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分享: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意见有关情况的报告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政策文件>省政府文件>陕政字
[索引号] 116100000160002917/2022-00478 [ 主题分类 ] 政务公开
[ 发布机构 ] 省政府 [ 成文日期 ] 2022-11-07
[ 效力状态 ] 有效 [ 文 号 ] 陕政字〔2022〕76号
[ 名 称 ]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意见有关情况的报告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意见有关情况的报告

时间: 2022-11-16 11:49

省人大常委会:

《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对省人民政府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的报告审议意见〉的通知》(陕人常发〔2022〕59号)收悉。省政府高度重视,紧扣“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主线,聚焦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积极组织开展“百日提升”“百日督帮”行动,进一步提升工作质量,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对照审议意见,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夯实责任,狠抓工作落地

(一)层层压实责任。省政府常务会议及时研究部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省政府主要领导深入脱贫一线开展调研、听取工作汇报、提出明确要求。分管领导会同相关部门,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协调解决问题。省级领导和部门责任清单有效落实,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齐抓共管,确保责任不放松、政策不断档、力量不减弱。

(二)优化体制机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成立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领导小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专班,健全“2531”动态监测帮扶、工作联席例会和季调度会等各项机制,实行考核评估、督查暗访制度,有力夯实了有效衔接制度基础。在全国率先建立干部培训“四库”“两基地”,累计培训乡村振兴干部70.99万人次,为各级各部门履职尽责、统筹推进有效衔接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明确工作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产业帮扶、脱贫人口稳岗就业、衔接资金项目管理、苏陕协作和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等十项重点工作,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四)深化帮扶协作。深入推进苏陕协作,全面深化56个脱贫县与江苏省52个县结对帮扶,扎实推动干部人才交流、产业协作、就业帮扶、消费帮扶等协议事项落实落地。积极开展驻村帮扶,配合做好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持续拓展“万企兴万村”等社会帮扶行动,努力形成帮扶协作工作合力。截至目前,全省选派驻村工作队7960支、工作人员2.56万人;通过苏陕协作,助力我省农村劳动力就业23754人(脱贫人口15061人),消费帮扶21亿元。

(五)规范项目建设。制定《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管理操作指南》,开展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建设质量提升年行动,进一步规范项目全流程管理,确保资金使用规范、项目建设高质高效。截至目前,今年全省共安排衔接资金172.03亿元,已拨付到县153.87亿元,支出进度89.18%;入库项目4.3万个,预算总投资493.38亿元,纳入2022年度实施项目2.5万个、涉及资金274.98亿元。

二、聚焦关键,强化有效衔接

(一)健全防止因病返贫致贫长效机制。省级层面出台动态监测帮扶、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监测对象资助参保等政策措施,跟进医保衔接政策调整,明确困难群体纳入医疗救助范围,落实过渡期针对困难群体的对象认定、缴费标准、倾斜政策待遇,实现动态监测、及时预警、精准帮扶。目前,累计救治脱贫人口和“三类人员”大病患者16万例,四种慢病签约服务54.09万人。全省脱贫人口和农村易返贫致贫人群实现2022年城乡居民医保和大病保险全覆盖。

(二)扎实开展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加强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出台农村住房建设管理相关政策措施,指导市县完善自建房审批手续,规范农村房屋审批设计施工验收全过程管理,做好农村住房安全动态监测,开展农村危房抗震改造,确保农民住房安全。截至9月底,全省农村低收入群体共计69.7万户,鉴定为C、D级不安全住房的377户均已落实有效措施(通过农村危房改造等方式保障229户,有临时保障措施的148户);农村危房改造竣工9407户,农房抗震改造竣工6781户。

(三)全力提升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密切关注脱贫地区、受灾地区、供水条件薄弱地区供水工程运行和群众饮水安全状况,持续开展动态监测和敲门入户大排查发现问题整改,消除农村供水风险隐患,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依据《陕西省“十四五”农村供水保障规划》明确的饮水安全新标准,按照“建大、并中、减小”的方式,积极推进农村供水工程规模化发展和小型供水工程标准化改造,年度解决150万人农村供水问题。完善农村供水建后管护“三个责任”“三项制度”,加大老旧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力度,全面提升供水保障水平。截至目前,建成农村供水工程1481处,受益人口162.04万人,占年度任务150万人的108%。维修养护工程4240处,服务人口795万人,动态监测发现的19.3万人供水临时反复问题得到解决。

(四)突出抓好问题整改。统筹推进、一体整改国家考核评估、中办督查、国务院大督查等反馈问题,开展挂牌督办工作,召开全省挂牌督办县(区)协调推进会,对督办事项实行月调度,全面查漏补缺、全力解决突出问题。目前,各督帮组发现的120个问题已点对点交办,整改工作稳步推进。

(五)严格耕地保护。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不断强化耕地保护体制机制建设,出台《陕西省关于全面建立耕地保护田长制的实施方案》,全面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终身负责制,积极推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全覆盖,确保粮食安全。

三、多措并举,促进增产增收

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促进脱贫群众增收若干政策措施,定期分析调度,强化工作举措,确保有效衔接期内脱贫群众收入增速高于当地农民收入增速,脱贫地区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农民收入增速。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0813元,较上半年(7652元)增长3161元。

(一)持续促进特色产业发展。立足脱贫地区资源禀赋,推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着力推进9大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推动80多家“链主”企业和500多家龙头企业深度参与,进一步完善联农带农机制。9大产业链确定的重点县(区)涵盖全省50个脱贫县、革命老区县。截至目前,产业链重大项目新增就地就近务工岗位28203个,带动农民超过18万人,累计投放小额信贷34.59亿元,带动脱贫户73415户,脱贫地区经营活力、发展能力进一步凸显。

(二)持续深化农村改革。省商务厅等17部门联合出台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的实施意见,将深化农村改革与县域经济发展有效结合。围绕集体经济组织换届选举、年度资产清查、合同规范清理等关键环节,深入实施集体经济“清零消薄”行动,巩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目前,全省95.4%的村完成集体经济组织换届选举;农村集体资产年度清查全面完成,集体资产总规模2131亿元,同比增长6.1%;17421个村集体获得正向收益,占比97.75%。

(三)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出台《陕西省“十四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实施方案》,鼓励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适度经营,规范管理,不断增强经营活力和带动能力。截至目前,全省脱贫地区省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396家,农民合作社4.1万家,家庭农场3.95万家,创建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3627家。

(四)持续做好稳岗就业。召开全省脱贫人口稳岗就业暨“四百工程”现场培训会,总结推广白河县先进经验,依托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建立实名制务工台账,统筹提升公益岗位兜底安置容量,促进就近就地就业。本年度,全省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外出务工219.6万人,超额完成目标;培育高素质农民22.94万人,认定高素质农民12.73万人;1719个帮扶车间(社区工厂)带动务工6.25万人,其中脱贫户及监测对象2.06万人;全省3.54万名应届“雨露计划”毕业生中,3.27万人已签订就业协议或落实毕业去向,占比92.40%。

四、完善设施,提升服务质量

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1+15”乡村建设行动方案,形成1个总体方案、15个专项推进方案和3个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项目清单)的政策体系,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一)扎实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按照“多规合一”要求,结合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延续性特点,试点先行、稳步推进,严密组织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前的既有村庄规划评估,全面启动全省1558个行政村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深化改革成果。

(二)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持续改善基础设施,补足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强化农村防汛抗旱和供水保障,全面加强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基础设施老旧问题得到缓解,建设层次稳步提升。截至9月底,全省新改建农村公路4919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42座,建设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625公里,全省农村公路列养率和经常性养护率均达到100%。

(三)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进51个国家首批“千县工程”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项目,16个脱贫县启动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省际省内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院实现全覆盖,“组团式”帮扶11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级医院工作全面推进,乡镇卫生院“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达标活动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深入推进,医保五级经办服务网络体系有序运行。目前,全省建成镇级医保服务站1163个,村级医保服务室16381个,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19281名。城乡教师资源配置得到优化,交流轮岗教师15946人。村级综合服务设施进一步扩充,建设农村服务中心建设项目220个。建成县级物流中心83个,乡镇电商快递网点2428个,实现农村电商销售额373.3亿元。

五、外引内培,抓实人才保障

出台《进一步发挥乡贤作用助力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建立健全引导人才服务乡村振兴长效机制,持续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强化人才智力支持保障。

(一)加强农村地区教育资源配置。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实施特岗计划、银龄讲学计划等重要项目,积极探索义务教育教师管理新机制,有效提升农村地区薄弱学校师资力量,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今年以来,共选派1235名教师参与“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工作,招募农村任教的优秀退休教师225名,有效提升农村学校师资力量。

(二)大力培育专业技术人才。举办脱贫县副高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引导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参加继续教育,完善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支持政策,持续开展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引导鼓励专业技术人才扎根一线工作。今年以来,共培训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人员420人次,遴选产业技术体系专家159名,招募特聘农技员298人,选聘脱贫地区产业发展指导员16317名,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支撑。

(三)加快推进科技特派团和产业顾问组工作。发挥国家科技特派团作用,积极开展对口帮扶。组建产业顾问专家库,搭建重点帮扶县、涉农企业、高校、研究院所的资源、服务与互助平台,培养本土人才,解决技术难题,服务产业发展。目前,全省11个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争取中央科技特派团11个,组织召开技术培训会76场次,培训2650人次,解决产业技术问题225项。

六、积极探索,深化有效治理

(一)依法推进乡村振兴。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安排省司法厅、省农业农村厅等相关部门深入调研、反复研究,加快推进制定陕西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依法推动和保障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

(二)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全面提升农村环境整治质量,全省农村卫生户厕新改建6.4万座,整改问题户厕6.99万座,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292套(处),33%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实现垃圾收运处理的自然村比例达到90%以上。

(三)扎实开展乡村治理示范创建。组织开展第二批全国、全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镇申报创建工作,新申报确定国家示范镇3个、示范村32个,国家级和省级示范镇16个、示范村85个。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十百千”典型示范创建活动,编制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示范县、村实施方案,召开全省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点评推进视频会,扎实有序推进全省乡村建设。截至9月底,100个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完成投资98.1亿元。

(四)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推进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完善和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积极推广运用“清单制”“积分制”“网格化”“数字化”治理方式,实施开展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等,积极培育文明乡风。探索形成勉县道德积分银行、凤县“一诺三单”、西安“358调解”、柞水县“1+4+X”数字治理等特色乡村治理方式,不断提升治理水平。

陕西省人民政府
2022年11月7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