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专题专栏>最新专题>脱贫攻坚三秦在行动>合力攻坚 > 社会扶贫

洋县:“高接换优”帮核桃增产增收

来源: 陕西省扶贫办 发布时间: 2019-08-18 08:01

62岁的王水和家住陕西洋县谢村镇夏家村,家里有9亩核桃园,却年年收成可怜,一年也卖不了几个钱,着急得老王看着果园犯了难。

“碗口粗的树砍掉了很可惜,不砍吧,一年也结不了多少核桃,脱贫靠它?怕是指望不上了!”老王找到村支书魏元德道出了自己的心病。

不久,来村的一次林业实用技术培训,给他的核桃林带来了希望。

2016年3月“科技下乡”,支部书记魏元德邀请县林业局技术人员来到了他们村,讲解培训核桃高接换优嫁接方法,指定要在贫困户老王核桃园里做示范。

技术人员拿出手锯开始操作,3米多高的树截杆后不足1米,这时,外出赶回的老王看了很心疼,疑惑地挡下了技术员,“枝叶都锯没了,还能结出核桃吗?”

技术员笑着解释道:“核桃高接换优嫁接技术是应用多年的成熟技术,只是有一定的专业性,普及应用上还不广泛,咱用的接穗是新疆薄皮核桃,你就放心吧!”

“这次请人家来,不光是教技术,还要推广好品种,人家和村上也立了合同,你就安心地跟着学吧。”村支书魏元德补充道。

听了两个人的解释,老王悬着的心才放下。看着技术员接完两棵树后,老王也跟着学了起来。

培训结束,老王缠着技术员再来两天,帮他一起嫁接完,说他养老还指望着这些核桃树呢......

一边回忆几年前的趣事,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核桃园里,老王高兴地指了指:“这几排还是我亲手嫁接的呢!自从学会嫁接技术,每年三四月份我都会帮别人嫁接核桃,成活率能保证在九成五以上。”

“这个核桃品种,皮薄、品质好、不愁销,去年我摘了1600斤核桃,卖了1万6千元,今年是嫁接后的第4年,挂果数量还不繁,但明显比去年好得多了。”

顺着老王的介绍,我们看到很多核桃树的枝丫上都结着3到4个小核桃,已经长到了豌豆粒大小。

其实,在核桃嫁接开展较早的陶岭、七眼泉等村,通常嫁接后第5年进入盛果期,亩产300斤,市场价每斤卖10元,每亩能收入3000元左右,除去管理成本,每亩纯收入2000元。从今年老王果园的挂果量看,秋季收成老王能指望上。

“我们家主要靠儿子儿媳外出打工脱得贫,年岁大了身体一年不如一年,核桃园有了这些收入,往后我也不担心了,够我们老两口在家花销了,也算帮儿子减轻了负担。”年过花甲的老王开心得说。

核桃嫁接最佳期天数较短,只有这项规范操作的嫁接技术普及了,才能把握住核桃嫁接黄金期,才能保证核桃嫁接的成活率,增产增收才能落得实、落得好。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