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一大早,岚皋县堰门镇下起了雨。这天是堰门镇武装部长黎朝新定期入户走访的日子。
车子沿着公路盘山而上,雨越下越大,山上浓雾升腾,能见度变得很低。大约20分钟后,黎朝新把车停在了堰门村村委会门前,下车与村干部潘建民和卢修友会合。一行三人朝村民李全树家走去。
此时,李全树刚和远在浙江打工的妻子通完电话,赶紧招呼客人进屋喝茶。
“最近天气变化大,你身体咋样,有没有啥不舒服的?”
“有时候还是胸闷,不过每天坚持在吃药。”
“嫂子在浙江打工还习惯吧,能寄钱回来不?”
“还行,上个月寄了1000块钱。”
“今年桑园能产多少斤桑叶?”
“三四千斤应该没问题吧。”
……
镇村干部边询问,边做记录,李全树近期的身体状况、产业发展、家庭收入等问题就在拉家常中实现了动态更新。
动态监测
严把返贫致贫风险关
李全树今年55岁,早年在外地矿上务工,不幸患上肺气肿,每个月光吃药就要花2000元。由于身体原因,他没再外出务工,而是留在了家里。
去年,村上考虑到他身患慢性病,而且家庭年收入仅4000多元,存在致贫风险,经镇村审议后,将其纳入防返贫监测范围。
除了李全树这样的边缘易致贫户,还有一类则是脱贫不稳定户。他们虽已脱贫,但遭遇自然灾害或主要劳动力发生死亡、重病、重残等重大变故后造成收入极不稳定,存在返贫风险。
家住大道河镇白果坪村六组的唐洪信,今年已经78岁。2013年,因为一场事故,妻子双腿摔成重伤,唐洪信一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经过唐洪信家门前的通组路修通,妻子摔伤的腿也在政府合作医疗和大病救助等政策的帮助下逐渐好了起来,镇上还安排了家庭医生指导她康复训练。2019年唐洪信家顺利脱贫。
天有不测风云。就在脱贫后不久,唐洪信的妻子再次摔倒,新伤连着旧痕,没法再帮助唐洪信发展产业,唐洪信家的庄稼从10亩减少到3亩,年养猪量也从6头减少到2头,加上夫妻俩年纪越来越大,随时都有返贫的风险。
镇村干部按照县上确定的常态化监测对象纳入流程,层层上报唐洪信家情况。经过镇村审议决定,将其纳入脱贫不稳定户常态化监测对象。“一旦纳入监测,通过信息比对、走访排查、评议评判后的监测信息会纳入动态监测帮扶管理系统,有关部门会帮助他堵住任何一个返贫致贫的风险点。”岚皋县扶贫开发局副局长陈胜明介绍。
产业就业
抓好巩固发展的长久之策
发展产业是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的根本之策。堰门村按照整体规划,发展500亩蚕桑产业园。其中,由返乡人员创立的宏道蚕桑有限公司,流转了300亩土地种植桑树。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去年,李全树在自家13亩土地上种起了桑树。而且,县上还定期上门指导培训,提供农技服务。
目前,由村干部介绍,李全树的妻子在浙江远元修脚连锁店务工,每月能有2000元的收入,李全树家每月能有4000元收入。
而对于唐洪信而言,离他家不远的山坡,成了他的“增收园”。原来,2019年,村里引进公司建起800亩桑树种植园区,园区刚好离唐洪信家不远。园区除需要大量季节性劳动力外,还需要两三名长期工人。干部和群众都推荐唐洪信到园区当长期工人。4月21日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坡上给桑树除草。
唐洪信告诉记者,在这里务工一天能挣120元,从2019年建园以来,他已经挣了2.3万元。
有了固定工作,唐洪信还想发展副业养猪。可是村子距离镇上远,路又不好,运输猪饲料很不方便。得知这一情况后,村干部轮流每人一个月,用私家车从镇上给他义务运送饲料。 2020年,唐洪信出售育肥猪3头、仔猪10余头。
“你现在有多少存款?”记者问。唐洪信伸出一个巴掌。“5万元?”“差不多!”唐洪信有些羞怯地回答。
“在产业方面,我们主要是补齐技术、设备、资金、营销等方面短板。就业帮扶上,在稳定现有就业规模基础上,争取给脱贫户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陈明胜说。
目前,岚皋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发展魔芋、茶叶、猕猴桃、中药材等具有优势资源和对群众脱贫致富带动性强的特色产业。特色产业总面积超过20万亩,累计带动5.9万群众人均年增收1200元以上。
严管实督
日常抓监管层层抓落实
3月以来,岚皋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组织20余名人大代表分为3个组,深入全县12个镇就防返贫工作进行督查检查,他们通过走访农户、查阅资料,走进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就脱贫群众增收、就业问题和生活状况进行了解访谈,帮助村民出谋划策,协调项目资金,助力群众稳定脱贫。
与此同时,县纪委监委也加大了纪检监察力度,通过明察暗访,督促镇村和部门在防返贫工作上持续发力。“我们针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严肃追责,对贪污侵占、虚报冒领、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行为坚决查处,督促有关单位做好工作,全面巩固提升脱贫质量。”岚皋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祝敏凯说。
防返贫致贫是一项常态化和长效化的工作。依托今年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岚皋县强化防返贫监测和常态化帮扶、产业发展、稳岗就业工作,已开发公益性岗位2266个,安置已脱贫劳动力2179人。