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政府公报

传达指令 指导工作 公开政务 服务社会

陕西省人力资源现状与开发

陕西省人力资源现状与开发

时间: 2008-06-26 00:00
石 英 陕西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世纪之交,人力资源能否得到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将 成为经济腾飞的前提和关键;反之,不仅资源浪费,也可能化作沉重的包袱,滞后陕西的发 展。 一、现状 1997年,陕西省人口总量为3543万人。城乡合计劳动力总数为2371.4万人,其中城镇劳动力 人口498.0万人,农村劳动力人口1873.4万人;从事经济活动的劳动力人口共1969.3万人, 其中城镇451.1万人,农村1518.2万人;非经济活动劳动力人口402.1万人,其中15周岁以上 在校学生102.7万人,从事家务劳动的230.3万人。劳动参与率(社会劳动者总数与劳动力资源 数之比)为83%,劳动力资源利用率(社会劳动者与人口总数之比)为55.6%。 陕西省近年人口与人力资源的动态变化及预测见下表: 年份1981 1986 1990 1995 1997 2000 2010 总人口(万人) 2864.5 3042.6 3288.2 3500.8 3543 3705 4000 劳动力资源(万人)1552.4 1897.8 2125.9 2295.8 2371.4 2426.8 2600 劳动力资源占人口比重54.2% 62.4% 64.7% 65.6% 66.9% 65.5% 65.0% 由表可见,90年代到2010年,陕西省总人口和人力资源数量均呈缓慢稳定增长的趋势。劳动 力资源占总人口的比重在本世纪末达到高峰,随时间的推移,以后将逐年有所下降,但劳动 力资源占总人口比重在相当长时期内仍会保持在60%以上。到下个世纪前期,从数量上陕西 不会出现人力资源短缺问题。这是由于建国后50年代第一个生育高峰期和1962~1974年第 二个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均正值劳动就业高峰,而80年代中期第三次生育高峰相对应的人 口也马上开始进入劳动适龄阶段。陕西的劳动力人口具有平均年龄较轻的优势;同时,受自 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又存在劳动力容量小的劣势。人口是人力资源的基础。三次 高峰的重叠提醒我们,世纪之交人力资源开发方面面临的主要矛盾将是劳动力总量过剩问题。 按照国民经济三个产业划分,第一产业劳动力资源占有率为71.1%,第二产业占13.7%,第三 产业占15.3%。而同期(1996年底)全国从业人员产业构成为:第一产业50.5%,第二产业23.5%, 第三产业26.0%。表明陕西省劳动力资源的产业构成落后,农业劳动力人数过多、比重过大 的基本事实尚未发生根本转变。陕西省劳动力人口中,有从业人员共1797.7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467.2万人。如按经济 类型划分,城镇从业人员467.2万人中,国有经济单位345.6万人,集体经济单位54.9万人,私 营企业、个体劳动者58.9万人,其他7.8万人,构成比例为74.0%、11.8%、12.6%、1.7%。历 史地看,陕西个体私营经济成分近两年有较大幅度提高,但与全国尤其是发达地区相比,个 体私营和集体经济单位的劳动力容量依然太小。 1997年,陕西省在职职工总数为398.5万人,职工人数仅占劳动力资源总数的16.8%,就业压 力十分沉重,且还在加剧。据保守估计,至1997年底,全省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达38.9万人, 隐性失业者更多。90年代以来陕西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及失业率为:1990年11.2万人, 失业率2.8%;1995年16.4万人,失业率3.5%,1996年25.4万人,失业率5.2%。失业人员绝对 数量和比率上升较快 ,城镇登记失业率已位居全国前列。 陕西省劳动力人口的79%分布在农村,在劳动生产力提高且耕地日益减少的情况下,近年农 村释放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缺乏乡镇企业的有效吸纳,一直在徘徊中寻求出路。据1996年底统 计,陕西省乡镇企业从业人数为368.0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比重不到1/5;城镇单位使 用的农村劳动力人数为22.1万人,仅占全部职工总数的5.6%。陕西工业的基础一是“三线建 设”时期形成的国防军工企业,一是50年代建设起来的纺织工业。由于国际国内形势和社会 需求的变化,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两大支柱首当其 冲陷入困境,这些大型国有企业出现结构性失业在所难免。现有劳动力人口中的受教育程度 较高者,大量拥挤在机关事业单位。随着改革的深入,精兵简政、裁减冗员势在必行,这部 分人员走向社会无疑使本来供大于求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与人口密度相对应,陕西省劳动力资源地域分布也呈“两头稀、中间密”的状况。占全省面 积26.7%的关中地区5地市,容纳劳动力资源占全省2/3以上,尤其是高素质人才更加集中; 陕南陕北面积分别占全省34%和37%,人口和劳动力密度远低于关中,其劳动力合理容量更 低。用发展的眼光看,陕南陕北劳动力容量扩展较有潜力,应适当加快陕南陕北经济社会发 展的步伐,通过陕南汉江工业走廊建设、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开发来吸纳大量劳动力资源。 90年代以来全省劳动力流动显著加快,主要表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出,陕南农村劳动力流 动率大于关中陕北。农村劳动力流动特点是“离土又离乡”,省内流向更加集中,基本 是“两头向中流”。而根据在陕南安康地区的调查,外出农村劳动力70%以上是跨省区流动 ,流向全国各地,以东南、西北居多。劳动力流向显示出陕西的小城镇普遍缺乏吸引力,乡 镇企业不成气候。还可看出陕西省城市数量少而分散,除省会西安外其他城市规模过小,农 村城镇化速度缓慢。 关于人力资源的文化层次结构。根据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陕西省每10万人口中 的受教育状况为:大学2236人,高中9825人,初中27875人,小学34695人;同期全国平均水 平为大学2065人,高中8282人,初中27283人,小学38441人。15岁以上人口中文盲半文盲比 重陕西省为13.0%,全国平均为12.0%。可见,陕西省的高学历人口和文盲人口均略高于全国 平均水平,两头高中间低,呈两极分化态势。据1996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劳动力从业 人员中,受教育程度大专以上占3.6%,高中13.3%,初中37.3%,小学29.5%,文盲半文盲16. 2%。总体来看,劳动力质量与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尤其在当前体制转轨时期,相当一 部分劳动者表现出应变能力差、综合素质偏低。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口径,凡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初级以上职称者,都属于“人才”范畴。如 果说“人力资源”是“核心人口”,那么“人才资源”则是“人力资源”中的高级部分。按 1995年底数据,陕西省共有各级各类人才135.89万人,其中关中地区拥有人才68.53万人, 占67.25%,仅西安就有24.54万人;陕南有人才20.38万人,占20%;陕北12.99万人,占12.7 5%。按所有制结构和隶属关系划分,全民所有制单位人才总量91.63万人, 非国有性质人才总量为10.26 万人,二者之比9∶1。驻陕中央部属34万人,省直属15.75万 人,地市属23.49万人,县及县以下62.65万人。全省国有单位每万名职工中人才拥有量3776 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陕西被称作“人才大省”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客观地看,陕 西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80年代一度出现较为严重的人才流失,90年代流失已有所缓解,还 出现一定程度的“回流”。省内人才流动呈明显“层层向上”的趋势。 如按国民经济三个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拥有人才占5.6%,第二产业占25.0%,第三产业占69. 4%。同普通劳动力的产业构成相比,“正三角”变成了“倒三角”,此种人才结构可以说大为 超前,几乎相当或超过发达国家。当然人才构成不能简单地对应于产值或劳动力构成,但优 化的人才结构应当是利用率较高贡献率较大的结构。显然,第一、二产业人才资源的不足使 得工农业生产缺乏推动力,第三产业人才资源的过度密集不仅造成人才利用率低下,浪费现 象严重,还直接产生阻滞人才流入的后果,进而导致结构僵化,丧失活力。总之,就人力资 源的高级部分——人才资源而言,存在问题突出表现为积压与短缺并存,结构性矛盾严重 ,地域和行业分布失衡,利用率和贡献率低,人才数量质量和密度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相 协调? ? 二、开发 1.确立以人力资源开发为中心的发展战略 人力资源开发的目的是把潜在的“资源”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并使其能量得到最大程度的释 放,从整体上实现人与生产资料的最佳结合;或者说开发就是把“人力资源”变为“人力资 本”并产生价值的过程。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投入比物质资本投入能发挥更大效益;他还说“人类的未来并不完全取决于空间、 能源和耕地,而取决于人类智慧的开发。”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也反复表明,对人力资本的 投资是一切投资中收益最高、获利最大的投资,战后日本的崛起即是典型的例证。 世纪之交的陕西,人们开发自然资源、追求物质资本的热潮正在形成。与此同时更应激发全 社会投身人力资源的开发。但是,如果把人力资源开发仅仅理解为数量的扩大和质量的提 高,将“开发”目标定位于数量上“多多益善”,质量越“高”越好,就未免过于狭隘和 片面,理所当然地会陷入供需脱节、积压与短缺并存的“怪圈”。实际上开发应当包括从培 养到使用的各个环节,从结构到环境的各个方面,即所谓“整体式开发”。这里既有营养与 健康方面的投资,以提高劳动者身体素质;有教育与培训,提高劳动者文化科技素质;也包 括规划预测、合理配置、优化结构、调剂余缺、促进流动、改善环境、激励竞争、科学管理,提高劳 动参与率、利用率和贡献率。 21世纪就在眼前。当今世界被称为“信息时代”、“知识社会”,人力资源开发越来越成为 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物质资源十分有限,经济发展已经滞后的陕西,如果再不重视人力 资源开发,差距必将越拉越大。我们实践“两开、四换、三变为”的方针,描绘陕西跨世 纪的宏伟蓝图,核心就在于确立以整体性人力资源开发为中心的发展战略。 2.坚持开发与使用相结合 习惯上往往把人力资源开发与劳动就业当作完全不同的两件事,由不同部门分管;整体性人 力资源⒃蛞笪颐前延肴肆τ泄氐奈侍夥旁谝黄鹱酆峡悸恰3先唬肆ψ试纯⒉坏韧? 于安排就业,但劳动力在业是人力资源得到开发的最具体表现,不应把人力资源开发与劳 动就业截然分开。对于国家和社会,开发的目的在于利用,在于提高经济效益;对于劳动者 个人,也要通过开发实现职业理想和自身价值。与此同时,人力资源也要在使用中得到进一步 开发。实现合理的充分就业,应当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宏观目标。因此,要把降低失业率 、扩大就业面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方面,予以高度重视。 省委、省政府于1997年底作出了《关于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的决定》和《关于大力发展非公 有制经济的决定》,全面贯彻认真落实两个《决定》,既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陕西 人力资源开发的突破口。从陕西的实际情况出发,“吃饭财政”不堪重负,第一产业容量有 限,国有企业举步维艰。出路只能是打破所有制界限,彻底改变那种只有到国有企业事业 单位“上班”才算就业的旧观念,大力发展私营、民营经济,采取切实措施,鼓励和引导机关 事业单位富余人员、国有企业职工走向市场,加入、创办非公有制企业。此举既扩大了就业 面,使人力资源在使用中得到开发,又促进了流动,调整了劳动力分布,使原有人力资源结 构得到了优化。更重要的是放开了劳动者的手脚,为劳动者自我开发和家庭、企业、社会主动参 与人力资源开发注入强大的原动力。 人力资源的开发不是孤立的,它与经济基础、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必须考虑我省现实的人力资源结构。在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同时,也要注意扶持可以吸收大 量普通劳动力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要把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与人力资源开发有效结合起 来。在放开搞活工业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同时,通过第三产业扩大规模提高档次, 扶持面向社会的家庭服务业,可以有效吸引社会劳动力。人力资源结构和布局的调整不是追 求形式上的“平均”分布,重在趋向“合理”。适当的集中能够产生规模效益。 陕西省贫困地区开发的实践证明,劳务输出是可以一举多得的人力资源开发形式,输出劳务 ,换回资金,学到技术,转变观念,造就了一大批乡土人才。但过去对其意义的理解比较局 限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基本是单一“农民工”队伍,处于自发半自发状态。从人力 资源开发的角度,各级政府应对劳务输出予以高度重视,加强组织,主动联络,提供信息, 使我省的劳务输出扩大规模,提高档次,走出国门。 3.注重教育与经济相协调 有计划的教育培训一直被视作人力资源开发的最主要途径,但需要指出,“教育培养”只是 开发的一个环节,而不是唯一和全部的内容。从长远看,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无论怎样强调都 不会过分,而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却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陕西被誉为“ 科技大省”、“人才大省”,至少作为“教育大省”名副其实,但经济发展水平却与其在科 教方面的地位极不相称,形成鲜明的反差。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如果只管培养不管使用,这 种开发是无价值的。我们认为,教育必须与经济协调发展,而不应一味强调超前;当前陕西人 力资源开发的重点不是教育培养,而应着力于用好现有资源,提高人力资源容量,改善人力资源 环境。 不管怎样,劳动力宏观过剩与局部短缺并存的矛盾,实质上反映出劳动力素质与时代需求 的差距。不难看到,同一企业一方面大量辞退冗员、下岗分流,一方面也有不少岗位同时在 招聘,又往往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才。下岗者,有人轻而易举地重新就业,甚至可以身兼数职; 也有人一筹莫展,几无生路。除了各种客观因素,说到底还是取决于劳动者个人的素质。这 里特别强调综合素质,综合素质决定适应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传统的教育体制、方法和内容 越来越暴露专业面过窄的弊病,与快速变化的社会不相适应,“培养性开发”呼唤着教育体 制的根本改革。发挥陕西教育资源的优势,要加快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由“学历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变。就业培训和成人教育,不仅是提高劳动力质量的必 要措施,还可有效缓解就业压力。政府宏观决策部门应当从更为广阔的背景认识就业培训和 成人教育问题,加强就业指导与职业培训。 4.加强市场与环境建设 在一个开放流动的社会,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应当也只能通过市场来进行,因此,劳动力市 场建设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基础工程。90年代中期以来,陕西省在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方 面迈出了较大的步伐,但总体看劳动力进入市场交流的面还是比较狭窄。需要加快建设和完 善全省的人才、劳务市场体系,大力提高人才中介、职业介绍机构的数量和质量。除已有的 各级政府人才交流机构外,当前要特别鼓励和扶持非政府性质的民营劳动力市场和中介机构 ,在国家政策方针的宏观指导和法律法规的制约下,按照市场自身的规律自主经营运作。与 此同时,要在原有人事人才劳动法规的基础上,加快制定和完善适应市场变化、与经梅⒄? 相协调的各项制度法规,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依法维护和协调国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三方 的合法权益,使人力资源市场化开发有良好的法制环境。 与发达地区相比,陕西的人才市场建设方面的差距还表现在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应用的滞后 。应当逐步建立科学高效的人才测评体系和机构,全面推广符合国际潮流的人事代理制度。 当前首先要加快人才信息网络建设,解决影响人才市场效率的信息不灵问题,实现以计算机 为主要手段的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 有效的社会保障机制是劳动力资源配置市场化的关键。要加快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 险、住房制度等项改革的步伐,从而彻底打破人才的单位部门所有制,真正实现双向选择, 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可以想见,有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了优胜劣汰的激励 机制,陕西对人才的吸引力一定会大大增强。(作者单位:省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