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信息>“十五”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时间: 2008-01-01 00:00 来源: 陕西省人民政府

  序 言

  从新世纪开始,我们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今后五到十年,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重要时期,也是我省抓住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全面加快发展的崭新时期。部署好这一时期的发展,对陕西在新世纪实现由滞后发展走向全面振兴至关重要。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九五"以来,全省上下坚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推进两个转变,实现了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完成了"九五"计划的主要目标。国民经济以年均9%的速度快速增长,截止2000年末,全省GDP(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660.9亿元,人均4570元,人均GDP由"八五"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8.6%提高到64.9%;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幅度提高,"九五"累计完成投资2690亿元,促使基础设施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新增铁路550公里,高等级公路393公里;结构调整迈出坚实的一步,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1995年的22.7:40.6:36.7调整为16.8:44.1:39.1,第三产业比重高于全国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旅游、果业等特色产业呈现强劲发展势头;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成就,国有企业在深化改革中基本完成了脱困目标,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提高到31.3%,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一大批民营科技企业迅速崛起,累计利用外资30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累计完成95亿美元,全省外商投资企业已达3100多家;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县由29个增加到81个。文化、卫生、体育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制建设取得新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7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124元,分别比1995年增加507元和1814元,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增加了2.3平方米和4.4平方米,"五七"扶贫攻坚任务基本完成。这些成就,为我省向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奠定了良好基础。

  但我省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仍然较大。农业基础脆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企业生产经营机制不活,产品技术含量普遍较低;特色产业比较弱小,缺乏有规模、有竞争实力的支柱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滞后,比重偏低;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投资环境不理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也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十五"期间下大力气去逐步解决。

  根据《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制定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现提出《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第一篇 奋斗目标

  第一章 指导思想

  "十五"计划是我省迈入新世纪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一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是在我国经济市场供求状况、经济发展体制和对外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背景下的发展;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和世界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基本趋势下的发展;是在"九五"奠定了良好发展基础,"十五"又面临西部大开发崭新形势下的发展。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和背景,"十五"我省发展的总思路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把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与陕西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以西部大开发为机遇,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以团结稳定为前提,努力实现我省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建设西部经济强省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以西部大开发总揽全局。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西部大开发带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发展。集中力量办大事,积极促进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的发展,实施重点突破、整体推进。把国家支持与自力更生结合起来,不失时机地加快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改善发展环境,增强经济实力。着力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吸引外部资金、技术、人才参与我省开发。

  -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主题。发展是解决陕西所有问题的关键,要充分发挥我省区位条件好、科教实力强、资源丰富等优势,在"九五"良好的发展基础上,乘势而上,争取更快、更好的发展。通过加快发展,努力增强综合实力,缩小与东部的差距,较快提高群众收入,缓解就业压力,克服和解决面临的各种困难及问题。

  -坚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发展的主线。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培育高新技术、旅游、果业、国防科技和能源等特色产业;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坚持"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推进布局结构调整,增强西安在西部的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大力发展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把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建成西部地区经济核心支撑区;加快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把陕北建成我国新世纪重要的能源接续地、生态环境建设的模范区;积极推进陕南汉江沿岸综合开发,把陕南建成融生物资源、旅游资源、水资源开发为一体的多元经济区;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结构调整;继续调整所有制结构,对国有经济实施改革、改组、改造,放手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坚持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发展的动力。加大以市场为取向的体制创新力度,不断消除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建立适应加入世贸组织新形势和"引进来"、"走出去"新要求的新体制,在宽领域、深层次、高水平上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改革和发展提供体制保障。继续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加大科教兴陕战略的实施力度,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挥科教优势,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体制和技术支撑。通过若干高新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实现我省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以提高农民收入为重点,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和不断满足群众物质文化需要为目的,积极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城乡居民居住、交通、通信和生活条件。充分扩大就业,使人民更好地安居乐业,为开发和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第二章 奋斗目标

  根据省委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我省"十五"期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继续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预期年均经济增长10%左右,保持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到2005年,全省GDP达到2670亿元(2000年价格),人均7100元,相当于当年全国人均GDP的71%,与全国平均发展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十五"末,全省一、二、三产业的结构调整为13∶44∶43,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提高到52%左右,高新技术、旅游、果业、国防科技和能源等五大特色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6%提高到30%以上。科学创新能力增强,技术进步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与全国先进水平保持同步发展,全省城镇化水平提高到35%。

  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力争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00亿元,新增高速公路和铁路里程各700公里左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34%左右,林草覆盖率达到56%左右。使全省交通、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重点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到2005年全省总人口3760万。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城镇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1%提高到15%。城乡医疗服务设施进一步改善。新安排城镇就业人员150多万,向城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40多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广播、电视、电影、文化、体育等事业进一步发展,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重点区域得到较快发展。全面拓展和提升西安的城市功能,使其成为西部地区经济、科技和人才高地,西安的GDP在全国特大城市中的位次前移;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13%左右;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煤、气、油、电的产量进一步提高,资源转化和深加工产业初具规模;汉江沿岸经济带的开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迈出实质性步伐。国有大中型企业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不断完善。对外贸易加速增长,利用外资取得新进展,全省2005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36亿美元左右,五年利用外资总额达到50亿美元左右。

  城乡人民生活明显得到改善。"十五"期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加500元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150元左右;每户城镇居民基本拥有一套经济适用住房;村村实现通路、通电、通电话,农村80%以上人口用上清洁饮用水。

第二篇 经济发展

  第三章 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我省实施大开发的重要切入点。要充分利用国家的支持效应,以交通、水利、生态建设为重点,使基础设施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突破。

  公路建设按照国道主干线、西部大通道高速化,省级次骨架(市县道路)二级标准化,县乡道路三级标准化,乡村道路硬面化的目标,重点抓好"米"字型主骨架和"一纵三横两环"次骨架建设。主骨架建设计划投资400多亿元,建成高速公路700公里左右。重点建设国道主干线40禹门口经西安、汉中至棋盘关高速公路;国道主干线35王圈梁至吴堡高速公路;西部大通道包北线黄陵经延安至安塞,靖边经榆林至陕蒙界高速公路;西康公路秦岭特长隧道;国道312线过境高速公路。次骨架建设计划投资160亿元,建成二级以上公路2000公里。重点建设省道107线西安环山公路,国道309线壶口至茶坊,省道201线渭南至蒲城公路等项目。通过主次骨架网的建设,逐步形成以西安为中心,全方位辐射周边省(市)主要中心城市的高等级公路主骨架,使省内各城市及县城之间实现二级以上公路连接。重视和下大力气解决贫困地区的交通"瓶颈"制约,抓好黄河沿岸公路规划和建设,努力提高县乡公路等级和通达深度,改善农村道路质量。到2005年,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4.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1200多公里,二级以上公路总里程达到7600多公里。

  铁路建设要尽快打通干线通道,建好铁路枢纽,提高运输能力。"十五"期间,建成神延铁路、宝兰铁路复线、宁西铁路西合段,完成陇海铁路、西延铁路、襄渝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开工建设太中、西安至平凉铁路、阳安铁路复线工程,基本形成"两纵五横四个枢纽"的铁路网骨架。到2005年,全省铁路营业里程达到3500多公里。

  加快建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提高运输能力和机场服务设施水平,进一步加强支线航空主枢纽地位;加紧进行汉中和榆林机场迁扩建工程,进一步完善延安、安康机场设施。积极发展管道运输,建设全省天然气环线工程,扩大石油运输管网规模和能力。

  以"西电东送"为契机,加快陕北1000万千瓦火电基地建设和汉江水电梯级开发,建设神府坑口电厂,加快喜河、旬阳水电站建设。电网建设以强化结构,提高可靠性为重点,加强关中330千伏双环网和750千伏电网建设;作好陕南、陕北第二回330千伏线路和750千伏电网项目前期工作;配合铁路电气化建设,优化供电方案,建设一批工程设施;加强农网建设,实施"一户一表"工程。到2005年,全省发电装机达到1000万千瓦,发电量500亿千瓦时,满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水资源开发利用为主要内容的水利建设,要以兴水治旱为中心,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汛抗旱并举,开发与保护同步。"十五"期间,要把水资源开发和有效利用放在维护经济、社会、生态安全和长远发展的战略位置,力争在解决水资源不足、节约用水和治理水污染上取得突破。集中力量建设一批水源工程,改造完善现有灌区,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城乡供水体系、防洪安全保障体系和节水高效灌溉体系。抓紧完成在建的西安黑河金盆水库、关中九大灌区改造、洋县卡房水库等水利工程;尽快开工建设泾河东庄水库、神木瑶镇水库、安康黄石滩水库等大中型水源工程;加快古贤水库、城固焦岩水库等一批工程的前期工作;积极配合国家"南水北调"搞好省内引水工程建设。建设13个建制市、阎良和85个县城及400多个缺水乡镇的供水设施。继续开展"南塘、北窖、关中井"的群众性小型水利设施建设,为农业生产和农村人畜饮水提供水源。对现有大中型灌区实行以节水增效为中心的灌区配套和技术改造,因地制宜地大力普及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技术,努力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开发节水技术,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和设备,提高生活用水效率,建设节水型经济和节水型社会。抓渭河、黄河小北干流、汉江、丹江、三门峡库区防洪工程和西安、延安、安康等城市的防洪工程建设,对石门、石头河、冯家山等40多座大型和重点中小型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提高重要江河和城镇的防洪能力。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加大对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染源的治理,重点抓好渭河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加强对饮用水源地的保护。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实行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建立多元化的水利建设投入机制,实行补偿成本、合理回报的水价政策,进一步完善水资源费的征收和管理。

  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城镇交通拥挤、供水不足、排水不畅、环境质量差等问题。"十五"期间,全面建成西安引供水工程和城河综合治理工程,开工建设西安地铁和其他城市一批基础设施工程。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人防建设的有机结合,修建大中型地下工程应具备防空功能,逐步提高重点防空城市人防工事面积,不断提高人防指挥、通信、警报的现代化水平。抓紧建设城镇之间及其与主干路网的连接工程。建设一批污水、垃圾处理和大气污染治理工程。积极实施西安绕城绿化林带等一批城镇绿化项目,使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坚持"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先行试点、稳步推进"的原则,加快全省山川秀美工程建设步伐。以陕北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为重点,利用国家政策支持,大力开展防沙治沙、造林种草、封山育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建设。坚持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并举,治坡与治沟结合,实行小流域综合治理,进一步减少水土流失。贯彻落实"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基本措施,加大退耕还林还草的力度,全面退耕陡坡地,草、灌、乔科学布局,生态林、经济林合理配置。逐步推行封山禁牧,积极发展舍饲养畜,因地制宜地发展林果业、养殖业、草产业等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实现。重点抓好退耕还林试点示范县(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县和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等建设。继续抓好"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黄河上中游防护林"工程,开展平原绿化、绿色通道、全民义务植树等生态建设活动,尽快改善我省生态环境面貌。"十五"期间,累计造林3560万亩、种草620万亩、退耕还林840万亩、修建骨干拦泥坝2250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万平方公里,使全省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63%左右。

  第四章 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重点,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十五"期间,要进一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在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稳定粮食产量、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以果业和畜牧业产业化为突破口推进农业产业化,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全面调整。通过调整,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全面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促使农业增加值以年均4.5%的速度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左右。

  按照稳粮、优果、兴牧的思路,不断优化种植业和养殖业结构。切实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以粮食转化加工和居民直接消费的市场需求为标准,将2005年全省粮食产量稳定在1300万吨左右,确保省内粮食供求大体平衡。引导农民积极发展优质专用小麦、专用玉米,优质水稻和名优小杂粮等产品,提高粮食生产效益。优化苹果区域布局,调整品种结构,依靠科技,提高优质果率。建设300万亩出口果基地,加快发展加工专用果基地。进一步发展猕猴桃、酥梨、红提葡萄、红枣生产。因地制宜加快建设仁用杏、花椒、柿子、核桃、板栗、蚕桑、杜仲、生漆、茶叶等林特基地,促进县域特色农业发展。充分利用草场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大力发展肉牛、肉羊、奶畜和生猪等畜牧业生产,加快畜禽品种改良和结构调整,推广科学饲养方式,提高生产水平和效益。到2005年,畜牧业增加值占全省农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35%以上,使畜牧业成为农民又一重要的增收来源。大力发展"双低"油菜,稳定提高油菜籽产量,扩大油葵、胡麻和优质花生等油料作物种植,努力把我省油料生产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进一步扩大蔬菜、花卉等高效经济作物面积,形成规模化生产基地。

  农业产业化是加快我省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要以果品、畜牧业为重点,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建设一批果品储藏设施,提高鲜果储藏能力,到2005年鲜果储藏能力达50%以上;建立健全果品销售网络,全方位开拓国内外市场,千方百计扩大果品出口,到2005年果品商品率达80%以上;积极发展果品规模化加工,扶持一批果品加工龙头企业,在资金、政策上给予支持。畜牧业要围绕扩大奶业和肉、禽、蛋生产规模,积极发展养、加、销一体的产业化经营组织,搞好畜产品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大幅度提高畜产品的附加值。鼓励大中型工商企业包括外贸和外资企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企业与农户联合经营,按产销合同制、股份制等方式建立产业化体系,走"规模化、群体化"的路子。

  高度重视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快企业结构调整。引导乡镇企业重点向农产品加工和服务业领域转移,发展科技效益型企业;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开拓农村资金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积极发展技术、信息服务,发展交通、商贸、房地产和旅游等新兴产业。以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对乡镇企业进行产权改革、资产重组,实现再次创业。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农村小城镇和工业小区相对集中,实现规模效益和集聚效应,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小城镇发展。

  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充分发挥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科技优势和综合示范带动作用,利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发展设施农业、现代农业和农业科技企业。鼓励和支持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创办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园区,开发和推广农畜良种、农产品精深加工、保鲜储运、综合利用、节水与旱作农业等技术。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积极推广小麦、玉米、薯类加工及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法制化建设,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依法规范土地财产权利关系,实现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全面实施农村税费改革,根治涉农乱收费、乱摊派,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大力推行村务公开制度,合理发展农村公益事业。继续深化农村金融体制和供销社改革,更有效地发挥信用社、供销社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

  多渠道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投入。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继续搞好农业综合开发,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抗灾能力,继续增加对粮、油、菜、果和林特基地建设的投入,扩大规模,提高水平。增加对农业科技开发和实用技术推广等示范工程的投入。加强农业科技人员培训,促进农业科技进步。进一步加大农村水、电、路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

  第五章 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提高工业竞争能力

  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领域、优势企业、优势产品集中,把装备、国防科技和能源工业做强做大;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面提高工业的科技含量;采取有效措施,压缩淘汰落后生产;促进国有经济从一般性竞争领域中有序退出,大力支持民营和中小企业发展。到2005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达到9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0.5%左右。

  进一步提高装备工业水平。重点围绕输变电成套设备、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机床工具、电子元器件、通信设备等骨干产品,依托重点企业,通过引进技术,提高设计制造水平,实现产品上档次。通过资产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产品竞争力,增强行业整体实力。输变电成套设备重点发展50万伏及以上超高压交、直流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向大功率、大吨位、系列化方向发展。汽车工业在现有基础上重点发展重型汽车、中高档大客车和关键汽车零部件。机床工具发展以精密数控机床系列产品和以精密复杂刀具、精密功能部件为主体的工具和功能部件产品。电子元器件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在巩固和扩大原有显像管、偏转线圈、真空开关管等优势产品的同时,发展专用集成电路产品和新型元器件产品。通信设备重点开发CDMA(码分多址)通信系统、无线接入网系统、光电转换设备及卫星通信产品等。

  国防科技工业是我省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一大特色产业,要贯彻军民结合的方针,发挥军工科研与人才优势,大力开发军民两用技术,通过高、新、尖技术的开发应用,促进科研成果向产业化转化,发展有特色的主导产品。航天及空间资源利用行业,重点开发小卫星、卫星通讯、导航与定位技术、卫星信息传输及综合应用系统和火箭运载技术。航空工业在巩固提高现有军用飞机和民用飞机生产的同时,着重发展系列化、专业化和多用途机型,抓好新一代支线客机和新型货机的研制与生产,扩大航空零部件转包生产,促进飞机发动机、机载电子设备的升级换代。加快阎良飞机城和航空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努力把陕西建成中国最大的民用飞机制造和航空零部件生产基地。核资源和平利用领域重点发展核燃料、核电设备制造,开发社会安全产品及核医疗仪器等。积极创建军工和地方民用工业有机联合、共同发展的新机制,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制冷设备、精细化工、环保设备、通信设备、特种民爆器材等领域,打破行业、部门、地区界限,开展广泛的经济技术协作,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我省是全国能源资源富集区之一,是国家重要的能源接续地。"十五"期间,在保持能源生产总量稳定增长的同时,加大一次能源的转化和深加工力度,实现能源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尽快使能源产业成为我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以建设大规模、现代化优质环保煤基地、煤液化基地和西电东送商品电基地为目标,继续扩大神府、黄陵矿区规模,高起点、新机制、大规模地建设榆神矿区,到"十五"末,神府、榆神矿区煤炭生产能力达到5000万吨;争取开工建设神府矿区大容量、超临界、高自动化的坑口电厂,实施西电东送;利用当地煤、气、水、电资源的综合优势,力争国家煤转油液化主体项目定点榆神建设;配合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增加陕北天然气生产能力,到2005年,天然气开采量达到50亿立方米;加强石油资源勘探,增加储量,积极利用注水等采油技术,提高油田采收率,保持原油稳定开采。

  进一步抓好重点领域的技术改造。围绕铝、钛、钼、高标号水泥、高档卫生洁具、饰面建材、服装及服装面料、新型家电、传统中药等产品,积极进行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加快资产重组,有重点、分层次地改造一批骨干企业。积极组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对生产能力过剩、长期亏损又扭亏无望和污染严重的企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破产或关闭。分发挥我省科技优势,选择一批具有研究、开发领先水平的高新技术产品,集中力量重点突破。重视技术引进,加快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建设,培育我省新的工业增长点。  

  第六章 以旅游业为重点大力发展服务业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市场对服务业的需求日益增长。要大力发展服务业,使旅游业和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明显提高,促进经济总量扩张和结构不断升级。"十五"期间,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5%左右。

  进一步做强做大旅游产业,促进与带动整个服务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十五"期间,分阶段、有步骤地建设周、秦、汉、唐四大文化旅游景区,积极建设周原遗址博物馆、秦始皇陵博物院、汉阳陵博物苑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革命圣地和历史文化名城等旅游设施建设,提升全省人文旅游的规模和水平。合理开发自然景观资源,建设秦岭南北、汉江沿岸、黄土高原一批自然风景区,进一步完善华山、太白山、壶口等景区设施,使人文旅游景观和自然风光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以东北环线和西环线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完善以西安为中心的陕西环线大旅游。开发建设古丝绸之路旅游线路和我省与九寨沟、三峡等自然景观连接的旅游线路。面向国内市场,积极发展假日和休闲旅游。加强旅游配套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综合接待能力,形成"食、住、行、游、购、娱"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到2005年,当年接待境外游客达到11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5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470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到214亿元,使旅游业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积极发展生产服务业。改进运输服务方式,发展客货代理,多式联运,初步形成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服务体系。按照大市场、大商贸、大流通的思路大力发展流通产业,打破地区、部门及内外贸分割的体制束缚,形成一批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大型流通企业。积极引进新型业态,推广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发展旧货业、租赁业、拍卖业。建设一批覆盖全省辐射中西部地区的大型综合性批发市场。加快要素市场建设,不断完善市场体系。深化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积极发展规范的地方金融机构,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发展非公有制金融机构,形成各类金融机构并存、适度竞争、稳健经营的金融体系。增加多种形式的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开辟扩大保险业务范围。大力发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科技市场,发展技术推广、科技交流和环保、气象、测绘、档案、技术监督等综合技术服务业。

  大力发展生活服务业,方便城乡居民生活。全面推行职业培训,改革管理体制,探索多种办学方式,扶持教育培训产业尽快成长。深化住房制度改革,落实住房分配货币化政策,扩大住房消费信贷,规范发展物业管理,进一步壮大住宅服务业。积极发展家庭送餐和连锁经营,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餐饮企业。加强服务设施和网点建设,鼓励创办各种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企业。

  加快发展信息、会计、咨询、法律等技术和知识密集的现代化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技术含量和整体水平。改善服务业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提高服务业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水平。加快服务业所需人才特别是市场、外贸、金融、信息咨询等急需人才的培养,改进用人机制,积极引进先进管理经验。

  深化体制改革,促进服务业市场化和社会化。加大垄断行业改革力度,清理和取消妨碍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不合理限制,放宽行业准入条件,逐步改变电信、铁道、电力、市政、金融、教育等行业国有经济垄断的局面,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竞争。推行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把隐性的服务业转化为市场化和社会化的服务业。继续完善服务业价格形成机制,探索和建立政府资金引导、带动社会资金参与服务业发展的新机制。

  第七章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支持创新、发展产业的原则,进一步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力度,力争形成若干新兴支柱产业,带动全省经济快速增长。到2005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到12%左右。

  集中力量建设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加快西安、杨凌、宝鸡等高新技术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加强创业服务环境建设,强化孵化、辐射、扩散功能,努力培育成长性产业群,使其成为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西安高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完善集中建设区的同时,新建光电子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大学生物医药园、国家级软件园和大学科技园等一批产业园区,争取成为世界著名、国内一流的科技城。杨凌示范区建设要面向市场,积极探索农科教、产学研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方式,着力构建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两大体系,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和实现山川秀美提供技术支撑和产业示范。宝鸡高新区要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功能,启动东区建设,在环境配套和体制创新上取得新突破。进一步提高咸阳、渭南、铜川等高新技术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速度,使其成为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增长极。到"十五"末,力争把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建成在全国具有领先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进一步加快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榆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带动陕南陕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加快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建设,培育新兴主导产业。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高市场占有率、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的产品为突破口,选择一批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集中财力,重点扶持,精心培育,争取局部突破,使之尽快形成对全省经济具有带动作用的新兴主导产业。持续、滚动实施"311"工程,进一步加大移动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绿色日化、农畜良种、设施农业等重大产业化项目的实施力度。通过资金支持、政策倾斜等措施,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集中,保持我省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材料、航空航天、环保产业和现代农业技术等领域在全国的领先地位。机电一体化产业重点发展重大成套技术装备;生物医药产业要以发展现代生物技术为方向,重点发展基因工程药物、疫苗、新型化学合成药物、中药现代化等产业;新材料产业要以应用材料开发为重点发展方向,结合我省资源特点,重点发展高性能金属材料、功能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和结构材料等产业;环保产业以环境保护、污染治理为发展方向,加快清洁生产、生物及光降解、水生物处理、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和生物治污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现代农业产业以旱作农业、良种繁育、基因工程、节水灌溉、秸秆用、病虫害防治、植物化学、新型栽培、农副产品深加工等领域的科研开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为重点,全面提高我省农业的综合技术水平。通过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实施,全面推进我省由科技大省向产业强省的转变。

  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民营高科技企业是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十五"末,争取发展到15000家,形成一批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集团。积极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和融资条件,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兼并、收购、租赁、承包国有企业,为民营科技企业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鼓励各类人才到民营科技企业工作。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社会中介组织要为民营科技企业多渠道、多方面地提供技术和咨询服务。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保障。进一步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鼓励、推动科研单位向研究开发类企业转制。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投资、受益和承担风险的主体,支持企业不断加大对技术开发的投入。加强科研院所与企业的联合,共建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工程研究中心,形成科研开发基地。吸引国内外大公司来陕设立各类产业技术研发中心。重视和支持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加大高新技术引进、消化和吸收力度。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科技人员通过出售技术、知识产权、咨询服务,获得较高回报。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集中力量在重点行业、重点学科、前沿性技术方面,形成一批国内外领先的科技成果,保持科研和技术开发在全国的领先地位。抓好重大成套技术装备国产化的科研攻关,加快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和辐射,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工作,对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学科领域加大资助力度,对处于国际前沿、有前瞻性的重大研究领域予以积极扶持,对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发展给予鼓励支持。加强对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科学研究。

  第八章 积极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适度超前、高起点发展的原则,建设功能完善、技术先进、运营高效、安全可靠、覆盖全省的高速宽带网。加快关中城市群宽带接入网建设,实现光缆到用户,逐步形成融合多种业务及网络的数据通信接入系统。对公用通信网和专用网,全面采用波分复用等大容量传输技术。大力建设光缆新干线,对经我省境内的九条一级干线网进行改造,完善和优化关中、陕南、陕北三个环网的网络结构,完成十地市本地环网工程。完善现有固定电话和移动通信网络设施,进一步发展数字微波网络和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完成地市网和县城网的合并,大力发展数据及多媒体通信网和IP(网络)电话网。进一步扩大互联网的利用,大力推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从服务全省和西部大开发的要求出发,建立公共服务的多种专业网络,高起点建设西安信息港。

  抓住信息化发展的机遇,利用我省较强的科技实力和良好基础,加快发展信息产业。继续发展以数字化家电产品、数字音视频产品为主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建设家用电器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程控交换机、移动通信、计算机及其显示终端、网络产品,建设计算机及显示终端硬件生产基地和以程控交换机为主导产品的通信产品基地。重点发展为消费类和投资类电子产品配套的新型电子元器件产品,特别是片式元器件产品,建设新型元器件生产基地;加快开发、生产为国防现代化提供的电子信息系统装备和为国防重点工程配套的电子产品,建设军工电子产品生产基地。

  软件产业重点开发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工业过程控制、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服务、金融财税、教育娱乐及多媒体、信息安全保密与病毒防治、出口等应用软件。加快开发信息技术平台、数据库管理、中文信息处理、网络通信等四大支撑软件。集中力量建设西安软件产业园和计算机软件工程研究中心,扶持一批各具特色的软件企业集团,推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积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努力实现软件产业的规模化、国际化,力争使我省跻身国家软件开发大省行列。  信息服务业要积极培育发展从事信息服务的各类企业和组织,大力发展信息提供服务、信息技术应用服务和接入服务,推动网上服务业发展,使我省上网率与全国保持同步提高。加强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建设。积极发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邮政、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网上服务项目,不断开拓信息服务新领域。努力开发信息精品,不断提高信息化质量和水平,促进信息服务业的规模化、正规化和商业化。

  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逐步实现公共信息资源共享,推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产品质检、农业预测预警、设施农业等方面的应用,发展农业远程教育和农业电子商务。积极在工业企业推广应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技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完善企业管理、产品质量和技术监督信息系统;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测试技术和集成制造技术,提高企业设计、生产和管理水平。加强金融、保险、工商、税务、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信息应用,推广综合柜面业务系统、网上银行、网上结算等新型服务系统;建设完善科技和教育信息网主干平台、网络辅助教学、模拟设计、远程教育系统。加强基础测绘工作,基本建成"数字陕西"空间基础地理信息框架。全省地市档案管理逐步实现数字化。建设覆盖全省乡镇以上党政机关的信息专用网络,实现政府办公自动化,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

  第九章 加快城镇化进程

  进一步强化西安中心城市功能。积极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加快交通、通信、信息、天然气气化、给排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社会综合服务,创造文明、舒适、便利、高效的生活、生产和投资环境。积极推动传统产业向以高技术为主导的现代工业和新型服务业转移,提升产业技术经济层次,不断增强西安的经济实力。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大力培植信息、旅游、咨询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科技、教育、金融和商贸,逐步把西安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高技术产业基地、国际旅游大都市、全国性科教中心、西北地区最大的技术装备基地及信息、商贸、金融中心。加强西安与咸阳、杨凌、铜川、渭南、商州等城市的有机联系,强化产业分工与协作,发挥西安大城市的综合带动作用,促进功能整合,实现共同发展。

  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加强宝鸡、延安、榆林、汉中、安康等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强化对周围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宝鸡市要加快城市气化、渭河河道整治、铁路枢纽工程和市区道路以及连接区外高等级公路的建设,重点发展机电一体化、微电子、有色和稀有材料、食品加工业,"十五"末,力争使宝鸡成为100万人口左右的大城市,成为陕甘毗邻地区的工业、商贸、金融中心。延安市要加快城区改造和生态环境建设,尽快建成北通绥德和靖边,南达铜川西安,东通壶口的高等级公路,成为陕北南部以石油加工和旅游、商贸为主的中心城市。榆林市要加强城镇设施建设和生态治理,加快煤炭、天然气等优势资源的开发和深加工,建成以能源重化工业为主的晋陕蒙接壤地区的中心城市。汉中市要加强市区调整和建设,壮大规模,加快建设通达西安、安康和四川的交通干线,积极发展绿色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以工业、商贸、旅游为主的陕川接壤地区的中心城市。安康市要抓好城市建设布局调整,加大江北新区综合开发,加快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开发旅游和生物资源,逐步形成陕鄂接壤地带的商贸和旅游中心城市。

  加强县城和重点镇建设。"十五"期间,按照科学规划,突出特色,提高质量的原则,以关中陇海铁路沿线、汉江沿岸和西包西康铁路沿线经济带为重点,配合中心城市的发展,加快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较好的建制镇建设,形成一批比较优势突出、特色明显、环境优美整洁,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重点城镇,使之成为农村区域性教育、文化、信息和经济中心。通过建立乡镇企业小区,建设农贸市场和工业品销售市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促进城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农村人口和社会要素向小城镇集中。适时把具备条件的小城镇发展为小城市。

  建立健全城镇化推进机制。打破城乡分割体制,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城乡关系。加快城镇的户籍管理、居民住房、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综合管理等各项制度改革,解除农民进城的制度约束,逐步形成城乡人口有序流动的新机制。统筹考虑城乡土地利用,适度增加城镇建设用地,盘活城镇土地存量,集约开发,节约利用。拓宽城镇建设投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省外国外资金投入城镇建设。积极探索城市经营的机制和途径,适度放开城镇基础设施服务价格,推行城镇设施经营性管理,逐步推进市政管理企业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城镇设施建设和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加强各部门、各地区的政策协调,改进对城镇发展的宏观管理。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努力提高城镇规划、设计、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

第三篇 社会进步

  第十章 增加居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

  "十五"是我省全面实现小康并向更宽裕小康生活迈进的新时期,要努力通过加快发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使低收入职工和农民的收入有较大幅度提高。逐步建立健全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和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增加职工收入。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公职人员工资待遇。采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对企业领导和科技骨干推行年薪制和股份期权制,强化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功能,调节过高收入,打击非法收入,保护合法收入。

  继续实施安居工程,改善提高居住区环境质量。到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增加到15平方米左右,农村居民达到26平方米左右,城市人均绿地面积新增3平方米。提高城乡道路通达深度,发展城乡公共交通。取消不合理的税费及其他限制消费的政策,鼓励轿车进入家庭。降低服务价格,促进居民信息服务消费。提高电话和计算机普及率,2005年分别达到30%和3%以上。健全和完善职工休假制度,合理调整居民工作和闲暇时间,扩大服务业供给,增加居民服务性消费。加强城镇和广大农村供水、供电、供气、供热、信息、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改善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创造条件。

  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高度重视,继续做好。因地制宜,制定扶贫政策,使扶贫工作由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转向提高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坚持开发式扶贫,注重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卫生、文化、广播、电影和电视事业,着力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从根本上改善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进一步扩大以工代赈规模,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搞好一批扶贫项目建设。继续实施关中支持陕南陕北,城市支援农村,先进地区帮助后进地区的对口援助。对少数环境恶劣,不具备生存条件的贫困地区,实行异地开发,人口迁移。

  第十一章 积极扩大就业,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扩大集体和个体私营企业的规模和数量,引导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领域,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用发展的办法扩大就业。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中介服务机构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实施就业准入制。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实行灵活的弹性就业形式,提倡自主就业、非全日制就业、季节性就业。努力开拓国内国际劳务市场,扩大劳务输出。严格执行离退休制度,缓解就业压力。

  全面建立资金来源多元化、制度规范化、服务社会化、层次多样化、覆盖面较广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保证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支付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统筹基金与个人帐户基金的分帐管理,确保个人帐户的有效积累。全面推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健全医疗保险费用分担机制,改进支付方式,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把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纳入失业保险,扩大失业保险范围。坚持和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逐步提高城市贫困人口生活补助标准。全面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社会保障事业,建设敬老院、儿童福利院、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发展慈善事业。切实保障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第十二章 发展教育事业,加快人才培养

  以加强农村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为重点,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保障广大农村和贫困边远山区儿童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到2005年,全省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城市市区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县城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扩大在校生规模,并着力提高高中阶段教育质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提高全社会劳动者整体素质,把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2%以下。充分挖掘高等教育潜力,扩大高等教育规模,2005年,全省高等学校在校生达到7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15%,完成20所高校教学实验基础建设工程。加强一批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实施"211"(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二期工程,努力把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等进入"211"工程的6所高校建设成国际知名或国内一流大学。继续加大教育投入,确保教育经费有较大增长。鼓励境内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办学或捐资办学。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以"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式,优化教育资源的布局结构,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中心中、小学校设施。按照资源共享、有偿使用的原则,开放部分高校图书馆和实验室,建立区域性公共图书中心、实验中心和实习基地。完善高等教育奖学金、贷学金制度,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改革中小学校教育内容和方式,发展素质教育。

  积极实施人才战略。充分发挥我省雄厚的教育资源优势,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科学家及学科带头人、能够将科研成果付诸实施的应用型人才、适应市场经济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和具有较高素质的生产劳动者。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机制,营造吸引人才和发挥人才作用的良好环境。大力发展人才市场,逐步实现人才配置市场化、流动信息化、服务社会化、管理法制化。建立健全人才资源开发体制和人才市场体系。优化政策环境,重点用好现有人才,留住本地人才。抓好急需人才、高级人才的引进工作。抓紧培养和积极引进高新技术、果业、旅游业及复合型急需人才,盘活国有企业人才资源。加大力度,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程,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和人才使用效率。按照"不求所有,只求所用"的原则,实行"人才柔性流动"战略,对保留原地户口和人事关系来陕工作的外省专业技术人员,在工资、福利、住房、职称评定、子女就业等方面享受与本地专业技术人员同等待遇。对急需的人才,在迁户、配偶就业、子女上学等手续上特事特办。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重奖。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更新用人观念,广开渠道,为年轻优秀领导人才的成长、选拔和任用创造条件,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队伍。

  第十三章 发展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努力在"十五"期间出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精品。加快广电传输网和"村村通"工程建设,努力促使边远农村增加收视频道、提高收视质量。积极开展社区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群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馆、图书馆、科技馆等设施建设,尽快改善农村文化设施落后状况。培育文化市场,发展电影、新闻和出版事业,推进文化产业发展。重视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对理论和实践重大问题的研究,推进学科和理论创新。

  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中心,发展多层次的医疗保健服务。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提高卫生、保健水平。加强农村卫生和预防保健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和监督体系,继续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减轻农民医疗负担。着力加强贫困县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贫困地区健康工程,依托现有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建立省、市(地)、县、乡的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形成包括医疗服务、疾病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急诊服务、中医药服务及康复服务为内容的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积极发展竞技体育,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抓好省体育训练中心和基层群众性体育设施建设。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以各种形式兴办健康文明的体育设施和体育俱乐部,积极发展体育产业。

  加快实施社会文明进步工程。经过五年努力,全省县县建成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计划生育宣技站、妇幼保健院、防疫站,完成全省乡镇卫生院配套建设和贫困县门诊住院楼改造工程,建成20个示范性广播电视中心。

  第十四章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按照"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的重要思想,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倡导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特别是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继承发扬延安精神,使其成为全省人民建设陕西、发展陕西的强大精神力量。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之以恒地把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机关、文明校园等"五大创建"活动引向深入。继续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认真解决城乡普遍存在的"脏、乱、差"问题。加大"扫黄打非"力度,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加强科普宣传工作,反对封建迷信和伪科学。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大力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加强城乡基层政权机构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制度,推行政务、厂务公开。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中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作用。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重点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公平竞争。推进政府工作法制化,从严治政,依法行政。完善公务员制度,加快推行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强化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监督权力运行,使廉政建设法制化。深入开展法制宣传和普法教育,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制观念。加强政法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公、检、法、司业务用房建设,力争使全省政法机关侦破、办案条件和狱(所)政、警戒设施得到明显改观。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提高干警综合素质。深化司法改革,强化司法监督,保证严格执法和公正执法。重视和加强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

  加强国防动员工作和后备力量建设。坚持"平战结合,军民兼容,寓军于民"的方针,建立和完善国防动员运行机制,推动国防动员工作法制化建设。加强人民武装机构的组织建设,优化后备力量结构体系。加大全民国防教育力度,不断增强全民国防观念,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奠定牢固的思想基础。深入开展军民共建活动,把拥政爱民、拥军优属落到实处。努力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和随军家属的安置工作。积极为驻军部队建设办实事,营造支持部队建设的良好环境。

  第十五章 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十五"期间,重点抓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加强城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工作"三为主"、"三结合"工作方针。大力提倡优生优育,鼓励晚婚晚育。改善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条件,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法制建设。重视人口老龄化趋势,努力解决老龄人口的社会保障和精神文化生活问题。

  依法保护和开发水、土地、矿产、森林、草地等资源,健全资源有偿使用机制,确保资源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加强水资源统一规划和管理,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城市建设和工农业布局要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受能力,重视水污染治理,控制城市地下水超采和水质的恶化。坚持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统筹安排各类建设用地,合理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积极推进城乡和矿业企业土地整理和复垦,保持全省耕地总量平衡。加强矿产资源勘探,严格整顿矿业秩序,杜绝滥采滥挖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重要矿产资源实行战略性保护。切实加强森林资源防火、病虫害防治和防止乱采滥伐等工作,强化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加强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促进废弃物的资源化和产业化。

  推进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建设,建成全省地震监测预报和应急指挥系统。增加投入,加强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防治。全面实施全省防灾减灾规划,建立灾情监测、预防、救援体系。进一步防治地方病。

第四篇 改革开放

  第十六章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十五"期间,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仍然是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按照国家所有、分级管理、分工监督的原则,以建立出资人制度为核心,授权经营为重点,建立权责明确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运营机制。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基本完成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相互参股等多种形式,实现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完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各负其责、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将国有企业切实转变为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建立健全公司领导层的激励约束机制,培育职业企业家队伍。以优势产业为依托,积极实施大集团战略,组建和壮大一批企业集团,增强经济竞争能力。

  第十七章 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继续调整我省的所有制结构。加大对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改组的力度,加快发展股份制经济和产权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

  继续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的《决定》,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扶持、服务与引导,促其上规模、上水平,力争"十五"末,非公有制经济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52%左右。进一步落实在市场准入、工商税收减免、投融资、土地使用和进出口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沿高起点、规模化轨道向科技型、外向型、服务型的方向发展。加快建立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基金,发展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组织,建立和完善非公有企业服务体系,在咨询、法律顾问、人才培养、技术开发、市场开拓等方面为其提供高效服务。

  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国有资产重组。要集中力量,突出重点,使国有资本向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从一般竞争性领域和行业有序退出,在流动重组中实现国有经济的优化和质量的提高。新建国有企业除特定领域外,不再采取国有独资和绝对控股的形式。鼓励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收购、租赁经营等形式参与国有资产重组,建立混合经济实体。

  第十八章 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行为

  继续发展完善各类市场体系,重点发展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知识、劳动力、土地等要素市场,通过要素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完善"中国·西安人才交流市场",建设国家级技术交易市场。加快建立区域资本市场,进一步建立健全市场融资机制,拓宽融资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培育发展产权市场,建立区域性产权交易中心,设立产权交易专柜,通过转让、拍卖等方式加快产权流转。依法维护市场秩序,清理影响统一市场形成的各种规定,健全市场准入、运行和退出的法规,打击逃废债务、不履行合同等违约行为。严肃查处价格欺诈、价格联盟、低价倾销和生产经营假冒伪劣产品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强化全社会诚信观念,大力整肃信用秩序,完善和规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产、信用和契约关系,树立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第十九章 着力改善投资环境

  把改善投资环境作为对外开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来抓,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下大功夫,建立符合WTO规则和市场经济要求的法规体系、综合服务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努力为国内外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强法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建立规范的法制环境。政府职能要逐步转向研究经济发展战略、制定发展规划、研究发展政策,实行政企分开,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强化服务意识。坚决制止并严肃查处各种形式的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依法保护境内外投资者的合法利益。建立外商投诉制度,成立外商投诉受理机构,及时处理外商投诉案件。高起点引进国际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健全社会中介服务体系。在用足用好国家西部大开发各项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我省实际的更具特殊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加强宣传,强化全省人民的对外开放意识,提高社会的文明化程度,为大开发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二十章 积极发展开放型经济

  继续坚持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的方针,提高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引导外资投向我省的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拓宽利用外资领域,扩大开放范围,逐步取消金融、保险、流通、旅游、电信等领域对外商的限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利用外资的新方式,在坚持合资、合作和独资等传统利用外资方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BOT(建设-营运-转让)、TOT(转让-营运-转让)、先还本再分利等招商引资新方式。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上市,融通资金。通过运营权或收益权融资,逐步建立中外合资产业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引入外资。鼓励在华外商合资企业到陕西再投资。放宽外商投资基础设施和优势产业项目的股比限制。把利用外资与调整结构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外商投资农业、水利、生态环境、交通、能源、市政、环保、矿产、旅游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争取世界知名的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来陕投资或建立分支机构。用足用好国家有关国外优惠贷款向西部倾斜的有利政策,争取更多的国外贷款。促进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国外拓展发展空间,开发资源、投资建厂、承揽工程,带动产品、劳务和技术出口,参与国际竞争。

  积极扩大对外贸易,继续实施以质取胜、出口产品多元化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在扩大传统产品出口的同时,大力提高机电产品等高科技产品出口的份额,努力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积极引进我省经济发展必须的技术和设备,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深化外贸体制改革,促进单纯外贸企业向工贸、农贸、科贸、商贸联合体发展,提高竞争实力。"十五"期间,外贸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130亿美元左右,其中出口达到80亿美元,全省经济外贸依存度由10%提高到13%。

  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加强与各省区特别是东部发达省份的合作与交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合作与交流的新途径,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向我省流动。完善鼓励投资的政策措施,引导支持东部地区企业采取多种方式来我省投资办厂,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重点在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化等优势领域加强与东部企业合作,形成一批东西合作优势项目,促进我省结构调整。重视东西部文化交流,促进思想观念转变,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意识。

  结束语

  "十五"计划《纲要》是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问题的总体部署。《纲要》所提出的目标和任务,需要通过相应的重点专项规划、行业规划和地区规划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政府有关部门要针对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农业、生态环境、基础设施、高技术产业、旅游业、果业、国防科技工业、能源、信息化、城镇化和环保等重大问题,制定相关的重点专项规划,各地区、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编制本地区和本行业的规划,把《纲要》提出的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落实《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需要动员全省广大干部和群众积极参与,形成发展共识,凝聚发展力量,使企业、社会和民众的行动与全省发展战略相一致。各级政府要全面跟踪研究这一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加强《纲要》实施的监测预警工作,跟踪分析《纲要》执行情况,及时调整政策措施,保证《纲要》顺利实施。

  全省广大共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要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在省委的领导下,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解放思想,团结一致,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完成"十五"计划目标,把我省建成西部经济强省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