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陕西省应对气候变化“十二五”规划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信息>“十二五”规划>专项规划

陕西省应对气候变化“十二五”规划

时间: 2012-07-11 00:00 来源: 陕西省人民政府

第一章  气候变化现状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进展

  一、气候变化现状
  
  陕西地处内陆腹地,国土面积20.58万平方公里,从南至北分为陕南、关中、陕北三大自然区域,横跨北亚热带、暖温带和中温带三个气候带。从一定地理意义上说,我省是全国气候类型的缩影。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近百年的气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省的气候变化同全球、全国的总趋势基本一致,尤其是近50年来明显变暖。
  平均气温不断升高。20世纪70、80年代全省年平均气温为11.5℃,90年代为12.1℃,2000—2006年平均气温为12.5℃,2008年平均气温高达13.1℃,比80年代升高1.0—1.6℃。从地域分布看,陕北、关中气候变暖明显,陕南变暖趋势较缓;从季度分布看,冬季增温较明显,1986年以来,我省连续出现暖冬。
  
  降水明显减少。20世纪50年代以后,全省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90年代减少幅度最大,1991—1999年平均降水量比1961—1990年减少10—20%。从地域分布看,陕北、关中降水减少幅度较大,平均每10年减少20—40毫米,比平均降水量减少13%;陕南平均每10年减少15—20毫米,比平均降水量减少8.5%,目前,陕西仍处于相对少雨时段。

  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增多。陕北、关中干旱趋重,旱灾频繁发生。尤其是夏季反常高温,2002年、2005年6、7月关中出现35℃以上的持续高温天气,多数县最高气温≥40℃,突破历史峰值;2006年、2010年局部出现40℃以上的高温天气,西安最高气温达42.9℃,加剧干旱灾害。陕南洪涝加重,1998年以来,多次出现大范围区域性大暴雨、特大暴雨和持续降雨过程,2010年陕南特大暴雨使汉江暴涨,洪水泥石流造成惨重人员伤亡和30多亿元直接经济损失,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极大威胁。同时,境内沙尘暴、冰雹、霜冻等气候事件不断出现,2008年初出现了百年罕见的全省性大雪灾。
  
  未来气候变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根据全球气候模式预测结果,未来50年我省平均气温将升高1.15—2.10℃,温度升高幅度由南向北递增,关中、陕北上升明显。2011—2035年为相对湿润期,2036—2050年将转为偏旱期。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可能性增大,关中、陕北的干旱与陕南多雨并存,随着干旱氛围扩大,荒漠化仍有加重之势,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人民生活产生很大影响。

  近50年的全球性气候变暖,主要是人类使用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我省温室气体历史排放量很低,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由于工业化水平低,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较小,人均二氧化碳排放一直低于世界和全国水平。9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化不断加速,二氧化碳排放量出现上升趋势。由于我省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禀赋和能源工业结构,到2010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中原煤占78.4%,原油占10.2%,天然气占3.8%,煤炭燃烧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主体,所占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应对气候变化的进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省积极响应国家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的号召与部署,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从2006年起,我省把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一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要求“十一五”时期,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相应减缓二氧化碳排放。五年来,我省组织各地市积极行动起来,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在全省经济总量增长近三倍的情况下,实现了“十一五”确定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的目标,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能源结构不断优化。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加强了水能、天然气、煤层气、沼气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2010年,全省水电装机达到256万千瓦,新能源发电装机达到300万千瓦,分别占到电力总装机的10.07%、11.8%。农村建成户用沼气池130万户,年产沼气约4亿立方米,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约163万吨。

  节能降耗成效明显。积极实施“十大节能重点工程”,全力推进200户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管理。到2010年,全省万元GDP能耗由1.42吨标准煤下降到1.13吨标准煤,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同比削减15.4%和11.9%,全面实现全省“十一五”能耗降低20%的目标。通过“关小上大”,淘汰落后产能,全省关停小火电154.8万千瓦,淘汰水泥、钢铁、焦炭、电石、铁合金等落后产能4372万吨。“气化陕西”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全省通气市县由2005年的8市、35县区增加到10市、83县区,800万人用上了天然气,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森林碳汇进一步提高。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森林碳汇的能力明显提高。“十一五”全省累计完成荒山造林246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1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41.42%,林木总蓄积达4.24亿立方米,活立木蓄积量年均增加1200万立方米,森林资源共吸收固定二氧化碳11.54亿吨。城市人均绿地面积达到9.34平方米,西安“大水大绿”城市风貌初步形成,宝鸡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大中城市空气质量良好天数连年超过300天。

  政策措施逐渐完善。我省作为国家启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推广活动省份和低碳发展试点省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06年12月制定出台《陕西省节约能源条例》,2007年12月编制完成《陕西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2009年2月,省政府成立了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在研究、制定和协调气候变化的政策领域开展了有效的工作。2009年8月编制《陕西省新能源发展规划》,2010年制定《陕西创建国家低碳试点实施方案》。这些为增强我省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保障。

  应对能力明显增强。加强低碳经济研究,建立低碳项目库,全省已有104个CDM项目通过国家项目审核理事会审查,40个项目在联合国成功注册。加大气候变化问题的舆论宣传和教育力度,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培训和专题研讨活动。加强与联合国UNDP、欧盟、意大利、英国、日本等国际组织和国外政府的交流与合作,全省应对气候变化的思想认识、技术水平、国际交流合作能力和群众低碳意识明显提高。

第二章  气候变化对陕西的影响和挑战

  全球性气候变化已经对我省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未来气候变暖的趋势将会进一步对我省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产生重要影响,应对气候变化越来越成为突出的重大课题。我省尚处在经济欠发达阶段,发展不足依然是突出矛盾,加快发展是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由之路,但生态环境脆弱,能源结构以煤为主,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居民用能水平的提高,节能压力越来越大,我省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面临着很大挑战。

  一、气候变化的影响

  ——影响农业和粮食安全。20世纪80年代以来,气候变暖使我省春季物候期普遍提前了2—4天。未来气候变化将导致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加大,甚至会影响到小麦、玉米、水稻三大农作物和苹果、猕猴桃、石榴等种植产量,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显现;农作物品种和种植制度将发生改变,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会出现变动;北部黄土沟壑区与沙漠区的干旱趋势可能加重,农作物和畜产品的产出能力可能下降;气候变暖将会诱发农田病虫害滋生蔓延,动物繁衍畸形变异几率增多,一些家畜疾病的发病率可能提高。

  ——影响生态安全。未来气候变化可能会使生态系统向更脆弱和畸形方向演化,影响大多数生态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持续干旱与持续阴雨可能接连发生,暴雨与干旱可能交替发作。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加剧,殃及梯田坝地和水利工程;毛乌素半沙漠区干旱和沙尘暴可能增多,导致草地退化,土壤风蚀沙化、石砾化、次生盐碱化。陕南山区遭受暴雨冲击的频率增多,将会降低人口和经济的承载力。红碱淖等内陆湖泊和湿地出现加速萎缩趋势,秦岭主峰太白山积雪量可能出现大幅度减少。气候变化将改变植被的组成、结构及生物量,森林火灾和病虫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可能提高;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稀动物的地理分布、生活周期、迁徒习性和栖息地发生改变,生存能力降低,一些植物物种的灭绝风险增加,生物多样性保护难度增大。

  ——影响水资源安全。气候变化形成的干旱少雨已造成我省多数河流径流量锐减。未来气候变化将会对我省水资源产生更大影响。一是流经我省的黄河、陕北的窟野河、秃尾河、无定河和关中的渭河、泾河等河流年平均径流量明显减少,干旱灾害发生的频率增大。二是水资源短缺形势不容乐观,全省目前年需水总量115亿m3,可供量90亿m3。同时,水资源消耗大,万元GDP用水量是东部发达省区的1.5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预计2015年全省缺水量将增加到40多亿m3,生产生活用水增加和水资源短缺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影响公共卫生和公共环境安全。气候变化引起的热浪频繁袭击人类,一些新的疾病也开始出现。未来气候变化将会增加极端气候事件出现的频率,导致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增多,可能使死亡人数和严重疾病上升。气候变化可能增加心血管病、疟疾、腹泻和中暑等疾病发生的程度和范围,危害人类健康;气候变化伴随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引发的气象灾害的增多,可能对大中型工程项目建设、旅游资源和旅游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二、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

  ——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出了重大挑战。2010年,我省三次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9.9∶53.9∶36.2,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第二产业高7.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低6.8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工业结构内部存在“三个偏高”:重工业比重偏高,轻重工业产值比重由2005年的24.1∶75.9变化到2010年的13.6∶86.4,轻工业比重下降,轻重比例为1∶6;资源高耗能行业比重偏高,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等行业产值占到整个工业的80%;制造业的中低技术、低附加值产品偏高,约占70%。随着工业化进一步推进,短时期内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必然持续增长,减缓温室气体排放面临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严峻挑战。

  ——对能源技术自主创新提出了重大挑战。由于先进技术应用不广,落后工艺技术大量存在,导致单位产品能耗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如我省平均发电煤耗比国内先进省份每千瓦时高出6克标准煤,水泥每万吨高出700吨标准煤,合成氨每吨高出475千克标准煤。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技术创新是根本,我省正在进行大规模的能源、交通、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如果不能通过加快自主创新或通过国际合作获得可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很难缓解温室气体排放。

  ——对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提出了巨大挑战。我省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主要地位。近年来,虽然石油、天然气以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显著上升,但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格局没有根本改变,煤炭消费比重仍然高出全国水平的871个百分点。与石油、天然气相比,单位热量燃煤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比使用石油、天然气分别高出约36%和61%。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提速,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生存型的能源消费需求强劲,未来电力等耗煤行业相应还有一个较快发展的过程,二氧化碳排放量势必逐年增长。由于调整能源结构在相当程度上受到我省能源资源禀赋和资源结构的制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又面临技术和资金上的障碍,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结构和消费结构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将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这使我省在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方面面临着巨大困难。

  ——对生态资源保护和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我省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湿地资源不断萎缩,迫切需要通过植树造林、恢复湿地来增加森林碳汇能力和生态内生修复能力,从而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但是,目前我省可供植树造林的土地大多集中在渭北、陕北的黄土沟壑区、荒漠化区、石漠化区和其他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可供湿地恢复的地方大多面临水资源不断下降的困难,这给植树造林和湿地生态恢复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对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提出了长期挑战。农业是气候变化、气象变化的敏感领域。我省气候条件相对较差,旱、涝、冰雹、高温热浪、低温冻害等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非常有限。面对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增加的趋势,防止荒漠化扩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研究开发农作物新品种,有效减少病虫害的流行,降低生产成本,控制家畜疾病发生,提高农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和抗灾减灾能力,是确保农业生产保持稳定的长期任务。

  ——对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提出了现实挑战。水资源短缺是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度继续增大,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更加突出。目前我省水资源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弱,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衡、地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还在发展,大多数河流径流量减少的趋势还在加剧。在未来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如何保护好河流生态系统,发挥河流功能,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优化水资源配置,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用水安全,确保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对我省水资源开发和保护领域提高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提出了现实挑战。

第三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按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影响、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增强森林碳汇、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支撑,加快构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综合能力,努力使陕西成为我国西部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示范区。

  二、基本原则
  
  ——始终坚持加快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相互促进。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从陕西欠发达省份的实际和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出发,采取科学有效的政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推动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乘势而上,做大做强,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在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中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和实力,更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应对气候变化与陕西跨越式发展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始终坚持应对气候变化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互结合。尊重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把应对气候变化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探索低碳发展路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做到低碳发展、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

  ——始终坚持减缓与适应并重。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是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坚持两方面推进,一手抓减缓温室气体排放,通过优化能源结构、节能减排、增加森林碳汇、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控制排放增量;一手抓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通过实施生态保护重点工程、防灾和减灾重大基础工程以及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将已经引起的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为我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始终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并举。充分发挥我省科技优势,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加快自主创新,推进集成创新,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努力突破低碳发展的技术瓶颈,掌握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节能领域的核心技术,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技支撑。加快制度创新步伐,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和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制度,强化低碳技术应用和推广机制,积极推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以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支持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始终坚持政府主导与全民广泛参与并行。发挥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制定规划、完善政策、实施重大节能工程、防灾减灾工程等不断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同时,采取各种形式增强公众应对气候变化意识和企业的社会责任,引导、鼓励公众和企业主动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努力形成健康、文明、低碳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建立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效机制。

  三、主要目标

  总体目标:到2015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明显成效,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显著提高,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公众应对气候变化意识明显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体制和机制进一步完善。

  根据上述总体目标,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从而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到2015年,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到2015年,实现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10年降低16%,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降低17%左右。

  ——大力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形成能源多元化发展、多功能互补的新格局。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0%左右。

  ——大力实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增强森林碳汇能力。到2015年,营林造林2300万亩,森林蓄积量达到4.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3%,森林碳汇达到1177亿吨,年均吸收二氧化碳2354万吨。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选育抗逆品种,改进栽培技术,提高农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五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5万平方公里,农业灌溉有效面积达到2000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

  ——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水资源,加快生态保护重点工程建设,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增强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到2015年,力争建成一批重要水源工程,新增供水能力18亿立方米;强化节水管理,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20%,

  ——加强气候变化领域的基础研究,加快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到2015年,力争在若干气候变化研究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新能源、节能和清洁能源技术创新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加强气候变化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社会公众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广泛参与到防灾减灾活动中来。到2015年,力争基本普及气候变化相关知识,营造应对气候变化的良好社会氛围。

  ——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完善节能法规和标准,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和对企业的激励与约束,建立多部门参与的决策协调机制。到2015年,基本形成低碳发展的地方法规和标准体系框架,以节能减排为重点的目标责任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强化。

第四章  缓解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与主要任务

  面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多方面挑战,必须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大重点领域的工作力度,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的贡献。

  一、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

  (一)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发展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

  我省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实现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必须走结构调整升级之路。逐步使以高碳排放为特征的传统产业体系向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过渡,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使三次产业在低碳引领中趋于协调发展。针对我省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突出矛盾,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特点的服务业。依托科教优势和人才优势,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保险、物流、商务、会展、研发、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设立西安陆港型综合保税区、西安浐灞金融商务区和以西安为中心的会展经济圈,打造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服务外包基地和全国创意产业示范基地。适应消费扩张和升级趋势,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提升餐饮、零售、住宿、旅游等传统行业的层次,扩大音乐、健身、新媒体、心理咨询等新行业的规模。发挥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出版发行、影视、演艺娱乐、动漫等文化产业,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在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39%提高到42%,带动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促进三次产业在低碳发展中趋于协调,形成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

  ——加快工业内部结构调整升级,逐步把以高排放为特征的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转变到以低碳为特征的技术创新模式上来。顺应国内省内消费需求趋旺的形势,大力振兴能耗较低的食品、纺织服装和一般日用品工业,努力在研发、设计、市场营销、品牌塑造等高增加值环节上实现突破,扩大产业规模,改变工业结构偏重的格局,提高本省产品在省内市场的覆盖率,大幅度降低物流能耗和物流成本。依托较为雄厚的工业基础,加快发展低能耗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优先发展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和智能电网等低碳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通过提高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壮大产业规模,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以上。发挥综合科技优势,加快能源化工、有色金属等重化工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升级步伐,努力通过高端化、精细化延长产业链,从初级产品为主,向精深加工为主转变,走出一条高碳产业低碳发展的新路径。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发展。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手段,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的“两高一资”行业产能扩张、限制“两高一资”型产品出口,推动该行业全面转型升级。建立健全淘汰落后产能机制,严格市场准入、强化经济、法律约束,加大执法和处罚力度,禁止落后产能进入市场,压缩落后产能市场空间,限期淘汰落后产能,有序降低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二)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增加清洁可再生能源比重

  按照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能源供应与服务体系的要求,强化清洁、低碳能源开发和利用的鼓励政策,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推进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通过能源结构优化,减缓由能源生产和转换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加快发展水电。在保护生态基础上,依托丰富的水电资源,加大开发力度,把水电作为我省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按照大中小并举的方针,加快推进汉江流域水电梯度开发,建成一批大型水电站;在有条件的地方,充分利用水能资源大力发展小水电。全面启动嘉陵江流域、黄河北干流水电开发利用,推进古贤水电站前期工作。到2015年,新增水电装机138万千瓦,总装机规模达到394万千瓦。

  ——大力发展风电。充分利用陕北、渭北风能资源丰富的条件,抓住国家建设“陆上风电三峡”的机遇,加快风电场规模化开发,重点建设靖边、定边等风电场重大项目,形成一批百万千瓦级大型风电基地。到2015年,投产及开工风电装机达到200万千瓦。

  ——着力推进太阳能发电和热利用。以陕北和渭北为重点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建设国电5兆瓦、华电5兆瓦以及国华靖边20兆瓦大型荒漠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在偏远地区推广户用光伏发电系统,建设离网小型光伏电站。在资源丰富的大中城市推进光伏屋顶发电、光伏幕墙等光电一体化工程。同时,在城市推广太阳能集中供热水系统、太阳能采暖和太阳能制冷工程,在农村和小城市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太阳屋和太阳灶。2015年,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力争达到100万千瓦,建成一批以太阳能应用为主的新能源示范城市,全省太阳能热水器系统集热面积达到1000万平方米。

  ——积极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和地热能。以生物质发电、沼气、地热为重点,拓展可再生能源的开发领域。根据关中资源和运输情况,在生物质资源丰富的县区,适度布局建设生物质发电和小火电燃煤机组改生物质发电项目。在条件具备的大型垃圾填埋场建设高环保标准的垃圾发电项目和沼气利用工程。陕北地区利用沙生灌木平茬和退耕还林生物质资源,有序发展生物质发电项目。陕南地区利用秦巴山区丰富的等含油或含淀粉植物资源,推进非粮生物质液体燃料项目建设,适度发展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到2015年,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0万千瓦,生物质液体燃料年利用量达到120万吨,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220万吨。积极推广集中养殖场沼气工程以及生物质气化项目,普及户用沼气,农户沼气池普及率达到30%以上。充分利用关中良好的地下热水的储水条件,重点在西安、咸阳、渭南、商洛和杨凌示范区等地热资源丰富地区,在满足环保和水资源保护要求的前提下,扩大地热供暖规模、推广地源热泵技术等地热能高效利用技术。到2015年地热能供暖面积达到600万平方米,地热能供热水300万吨。

  ——加快开发天然气、煤层气等清洁能源。充分利用天然气、煤层气储量丰富的资源优势,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形成更大规模的产业化优势。在天然气采区,适度发展天然气化工。进一步扩大天然气向县城管道输送的覆盖面,推进城镇燃气化。优先利用煤层气发电,加快韩城、吴堡矿区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进度,建设彬长、韩城、铜川矿区矿井瓦斯综合利用基地,在渭北重点煤矿建设一批瓦斯发电站,同时,积极发展以煤层气为燃料的“分布式”电源。到2015年底完成“气化陕西”二期工程,实现30%的重点镇气化,市级以上城市气化率达到85%,县区级以上城市气化率平均达到60%,重点乡镇气化率平均达到40%,总气化人口1500万人,占城镇人口的68%。

  ——大力度推广利用清洁煤发电技术。瞄准世界清洁煤利用的前沿技术,加快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大力发展大容量、高参数、低能耗火电机组和热电联产机组。进一步实施“上大压小”政策,加快促进小火电全面退役。统一调配和集中使用关停容量,2015年,建设单机60万千瓦以上的大机组达到60%以上,提高发电效率;新建热电全部采用单机30万千瓦以上热电机组,逐步替代供热小锅炉。加快发展新型清洁煤发电技术,推进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电站(IGCC)、大容量循环流化床电站(CFBC)等示范项目建设,建设一批具有西部特色的绿色电站。2015年,全省原煤入洗率平均达到70%以上,煤矸石、煤泥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三)全面推进能源节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节约能源,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节能减排的现实选择。要以提高能源效率为核心,以技术进步为根本,以能源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构建节约能源的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大力推进重点节能工程,努力使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节能取得长足进步,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到2015年,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21%,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推进钢铁、有色金属行业节能。运用低碳技术全面淘汰落后工艺和装备,钢铁业采用精料入炉、高氧喷煤等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电解铝、钛、钼业等采用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一流水平的新工艺技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降低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引导企业进行节能和环保技术改造,推广应用余热余压利用技术、废渣综合利用技术,实现烟气余热回收—余热发电,冶炼渣100%综合利用。

  ——推进能源化工、建材行业节能。大力推广应用能源绿色开采和高效利用技术,减少开采、加工过程中的物料使用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加快石油伴生气的回收利用,逐步解决“火炬放空”现象。着力建设低碳化的煤化工、油化工、盐化工工业园区,实施工业园区热电联产。积极推广水泥高效节能粉磨设备和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对现有大中型回转窑、磨机、烘干机进行节能改造。引导玻璃产业发展先进的浮法工艺,鼓励建筑陶瓷产业推广应用辊道窑技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源消耗。

  ——推进交通运输行业节能。严格执行老旧机动车淘汰制度,加速淘汰高耗能、高排放的老旧汽车,限制超标高耗能交通运行。引导运输经营者采用柴油车、大吨位车、集装箱等专业运输车辆,鼓励家庭购买使用节能小排量汽车。在大城市规划建设电动汽车充换电站,逐步推广电动汽车使用。实行“公交优先”战略,率先在公交系统普及推广新能源、清洁燃料为动力的低碳交通工具,为全社会树立典范。引入物联网技术,大力发展智能化交通网络,推进客运“零乘换”、货运“无缝衔接”综合枢纽建设;合理布局城市道路,提高通行速度,缓解交通堵塞现象。加快发展西安都市圈城市地铁、轻轨网络,完善地铁、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的对接功能,提高公众出行效率。倡导低碳出行,有序建设“以免费自行车服务网络”为代表的慢行交通体系。

  ——推进建筑行业节能。按照国家和省的建筑节能标准,对新建建筑从规划、设计、施工到验收实行全过程监督管理,对达不到65%节能标准的建筑项目不予立项,达不到节能标准的建筑不予验收合格。大力推行建筑长寿命的设计,按照百年使用期设计主要城市的建筑,延长建筑物使用年限。鼓励施工企业采用绿色施工技术与装备,对新建居住建筑采用保温、隔热、静音性能好的新型节能墙体材料。大力推广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泵热水系统、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提高空调系统自动化控制水平,推广主机房模糊变频的控制技术、新风换气技术的应用。组织推广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和节能建筑示范工程,实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制度。加快对非节能居住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和党政机关办公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十二五”期间,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200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500万平方米。

  ——推进全社会综合节能。加快实施燃煤工业锅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绿色照明、政府机构节能、节能检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十大重点节能工程,搞好20个节能示范工程和200户年耗万吨标煤以上企业的节能工作。在工业生产领域,着力推广天然气锅炉、高效节能风机、变频调速电机和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先进检测系统等技术;在商业和民用领域,着力推广高效节能家用电器和办公电器,积极推进居民家庭用能分户计量;在城市街道和建筑领域,着力普及照明自动控制和太阳能路灯、风光互补路灯等新能源产品;在党政机关,带头使用节能空调、照明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完善优先采购节能产品的制度。加强节能中介机构及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增强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的能力。到2015年,全省公共机构建筑单位面积平均电耗下降20%。

  (四)大力推进植树造林,增强森林碳汇能力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可以将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以生物量形式固定下来,通过植树造林增强森林的这种碳汇功能,能够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中发挥重大作用。要把植树造林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有生命的重要基础设施”,加快生态省建设,扩大城乡森林覆盖率。

  ——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扩大森林面积。完善各级政府造林绿化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部门绿化责任制,充分利用我省土地辽阔的条件,推动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有序开展,推动退耕还林深入发展。陕南、关中地区结合荒山荒坡治理,大力发展生态公益林、速生丰产林、高效经济林;陕北结合荒漠化、石漠化治理,大力推进植树种草,恢复和增加植被。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实行飞播造林,结合人工造林,实现草、灌、乔结合。建设黄河、渭河、洛河、无定河流域绿化带。搞好大中城市绿化建设,发展城市森林,推进屋顶绿化工程。加快绿色通道、绿色城镇、绿色家园建设,搞好农田防护林网、河流护岸林建设,全面提高森林固碳能力。

  ——抓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进一步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长江防护林和“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构建生态安全屏障。继续实施国家级森林公园、野生动物保护区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全面加强生态综合治理。

  ——加强森林管理,提高现有林分质量。加大对森林土壤保护力度,减少森林土壤流失,增强土壤贮碳能力。加强对森林水分、火灾和病虫害的管理与控制,实施林分抚育管理,通过增加森林生物量密度提高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生态系统整体碳汇功能。

  ——加强林权制度和国有林场改革。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为目标,改革林权制度,调整林地结构,加强林地、林木流转制度建设,依法规范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和流转行为,建立健全经营主体多元化,权责利相统一的林业经营制度,调动农民和其它社会主体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

  (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把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的线性物流模式改造成为现代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模式,加大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实现变废为宝。

  ——完善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手段,建立健全循环经济的激励约束制度。引导从源头上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尽可能减少对高耗能产品的使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鼓励企业根据产品内在联系聚集发展,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形成生产者回收利用和处理自己产品的市场规则。鼓励生产者在产品设计环节就将方便回收和循环利用纳入生产经营体系,拉长资源利用链条,提高资源利用率。

  ——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重点做好废金属、废纸、废塑料、废旧轮胎、废弃电子电器产品、废旧机电产品、废弃包装物等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体制建设。完善垃圾分类回收制度,规范垃圾产生者和处理者的行为。利用先进技术建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积极发展垃圾填埋气回收利用技术项目和堆肥技术项目。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设和使用填埋气体收集利用系统,促进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

  ——加快产业的生态化改造。依托国家级和省级工业园区,引导企业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建立生态工业网络体系,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推广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促进上下游产品有机衔接。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术,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

  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

  面对已经发生的气候变化,必须采取综合对策与措施,加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可持续发展。

  (一)全面加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确保粮食安全

  农业及生态系统是适应气候变化的优先领域。针对气候变化影响农作物产量的突出问题,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以巩固提升农业基础设施为中心,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加快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积极推进大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善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提高抗旱水源保证率,尤其是缺水地区要大力实施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立和完善农业高效灌溉体系。严格保护耕地,按照成片开发,整体推进的原则,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加快改造中低产田,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

  ——优选抗逆品种,推进农业结构和种植制度调整。实施“种子工程”,大力培育和推广抗旱、抗涝、抗高温、抗病虫等抗逆品种,积极开发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的优良新品种,扩大种植规模。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促进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业区集中,形成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有序调整种植制度,发展多熟制,提高复种指数。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应用新技术的能力。依托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加快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抓好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推广,力争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农业技术创新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推动旱作农作物品种和旱作节水灌溉技术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去。

  (二)增强自然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确保生态安全

  自然生态系统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针对一些区域出现植被退化、土地沙化、湿地萎缩、湖泊干涸等生态功能衰退状况,加大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提高自然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构建生态功能保护区,强化对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加快建设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全面加强植被保护和水土流失防治,通过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封山育林以及淤地坝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形成黄河中游地区生态安全屏障。加快建设秦巴山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通过实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保综合防治、生态修复等,加大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水源涵养能力;加强对濒危物种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构建我国南北地理分界带的生态安全屏障。尤其要精心保护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等珍惜动物,确保种群生存繁衍。扩大自然保护区面积,提高自然保护区质量,建立保护区走廊。对影响生态全局安全的重点生态安全区,实行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对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实行禁止开发,防止生态环境破坏和生态功能退化。

  ——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促进生态系统依靠自我调节功能和自我组织功能向良性循环方向演化。推进长城沿线防风固沙林带建设,开展以防护林营造、植被恢复、退牧还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治理,构建陕北生态安全带。推进渭河生态景观带建设,重点开展河道治理、河堤建设、护岸林营建、滩涂绿化等生态治理,构建八百里秦川绿色走廊。推进汉丹江生态修复工程,重点开展沿江绿化、防汛减灾,防止水土流失等综合治理,构建南水北调水源区绿色生态走廊。大力实施湿地保护工程,加大对沿黄河湿地、沿汉丹江湿地和陕北红碱淖湖泊的保护力度,有效减少人为开发干扰,遏制湿地面积下滑趋势。

  ——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的财政投入和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和实施好《陕西省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开采水土流失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促进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护生物多样性工作开展。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推进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全面落实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

  (三)加强水资源的开发保护与优化配置,确保用水安全

  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针对我省人均水资源占有率低、时空分布不均匀,水旱灾害频繁的特点,统筹解决用水安全问题,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治水思路,坚持开发与保护结合,开源与节流并重,防洪与抗旱并举,努力减少水资源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提高经济社会应对干旱、洪涝灾害和水资源突发事件的能力。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和防御洪水能力。以兴利除害为目标,加快推进省内南水北调工程和大江大河治理,通过实施引红济石、引汉济渭和黄河引水等重点调水工程,规划和尽快实施泾河东庄水库、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实现全省水资源优化配置,有效缓解关中和陕北水资源短缺问题;通过兴建主要江河堤防和控制性工程,以防洪薄弱地区和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地区为重点,大力实施中小河流整治、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灾害治理等工程,构建完善的防洪保安体系,保障江河安澜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加强水资源管理,促进河流生态化修复。以流域为单元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调度。对生态严重恶化的河流,采取积极措施予以修复,尽快恢复水体功能。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以水权制度和水市场建设为重点,建立节水机制。逐步建立健全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的用水管理制度和排污缴费、超标预警、过量惩罚的水资源保护制度。鼓励企业实现污水资源化。

  ——大力开发和推广综合节水技术,建设节水型社会。重点研究开发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的转化机制和优化配置技术,加快开发人工增雨技术,污水、雨洪资源化技术,高效节水技术,智能化农业用水管理技术及设备,积极开发生活节水技术及器具。加大节水技术推广力度,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努力减轻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全面增强对各类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监测、预测和预警能力建设,提高预报、预警水平,减少灾害损失。加快建立地质灾害易发区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完善应急预案。加强部门联动,建立应对自然灾害的快速反应机制。推行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科学安排危险区域生产生活设施的合理避让。

第五章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保障措施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西部强省的一项重大战略。全省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上来,采取综合措施,走出一条具有西部特色的低碳发展之路。
  
  一、完善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认真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全面实施国家已经制定并颁布的节约能源、发展再生能源、保护农业和森林生态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及政策。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陕西省情实际,加快制定地方性法规或实施细则,依法建立监管机制,确保落实到位。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研究制定以经济手段为主的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法规政策,基本形成低碳发展的地方法规和标准体系框架,综合运用宏观调控手段,限制碳排放,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认真落实资源税改革政策,健全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促进全社会加快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二、加快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

  ——加强温室气体监测、评估能力建设,加大科技资源整合力度,完善相关工作在各地各行业的布局,增强自主创新实力。依托科教资源优势,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建立低碳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一批低碳产业发展的工程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形成一批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基地,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应对和解决气候变化方面的基础和支撑作用。

  ——大力推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技术创新,结合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重点研究研发新能源技术、清洁能源技术、节能环保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高效交通运输技术、新型建筑材料技术,生物固碳技术及固碳工程技术等,努力突破瓶颈制约,掌握核心技术,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优势,大幅度提高我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能力。

  ——加快推进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技术创新,适应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节水农业、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急需,重点研究开发喷灌、滴灌节水农业技术、农业生物技术、育种技术、新型肥料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林业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技术,灾害监测与预警技术、工业水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技术、工业与生活废水处理技术等,努力掌握关键技术,显著提高我省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加大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的资金投入。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设立低碳技术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低碳技术研发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基础性和共性技术研究开发。多渠道筹措资金,吸引社会各界资金投入气候变化的科技创新工作,将科技风险投资引入气候变化领域。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支持企业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新兴产业化项目研发加大投入。积极利用境外相关机构的资金。

  三、提高公众应对气候变化意识,营造低碳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各级政府要把提高公众意识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好。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和监督作用,大力开展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发展的宣传活动,客观如实介绍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广泛宣传国家和省发展低碳经济各项方针政策,倡导绿色、低碳消费理念,提高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知识传播作用,开展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培训活动。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引入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知识普及的内容,使气候变化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举办高层次的“低碳发展”论坛和领导干部讲座,组织有关气候变化的科普学术研讨会。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促进社会公众把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作为自觉行为,形成低碳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健全专家论证、咨询、评估和社会公众听证制度,增强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推动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园区、低碳企业创建活动,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各方面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积极发挥民间社会团体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深度促进社会各界参加到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行动中来。

  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强我省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扩大国际技术合作与交流。积极引进多晶硅闭环式生产技术、高效储能技术、高效环保技术等国际先进低碳技术,提高我省低碳技术水平。积极参与国际低碳项目的合作与开发,增加清洁机制项目交易额,扩大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加强清洁发展机制合作项目的能力建设,提高CDM项目开发水平,推动企业参与清洁发展机制的国际互惠交易活动。加强我省与国际相关研发机构在应对气候变化基础性技术研究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了解和掌握世界气候变化研究的最新动态。积极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技术和科研资料。

  ——扩大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把低碳产业发展纳入我省招商引资的优先领域,大力引进技术先进的低碳产业项目。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低碳产业项目申请使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国外政府优惠贷款,争取利用国际组织、外国政府等多边、双边基金,促进低碳产业快速发展。

  ——积极参与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人员培训,开展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分析、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国际交流,吸收有益经验,调整和完善我省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与方案,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五、建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管理体制,加强组织领导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陕西省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的作用,定期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研究确定应对战略、方针和政策,组织协调全省减缓气候变化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各项工作,督促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应对气候变化的合力。

  ——按照国家和省政府的要求,各市政府要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管理机构,认真贯彻中央、国务院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项方针政策。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措施,组织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项工作,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深入开展。

  ——建立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和低碳发展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市各行业。编制全省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和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制度,及时跟踪和适时考评,推进动态管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