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专项规划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信息>“十五”规划>专项规划

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专项规划

时间: 2008-01-01 00:00 来源: 陕西省人民政府

  序言

  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专项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我省资源开发和优势发挥的切入点。在"十五"期间紧紧抓住历史机遇,科学决策,统筹规划,下更大的决心,以更大的投入使基础设施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对保障我省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建设西部经济强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九五"发展回顾

  为了解决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我省在"九五"时期,充分利用国家的支持效应,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加大投入,加强政策支持,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改革与发展,使投资规模大幅度提高,投资体制和运营方式在创新中不断完善,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大大增强,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九五"成为我省历史上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最快的时期。

  (一)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过去五年,我省加强交通、城建、邮政通信和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力量办成了我们多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情,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入运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对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五年累计完成投资862亿元(其中交通408亿元,城建150亿元,通信220亿元,城乡电网改造85亿元),约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三分之一,是建国以来投资力度最大的时期。

  铁路相继开工建设了西康等三条铁路。2000年底西康铁路建成投入试运营,神延铁路完成投资的80%多,西合铁路完成陕西段投资的20%。全省共形成干支线铁路16条,铁路营业里程2821公里(五年新增550公里),其中电化里程2170公里。纵贯全省南北长达1100多公里的"铁脊梁"即将竖起。全省公路建设五年累计完成投资218亿元,是"八五"的5.9倍。公路主要围绕"米"字型主骨架,重点建成了临潼至潼关等高速公路项目。到2000年底,公路通车总里程4.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23公里(五年新增393公里),实现了关中五个城市高速公路联网,通往陕南、陕北的高速公路部分路段起步建设,二级公路达到3420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国土面积拥有公路由1995年的19.27公里增加到21.40公里,实现县县通油路,村村通路率达到95%以上;民航开工建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航站区扩建工程,现已开通国内外航线113条,航线里程达20.16万公里;管道开工并建成靖西、咸宝、西渭等输气管线825公里,原油管线200多公里;全省水运通航里程998公里。城建即将建成西安市黑河引水及管网工程,西安、宝鸡和咸阳等城市道路及气化工程进展顺利,城市污水、垃圾处理及电网改造全面展开。到2000年底,全省城市供水能力达320万吨/日,西安黑河引水工程已具备 向城市日均供水40~50万立方米的能力。邮政通信建成了西安至合肥、西安至呼和浩特等传输光缆,西安邮政重件中心,西安第二长途通信枢纽大楼等工程。省内和省际邮运网基本形成,邮路总长度达9.18万公里。初步建成一个覆盖全省,以光缆为主,数字微波和卫星为辅的大容量高速率电信传输网。全省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415万门,长途业务电路5.7万条。

  (二)基础设施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大大增强。

  我省交通运输和邮政通信业务量全面增长,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不断提高,基础设施的整体服务功能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大大增强。

  铁路运输基本无大宗货物积压,2000年发送旅客达到2880万人次,货物发送量达到3590万吨,比1995年增加5%和9%;全省主要干线公路基本消除了堵塞现象,长期以来困扰我省的"乘车难"、"运货难"问题大为缓解。到2000年底,全省民用汽车、客车分别达到35.2万辆、16.5万辆,比1995年增加44%和83%。公路旅客、货物周转量达到151亿人公里、144亿吨公里,比1995年增加38.5%和54.1%。航空运输旅客、货邮吞吐量2000年达到390万人、7.64万吨,比1995年增长3.2倍和3.8倍;内河水运2000年客、货运量234万人次、73万吨,比1995年增加95%、70%。邮政通信业得到长足发展,到2000年底,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45万户,比1995年增长4.1倍,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10部,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52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4.2部。大中城市供水紧张状况普遍得到缓解,城市道路初步改变了拥挤状况,城市基础设施基本能够满足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

  (三)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

  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方式、管理及经营机制改革,逐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规范建设程序,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管理逐渐正规化、科学化。统筹规划,积极建立项目法人制,尝试在前期工作中引入竞争机制,大大提高了前期工作质量;利用市场机制,尝试公路收费经营权转让等融资方式,初步形成了政府、民营和利用外资等多元投资模式,拓宽了投融资领域;采取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确立项目建设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加强了建设项目的管理与监督,提高了工程质量。把市场机制引入交通运输和城市部分基础设施行业,为社会提供了多层次和便捷高效的服务。

  我省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还存在运输网规模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总体水平较低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与我省快速发展的要求还有明显差距,仍然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还有待于在"十五"期间充分重视并下大力气解决。

  二、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九五"时期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实施"十五"计划奠定了良好基础。新世纪初五到十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也是我省加快发展,缩小差距的重要时期。我省地处祖国腹地,在全国交通通信网骨架中处于重要的枢纽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我省提供了迎头赶上,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同时客观上要求我省基础设施的总体规模和技术水平在"十五"期间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指导思想。

  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加快以公路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以提高能力和优化结构为中心,建立技术先进、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提高通信网络的技术装备和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努力提升和拓展城市基础设施的服务功能。

  (二)发展目标。

  按照扩大规模,调整布局,提高质量,注重效益,强化管理的要求,努力扩大交通邮政通信网络,不断增强城市综合功能,继续加快电网建设,使全省基础设施建设在"十五"期间再上一个新台阶。

  1、交通。力争用10年时间使我省交通基础设施的综合运输能力和质量有较大改观,交通运输的总能力、服务质量、市场化进程等适应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十五"期间的主要目标是:

  铁路。2005年营业里程达到3500多公里,五年新增营业里程751公里。

  公路。按照国道主干线、西部大通道高速化,省级次骨架(市县道路)二级标准化,县乡道路三级标准化,乡村道路硬面化的总体目标,2005年总里程达到4.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200多公里,二级公路6000多公里。五年新增总里程4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约770公里。全省55%国省道达到二级以上标准,连接85%以上的县(市),农村公路晴雨通车率达到60%以上。

  水运。2005年省内河流通航里程998公里,其中六级航道508公里,七级及以下航道490公里。

  民航。2005年全省国内航线达到150条,地区航线2条,国际航线15条,航线里程约30万公里。

  管道运输。2005年全省输气、输油管线里程达到1500公里。

  2、城建。2005年全省主要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60%左右。主要城市气化率达到90%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城市供水能力达到360万吨/日。形成布局及结构合理的城市干道网络。

  3、邮政通信。2005年全省邮路总长达到10万公里。交换机容量达到812万门。光缆线路总长达到1.5万公里。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17部。

  4、电网。2005年全省形成330千伏输电线路4830公里,变电容量1125万千伏安,110千伏线路9370公里,变电容量1180万千伏安。城网建设与改造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城网的供电可靠性,改善供电薄弱环节,满足城市用电和居民生活用电。农网建设与改造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降低电网损耗,满足全省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用电负荷增长需要。

  三、重点任务

   "十五"期间,按照基础设施发展总体目标和要求,以公路、铁路建设为骨干,以航空、水运、管道建设为辅助,以邮政通信、电网建设为基础,以完善提高城市综合功能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抓住机遇,集中资金,乘势而上,下大力气抓好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构筑覆盖全省、布局合理、网络健全、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邮政通信、电力和城市系统。

  (一)交通。

  铁路。主要围绕"两纵五横四个枢纽"的铁路干线网构架,采用新建和改造营业线路并举的方针,尽快打通干线通道,建好铁路枢纽,提高运输能力。计划投资180亿元。建成神延铁路、宝兰复线、西合铁路,完成陇海铁路、西延铁路、襄渝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开工建设太中铁路,加大西安至平凉铁路前期工作力度并争取开工建设,开展宝鸡至徐州客运专线前期工作,扩建西安铁路枢纽,完善宝鸡、安康铁路枢纽。

  公路。重点加快"米"字型主骨架及"一纵三横两环"次骨架的新建改建,完善农村公路配套设施与提高通达深度。

  1、主骨架。计划投资400多亿元。重点建设GZ40禹门口经西安、汉中至棋盘关、GZ35吴堡经子洲至定边、黄陵经延安至安塞、靖边经榆林至陕蒙界、G312咸阳过境高速及机场2号路等高等级公路及西康公路秦岭特长隧道。

  2、次骨架。计划投资约160亿元。建成二级以上公路约2000公里。建设省道107西安环山公路、G309壶口至茶坊二级公路、省道201渭南至蒲城高速等公路项目。

  3、其他国省道及农村公路,抓好黄河沿岸公路规划和建设,努力提高县乡公路等级和通达深度,改善农村道路质量,重视和下大力气解决贫困地区交通瓶颈制约。

  水运。重点搞好汉江和黄河北干流内河航道的综合整治,提高航道等级。重点建设两港(汉江大竹园港和安康煤炭分流港)、两航(汉江漩涡至安康、黄河壶口至石坪)、一机(喜河枢纽50吨级升船机)、一闸(汉江旬阳枢纽500吨级船闸)。

  民航。建成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提高运输能力和机场服务设施水平,使其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枢纽机场,开工迁扩建汉中机场和榆林机场,进一步完善延安、安康机场设施。

  管道建设。积极发展管道运输,建设全省天然气环线工程,扩大石油运输管网规模和能力。

  (二)城建。

  重点建设城市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工程、城市道路和连接线工程。

  城市供水和供气工程。主要建设西安南郊水厂、西安黑河引水工程见子河输水渠道,城市配水管网改造、曲江水厂扩建及现有城市净水厂改造等。建成宝鸡冯家山取水二期,咸阳、渭南、汉中、铜川、延安、商州等城市供水工程。建设西安、咸阳城市天然气气化二期,重点扩大用户,建设关中五个城市及杨凌示范区天然气集中供热等工程。

  城市道路与公共交通。重点建设西安市三环路、高架快速干道和城市二级道路网络,争取国家批准并启动建设西安市地铁一期工程和铁路新客站工程。加快建设宝鸡、咸阳、渭南、铜川、延安、榆林等城市道路和连接线工程。全面实施汉中"一江两岸"和安康市江北综合开发工程。

  污水和垃圾处理工程。重点建设西安、宝鸡、咸阳城市污水处理、污水回用及垃圾处理工程,"十五"前期建成延安、铜川、渭南、汉中污水处理厂等项目。

  (三)邮政通信。

  邮政。重点加强邮区中心局、邮政干线运输网及邮政业务计算机网建设;增加邮路业务;推广、完善邮政金融计算机网的应用。

  通信。积极发展大容量数字化的光缆传输骨干网络,建设多功能、高技术、立体化的高速宽带网;大力发展信息网络技术,推进信息化进程;发展数字微波网络和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大力发展数据及多媒体通信网和IP电话网,进一步扩大互联网的应用。

  (四)电网。

  以强化结构,提高可靠性为重点,建设关中330千伏双环主网架和750千伏输电网,建设罗敷至商州330千伏输变电等工程,作好陕南、陕北第二回330千伏线路和750千伏电网项目前期工作,配套建设铁路电气化供电工程。完成城市和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实施"一户一表"工程,全面解决供电设施陈旧、供电能力不足,综合线损高的问题。

  四、政策措施

  (一)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

   1、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实施多元化战略,多渠道增加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继续作好东西部的合作与交流,吸引东中部资金投资于我省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与经营;推行公路收费经营权转让,盘活存量资产;采用BOT、TOT等方式融资。

  2、深化财税和投融资改革,扩大对基础设施的财力支持。除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外,用足用好国家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争取更多的国外优惠贷款;通过运营权或收益权转让融资;积极争取建立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基金,发行债券拓宽筹资渠道;各级财政和有关部门要挖掘潜力,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基础设施重点项目。

  (二)着力创造良好的建设环境。

   1、创新吸引投资的政策环境。制定有吸引力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导向政策、土地利用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和吸引人才政策,放宽外商投资基础设施和优势产业项目的股比限制,扩大和放宽外资的投资领域和鼓励东部地区企业来陕兼并、收购、控股和开展经营活动。

   2、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落实以公开办事内容、程序、标准和时限为重点的行政公示制和服务承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地方性法律法规、服务和安全保障体系;及时协调解决外商投资建设和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公正执法,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坚决制止一切形式的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完善外商投诉制度。

  (三)强化项目前期工作和建设管理。

  加大项目设计改革力度,开放勘察设计市场,全面推进设计招标和项目建设法人责任制。加大对前期工作的投入,超前搞好项目储备,建立项目前期工作督办制度,推动项目前期工作顺利进展。搞好项目建设管理,继续深化项目建设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把降低工程造价作为今后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重要环节,确保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