,尊重和自觉维护育龄群众的合法权益。计划生育与广大人民群众的 利益从长远看、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但现行的生育政策同相当一些群众的生育意愿还存在 着一定的距离,同部分群众眼前利益存在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基层干部为了完成人口计 划和工作任务,往往发生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情况;在人口计划完成情况考核评估中,存在 着单纯追求数据指标而忽视依法行政的倾向。因此,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必须把维护育龄群 众合法权益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要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不断探索做好工作、化解矛 盾的新经验,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